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

三日後。

經過三天的醱酵,咸陽並未因此消寂,反而議論的越來越多了,而且也開始傳向附近郡縣。

咸陽的中下層官吏也議論不斷。

只是相較城中的熱鬧,各大主要官署的官員都保持着安靜,並未有明顯的表態。

一切都透着異樣。

暮色時分。

咸陽各大官署的官吏,陸陸續續回了家,只是蒙恬、馮去疾等人,卻並未急着離開,而是乘着馬車,去到了改制府外。

這座昔日的博士學宮,在改制府越來越多的官吏到來後,已重新煥發出了生氣。

府外。

有不少士卒站列。

蒙恬面色平靜,跟馮去疾等人對視一眼,踏入到了這塊地界,剛走進便有小吏前來熱情相迎。

見只是小吏,馮去疾、陶舍等人面露不悅,他們身爲大秦重臣,身份顯赫,如今屈尊前來,嵇恆怎麼說也當親自相迎。

讓幾個小吏來迎接,這豈非是看不起他們?在故意給他們上眼色,想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不少人冷哼一聲,更有性子急的,直接指桑罵槐的數落起來,不過也只是表露了下不滿,並未小題大做,他們還不會因此太過掉身份。

不一會。

蒙恬等人就到了大堂。

嵇恆早已在大堂中等待多時了,他看着蒙恬等朝廷重臣,嘴角揚起一抹弧度,道:“方纔陛下派了人來,忙着跟那幾名刀筆吏吩咐些事,誤了諸位大臣,還請諸位見諒。”

說着。

嵇恆朝衆人微微躬身。

蒙恬微微振袖,淡淡道:“無妨,都只是些粗枝末節,陛下交代的事更重要。”

“我等這次前來,便是想來聽一下,你對改制的想法跟主意。”

嵇恆點頭。

他讓諸位大臣落座。

然後又派人送來熱茶,在一番簡單的列席後,嵇恆喝了一口茶水,稍稍潤了下嗓子,道:“其實諸位大臣心中都很清楚。”

“改制只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其真正的名稱當是變法。”

“我之所以用改制二字,便是不想如過去變法一般,大動刀戈,也不想將事情弄的太過冷酷。”

“究其原因。”

“並非是於心不忍,也不是什麼下不了手,而是前幾日馮丞相說的那樣,現在其實並沒到改制的時間。”

“大秦並未到生死存亡之際,現在的大秦整體上是欣欣向榮的,也正朝着安定的狀態過度。”

“我與諸位大臣並無嫌隙。”

“更無恩怨瓜葛。”

“之所以助推這看似有點不合時宜的‘改制’,其實只是想爲大秦奠定一個更長久的根基。”

“吹風報諸位恐都有所耳聞,也聽聞了當下城中的民心民意,而那纔是大秦大多數民衆樸素又真摯的真情流露。”

“大秦眼下的安穩,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安穩,而是對天下過往紛爭戰亂的厭惡。”

“所以他們甘於忍受。”

“而這種忍受並不會持久,因爲始皇遺留下的體制,本就是殘缺混亂的。”

“始皇有革新天下之志,奈何天不假年,加之受時事束縛,很多都潦草結束,亦或是虎頭蛇尾,亦或是各種政策拼接,最終成了縫縫補補。”

“並未盤徹天下完成。”

“當今陛下有繼承始皇遺志之心志,又有了改制天下的基礎,故纔有了改制府的問世。”

“這次改制並不會有之前激烈,也不會有過往變法的殘忍,究其原因只不過是在繼續始皇的革新。”

“這是改制的前因!”

