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

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

四下皆寂。

шшш▪ ттkan▪ ¢ ○ 扶蘇臉色發白,身形搖搖欲墜。

“是啊。”

“對關東黔首而言,大秦推行的‘大一統’,又何嘗不是‘暴政’?”

“關中關東文化體制之間的衝突,我本以爲靠行仁政就能緩和,而今看來根本就是異想天開,天下紛爭五百餘年,各制皆異,想實現真正的文化體制大一統談何容易?”

“又豈是朝夕能做到的?”

“道阻且長!”

“正如嵇恆所說,大秦行不了分封。”

“大秦一旦行了分封,自身就崩潰了,父皇正是看出了這點,所以任憑朝堂一邊倒,也始終未退後半步。”

“大秦行了郡縣,就註定要行‘大一統’。”

“但移風易俗豈是易事?”

“天下動盪五百餘年,期間各國變法不斷,在這種大變局下,也造成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體制,這些文化體制,必然是最適合各地實際情況的,大秦想在天下推行自己擬定的‘大一統’,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也肯定會遭致關東黔首抗拒。”

“而今的沸反盈天,或許是早已註定。”

扶蘇臉色有些難看,隨即目光就變得堅決,冷聲道:“正如嵇恆所說,五百餘年,分封制的弊端,早已盡顯。”

“大秦今日之一統,爲的就是破舊迎新。”

“是故,抉擇之難,的確是亙古未見,但若不思革故鼎新,不思變法圖治,依然走‘法先王’的老路,天下在短暫止歇之後,也定會再度陷入分治裂土動盪,而這豈是天下之幸?豈是華夏之幸?豈是大秦之幸?”

“就算‘大一統’道路難走,大秦也依舊會勇往直前。”

www● ttKan● ¢○

“動盪也,大爭也。”

“就是源於天下怨懟周代之舊制!”

“而大秦一統天下,推行大一統之制,就是力圖爲天下,爭出一條新路來。”

“縱然黔首怨恨交加,大秦也絕不會回頭!”

“也回不了頭!”

扶蘇眼神無比堅毅篤定。

起初,聽到分封制的便處,他的確頗爲意動。

如今卻再無這種想法。

另一邊。

胡亥也是被嚇了一跳,不滿道:“聽你這話,大秦不是怎麼做都不好?”

嵇恆搖了搖酒壺,這第二壺也剩下不多了。

他淡淡道:“蓋三皇五帝,以至夏商周,天下其實從未有過三百餘年之動盪,兩百餘年之大爭,因而想在諸事皆異的情況下,推行大一統政策,難度其實不比平定天下低。”

“然大秦沒有選擇分封的可能。”

“只能一條道走到底。”

“不過選擇郡縣制後,大秦其實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徐徐圖之。”

“另一種是緊追快趕。”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秦選擇了第二條。”

胡亥微微額首,道:“這兩個選擇有什麼大的區別嗎?”

嵇恆神色微異的看了胡亥幾眼。

他現在倒對這‘季公子’身份有些好奇了。

天下這麼疲敝,這季公子難道絲毫沒看到?絲毫感覺不出?

嵇恆搖了搖頭,道:“兩者自是有差別的。”

“徐徐圖之是慢。”

“緊追快趕是快。”

“一個講穩紮穩打,步步爲營,而另一個主張畢其功於一役。”

“不過你可聽說過矯枉過正?”

“矯枉過正?”胡亥愣了一下,有些不確定道:“聽着像是矯枉過了限度?”

嵇恆笑着點點頭,道:“跟你理解的相近。”

“正常而言,無論是徐徐圖之,還是緊追快趕,最終都是在一個合理範疇,然大秦這些年,卻越來越偏離,也越來越急於求成了,以至於用民過甚,致使天下怨聲載道。”

“甚至於”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始皇這樣做定會失敗。”

“但又定能取得‘成功’。”

“啊?”胡亥一怔,有些沒明白,打斷道:“我應該沒有聽錯吧?伱剛纔分明說的是始皇會失敗,爲什麼又說定會‘成功’,這兩者似乎不能同時滿足吧?”

嵇恆輕笑一聲,不在意道:

“兩者在同件事上的確不能共存。”

“但在不同的事情上,卻的確能同時存在。”

“始皇用民過甚,所以始皇的‘暴政’定會不得民心。”

“大一統的觀念卻會爲天下接受。”

隔牆。

聽到嵇恆的話,扶蘇目光微動,似想到了什麼。

嵇恆接着道:

“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則無需矯枉。”

“始皇就是這麼做的。”

“在確定郡縣之後,大秦便開始推行‘大一統’政策,而且這些年愈發激進,甚至可以稱得上暴虐。”

“而這就是矯枉過正!”

“這樣說,似不太好理解。”

“我來舉個例子。”

“你喜歡看書嗎?”

胡亥遲疑了一下,利索的搖了搖頭。

他自來就不喜看書。

嵇恆又問:“如果有人逼你看呢?”

“應該會去看。”胡亥乾笑了一下,想到了始皇的督促。

“那如果不看要死呢?”

胡亥臉色微變,道:“那肯定會去看。”

嵇恆似笑非笑道:“現在你明白了吧?始皇就是這麼做的,正常而言,讓一個人去看書,只需稍加逼迫就行了,但始皇選擇走到了一個極端,就是你不遵守就得死,以朝廷的高壓,逼迫民衆強行接受‘大一統’。”

“這是一種不得民心的辦法。”

“所以註定失敗。”

“因爲太過壓迫,太過冷血無情,完全視人命如草芥,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胡亥面色微變。

他已經開始反應過來了。

他凝聲道:“那又是哪些會成功?”

嵇恆目光微闔,神色有些唏噓,淡淡道:“自然是大一統觀念。”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始皇的所爲註定會失敗,但始皇的繼承者卻會因此成功。”

“始皇把大一統觀念,靠着壓迫強行烙印進了萬民心中,無論萬民同不同意,喜不喜歡,他們都必須得接受。”

“因爲他們生活在大秦!”

“他們沒得選!”

“而今的大一統觀念,就像是一枚種子,被始皇強行種在了華夏土地之上,等到日後‘秦政’開始緩和,萬民得以喘息,這一顆顆種子就會開始萌芽生長,最終讓‘大一統’的觀念徹底深入人心。”

“始皇註定會失敗,因爲他只是一個人。”

“但始皇也註定會成功,因爲他已經讓大一統的觀念,徹底烙印在了華夏。”

(本章完)

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102章 爭鋒(三)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
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102章 爭鋒(三)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