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義利!(求收藏)

扶蘇凝重的看着嵇恆,疑惑道:“朝廷上下的確有些忽視底層,但絕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而且朝廷上上下下上百官員,不可能都坐視不理,只可能是朝廷未察覺,或者有所忽視。”

“我認爲你的看法有所偏頗。”

嵇恆押了一口酒,神色平靜的看向‘伯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移了話題,問道:“你對儒家是何看法?”

扶蘇眉頭一皺。

他有些猜不透嵇恆的心思。

但還是誠實的道:“儒家乃一羣食古不化,空談復古、復禮、仁政的學派。”

嵇恆微微額首,笑着道:“那法家呢?”

扶蘇一愣。

他狐疑的看着嵇恆,正色道:“法家乃維持天下秩序公平公正的存在。”

嵇恆輕笑一聲,不知在笑什麼。

他搖了搖頭,收回目光,淡淡道:“伱錯了。”

“法家沒那麼公平。”

“所謂的法制,其實是人治。”

“或有清廉公正的官吏,但並非人人都能絕人慾。”

“你認爲儒家是復古、復禮的保守學派,但以李斯爲首的儒法又何嘗不是?”

聞言。

扶蘇一下怔住了。

嵇恆繼續道:“論語中有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儒家子弟是人。”

“李斯等法吏同樣是人。”

“並無任何區別。”

“從義利觀來講,大秦長期處於這種律法教條框架下,對任何超出這個範圍的事物,其實早已帶有一種鄙夷的心態,因而任憑社會變動,這些得利者都會死守着過去所謂的‘正統觀念’。”

“儒家是這樣。”

“當下的法家同樣如此。”

“甚至當身邊出現威脅自己權勢的存在時,他們還會不約而同的去保衛自己的權勢。”

“哪怕此舉對國家危害極大。”

“亦如當初天下議論郡縣分封時,近乎滿朝大臣都認爲當‘行分封’。”

“誠然。”

“不爲置王,毋以填之,是基於時局的普遍看法。”

“但當時提出‘分封’建議的大臣,又何嘗不想恢復周代的世卿世祿呢?”

“只是退而求其次罷了。”

“李斯的確爲秦立下過赫赫功業。”

“然正如我之前說的,世間熙攘皆爲利來利往。”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很少有人真能做到一心爲公。”

“李斯同樣。”

“或許你有些不敢置信,畢竟李斯跟始皇如此君臣合,李斯又豈會生出異心,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李斯是當前法吏的領首者,他要保衛法家在朝廷的地位。”

“因而纔會積極建言焚書坑儒等。”

“以及建議以吏爲師,以法爲教,但只有這些是不夠的。”

“在其位,很多事,都由不得自己。”

“而今的大秦朝堂,跟橫掃六國時的朝堂,已完全不一樣了。”

“你需明白這一點。”

“朝臣的確沒變,但人心變了。”

“若是李斯真一心爲公,朝廷推行這套體制的時候,決不會復刻商鞅的法令。”

“商鞅當初說過‘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不法古,不循今!”

“韓非子也不止一次提過:‘時移而治不易者亂’。”

“商鞅跟韓非子都主張,法律要因時而變,李斯爲當權法吏,卻完全漠視了這個觀點,一味照搬商鞅戰時的法令,此等舉措跟儒家的守舊有何不同?”

“所以李斯算不上真正的法家。”

“像商鞅、韓非子這種,就有極其鮮明的歷史觀。”

“他們反對保守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認爲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

“李斯明顯沒有做到。”

“他在某些方面跟儒家並無不同。”

“只是李斯過去立下太多功業,以至讓你們不敢妄加揣測。”

“但若略去李斯立國初幾年的功業,後面幾年李斯的所爲,其實完全符合兩個字。”

“官僚!”

“至於官僚的含義,你下去自己品。”

“大秦之所以陷入這麼險峻的局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朝廷忽視了底層基礎,而隨着軍功爵制的崩潰,底層過去僅有的上升渠道也徹底關閉了。”

“商鞅變法之後,大秦強國靠耕戰。”

“兩者相輔相成。”

“而今大秦因用民過度,致使黔首無力耕種,而軍功爵制的崩潰,也讓底層徹底沒了希望。”

“再配上朝廷的高壓,出事只是早晚問題。”

“現在回到正題。”

嵇恆喝了幾口,潤了潤嗓子,繼續道:“楚地之所以最先反,理由其實很簡單。”

“因爲楚地過去最爲寬鬆,加之採取的是分治,本就地大物博,因而民衆謀生並不艱難,但大秦一統之後,天下山川湖泊盡歸少府,又逐年增加口賦,徭役不斷,所以楚地對大秦的怨念最深。”

“或許你們會疑惑。”

“這跟在朝中聽到的事實不同。”

“楚地向來對大秦政令推行的很慢等等。”

“但你們忽略了一件事。”

“官是官,民是民,兩者不能混淆。”

“地方的官吏,推行秦政的確不用心,但對於打着秦廷的旗號,爲自己大肆斂財的膽子,他們還是有的。”

“而且大得很。”

聞言。

扶蘇面色一沉。

他自聽得懂嵇恆話中的含義。

嵇恆沒有理會扶蘇難看的臉色,繼續道:“再給你們理一件事,楚地貴族對楚地的控制力很強,因而楚地黔首除了交朝廷規定的租賦外,還會額外交一些收成給貴族,因而本就窘迫的家境,越發雪上加霜。”

“這樣的情況,在關東很普遍。”

“楚地尤爲嚴重。”

“因爲楚地地大物博,所以被盤剝的最厲害。”

“過去他們還能靠山川湖泊增加生計,但現在再去打這些主意,只會被守株待兔的官吏盯上。”

“所以近些年楚地落草爲寇、遁入澤中爲盜的人越來越多。”

“楚地民衆本應過的最爲輕鬆,實則卻過的最爲艱苦,山川湖泊的養人數量是有限的,而民衆積攢的怒氣怨氣也是有限的,大秦若是不及時去排解,終有一日會被反噬。”

“到時天下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天下積怨已久,就差那一點火星了。”

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
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