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

“自下而上……”

張良站定,雙眸閃爍着異色,他看的出來,嵇恆對此是深信不疑,甚至他的很多想法策略,都是以此爲出發點的。

只是這跟張良他一直以來接受到的觀念完全相悖。

權力是自上而下的。

是君主授予的。

而君主的權利是來自於天、來自於神,也就是所謂的君權神授,但嵇恆卻是完全否認了這點。

準確地說,並不算否認。

而是再有更新。

他看向嵇恆,怔怔道:“權勢何曾來源於下?過去未曾,現在同樣也不是,或許將來也不會有。”

“你的想法太瘋狂了。”

“對自古以來的傳承觀念近乎是完全否定,你真以爲扶蘇會同意?你也真以爲世人會認可,會接受嗎?”

“這是徹底的離經叛道。”

“與天下爲敵!”

張良緊緊的盯着嵇恆,若是常人,他只會笑一笑,便將這番話語拋於腦後,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但這是嵇恆。

他很少無的放矢。

也基本不大放厥詞,更不會輕易口出狂言,還是這般無法無天,乃至是離經叛道,與世俗不容。

嵇恆是認真的。

他也當真是這個想法。

這太恐怖了。

嵇恆想要的是顛覆整個天下過往的一切觀點和看法。

重塑天下!!!

嵇恆負手而立,他平靜的望向天空,眼中帶着幾分坦然和平和,淡淡道:“是有點,也基本做不到,我也沒想過憑自己去做到。”

“不過讓世人知曉這個道理,卻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而在此之前,還是先爲天下重塑一個秩序爲好。”

“大爭之世數百年,天下舊有之制,早已千瘡百孔,不堪重負了。”

“其實這些事本不該讓我來做,而是當大秦朝堂自己去做,然而人心終究是利己的。”

“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動力,只想着在舊有制度上維持權勢,也全然沒有了天下之念,更不會念着,將大爭之世數百年的經驗教訓完全總結。”

“再吸取其中的寶貴經驗,繼而從各種方面實現對大爭之世的全盤總結吸收,推陳出新。”

“從而鑄就一個更璀璨更輝煌的大世!”

“只是結果你也看到了。”

“大秦其實有過嘗試,但也僅僅是在制度方面,從而加強集權,並沒有從其他方面,認真的吸收大爭之世數百年的經驗教訓,去對天下進行一個深刻的改革和開拓。”

“你其實可以換個角度去想。”

“若是當年關東叛亂成功,天下會變成何樣。”

聞言。

張良眉頭一皺。

他在之前其實想過,只是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光復韓國,讓周制重新回到天下。

不過隨着戰爭的進行,他那時就已經察覺到了,天下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也只是恢復了一個名字而已。

本質上還是受了秦的影響。

若再細想。

以他對當時舉事者的瞭解,就算滅秦後,這些人恐很輕易就會內訌起來,互相攻訐不會少。

最終。

極大可能爲項籍奪了天下。

不過無論是項籍,還是田齊,亦或者三晉之地的三王,最終無一人會做嵇恆所說的事,去整理天下過往的典籍文章,去吸納總結,天下諸侯的得失成敗。

更不會去冒然的改變。

他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那種雄心跟魄力,也只想着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終周代六百年的典籍,極大可能成爲一堆廢竹簡。

吃灰腐朽。

最終爲世人淡忘遺忘。

乃至不爲外人知曉,唯有少數人有機會借閱,但大多都成了少部分人的私家書庫。

對天下的影響極微。

也基本不可能再延續百家之盛世,甚至百家之經典,之想法,都會漸漸被隱沒。

良久。

張良點點頭。

他感慨道:“或許你是對的,只是諸子百家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很多百家都已泯滅世間,不復存在。”

“不過若能繼承和傳揚諸子先賢的精神和典籍,或許是會給天下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只是秦對諸子並沒有那麼的尊崇跟崇敬,對於諸子的典籍,也沒有那麼重視,加之大秦奉行的是法。”

“法吏不會容許其他學派登堂入室,更不會容許其他學派跟自己平起平坐的。”

