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

張蒼身子一僵,雖神色很不情願,但也只能無奈的轉過身,臉上擠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小步的走到御史大夫頓弱跟前,恭敬道:“下官見過御史大夫。”

頓弱發須早已灰白。

他冷冷的看着張蒼,冷聲道:“張御史這段時間可很是風光,不僅幹起了監察史的職能,還當起了長公子的外師,在御史府中也是風頭無兩。”

張蒼眼含熱淚道:“御史大夫,下官委屈啊。”

頓弱冷哼一聲,淡漠道:“你是荀子高徒,有心氣有志向是好事,但正如李斯丞相一樣,初入秦國時,也只是個無甚權柄的河渠令,正是經過了一番沉澱,李斯丞相才得以一飛沖天。”

“你眼下已官至御史,卻當注意一下沉澱。”

“荀子是儒,大秦是法。”

“荀子的那套東西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自視甚高,你富有才華,我確實知曉,御史府有御史二十餘名,我也一直對伱最爲看重,但你也需明白,朝堂乃天下機要之所,一言一行都牽扯甚多。”

“有些話可說可不說,有些話當講不當講。”

“若因此落下口舌話柄,你雖爲御史,恐也難逃其咎。”

“你是御史府的官員,更應恪守爲吏之道。”

“操邦柄,慎度量!”

張蒼額頭已冷汗涔涔,連忙道:“下官定謹記御史大夫的忠告。”

“只是下官這次實在冤枉啊,長公子在朝堂所說,的確是下官所講,然當時長公子尋下官,只是探討《商君書》《韓非子》,下官當時根本就無此意識,這纔出口,若是知曉有今日這遭,又豈敢多嘴?”

“下官實在冤枉。”

張蒼滿臉悲愴的看着頓弱。

他是真的冤。

這都大半年前了,誰知道扶蘇還記得,還把自己給抖落出來,他其實在朝堂一直都謹小慎微,唯恐跟人結怨,但作爲滿腹才華的人,多少是有些傲氣的,因而在扶蘇詢問時,也就不免炫耀了幾句。

誰知就攤上了這些?

頓弱拍了拍張蒼肩膀,額首道:“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只是這段時間朝中動靜不會小,此事又的確跟你牽涉甚深,我建議你回家休息幾天,這段時間不要出現在朝堂視野了。”

“我雖惜才,若你引得朝臣齊聲彈劾,我也保你不住。”

張蒼連忙點頭,感激道:“多謝御史大夫提醒,下官感恩。”

頓弱點點頭,並未多停留,邁步離開。

張蒼面色皺成一團。

他知道自己這次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連御史大夫都親自開口了,此中影響可見一斑,御史大夫身份地位極高,位列三公,但這次卻也擔心會受到影響,所以才特意開口。

不過頓弱說的看重自己,他自是知道就一句客氣話。

以頓弱的身份,若真看重自己,他又豈會當了十幾年的理財小吏,就算是升任爲御史,也依舊是個理賬的。

只是他也清楚。

自己這次真成衆矢之的了。

雖然是長公子捅出來的問題,但長公子畢竟身份特殊,朝臣就算心有不滿,也不敢太過針對,然自己不一樣,自己就一御史,還沒有多少實權,多半要成爲替罪羔羊了。

若是不躲起來避避風頭,只怕在朝中日子難過。

“唉。”張蒼長嘆口氣。

他現在很後悔。

非常的後悔,他甚至在想,若是當時儒家逃亡的時候,自己也跟着跑了,會不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

可惜時間不能倒流。

這時。

扶蘇也走了過來。

他臉上帶着幾分歉意,道:“張御史,這次是我失言了。”

張蒼看了扶蘇幾眼,眼中難得露出一抹慍色,只是最終並沒有發作,反而臉上化爲一道愁苦,慘聲道:“公子,你可別再坑我了,我張蒼真的經不起這般折騰,再怎麼折騰幾回,保不齊哪天就一命嗚呼了。”

“公子,你就多體諒一下下官吧。”

“下官實在承受不住了。”

扶蘇神色略顯僵硬,只得連忙點頭稱是。

見狀。

張蒼眉頭微皺。

他深深的打量了扶蘇幾眼,心中陡然生出一抹驚疑。

他隱隱意識到了什麼。

扶蘇變了!

張蒼收回目光,並未跟扶蘇多言,直接轉身離開了。

身形略顯蕭瑟。

他已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扶蘇站在原地,就這麼望着張蒼離去,等張蒼徹底消失眼前,才神色悵然的嘆了口氣,低語道:“張蒼,莫要怪我坑你,我扶蘇今日之後,恐要爲不少官員排斥,唯有出此下策,才能穩定自身。”

另一邊。

張蒼回了自己官署。

他已身心俱疲,剛進到殿內,就將門窗緊閉,完全不想理會旁人,看着案下堆着的蜜罐,眼下也絲毫沒有了喜悅之色。

“長公子變了!”

