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

雍宮。

扶蘇端坐在席上。

他雙眼直愣愣的盯着高牆,腦海中不斷回想嵇恆所說。

不時頷首,不時蹙眉。

這一次嵇恆說的很多,自從嵇恆出獄後,還是第一次講這麼多,也讓他蘇真真切切的明白了很多東西,也讓他明白了自己今後要走的道路,便是走韓非之道。

這對君主的要求實則是很高的。

他伸手從一旁的黑漆大案取出一份空白竹簡。

將韓非之法記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當這幾句話寫完後,扶蘇原本浮躁的心緒,一下子變得平靜,他已知曉了自己執政的方向,不再如過去一般迷惘跟彷徨,雖然這條路並非他真正意屬,但也是他自己主動選擇的。

他自不可能變更。

扶蘇喃喃道:“事在四方,因而謀在四方。”

“我過去太過關切朝堂了,卻是根本沒有想到四方,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嵇先生,從出獄之後,便一直提醒,讓我多去地方走走,從最開始的‘從走開國路’,到後續的懷縣調查,以及北上邊疆,都是想讓自己對帝國有個真實的感觀。”

“只是隨着身份轉變,以及政事的增多,我漸漸又開始只着眼於朝堂了。”

“這屬實是不應當。”

“這一次,更是因心生憤懣,想讓嵇先生爲我獻策,將杜赫等帝國功臣給驅逐出朝堂,卻是全然沒有考慮過,將這般老臣驅逐後的影響,以及朝堂日後當由何人來替代,如此行徑下,只會讓朝臣更加不安,我險些釀成大錯。”

一念至此。

扶蘇也是後怕不已。

他險因一時之衝動、之憤懣,而置帝國安危於不顧。

而這根本就不是扶蘇過往的做法。

居安則思危。

他沉思良久,也是知曉了原因。

他心態變了。

自從爲始皇確立儲君後,他就多了幾分傲慢,少了幾分平和之心,而杜赫、姚賈等朝臣又跟自己針鋒相對,加之不時能聽到胡亥做小動作,因是讓他心中越發焦急不安,以至於漸漸失了心神。

這次嵇恆讓其確立爲政之道,也讓他浮躁的心得以安寧下來。

也才能這般正確審視自己。

扶蘇輕嘆口氣。

“權力果真容易讓人迷失。”

“一旦身居高位,便不由自主的生出輕慢,如此心境,又如何能服人?”

“權勢之道。”

“我扶蘇只是一個庸才。”

扶蘇搖搖頭。

他苦笑一聲,沒有就此多想,而是想起了嵇恆後面所說。

立信,立威。

更法難就難在立信。

這不僅要取信於秦人,還要取信關東民衆。

這可比商鞅時面臨的問題更大。

而按嵇恆所說,最好的取信方式,便是讓世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秦的確是想爲天下帶來太平,帶來長治久安。

只是眼下朝堂並無這般基礎。

不過嵇恆既能想出‘官山海’來暫時緩解民衆之急,應當也能想到其他的辦法來安撫天下民衆,扶蘇卻是並未因此不安,他固然是想不到什麼辦法,但他卻是相信,嵇恆一定有,不然嵇恆也絕不會爲自己出言。

一番回首。

扶蘇沉澱了不少。

他重新從身下取出一份竹簡。

準備書信一封,上呈給始皇,以讓始皇恩准。

他提筆落墨。

“卅(sà)七年五月辛卯朔日,扶蘇敢言之.”

在這份文書中,扶蘇將自己的爲政之道,詳細的寫了上去,也向始皇請求,繼續推進北原大軍士官退伍之事。

這份公文扶蘇寫的很快。

當最後兩個‘敢告’二字落筆,這篇公文便徹底寫完。

大秦的公文方式,下級向上級‘請示’,都有着嚴格的規範用語。

‘敢言之’和‘敢告’,一個作爲公文的開頭,一個作爲公文的結尾,每份公文都必須要寫,哪怕文書的內容十分簡略,也必須填上這兩句,爲的便是防止有人成心在公文結尾加上其他字、篡改內容。