嵇恆頷首。

他對此並不否認。

大秦是以法立國的,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也絕不會去改,但在天下制度穩定後,去總結大爭之世六百年的興亡得失,大秦還是能做到的。

而這其實已足夠了。

至少……

讓百家不至於成爲絕唱。

至於百家思想之餘暉,能對天下造成什麼影響,就看實際情況了。

不過在嵇恆看來。

百家思想最重要的還是開啓民智。

對於人和世界的看法,提供了很多開創性啓發性的思路,若是大秦能夠將百家思想盡數吸收,轉化爲自己的底蘊,其實完全能夠讓大秦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至少精神建設上會高一大截。

張良坐到席上。

他沒有再去開口。

他現已大致能理解嵇恆的思路了。

他認爲天下的權勢,從來都不來源於‘神’,而是來源於‘民’。

嵇恆眼中的民,並非是大多數人理解的民。

而是最底層的那些黔首。

他對大秦的改制,很大程度是源於對這些人的尊重,以及對這些人的解放,只不過想真正做到這些,嵇恆需要付出的努力會很多,因爲天下並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至少張良不認爲已經有這個條件了。

貿然進取。

一定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若是其他人,他恐早就定言失敗了。

不過對於嵇恆,他還是保留着幾分信心,因爲嵇恆敢這麼做,只怕還有一番心思,只是會如何做,他卻是不得而知,而且現在的一切,都還只是一座空中閣樓,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唯有真正開始推進,到時才能知曉,嵇恆真正在做什麼,又會怎麼達到。

另一邊。

扶蘇已聽聞了改制府的消息。

當聽到嵇恆說要另創‘民法’時,扶蘇臉色不由一變,只是在一陣變幻後,再度冷靜了下來。

他其實是贊成修改法令的,只是沒有想到,嵇恆會這麼幹脆,直接掀了桌子,將舊有的法制,一股腦推向了軍功爵制,繼而在一塊完全空白的領域,另創新法。

此舉固然會讓改制變得輕鬆很多。

卻也給他帶來很多麻煩。

不過。扶蘇也清楚。

這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不然光在舊制上拉拉扯扯,就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

而且有了新法,纔會讓朝臣不知所措,也纔會讓他們不得不做判斷和選擇。

軍法的繁重,也利於他對軍隊的改革。

整體而言。

算得上是相輔相成。

而有了民法這個框架,大秦很多東西都會改變,也有了改變的理由和藉口,再借助‘爵位’的本質,對天下施行一番‘推恩’,繼而讓民法如‘軍功爵’一般,爲世人接受。

只是對於嵇恆提到的教育、醫療等方面。

他心中始終抱有忌憚。

他總感覺,將這些方面放開,會對天下造成不利影響,也會影響到大秦對天下的控制,畢竟自古以來,擅長滋事鬧事的,多是讀書人,讀書人多了,天下治理恐也會難上不少。

不過。

依舊是能接受的。

在仔細的想了一番後,扶蘇頷首道:“雖然嵇恆的想法很大膽,也很別開生面,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也唯有此法,才能化被動爲主動,始終掌握着改制的主動權,不至於落入到朝臣的攻訐和爭辯。”

“只是剛一開始就妄動了大秦根基。”

“今後只怕會更甚啊。”

“嵇恆啊嵇恆,朕可以容你,也准許你改制,但朕終究是有底線的,若是伱真爲你所謂的理想抱負,視朕的大秦於不顧,朕說什麼都不會讓你再繼續的。”

扶蘇喃喃低語。

這是他說給嵇恆的話。

同樣,也是說給他自己的話。

想讓自己始終保持警惕。

另一邊。

改制府今日商會的內容,也很快傳至到朝堂大臣耳中。

聽到嵇恆口口聲聲說要另立新法,不少官員都面色一變,甚至是面露慍色,認爲嵇恆太放肆了。

大秦本就以法立國。

他們對現行秦法是極爲了解的。

若是另立新法,他們現掌握的秦法,也就成了無效之法。

雖名義上依舊在執行。

但按嵇恆的說法,那是軍功爵下的法。

只適用於軍中。

他們身在朝堂,又幾人能領兵?又有幾人能跟軍隊打交道?那可不就相當於,辛辛苦苦背了幾十年的律法,一下子全都變成了空文,這讓他們如何接受的了?

