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

三日時間,轉瞬即過。

很快就到了扶蘇約定宴會朝臣的日子。

這次的宴請十分隆重。

宮中早早開始佈置,各種珍饈佳餚被送入宮中,隨着時辰一到,百官陸續入宮。

望着殿外繁盛的一幕,無論是蒙恬,馮去疾,還是張蒼,都神色肅然,眉頭微皺。

他們早就參加了多次宮廷宴會,像這次這麼莊重的少之又少,事出反常必有妖,尤其前幾日,扶蘇還突然下令,將郎中令的職權一分爲二。

分設爲殿前司跟侍衛司。

雖主官依舊是馮去疾,但真正執掌宮中侍衛的兩司主官,卻是換成了繚可跟原本宗室出身的華寄。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陛下這是有意在架空馮去疾的兵權,讓其空有顯赫的職位,卻無太多實權,如今宮中兵權,已全部收歸到了陛下手中。

隨着‘靜’字落下,身穿華貴服飾的扶蘇,大步出現在百官眼前,百官垂首,莫敢在此時擡頭。

以蒙恬爲首的官員,連忙拱手道:“這都是臣子本分,陛下言重了。”

這幾年。

就有宦官端着一個個精緻的銅盤進入到了殿中,銅盤上擺放着各種珍饈佳餚,隨着扶蘇上位,筷子漸漸在朝堂流行起來,與之對應的各種美食也漸漸出現到朝臣眼中。

有官員小聲的向張蒼打聽消息,張蒼一臉苦笑,他那知道其中實情?他若是知道,也不至於也這麼膽顫心驚了。

靜!

靜!

臚傳高亢的喊聲響徹雲霄。

吃的倒是頗爲盡興。

“感念天恩。”

這一頓宴會吃的很沉寂。

並無多少聲響。

隨着扶蘇進殿,一句宣百官進殿,百官這才擡頭,恭恭敬敬的走入殿中,只是每人在邁入大殿時,都會面對到繚可、華寄等人的犀利目光。

很有可能會死人!

就在百官竊竊私語時,遠處有高亢的聲音傳來:“靜!”

扶蘇哈哈一笑,頗爲開懷道:“這幾年,實在是辛苦諸位大臣了,朕也不願打擾雅興,先上宴。”

但所有與會的大臣都清楚,這次的宴會恐不一般,除了陛下突然的動作,還有關東功臣的安置,這都是急需解決的。

唯有不時有大臣碗筷驚慌落地的響聲,但也很快歸復平靜,半個時辰後,扶蘇已停下了碗筷。

他好像根本沒察覺到殿內氣氛的異樣,反而頗有興致的看着自己銅盤中的美食,跟百官簡單舉樽,說了幾句場面話,一飲而盡,就自顧自的動起了筷子。

“因爲朕高興。”

扶蘇坐在高座上。

見狀。

他看向下方朝臣,笑着道:“朕好久沒吃的這麼盡興了,果然吃飯還是要人多才熱鬧啊。”

陛下就是想在這次宴會中解決,只是陛下展現出的態度,並不怎麼友好,充斥着霸道跟強勢。

百官心頭更顯沉重。

不過扶蘇顯然沒準備這麼早說,基本會等到衆人酒酣飯飽再開口,因而在猶豫了一下後,也是吃了起來。

這些東西吃下去容易,等會吐出來可就難了。

衆官員也笑着附和道:“臣也這麼認爲,能跟陛下共進食,臣實在是幸運至極。”

陛下這麼做意欲何爲?

無人知曉。

烹煎炸炒等食物做法,漸漸盛行各大朝臣家中,不過最爲尋常的剔骨羊肉還是國宴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不過以他對扶蘇的瞭解,扶蘇不會輕易動兵的,如今安排的這麼盛大這麼莊重,只怕想做的事很大。

扶蘇面色如常。

話語剛落。

這是老秦傳統。

不過,望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百官卻並無太多食慾,只是板正的端坐席上,目光不時瞟一眼扶蘇,似很在意扶蘇的一舉一動。

扶蘇哈哈一笑,讓魏勝將銅盤撤下,突然嘆氣一聲道:“今日這麼多大臣都在,朕也就說說爲何朕會舉行這次大宴。”

