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

扶蘇苦笑一聲,眼中神采黯淡下去,搖頭道:“這恐怕不行。”

“大秦給不出這麼多錢。”

“這些年大秦各項工程不斷,我雖不知少府具體情況,但想來不會有太多富餘錢糧,不然大秦也不至多次徵收口賦。”

“再則。”

“大秦律法嚴明。”

“不支持給錢,更沒有理由。”

“孔子曾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大秦就算能給關中民衆錢糧,到時關東民衆又會如何看待?情緒沸揚之下,若爲奸人教唆,恐會落得天下生亂。”

“給錢是萬萬不能夠的。”

嵇恆微微額首,對扶蘇的說法很認同。

大秦現在的確給不出錢。

也不能給!

大秦這龐大的官僚體系,就靠壓榨社會底層維持,若是將部分錢糧分發給底層,只怕本就艱難維持的朝廷,會在瞬間崩裂瓦解。

給錢也亂法。

從各種角度而言,直接給底層分發錢糧,對大秦是小利而大害。

扶蘇目光狐疑的看向嵇恆,這麼淺顯的道理,自己都能看的出來,嵇恆不可能看不出,爲何他還會提出‘給錢’的建議?

嵇恆挪了挪身子,側身躺在躺椅上,用手枕着頭,開口道:“按你的話,大秦眼下給不出錢?也給不了?更沒法給?”

“的確如此。”扶蘇點頭。

“那先不論給錢與否,我再問一個問題,少府眼下有剩餘錢糧嗎?”嵇恆道。

扶蘇眉頭一皺,這已涉嫌大秦機要,本不該對外泄露,只是見嵇恆神色肅然,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敖倉那邊還存有不少錢糧。”

“不過除非面臨生死危機,不然敖倉積攢的錢糧,是斷不容妄動的。”

聞言。

嵇恆微微點頭。

他自是知曉敖倉的存在。

他也並未打敖倉的主意,只是想知曉大秦國力。

嵇恆道:“所以你能動用的錢糧有限。”

扶蘇無奈的點點頭。

嵇恆輕嘆一聲,揉了揉額頭,揶揄道:“始皇還真是夠大方的,兩手一攤,錢糧是分文不出,就指着我自己去變出來。”

扶蘇乾笑一聲,沒有去接話。

他倒不覺得始皇不想給,而是實在給不出。

給少了,沒用。

給多了,朝廷撐不住。

甚至最後兜兜轉轉,只能繼續加賦於民。

這顯然不是始皇想見到的。

嵇恆見銅爵放在地上,眼中露出一抹肅然,沉聲道:“世間熙攘皆爲利來利往,而今天下有錢萬事好,無錢萬事休。”

“始皇既不給錢糧,那就自己想辦法。”

“搞錢!!!”

聞言。

扶蘇連忙道:“大秦眼下租賦稅都很高,朝廷恐不會同意徵收口賦。”

“我來之前,父皇曾說過,是大政小改。”

嵇恆微微額首。

他自是清楚這個情況。

大秦這幾年租賦稅都很高,已沒有太多提高空間,若是再增加,只怕政令剛下發下去,地方就瞬間暴動舉事了。

這也是大秦當下癥結所在。

朝廷維持龐大的官僚體系需要大量錢糧,加之又有各項大工程要修建,同樣需要耗費大量錢糧,底層的血汗早已抽乾。

就算想加徵,也徵不上來。

他也不會這麼做!

嵇恆道:

“有錢好辦事。”

“因而必須要搞錢。”

“眼下朝廷不發,又不能殃及民生。”

“那就只剩兩個辦法。”

“兩個?”胡亥驚呼出聲。

他前面一句話都不敢說,也以爲嵇恆已無計可施,沒曾想,嵇恆張口就是兩個辦法,這屬實給他驚住了。

扶蘇也面露異色。

嵇恆沒有理會,自顧自道:“第一個辦法,是印錢。”

“印錢?”扶蘇一愣。

嵇恆道:“大秦的錢幣太少了,根本滿足不了民衆日常所需,而秦半兩爲國家貨幣,因而只要能多造一枚秦半兩,大秦也就多一枚錢。”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他沉思道:“大秦眼下生產的銅鐵,大多用在兵械跟農具上了,目前沒有那麼多銅鐵用於鑄造秦半兩,短時想提高也不太現實。”

嵇恆輕嘆一聲。

扶蘇顯然沒意識到‘秦半兩’的價值。

他其實也可以理解。

自周代以來,天下貨幣雜多,各國錢幣的形狀也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而且流通範圍普遍不大,因而世人更推崇以糧食及布匹爲幣。

即以物易物。

大秦上下也都深以爲然。

因而朝廷對鑄造秦半兩並不上心,除了開國時宣佈秦半兩爲天下統一貨幣,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提及過貨幣,也很少大肆鑄造,就算有鑄造,也鮮少超過百萬枚。

但相對大秦兩三千萬人口,這點錢幣根本就不夠用。

貨幣乃經濟的血液。

大秦顯然忽略了貨幣本身的價值。

大秦作爲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思想觀念上依舊沿襲着過去,這其實也不能過於苛求,但擁有如此大的貨幣利器,卻一直閒置不用,屬實是有些浪費。

嵇恆深吸口氣道:“朝廷上下低估了秦半兩的價值。”

“過去天下之所以盛行以物易物,主要是因各國貨幣不同,互相也不能流通,因而地方更習慣以物易物。”

“而今天下一統,秦半兩爲統一貨幣。”

“貨幣壁壘已被打破。”

“大秦印出的任意一枚秦半兩都是錢!”

“大秦明顯忽略了這點。”

“這種忽略並非只有當代,秦半兩自創立以來,存世已有130餘年,但唯有秦惠文王時大肆發行過秦半兩,其餘時候,秦半兩都只被當做輔幣。”

“這明顯本末倒置了!”

“大秦若重視秦半兩發行,根本就不至落到如此地步。”

“大秦是少錢,但並不缺錢。”

“大秦若把金人十二,鑄成秦半兩,不知可少徵多少口賦,也不知能從商賈手中購買多少商品。”

“懷璧而不自知,讓人貽笑大方。”

聞言。

扶蘇心中微動。

他感覺嵇恆所說有些道理。

只是以物易物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想用秦半兩替代,恐要花費不少時間。

嵇恆點到爲止。

並沒繼續沿貨幣多說。

以糧食布匹爲交易基準進行交易,顯然是朝廷各級官吏樂於見到的,因爲布匹糧食是實打實的,就算出現貶值,物品卻是實打實的,但貨幣不一樣。

貨幣隨着發行只會不斷貶值。

大肆推行秦半兩,於公有利,但於私不利。

實則是與‘民’爭利。

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87章 上架感言
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87章 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