而且一旦律法變更,對於他們處理政事,也會帶來很多麻煩。

這又豈是他們想見到的?

一時間。

羣情激奮。

不少官員,尤其是御史府、廷尉府的官員,更是信誓旦旦的叫囂着,要跟嵇恆理論一番,更有甚者,直接一份彈劾書送到了扶蘇案上,想要彈劾嵇恆的胡作非爲,還有人將整個改制府的官員都給彈劾了。

以彰正義。

整個朝堂因改制府的一次例外吵成一團。

不過吵的內容卻極其一致。

都是在指責嵇恆。

翌日,朝會。

“陛下,臣認爲鍾恆太過放肆了。”

“大放厥詞,並試圖篡改大秦律令,他區區一個改制府的官員,何來職權去做律法變更?”

“這是廷尉府的職權。”

“臣,大膽彈劾,鍾恆此人專權。”

“請陛下明察。”

“臣同樣有話要說。”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現行律令已施行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豈能因此人一世興起就亂做變更?新律的推出,勢必會造成天下震盪,民人本就不懂法,若是有頒佈新法,只怕民人對大秦律法更爲陌生,此等情況下,大秦焉能安定人心?”

“請陛下撤職鍾恆,還天下一個太平。”

“臣有奏。”

“鍾恆此人無法無天,目無法紀,做事全憑個人喜好,全無國家之念,更無天下之憂。”

“此人根本就不知大秦律令的重要,更不知妄改律令對天下的影響,這影響的非是臣等,還有大秦千千萬萬的官吏,還有地方的黔首、商賈、工匠等等。”

“影響的是大秦的每一個人。”

“如此大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大秦安危。”

“臣斗膽請陛下收回成命。”

“.”

咸陽宮。

一個接一個的官員起身。

他們眼神十分的堅定,甚至帶着幾分怒意。

滿腔正義的吐露着自己的不滿。

以及對嵇恆的怒火。

聽着下方百官的彈劾,扶蘇也微微蹙眉。

嵇恆的想法很好,但真的想落實,阻力也是出奇的大。

而今八字還沒一撇,百官的彈劾就已連綿不絕了,若是真的弄出來,只怕百官都要死諫了。

扶蘇也深感頭疼。

扶蘇道:“諸位愛卿的想法,朕都知曉了,而這些話畢竟是外界傳的,何以當真?現在改制府的人員纔剛剛到齊,諸位愛卿就想讓朕廢掉改制府,還想讓朕撤換掉主官人選,這無論如何都不合適。”

“至少也要等改制府的正式奏疏呈上來才行。”

“不過諸位愛卿大可放心。”

“若是鍾恆真這麼膽大包天,一意孤行,朕絕不姑息。”

“另外也希望諸位大臣不要聽風就是雨,聽到一些隻言片語,就胡亂猜忌猜疑,這若是傳出去,也有損諸位的名聲。”

扶蘇淡淡開口。

聽到扶蘇的回話,百官眉頭一皺。

明顯有着一抹躁動。

不過扶蘇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嵇恆只是內部說了一番,具體會不會這麼做,還沒有正式的定下,但從改制府其他官員日前所爲來看,此事又怎麼可能是假?

立法豈是小事?

對於大秦上上下下都有很大的影響。

豈能憑嵇恆一人武斷定下?

就在朝臣爭執不下時,一道加急文書從北原送到了朝堂。

“報!”

“啓稟陛下。”

“北原大軍副將韓信來報,冒頓率領的二十萬匈奴大軍,目前已爲大軍在河北地攔截,眼下韓將軍正在收攏大軍,或能在入秋前,徹底擊潰冒頓大軍,到時韓將軍希望能揮師北上,對匈奴再來一番犁庭掃穴。”

傳令官的聲音落下。

舉殿皆寂。

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02章 爭鋒(三)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
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02章 爭鋒(三)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