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

嬴斯年啞然。

卻也不知怎麼反駁。

“具體該如何做?”胡亥有些疑惑。

朝堂能給出什麼特殊對待。

嵇恆輕笑一聲道:“既然是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自然是要給予足夠的財政支持,但僅有財政支持是不夠的,最重要是要跟其餘郡縣有明顯的區分。”

“教育、醫療等等。”

“關中現有推出的體系,都可以在那幾個特定的區域推行。”

“許可在當地修建一所太學,推行新的醫療選拔體系,新的俸祿體制以及將關中現有的技術提升,都在關東推行。”

“目的很簡單。”

“這是不是有點太冒進了?”胡亥有些擔憂。

“而定下規章。”

一語落下,嬴斯年跟胡亥都不由臉色大變,看向嵇恆的眸子充滿了驚駭跟不敢置信。

這若是真的說出口,只怕整個朝堂都會炸鍋。

“至少能讓這些人得到一個體面,不至於被趕下去,或者找一些罪名安到頭上,繼而逼的退下。”

“到點離職。”

嵇恆冷冷的看了胡亥一眼,緩緩道:“冒進,這有什麼冒進的?難道真要關東跟關中始終存在着明顯的差異,讓關中始終高人一等,就合適了?”

因爲……

只是之一。

嵇恆冷笑一聲,並不怎麼在意。

“而且朝堂每年會給這些大臣進行定期的全身檢查,派全國各方面最頂尖的太醫檢查。”

只怕關東很快就能恢復元氣。

此舉一出。

“這朝堂恐不會同意。”嬴斯年遲疑道。

而且過去始皇的政策,也跟嵇恆提出的想法,始皇主張的是強關中,弱關東。

“一視同仁。”

爭議之大,無法想象。

聽着嵇恆的話,胡亥跟嬴斯年都神色凝重,這可不是小事,因爲給予的太多了。

此言非假。

只是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介懷,主要給出的太輕易了,若是關中能始終保持,無疑會領先關中不少年。

“這纔是天下安定的基礎。”

聞言。

到年齡就離職。

這並不是唯一。

“打造出幾座遠超周邊的城邑,以此來加強滿朝大臣的認可,讓他們都同意這幾個地方高於其他城邑。”

“這……這是不是……”胡亥已有些說不出話來。

“明顯的突出。”

這個話題太嚇人了。

“不過年齡不會太低。”

嵇恆神色平靜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老臣總歸是要退下的,他們的位置也註定要挪窩,不然,他們不體面,那就讓他們體面。”

僅僅是想了一下那個場景,他們都不由感到頭皮發麻,手腳冰冷。

嵇恆則相反。

他給自己重新倒上一杯茶,淡淡道:“這只是一部分,此外便要向朝堂及天下放風,將在天下推行省州制,另外就是推出退休制。”

“而且天下今後的步調是發展,以發展技術跟經濟爲主,這些東西早晚有一日會傳到關東的。”

這退休……

胡亥點了點頭。

這件事胡亥倒是知道一二。

自古以來,除非犯錯或者主動退下,大多數官員都任職到死,這也是天下自古以來的慣例。

“大秦的天下從一開始便是天下人的天下,非是關中之人的天下,更非少數人的天下。”

現在的朝堂,大多數朝臣都是始皇留下的,因而政策觀念上也都傾向於維持‘舊制’。

“因而提前傳去,也能給天下更多的信心跟認同。”

“暗地裡。”

“可以傳出一條背地的規則,即位列三公九卿的重臣,除非造反,或者罪孽罄竹難書,不然不會輕動。”

嬴斯年繼續搖頭。

他說道:“這恐也不行,朝臣不會答應的,當年父皇之所以讓胡毋敬等人退下,主要還是這些人犯罪了。”

“沒有罪責,何以功成?”

嵇恆吹了吹泛着白霧的茶水,淡淡道:“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是命令,這些人不動位子,怎麼讓其他人進來?”

“一直將關東出身的人排擠在朝堂之外?”