不過若是上對下就不用‘敢’了。

而是直接‘告’、‘謂’、‘下’、‘卻’。

結尾則是換成‘它如律令’。

扶蘇仔細檢查了一遍,確定並無紕漏跟遺錯,也是直接放到了一旁,又重新取出一份竹簡,再度書寫起來,而這一份公文,他卻是要寫求賢令,只是對於求賢令如何寫,扶蘇還是沒太多頭緒。

大秦儲君扶蘇告天下之士:

秦定六國,一天下,不封建諸侯而力行郡縣制,實爲華夏一體昌盛大出於天下也。

然則。

華夏裂土分治淵源長久,天下大戰方休,萬民屍骨未寒,扶蘇身爲大秦儲君,安能棄天下安寧於不顧?今有六國復辟勢力,攜舊制歪風,不思時勢之變,不思人民之安居樂業,唯念復古復辟之舊說,在野鼓譟諸侯制,勾連居心士人,既不奉公,更不守法,枉負經世之才能。

昔日大秦先祖曾頒佈求賢。

賓客羣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今扶蘇意欲效仿先祖。

然扶蘇智短,不知如何開口,只能引用昔日李斯丞相所言。

地廣者粟多,國大者才衆。

是以泰山不讓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

故此,凡願忠秦之事,建秦之功,爲秦謀事者,皆可入扶蘇之儲君府,爲官爲吏,扶蘇人微言輕,卻也知曉,關東人才緊缺,絕不會將關東之才,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

扶蘇所求賢士,不重出身,不重門第,唯重才能。

扶蘇之願,便是仕秦之士,能嚴明法令。

扶蘇不私天下,亦不容任何人行私天下之舉,爾等若是知法犯法,扶蘇定會嚴懲不貸。

大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夏。

當把這份求賢令寫完,扶蘇心中其實很是忐忑。

他只是一個儲君。

卻意欲在天下頒佈求賢令。

這屬實是不敬。

因而扶蘇根本不敢言秦孝公所說共治秦國、分享秦國的話,只能說入自己的儲君府,望着這份求賢令,扶蘇也不由苦笑一聲,嵇恆這一番操作,可是將他架在了火上。

雖然心中很是不安,但扶蘇依舊堅定下來。

正如嵇恆所說,眼下始皇巡行這段時間,是大秦這幾年難得的安寧期,若是不在此時抓緊時間,多做一些事情,等到始皇巡行歸來,地方再度迴歸原樣,想再做這番動作,難度可就大不少了。

也很難爲人相信。而且

這次是始皇主動通知‘更法’。

嵇恆的建議,未嘗沒有始皇的想法。

想到這。

扶蘇心中稍安。

他將求賢令的竹簡放到火上炙烤一番,等到上面墨跡全部乾涸,這才小心翼翼的捲上,用一根繩索將竹簡牢牢套住,蓋上了自己的印泥,這文書涉及面很大,決不能提前爲外界洞悉。

等將一切做完,扶蘇依舊沒有休息。

他在思索如何提拔蕭何等人。

正常而言,這是始皇需考慮的事,只是如今扶蘇也開始上心了。

他第一反應其實是想將蕭何等人提拔到朝廷來的,而且蕭何之前本就被多次舉薦,只是爲蕭何拒絕了,眼下將蕭何提拔上來,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在考慮一陣之後,扶蘇放棄了這個念頭。

非是不能。

而是沒有這個必要。

像蕭何這般的官員註定是少數。

就算提拔上來,對朝廷局勢影響也不大,還會成爲衆矢之的。

而且蕭何之前就曾多次拒絕,這就足以看出蕭何對於被提拔是不情願的,眼下強行提拔,反倒會適得其反,還不如就將蕭何等人安置在地方,讓他們在地方做出一些成績,到時再提拔也順理成章。

不過。

扶蘇已非之前那麼稚嫩。

他已清楚的知曉,自己當初執着選用六地官吏,其實給自己落下很大口舌,眼下他已清楚,就算自己要提拔關東官吏,也當同時提拔一些關中官吏,兩者最好近乎持平,都要兼具考慮到。

想到這。

扶蘇再度取出一份空白竹簡。

他雖有此心思,但也準備給蕭何等人說一聲,以免讓他們生出誤會。

認爲自己輕慢他們。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

這份文書扶蘇寫的很快。

等將這一份文書寫完,扶蘇直接朝殿外高聲道:“魏勝。”