殿外。

殿內。

這讓不少人心生不安。

他們若是沒猜錯。

“隨着關東平定,朕去拜祭過太廟,將此事上告給了大秦列祖列宗,對於天下彌合,天下歸秦之時,諸多大秦先君給朕投夢,對朕頗爲讚賞。”

尤其是見到繚可、華寄等人手始終握在兵把上,大有一聽令下,就直接拔劍的狀況,更是心中不住打鼓。

隨着扶蘇開口,魏勝連忙朝殿外高聲喊道:“陛下有令,上宴。”

他平靜的掃過百官,笑着道:“朕即位已有六年,這六年承蒙諸位大臣相助,關中承平,民生安定,扶蘇謝過諸位大臣。”

“就連始皇也在其中。”

“朕自少年開始,其實就很少受到先皇讚譽,對於朕的一意孤行,朕見到先皇時,其實無比忐忑不安,唯恐遭到先皇不滿斥罵。”

說着說着。

扶蘇也是滿臉慨然。

隨即。

他不禁頗爲自得道:“然這次,先皇沒有怪罪,對朕也大爲嘉賞,甚至稱扶蘇做的對。”

“哈哈。”

扶蘇大笑出聲。

頗有一朝揚眉吐氣之舒暢。

聞言。

百官面色微異,同樣是感慨萬千,始皇對天下的影響太大了,給人的壓迫感也實在太強了。

即便已離世五年多,依舊讓扶蘇這麼驚懼,但這就是始皇。

不過。

張蒼眉頭微凝。

心中不安之感卻越來越濃,他了解扶蘇,也很知扶蘇的秉性,越是這般感慨,越是要萬分小心。

但口頭上還是附和道:“陛下對關東的謀劃,的確精妙,以小博大,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天下安寧,此等功業,足以彪炳史冊,自當爲先皇讚許。”

“此陛下之英明決斷也。”

“臣同樣振奮。”

扶蘇笑着點點頭,似依舊沉浸在大秦列祖列宗的託夢中,感慨道:“朕同樣是備受鼓舞,不過正如獻公所言。”

“大秦之所以能有今日之偉業,蓋是源於晉國分裂,繼而讓大秦不再受束於函崤,有了東出的機會。”

“也因三晉的混亂,大秦才得以籠絡到天下如此多的良才,爲大秦所用,自此奠定大秦強盛之基。”

“沒有這個強大領國的阻撓,大秦才得以掃滅周邊的戎狄,徹底清除腹背之患。”

“三家分晉的時候,秦國雖然表面上沒有大舉進攻,但其實獲得了不少好處。”

“也爲之後一掃六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基本上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的話,秦國可能根本沒有逐鹿中原的機會,會被晉國這個強大的鄰國用函谷關鎖在關西。”

“大秦能一掃六合,一統八荒,最主要還是沒有晉國的緣故,若是晉國尚在,天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只是……”突然。

扶蘇話語一頓,眉宇間露出一抹凝重跟沉思,他狐疑的看向下方百官,說道:“獻公先祖卻是要朕謹記晉國滅亡之患。”

“朕對此費解,不知諸位大臣,可對此有何見解?若有能解惑者,朕定重重有賞。”

一語落下。

整個大殿瞬間安靜。

百官心神一凜,聽到扶蘇突然的發問,百官一個激靈,徹底清醒過來,前面扶蘇說的一切,全都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這個問題。

晉國因何而亡!

這纔是今日宴會的重頭戲。

隨着這句話的道出,這場宴會的大幕,才正式拉開序幕。

全場無人吭聲。

全都低垂着頭,思索着扶蘇這一問的真正想法,他當真是想問晉國之亡嗎?還是意有所指?!

百官暗暗斟酌着。

良久。

現任奉常陶捨出列道:“晉國之亡,亡在內爭,亡在制度落後,最終爲韓趙魏三家瓜分。”

聞言。

扶蘇愣了一下,若有所思道:“是啊,晉國亡於內爭,亡於制度,在天下紛紛開始改革大潮時,晉國依舊耽於陳腐的三軍六卿制。”

“依舊沉迷於卿族家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利益紛爭,最終將這個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國活生生拖垮了。”

“最終竟爲臣子奪了天下!”