“以前的長公子厭惡算計,但現在的長公子卻開始主動算計,我張蒼眼下就是整個朝堂的倒黴鬼。”

“嵇恆啊嵇恆,你這一番指導,可把我害慘了。”

“你對商賈的做法,長公子確是學去了,沒有用在其他人身上,反倒是用在了我身上,我甚至日後還只能笑臉感激。”

“鳥的事哩!”

張蒼罵罵咧咧的罵了幾聲。

他現在已漸漸回過神來,也清理了一些狀況。

扶蘇把自己說出來,並非是無意的,而是有意的,爲的就是把自己跟他綁在一起,長公子這次得罪了很多人,原本親近的楚系一脈,也會跟其疏離,因而長公子爲維護自身地位,選擇將自己給拖下水。

眼下他莫名得罪了一大批人,就算再有不滿,爲了繼續呆在朝堂,恐也只能堅定站在長公子一方了。

畢竟其他人已容不下自己。

對於扶蘇的這些心思,張蒼雖然有些不喜,但並未真的放在心上,他更上心的是這次朝會對朝堂的影響。

就扶蘇的表現來看,恐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問題。

張蒼摸着下巴稀疏的鬍鬚,眼中露出深邃的凝重,他緩緩道:“這次朝會的內容,雖看似是維護法度嚴明,其實真正目的是打壓功臣集團,將原本佔據朝堂的功臣有意進行壓制。”

“只是這一切有些過於流暢了。”

“彷彿像安排好的。”

“然看長公子從頭到尾的模樣,像是對此根本沒有察覺,整個心思都放在了整頓吏治上,因而杜赫等人分明氣的夠嗆,卻始終沒辦法有力反駁,最終只能捏着鼻子將這次的事忍下。”

“長公子對此沒太多意識,陛下恐是意識到了,而且是參與其中。”

“甚至是有力推手。”

“不對。”

張蒼搖了搖頭。

若始皇真的參與其中,扶蘇再怎麼也會有察覺。

而且他自己是全程參與,對很多事瞭解頗多,若始皇真有插手,不可能完全不顯山不露水,所以始皇很可能只是順水推舟。

想到這。

張蒼又感覺理不順。

因爲這次的事彷彿是規劃好的。

從懷縣沉船開始,就彷彿註定會有此一遭。

一念間。

他想到了嵇恆。

那個化名爲鍾先生的男子。

張蒼手指輕輕敲擊着案面,在腦海將自己知曉的事梳理了一遍,然後重複一遍又一遍,不斷思索着相關細節,主要是嵇恆的言行及朝堂的情況。

最終。

張蒼雙眼微縮,神色變得深邃。

他輕語道:“從已知的情況來看的話,陛下打壓功臣子弟勢在必行,這一切似乎是定會發生的,也的確如此。”

“大秦這些年功臣子弟漸漸竊據朝堂。”

“蒙氏、馮氏、楊氏等大族,他們的子弟早已位列朝堂,而像杜赫、召平、姚賈這些人的子弟,眼下還在三公九卿府下的官署任職,但距離進入朝堂,已用不了太長時間。”

“這種情況不是陛下想見到的。”

“過去朝廷的重心在於推廣新制及防範六國復辟,陛下對此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在這大半年內,陛下似將目光從天下重新放回到了朝堂,開始對朝堂進行有意的整頓。”

“只是動作都相對輕微,並未引起朝臣的恐慌。”

“而這次的動靜卻有些太大了。”

“大到讓朝臣心生恐慌。”

張蒼撓了撓頭,還是有些沒想通。

就算陛下有心整頓朝堂,但這次的進展過於順暢了。

完全不像是突發的情況。

更像蓄謀已久。

他手掌着案几,讓自己站起。

他一手環抱,一手扶額,在室內來回踱步,自言自語道:“若真是暗中蓄謀的呢?那又是什麼情況?”

“陛下通過對官員調動,對嵇恆釋放一個信號?”

“嵇恆得到信號,藉此謀劃了這次的沉船事件?然後藉助長公子之手,平穩而順利的完成了打壓?”