嵇恆正襟危坐,將改制的原因徐徐道出。

衆人默然。

並未有什麼言語。

嵇恆又道:“前言已經給諸位大臣說清楚了,諸位也當明白,我推行改制的必要。”

“改制勢在必行,不容阻攔,這是大秦今後能否長久的基礎。”

“不過今日,我首要講的不是其他方面的改制,而是軍。”

“此事,蒙丞相、李信太尉恐都已經知曉了,或許還有其他大臣,或多或少已有所耳聞。”

嵇恆看下一旁的衆人。

蒙恬蹙眉,李信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又很快收斂下去,張蒼、陶舍、史祿都目光微凝。

馮去疾、馬興幾人則神色微異。

他們對此並不知情。

但他們都是心思活絡之人,看到蒙恬跟李信的神色,就已經明白嵇恆所說是真是假了。

李信道:“軍事乃國家機密,不便爲外界知曉。”

嵇恆頷首。

他笑着道:“軍事機密,的確不當謀於外人,但諸位都是朝廷重臣,有些事還是當知曉的。”

“而且這也事關改制。”

嵇恆雙手放在案上,淡淡道:“大秦正在逐步將軍權兩分,一部分主外,一部分主內。”

“主外的爲大秦國防軍,由北原大軍,南海大軍組成,主要任務自然是戍邊護衛,開疆拓土等職能。”

“只負責邊疆跟對外。”

“而像是地方的亭卒、縣卒、郡卒等地方士卒,今後都歸爲內軍,負責內部的治安、穩定等方面。”

“具體會如何做,我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也是內外軍分野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外軍適用軍功爵制,而內軍則按民爵內政。”

“軍籍通過士官轉職等可以變成民籍,而民不能轉爲軍,除非特殊情況,皇帝特許,不然一旦退伍,便不能再回到軍中。”

“太尉主內,至於國防,則由另外的一套體系負責,兩者互不干擾,也沒有職權交錯。”

“我之所以說這些。”

“便是要告訴諸位大臣,民爵是必須要推出的,而且是越快越好,不然影響到軍隊,恐就不是你我能擔待得起的。”

“再則。”

“軍政分家也利於天下穩定。”

“軍民兩分是大勢所趨,也是當下之迫急,不僅是軍隊需要,朝廷需要,更是天下所求。”

“另外。”

“我對韓信有所瞭解。”

“此人並不喜爲政,只善軍事,若是軍政兩分,此人多半不會選擇離開軍隊,而是會繼續留在軍中。”

“與之相似的不少。”

聞言。

不少大臣目光微異。

尤其是聽到韓信不喜內政時,更是瞬間明白嵇恆的想法,以韓信之軍功,若是爲政,定然位列三公,到時有韓信在朝中壓陣,關東勢力勢必大漲。

若是韓信不能入朝,少了韓信在朝中的支點,關東勢力恐還會被繼續壓制。嵇恆淡淡一笑,注視着一旁三公九卿的神色,端起案上茶杯,小口的品味起來。

神色輕鬆寫意。

片刻。

李信搖頭道:“在朝跟在軍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就算韓信真的善兵,也未必能忍住入朝的誘惑。”

李信直接潑了盆冷水。

嵇恆點點頭,不過神色平靜,並未有任何變化,繼續道:“所以國防軍的政治地位會大幅提升。”

“提升到跟朝堂一致。”

“只不過朝廷是管內政,而國防是主外,今後軍隊的事歸軍隊,內政的事歸朝廷,除了特別情況,軍政不相見。”

“不過糧草輜重等方面,還是必須由少府來節制,而這方面,是每年上計大會時,地方官府,朝廷官署,軍政各方面來共同協商。”

“在地方,軍中將領有地位,但無實權身份,在軍中,朝廷大臣有身份,卻沒有調動指揮職權。”

“施行徹底軍政分離。”

聞言。

李信目光微沉。

他自是明白其中的深意,就是在限制軍中將領跟朝中大臣勾連,特意劃開,讓在朝的觸碰不到兵權,領兵的,不能跟朝中大臣勾結。

而糧草輜重都爲朝廷控制。

如此一來。

地方郡縣的主官,身份地位是低於駐守邊疆的將領的,因而一定程度避免了地方跟軍隊勾結。

而邊疆將領接觸不到朝廷官員,也沒有經濟的自主權,也難以生出其他心思。

最終保證軍權不旁落。

從另一種程度來講,這也削弱了丞相府的職權,各大官署的相應職權也都給削弱了部分。

沉默少許。

李信好奇道:“這般軍事機密,你是從何得知的?”

嵇恆淡淡道:“自然是有人告訴,而且我負責改制,又豈能對此毫無瞭解?”

