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

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

“君儒臣法,這就是始皇爲長公子鋪的路嗎?”胡亥用力攥緊了拳頭,眼中充滿着不甘和失落。

嵇恆又小酌了一口,渾不在意道:“帝王家苑之事,沒必要太上心。”

“現在回到最開始所講。”

“我之所以說大秦未終結亂世原因便在於此。”

“黔首未集及舊貴族亂法,大秦立國九年並未得到任何解決。”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始皇也不會急着解決。”

“天下之所以會存在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根由便在於關中跟關東文化制度不同。”

“大秦的確滅掉了六國,也建立起了一套統一的體制,甚至是尺土不封,但六國舊貴族的傳統力量,並未因秦的短暫統一,受到真正的遏制,這些舊貴族的社會基礎依舊存在,仍然能保存甚至積聚起很大的勢力。”

“近些年天下亡人陡增,未嘗不是矛盾激化的表象。”

“就我自己理解,秦滅六國,只是單純以軍事的手段,消滅了六國,只是消滅了六國的君主和六國統治地方的朝廷,並沒有將舊有的六國社會結構一併摧毀。”

“因而秦之滅六國,毋寧視爲一次政治、軍事層面的滅亡,尚未從根本上摧毀分裂的土壤。”

“天下陷入紛亂實則是必然的!”

胡亥深吸口氣,穩住心神,從悵然若失的心緒中恢復過來,聽着嵇恆的話,他眉頭一皺,道:“聽你的意思,大秦今後會大亂?”

嵇恆沉吟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胡亥冷哼道:“你前面也說了,始皇爲長公子鋪就了一條‘君儒法臣’之路,長公子宅心仁厚,上位後,只要按部就班的施行仁政,又得蒙恬上將軍相助,天下怎麼可能還會亂?”

嵇恆搖了搖酒壺,還有一小半,道:“靠仁義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大秦是靠武力,強行將天下整合在一起。”

“在統一的過程中,大秦一直試圖將秦國的法律、制度推往六國,試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體制統一,但一個軍事國家僅通過武力的手段,就想實現向文治國家的轉變,這無異於癡人說夢。”

“只要關中跟關東的文化、體制沒有徹底融合,大秦內在的矛盾就會一直存在。”

“無論行多少仁義,最終都只能延緩。”

“終有一日會總爆發!”

“到那時,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了!”

“這是歷史的大勢。”

“始皇只能做到幫扶蘇穩住天下。”

“最終還需扶蘇自己去走,施行仁政或許是對的。”

“但治國爲政,仁與不仁,界限何在?”

“作爲國家大政,對民衆仁是仁,亦或對貴族仁是仁,亦或是對儒生仁是仁?”

“這都需扶蘇自己去琢磨。”

“若扶蘇真能明悟爲政之仁,實現四海安定,天下太平,民衆富庶,國家強盛,自能將始皇未競之業完成,若是扶蘇聽信儒家,依舊遵從儒家那大而無當寬泛無邊的濫仁,或許這項歷史大任,會交由下個人來嘗試。”

“也許這人姓劉,也許姓項。”

偏僻寂靜的小屋內,嵇恆的聲音持續迴盪着。

胡亥陰翳着臉,心中有股戾氣。

他認爲始皇爲扶蘇做這麼多根本就不值得。

扶蘇是一位好兄長。

但如嵇恆所言,扶蘇難堪大任。

隔牆。

扶蘇漲紅着臉,卻不知怎麼辯駁。

何爲仁?

什麼纔算是仁政?

他在心中自問,自己真的知道嗎?

扶蘇羞愧的攥緊拳頭,指甲更是嵌進了皮肉,卻渾然不知疼痛。

他過去自認是知道的。

仁政,無非就是於民和善,休養生息。

但現在,他遲疑了。

因爲這樣的質問,始皇也曾經問過。

當初始皇下令坑殺嵇恆等四百餘人時,他曾心急如焚的去勸諫,最終卻被始皇罵了句‘濫仁’。

他當時執拗,便舉了周武王滅商之後,伯夷、叔齊寧爲孤忠之臣不食周粟的例子,想勸誡始皇,幾個迂腐之士根本不足以動搖天下,若這麼堂而皇之的殺之,只會給六國貴族攪亂人心之口實,甚至會使得民衆惶惶不安。

始皇當時問他什麼是仁?

他回答儒家仁愛。

始皇問他:‘在儒家眼中,天下郡縣一治民衆樂業是仁?那諸侯裂土刀兵連綿是不是仁?天下一統是仁,那分封諸侯是不是仁,儒稱以仁愛治理天下爲仁,那以法律爲準繩治理天下,難道就不是仁了?’

他當時未回答上來。

始皇接着道:

“孔夫子一生講仁,儒家幾百年講仁,但給過‘仁’一個實實在在的根基嗎?”

“沒有!”

“儒家不會給。”

“因爲一旦給了,就沒有仁了!”

“儒家的仁愛,那是儒生的‘仁’,隨人而變,隨心而動。”

“解釋權在儒生手中。”

“他們說你是仁,那才能是仁。”

“世上真正給‘仁’下了定義的是法家。”

“法以愛民,大仁不仁。”

“天下真正的大仁是公平公正!”

始皇的話語在扶蘇腦海不斷的迴響,他當時還固執的認爲始皇在強詞奪理,並沒有真的聽進去,在他當時看來,法家的律令如此嚴苛,更是讓民衆怨聲載道,哪裡稱得上仁?

但現在。

他隱隱想清楚了一些東西。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

扶蘇輕輕嘆息一聲,嘴角露出一抹苦澀。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

“父皇很早就告訴了我什麼是仁,只是我自己一直沒想明白。”

“父皇之所以把儒生趕出朝堂,也是想讓我日後少受儒家影響,儘快明悟天下真正的仁道之政吧。”

扶蘇長身而立,朝向咸陽宮的方向,恭敬的俯身作揖。

姿態無比的低微。

另一邊。

嵇恆已講起了舊貴族亂法。

他擦了擦嘴,又晃了晃酒壺,壺中酒已不多。

嵇恆道:“舊貴族亂法,其實跟黔首未集相依相存。”

“關東六國故地‘未附’‘未集’的民衆,附集的對象主要就是六國舊貴族,而這些民衆又成爲六國貴族在地方集結勢力,擾亂帝國法制的基礎,兩者可謂相輔相成。”

“眼下舊貴族亂法的情況已十分常見了。”

(本章完)

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
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