很快。

魏勝就邁着小碎步進來了。

他將之前寫好的兩份文書遞了過去,沉聲道:“將這兩份文書即可送至陛下手中。”

“至於這份文書.”望着墨跡未乾的這份,扶蘇道:“你派些人送到蕭何等事務府官吏手中,將這份文書中的內容傳達,並告知他們,用不了多久,朝廷對他們的任職就會送達,我扶蘇不會強求,願仕秦者晉升,不願者拒絕即可。”

“扶蘇絕不強求。”

聞言。

魏勝連忙稱諾。

做完這一切,扶蘇舒展了一下身子。

隨即。

他似想到了什麼,轉過頭,看向魏勝,問道:“魏勝,我之前吩咐你做的事做的如何了?”

魏勝心神一凜。

他自是清楚扶蘇交代的何事,連忙道:“回殿下,基本已辦妥,其他知曉嵇先生身份的宦官侍女,臣都已派人去清理掉了,只是當初護衛嵇先生近前的那幾名侍從,都在去年入伍,眼下也都在北原大軍,殿下,你看?”

扶蘇眉頭一皺,擺了擺手道:“既然不在咸陽,那就算了。”

魏勝面露遲疑。

見狀。

扶蘇凝聲道:“有事直說就行。”

“是。”魏勝連忙道:“據臣私下打聽,知曉嵇先生身份的,恐還有趙高,此人跟胡亥公子關係親近,胡亥公子恐早早就將嵇恆先生的身份透露出去了,而之前趙高之女婿閻樂,便是哪位咸陽令,還曾私下去找過一次嵇先生,臣懷疑,閻樂恐也知情。”

“趙高,閻樂”扶蘇目光微凝。

魏勝低垂着頭,大氣不敢多喘。

他只是一個宦官。

豈敢去插手皇室內部的事。

只是作爲扶蘇的近臣,卻也必須做好分內之事。

沉思片刻。

扶蘇搖了搖頭道:“算了,此事已過去了,他們若是真敢泄露,恐早就說出去了,眼下外界還沒有傳聞,那便說明他們也清楚其中利害,不敢輕言的,而且現在嵇先生的身份已爲宗正做實爲皇室一‘家奴’。”

“就算外界有流言,也難以再中傷了。”

“殿下英明。”魏勝小小的誇讚了一句。

扶蘇輕笑一聲,揶揄道:“伱怎麼也學起溜鬚拍馬起來了?”

魏勝笑着道:“臣這不是溜鬚拍馬,而是實話。”

“實話也好,假話也罷,現在去把這幾分文書傳了吧。”扶蘇擺擺手,將案上三份文書遞了過去,魏勝連忙伸手小心翼翼的接過,而後輕手輕腳的走出了宮宇。

等魏勝走遠,扶蘇搖搖頭。

他感慨道:“在沒有被確立爲儲君前,想着爲父皇認可成爲儲君,但等到真的成爲儲君,才知道這個位置是多麼難坐,不僅要面對父皇的壓力,還要面對朝臣的多番發難,更要面對日後的天下形勢。”

“難難難!”

“就是不知我扶蘇的這份求賢令下,天下有多少人會投入大秦的懷抱,又有多少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不過這份求賢令,也算是爲關東本就焦頭爛額的局勢,又攪渾了一把,呵呵。”

良久。

扶蘇在韓非之法下,又添上了幾句新言。

謀長遠之勢。

行長久之策。

建久安之基。

這是扶蘇給自己定的目標。

也將是他日後一生要爲之實現的許諾。

扶蘇就這麼坐在空闊的大殿中,目光透過洞開的大門,遙遙的望向了天邊。

這一刻。

他的心緒徹底平靜了。

他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前路這般清晰。

與此同時。

始皇的馴狩行營在廬山停留旬日後,便再度直下,而今已達到了丹陽。

丹陽是會稽郡第一座大城邑。

丹陽跟沿江的金陵邑、朱方邑、雲陽邑等城,一同構成了過去舊吳之地的腹心地帶。

時人呼之爲江東是也!

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320章 同室操戈?(14)
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320章 同室操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