這幾句話一說出口,張蒼也是被嚇了一跳。

他下意識的想否定。

只是在想了一下後,又感覺的確有這可能。

而且可能性極大。

陛下跟嵇恆都是權謀大家,兩人若暗中謀劃,常人根本無法提防,也沒有辦法提防住,陛下身處深宮,日常所爲大多會落到朝臣眼中,因而只要陛下沒有太大的動作,朝臣基本不會猜到陛下頭上。

而嵇恆一個死人。

若非長公子告知,他也根本沒法猜到。

一個不該存在的人,在算計朝堂,這要是說出去,恐誰也不信。

但這一切是真的。

只是普天下沒幾人能知道。

張蒼深吸口氣,身子微微顫抖,他感覺自己似洞悉了一個要命的事情,這若是說出去,只怕自己當即就會人頭落地。

他縮了縮脖子,神色變得緊張。

小心翼翼回了座位。

他看了看門窗,低聲道:“若真是這樣的話,很多事都說得通了。”

“嵇恆就是陛下暗處的影子,長公子是陛下引動朝廷的工具,從官府對外推行‘官山海’開始,陛下就在有意謀劃,整頓朝堂。”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針對一條制度。”

“就是立國時特批的‘諸功臣子弟,擇其能者,亦可先假郡守縣令,待其政績彰顯,再行拜官’的制度,當時因防範天下,在數年後,朝廷並未真的去審覈這些人的政績,而是直接任用了這些功臣子弟爲官。”

“陛下此舉爲的就是對這條制度進行修補。”

“避免功臣子弟尾大不掉。”

“如此看來.”

“商賈鬧事其實是必然的。”

“就算這次商賈沒有選擇鋌而走險,早晚有一日,也會受不了朝廷的盤剝,最終選擇發難,只是鬧出的動靜大與小罷了。”

“無論大與小,最終都會落到所謂的《商律》《工律》上,繼而將矛頭指向廷尉府,這次之所以能這麼順利,主要是商賈將事情捅到太大,因而不用再等商賈鬧出三四件事後,一併捅上去。”

“廷尉府被問罪是既定的!”

“只要陛下沒改變主意,只要商賈依舊利益薰心,最終結果並不會有任何改變,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這是陛下跟嵇恆兩人的合謀。”

“長公子從始至終都身在局中,對此洞悉的很淺,也一直在爲嵇恆掌控,不過的確藉此有了不小長進,但相對這兩個佈局的人,卻是顯得過於稚嫩,也過於不諳世事了。”

隨即。

張蒼又眉頭一皺。

因爲陛下一直深居宮中。

這兩年基本不出宮,如何跟嵇恆聯繫的?

就算早前有約定,但一人在朝一人在野,對形勢判斷也不一樣,爲何就能這麼恰到好處的‘合作’?

張蒼感覺頗爲神奇。

他想了想,又覺得自己似多想了。

陛下或許對此並不知情,只是憑藉對朝堂的控制以對事情的判斷,繼而做出了最有利的判斷,從而將此事爲自己所用。

無論最終真相如何。

嵇恆跟陛下恐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只是這種場面過於高深,遠不是他能夠洞悉的。

他也沒辦法預料,嵇恆接下來會做什麼,嵇恆彷彿什麼都可以做,又彷彿什麼都敢碰。

張蒼搖搖頭。

他嘆息一聲,無奈道:“分明是他們在算計,爲何鼻青臉腫的是我?我張蒼招誰惹誰了?我怎麼就這麼命苦啊。”

“收拾收拾東西,回家避難幾天。”

“唉!”

張蒼將蜜罐放進自己揹包裡。

惹不起就躲。

他現在是看明白了,朝堂的水很渾。

渾到讓人溺亡。

現在朝堂的人,除了自己,恐沒幾人能看清這些,也都還以爲是長公子在沒事找事,但殊不知,他們全都落在了陛下的算計之中。

陛下跟嵇恆一上一下。

一個謀朝堂。

一個謀鄉野。

將天下算計的明明白白。

看似沒有什麼交集,實則通過長公子悄然聯繫在了一起,只是連身處其中的長公子尚且都沒有意識,又何況其他人了。

放眼天下,皆是局中!

張蒼揹着揹包,離開了官署。

他已打定了主意,這次朝廷動作不結束,絕對不會輕易回去。

大不了一直抱病告休。

反正他身體胖,主職的政事也不算多,就算一直抱病,也沒多少人在意,反倒能逃離朝廷的大漩渦。

晌午。

咸陽城中再度熱鬧起來。

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風聲,將朝會的內容傳了出來,不過語焉不詳,只是說這次官府動作很大,朝堂也會因此大動,但具體發生了什麼,卻無人能說明。

但這也讓很多人對此充滿了好奇。

對今日將張貼的告示,也平添了幾分好奇之心。

邸店。

張良也聽聞了這個傳聞。

他不覺得是空穴來風,反倒認爲是確有其事。

他今天一上午都坐在邸店大堂,聽着四方來客的交談,他在外行走多年,對一些情況還是有所瞭解,像酒舍、食舍、邸店這些地方,消息最爲靈通,也最爲迅疾。

他也很喜歡聽人交談,可以從中聽到很多信息,以及各種異聞瑣事。

不過這些消息經幾手傳播,恐早已滿目全非,因而還需自己去斟酌、去提取有用信息,但從這些信息中,多少還是能瞭解一些情況。

相對張良的坐得住,何瑊顯然坐不住。

在邸店坐了一會,就耐不住性子,自己出門打聽去了。

張良手扶着陶碗,聽着四周黔首煞有其事的議論,嘴角露出一抹輕笑,只是眉宇間不時浮現一抹愁思。

秦廷究竟在謀算什麼?