嬴斯年面色一滯。

是啊。

朝堂的官員不讓位,其他官員如何上去?總不能將韓信蕭何等人一直安置在關東吧。

時間短尚可,時間一長,只怕會生出異心,到時,又有各種技術加持,只怕天下又會再度陷入動盪。

這纔是真正的穩定人心之舉。

僅靠一個經濟特區是不夠的,再怎麼擡高地位身份,終究是遠離了咸陽,也很容易日後被收回特權。

唯有朝堂空出位置,讓這些功臣看到直接的晉升空間,這些人才會耐住性子待在地方,以待後續。

只是……

太難推進了。

即便扶蘇在天下威望已不錯了,但這個退休制,挑戰的可是所有官吏的心絃。

一旦處理不好。

恐會引得朝堂沸反盈天。

嬴斯年面露難色。

他無奈道:“夫子,你的想法我大致清楚了,只是太難了,滿朝大臣恐鮮少有人會同意,而且地方官吏同樣會怨念不少。”

“這恐不行。”

嬴斯年還是搖頭否定了。

嵇恆輕笑一聲,將手中茶杯轉了一下,茶水沿着茶碗盪漾着,一次又一次的想衝出茶碗,但最終,都被擋了回來。

一滴未灑。

“他們沒有資格不同意。”嵇恆擡起頭,眼中露出一抹森然冷色,正色道:“現在的大秦蒸蒸日上,滿朝歡慶,扶蘇業已坐穩了皇位。”

“關東鹹服。”

“軍權也都控在手中。”

“大權在握的扶蘇,已是民心所向,也是衆望所歸,而且現在關東這批人很多是扶蘇的‘舊部’。”

聽着嵇恆的話,胡亥跟嬴斯年一怔,有些不明白這有什麼關係,但當嵇恆說出下一句話時,兩人全都面色大變。

嵇恆又道:“他們不許,那就換一批許的!”

胡亥猛的看向嵇恆,他已很少聽到這般瘋狂的話了,他自認自己經歷了不少事,也有了不少的見識,但聽到嵇恆的話,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太狠了。

這不是要血洗朝堂?

嬴斯年也感到一陣頭昏目眩,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夫子,一向都不溫不火,也都是謀而後動。

很少做出瘋狂之舉。

更很少說出‘驚世駭俗’的話,但這次的話,屬實讓他懵了。

“換人?”嬴斯年不確定道。

“不換思想就換人,既然不同意,那就換一批同意的,現在的扶蘇有這個資格,更有這個條件。”嵇恆輕描淡寫的說道。

神色淡定從容。

彷彿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四周俱靜。大院安靜如幽谷。

沒有一絲一毫的聲音傳出。

胡亥看向嬴斯年,嬴斯年也看向胡亥,眼中都充滿了震驚跟駭然。

嵇恆道:“扶蘇的機會不多,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恐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這一次。”

“天時地利人和!”

“而且我相信,大秦的朝臣會同意的,不然扶蘇恐要背個殘暴不仁暴君的名號了。”

嵇恆神色清冷。

他的確沒有說假,這是扶蘇當下最好的機會,內外局勢穩定,民心歸附,關東經過一場大戰,百廢待興,已不太可能再亂。

而扶蘇這幾年對關中治理很行之有效,民衆對扶蘇的認可程度很高,而韓信蕭何等人的到來,也給了扶蘇掀桌子的資格。

過去事務府官員是借扶蘇的勢,這一次,扶蘇藉助的是這些關東‘外臣’的勢。

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將這個政策推行落實下去,恐就千難萬難了,至於後世帝王,恐也難擔負的起這樣的重擔跟壓力。

也很難有這個的機會。

危險嗎?

自然是有的。

但風險跟收益是共存的,想獲得高收益,自然要承擔高風險,何況這個風險明顯是在扶蘇的控制範圍內。

胡亥深吸口氣。

他知道,這不是自己能摻和的事了,現在能將此事告訴給扶蘇,甚至一定程度能左右扶蘇決定的,只有嬴斯年。

嬴斯年臉色不斷變化着。

他拿不定主意。

良久。

他才顫巍道:“夫子,真要這麼做嗎?”

嵇恆點頭,感慨道:“我知道你並不想見到朝堂變得紛亂,也不想讓扶蘇揹負罵名。”

“但你知道我曾跟扶蘇跟始皇都說過一句話嗎?”

“什麼?”嬴斯年豪好奇的問道。

嵇恆雙眼迷離,道:“大秦需要的從來都不是什麼仁君,大秦需要的從來都是暴君!”