李信深深的看了嵇恆幾眼,最終開口道:“朝廷的確有將軍隊內外兩分的心思,在這種情況下,爲了避免軍政混亂,以及避免軍政往復,勢必會用一種新的方式安置。”

“軍民兩分,在我看來,有可取之處。”

隨着李信開口,其他人面色微變,李信乃當朝太尉,位高權重,而且牽涉到軍隊,他一旦開口,對其他人影響很大。

而且李信這是第一次承認民爵。

蒙恬頷首道:“軍隊之事不可有任何懈怠,軍民兩分,在我看來是極好的。”

蒙恬也表達了態度。

嵇恆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又豈會再出言勸阻?

陛下明顯有收權之心,嵇恆就是仗着這點,藉着陛下之勢,在壓着其他人同意另設民爵。

而一旦開了民爵,就如同大堤開了口,很多事就由不得他們了,在嵇恆這兇猛來勢下,這口子只會被越撕越大,涌入的潮水也會越來越多,最終將大秦現有的體制及他們徹底覆蓋淹沒。

他們還無可奈何。

其他人同樣深知這點。

因而也是遲遲沒有開口,這口一開,基本意味着改制將開始正式落實,他們的職權也會逐步受到限制,乃至是削減。

嵇恆並不催。

只是獨自自飲自酌。

目光卻微不可察的掃了一眼,附近提筆書寫的幾名刀筆吏。

今日所說,都會被紀錄。

但會不會真的就載入史冊可就不清楚了。

大殿死寂。

馮去疾、馬興等人面色頗爲難堪,眼神很是猶豫,只是在沉思許久後,終還是不情不願的低頭了。

他們執拗不了的。

這明顯是帶着陛下的意志,何況蒙恬跟李信都開口了,他們又豈敢再直接反對?

再則。

反對又有什麼用。

讓韓信入朝位列三公?到時只怕爭議更大,如今只不過是兩害取其輕罷了。

隨着馮去疾的開口。

其他人也陸續動搖了,最終朝廷的三公九卿全都同意另設民爵。

嵇恆滿意的笑了笑。

他神色輕鬆道:“既然諸位大臣都同意了,那很多事就好辦了,我這次也能直抒胸臆,將心中的一些想法盡數吐露了。”

“我意欲將民爵位分爲十八級,即除了徹侯跟關內侯不在民爵範圍,其他跟軍功爵制一致。”

“而民爵在體制內則分爲九級,亦或者可以稱爲九品。”

“單爲下,雙爲上。”

“副爲下,正爲上。”

“假爲下,真爲上。”

“以此來將大秦的官吏,通過各自的官職職權,進行明顯的劃分,從亭到裡再到縣,郡,不過再往上要多設一個州,再到朝堂。”

“以此再對俸祿等進行調整,不過此事並不用急,也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細緻的規劃。”

“此外。”

“便是應儘早將退休制度定下,讓民爵得到初步的適用,同時藉此宣揚至天下,而後便可根據民爵,對律令進行相應的調整變更。”

“不過最要緊的還是要先從官府抓起,逐步落實下去,讓地方官吏知曉其中的實情。”

說着。

嵇恆頓了頓,刻意停了下,而後沒有繼續就民爵開口,話題一轉,說起了另一件事。

他開口道:“諸位大臣都知曉吹風報上面的內容了,對於上面提出的辦法,諸位可有意見跟見解?”

馮去疾冷冷道:“政策可以推下,但一些具體的情況要另議。”

嵇恆點頭道:“其中一些想法的確不太合適,也的確當變更,這一點倒也正常。”

“只是諸位當真認可了?”

嵇恆看向一旁官員。

馮去疾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抹慍色,但還是壓着火氣道:“此事已傳的人盡皆知,就算有異議,又能如何?還能阻止不成?”

“我只是好奇,你還要做什麼,這所謂的退休制,其實並不關鍵,年過六旬者畢竟是少數,對天下絕大多數官吏都無太大影響。”

“再則。”

“你也算開了個先河,也給了民爵很好的一個落腳點,並不會因此得罪太多人,反而會贏得不少人支持,而這也意味着……”

“你想做的事實則更大!”

“你還想做什麼?這次既然將我等召集過來,就別在這種小事上糊弄了,說吧,你的真正用意。”

馮去疾也徹底拉下了臉。 

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82章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
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82章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