時間飛逝。

很快就到了下午。

世人期待已久的告示終於張貼出來。

邸店的舍人單手撐着案臺,店內衆人並不焦急,也都安靜的等在店內,經過三日前的情況,他們早已知曉,舍人只怕早就派人去看告示了。

因而靜等消息即可。

果不其然。

不到半刻鐘時間,那名乾瘦青年就回來了。

他高聲道:“大事情,天大的事情,告示上說,廷尉蒙毅被去職,其餘廷尉府官員要麼被降職,要麼被降爵,整個廷尉府基本都受了罰,還有少府治下的鐵官鹽官,也都被免職了。”

“官府這次動靜太大了!”

一語落下。

全場的人都驚住了。

就算原本對此興趣不大的人,聽到青年的這消息,也是當即有些坐不住了,猛的起身湊到了近前,問道:“瘦猴子,你沒聽錯?你說官府把整個廷尉府的人都處罰了?”

乾瘦青年一臉肯定道:“我聽得真真的,沒有半句假話,這是張貼告示的官吏親口說的,不信你們等會可以去問其他人,絕對也是這個說法。”

“官府真就把整個廷尉府都處置了!”

聽到乾瘦青年不斷肯定,衆人依舊有些驚魂未定。

整個人都有些站不穩。

這真是出了天大的事情了。

整個廷尉府啊。

上百號官員就這麼都罰了?

這種事情,他們過往想都不敢想,聽到這個消息,也只感覺如夢如幻,充滿了不真實的感覺。

張良面色微沉,問道:“張貼告示的官吏,可曾說官府處置的緣由?”

乾瘦青年點了點頭,道:“官府這肯定說了。”

“懷縣死這麼多人,跟廷尉府的官員玩忽職守,鬆懈怠政有脫不開的干係,上次官府頒佈政令後,已明令通告商賈地位跟常人無異,而廷尉府未就此制定相應規章律法,從而造成這次關中大動盪,所以整個廷尉府都因此被降罪。”

“這都是直接在告示上張貼出來的。”

“除了廷尉府,還有少府治下的鹽官鐵官,全都被免職了,這一下子可是將上百名大官給定罪了,官府這次可真是下了狠手。”

“這長公子聽別人說性情溫和,這麼下起手來這麼狠啊。”

乾瘦青年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舍人當即呵斥道:“休得妄議,長公子此舉明顯是合乎律令的,這次可是淹死了上百口人啊,這麼大的案子,官府豈能逃的了責?秦律本就有規定,凡是治下出了問題,其令、丞坐之。”

“這次是律法缺失,自是整個廷尉府受罪。”

“這哪有半點問題?”

“陛下既然對他們問罪,自是有相應的道理,豈容爾等在一旁咋舌?”

四周圍坐一團的人嘀咕一聲,並沒有就此反駁,只是心緒都久久難以平靜,官府已經很久沒有出過這樣的大事了。

就算是去年的坑方士,以及數月前的徐福株連,也都沒有這麼大動靜,這可是整整一個大官署啊,朝廷九卿啊,這麼位高權重,依舊說罰就就罰了,這讓他們又如何鎮定的下來?

“小猴子,其他的呢?”舍人繼續問道。

乾瘦青年繼續道:“在通告對相關失職官署處罰後,官府也通告,將在今年六月時頒佈《商律》《工律》,嚴格規範商賈的言行舉止,將當下商賈的‘法無禁止即可爲’扭轉爲‘法無授權即禁止’。”

“徹底嚴格約束商賈的行爲,避免懷縣這般惡性事件再度發生。”

“此外對關中進行爲期一月的安全大檢查。”

“以免再發生類似情況。”

“還有.”

乾瘦青年嘴皮子極快,將自己背下來的話,全都一股腦說了出來。

張良站在近前,靜靜的聽着,等乾瘦青年說完,他才悄然離開人羣,然後徑直返回了房間。

聽着不時傳來的陣陣喝彩,張良的手臂微微顫抖着。

秦廷這雷霆般的舉動,不僅震撼了城中市人,同樣也驚到了他。

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482章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
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482章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