“始皇如此。”

“扶蘇如此。”

“以後的秦三世、秦四世等後世帝王同樣如此,當大秦的帝王不再殘暴,而是端起了仁義時,大秦距離衰敗乃至滅亡就不遠了。”

“這是大秦體制決定的。”

“帝王只能當惡人。”

“不折騰臣子,臣子就會一點點的蠶食覬覦帝王的權力。”

“帝王是寡家孤人!”

聞言。

嬴斯年面色微變。

最終咬了咬嘴脣,問道:“夫子,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真就到了君臣異路的情況了嗎。”

嵇恆輕笑一聲,知道嬴斯年理解錯了。

只怕胡亥也是這麼想的。

都以爲他建議扶蘇以逼迫的形式,強迫臣子認同,並藉此推行落實下去。

但這自是沒有必要的。

當年趙匡胤那招就挺好使,‘以史爲鑑’,效仿趙匡胤行‘杯酒釋兵權’,不過這次是‘杯酒釋世官’。

他平靜道:“你們恐會錯意了,我的確主張逼迫到齡退下。”

“但相對是溫和的。”

“準確來說,更像是交換,通過一些背地的承諾利益讓渡,讓朝臣同意。”

“不會劍拔弩張。”

“更不會逼到刀劍相向的地步。”

“這次的兵刃。”

“是酒!”

“杯酒釋世官。”

聽到嵇恆的話,嬴斯年面色一紅,也知道自己想岔了,嵇恆主張的分明是君臣坐下來,進行討論,已促成最終的同意。

若是始終行不通,則也只能行逼迫之法。

不過若是真到了那時,只怕那些朝臣都會被扶蘇換掉,用關東官吏替換,因而整體而言,就是以勢壓人。

讓他們不得不同意。

只是扶蘇相較其他君主的強橫,會給予更多的體面,也會讓臣子相對能接受。

思索片刻。

嬴斯年點了點頭。

他沉聲道:“我記住了,我即刻修書一份,上報給父皇,只是父皇會不會同意,我就不清楚了。”

嵇恆笑了笑道:“扶蘇會同意的,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作爲始皇之子,他有着自己的傲氣,不會把本該自己解決的事,留給下一代的。”

“不過……”

“扶蘇要做的事很多。”

“天下安寧,從大亂到大治的轉變,不是那麼容易轉變的。”

“變國家,變治式,變生計,變民衆。”

wωω☢t tkan☢c○

“一切纔剛剛開始。”

聽到嵇恆再度說出‘變國家,變治式,變生計,變民衆’,胡亥也不由愣了一下。

他記憶已有些模糊了。

只隱約記得,這是嵇恆在獄中說的,只不過隨着大秦局勢日漸糜爛,大秦朝野的重心都放在了天下安寧上,嵇恆的宏圖大志,也鮮少有真正踐行的機會。

如今天下一統。

百廢待興,萬象更新。

嵇恆當年在獄中所說,恐也會隨之一步步落到實處,只是……那恐就是始皇當年忌憚的原因了。

因爲若真的按嵇恆想法變了。

那還是大秦嗎?

想到這。

胡亥張了張嘴,卻也不知該說什麼。

現在的大秦跟扶蘇,還需要嵇恆出主意,去指明方向,但何時大秦能停下對嵇恆的需求,以及擺脫嵇恆對大秦的影響,他不知道。

只怕扶蘇也不知道。

或許扶蘇最終能控制住,或者根本就不可能。

嵇恆太恐怖了。

他就像是掐着大秦的命脈,一步步的驅趕着,大秦朝着他想要的方向行進,始皇知道,扶蘇知道,自己知道,但都無法避免。

也都只能聽之任之,甚至任其施行,而無所適從。

現在嵇恆又開始了。

只是大秦日後真的能停下嗎?

胡亥沉默着。

他不知道答案。

也給不出答案,他只是一個黔首,現在這個棘手的事,需要扶蘇或者是嬴斯年自己去回答。

另一邊。

嬴斯年對此並無察覺。

他已回了書房,將嵇恆今日所說,無比詳細的書信在了一張紙上,而後交給院外的侍從,讓他們即刻交給扶蘇。

很快。

這份書信就送到了扶蘇案上。

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
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