“何其悽慘啊。”

“這就是三家分晉啊。”

聽到扶蘇直接說出爲臣子奪了天下,殿下百官臉色齊變,一臉驚恐的跪伏在地,驚慌道:“陛下,臣對大秦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請陛下明鑑。”

此刻。

所有人都慌了。

扶蘇這一句太過嚇人了。

扶蘇笑着看向下方百官,平靜道:“諸位大臣這是何意?朕只是感慨了一下晉國之亡,你們這麼驚慌幹什麼?”

“你們對大秦、對朕一片赤城,朕又豈會不知?又豈會懷疑?”

“諸位愛卿快快請起。”

就在百官顫巍巍站起時,扶蘇又冷不丁的補了一句:“當年韓趙魏三家初爲晉國公卿時,也可曾想過日後他們的子孫會篡晉?”

扶蘇的聲音不大。

但舉殿四寂的情況下,卻無比清晰的落入到了朝臣之耳,百官面色發白,雙腿戰慄。

他們不是傻子。

哪裡還不明白,扶蘇這近乎是明示了,他對大秦的臣子不太信任,擔心有朝一日,大秦會重蹈晉國覆轍。

一念間。

百官只想重新跪下。

站着太嚇人了。

扶蘇坐在席上,舉起酒樽,自飲自酌了一口,待酒樽放下時,目光卻掃向了下方的百官。

從蒙恬開始。

其次是馮去疾,太尉李信,御史大夫馬興,而後是九卿,每從一個人臉上掃過,被注視的官員都心中一跳,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蒙恬更甚。

他蒙氏在朝堂在天下影響力很大,更是世代相秦,若是真算下來,仕秦也剛好百年了。

百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他蒙氏如今太過顯赫了,又豈能不遭陛下忌憚?

馮去疾同樣神色凝重。

他馮氏沒有蒙氏那麼顯赫,但三公九卿,他馮氏獨佔三席,如此大的權勢,陛下又安能視而不見?

其他官員雖沒有蒙氏、馮氏這麼提心吊膽,但身居高位,若是引得陛下忌憚跟不滿,日後少不了要出事。

他們如何不忐忑?

但他們也不知該如何開口,後世之事,豈是他們能說得清的?而且陛下明顯也不會相信。

大殿安靜。

扶蘇收回目光,笑了笑,主動緩和了氣氛,道:“朕就那麼隨口一說,諸卿何必這麼拘謹?”

“不過朕這次的確有事要宣佈。”

“如今關東平定,天下急求大治,而關東功臣也需要賞賜提拔,但穩定關東還需一定時間,故朕在思索一番後,想出了一個折中之法。”

“在關東設幾個經濟特區,特區地位跟內史郡齊平,主官位列九卿之下,但在尋常官署主官之上。”

“對於這幾地,朝堂會給予極大的政策財政傾斜,並特許將關中現有的一些技術制度,全部在這幾郡進行推廣,以彰顯大秦對關東的一視同仁,也彰顯大秦的治理之道。”

“同時加大教育醫療的傾斜。”

“准許在地方鋪設初級學室,跟醫館制度的推行。”

“不過幾地的財政全部歸朝堂,統一由朝堂分配,也由朝堂直管,至於具體的年俸則由少府另行安排。”

“諸卿以爲何?”

聽到扶蘇的話,百官心神稍安,他們還真擔心扶蘇死咬着方纔的話題不放,那他們就真頭皮發麻了。

至於在關東選幾地爲特區。

他們思索了一下,的確很有可行性,一來安置了關東功臣,提高了他們的官職跟俸祿,也彰顯了朝堂的態度,二來藉此舉,向天下真正的展示大秦的威儀跟氣魄。

讓天下心悅誠服。

並由此,讓關東徹底歸心。

只是將這些功臣安置在關東,並不能算是什麼長策,短時尚可,若時間一長,恐會引來諸多非議。

不過眼下,他們已無心於此。

既然陛下已考慮好了,他們自當遵從,不然要是給陛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將自身代入到了‘三家’之列,他們恐是哭都哭不出來。

一時間。

百官紛紛出聲讚許道:“臣附議。”

“臣以爲善。”

“陛下英明。”

“……”

聽着百官的一致贊成,扶蘇也是百感交集,深感嵇恆對人性拿捏之準確。

先提出拆房頂,後續再提開窗,就沒多少人會反對了。

眼下便是同理。

只不過這次不是開窗,而是利益權衡。

但他這次宴會又豈會止步於此?

“既然諸卿都無意見,那便就此定下了。”扶蘇道。

“陛下英明。”

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
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