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

蘇角雙目瞪大如銅鈴,就這般望着姚賈,見姚賈不爲所動,這才冷哼一聲道:“戰機瞬息萬變,若是不能抓住此等天賜良機,等冒頓將匈奴勢力收復,恐會讓匈奴再度崛起,冒頓不比頭曼,此人明顯更加狡詐,也更加兇狠。”

“當變則變。”

“我認爲朝廷當改變既有方略。”

“放棄跟匈奴緩和。”

“繼續對匈奴採取高壓態勢,不斷弱化打壓匈奴勢力。”

蘇角話語一頓。

臉上露出幾分精明跟幹練。

他緩緩道:“我知道朝廷有朝廷的考量。”

“但朝廷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恐也是沒有想到,草原會發生如此變數,而今時勢已變,朝廷當初頒行的政策,明顯有些不符合當前形勢了。”

“我認爲該隨之做出一定調整。”

一旁涉間也跟着道:“我也認爲當做出調整。”

“時勢異也。”

“若是不能抓住這寶貴機會,等匈奴修養生息完畢,朝廷再想將匈奴遏制住,甚至是繼續保持持久的打壓,只怕會付出更多代價。”

“既然如此,不如一勞永逸,趁其病要其命!”

“打他個措手不及!”

王離也跟着附和。

聽着營帳內諸多將領慷慨激昂,戰意如虹的話,姚賈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他笑着道:“諸位將軍,切莫急躁。”

“我知道,草原發生的變動,的確出乎朝廷料想,也讓諸位將軍心思浮動,甚至不少將軍都認爲,這是天賜良機,只要朝廷能抓住機會,定能重創匈奴。”

“我姚賈的確不善軍事。”

“但過去天下一統時,也曾涉獵過一二。”

“所以對軍事還是略知一二。”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打仗,尤其是這種大仗、硬仗,很多時候看的並不是兵力,而是後勤保障,匈奴在上次征伐之後,退卻數百里,而今雖有所歸來,但依舊離北原有上百里之遙。”

“且不說來回傳信,讓朝廷改變想法,途中所耗費的時間。”

“就算朝廷此刻就默許諸位將軍便宜行事。”

“但這一路下來的糧草輜重,諸位將軍可有眉目跟下落?”

蘇角臉色一沉。

輜重尚好,大軍中就有現成的。

只是糧草,軍營中恐是難以承擔住,倒不是營中沒有糧草,而是一路北上,不知會打多久,若是時間長達數月,糧草輜重恐會擔負不起。

不過蘇角自不會暴露出來。

他嗡聲道:“這就勿用典客操心了。”

“軍中自有定計。”

姚賈哈哈一笑,並不去拆穿。

他繼續道:“除了糧草輜重,大軍行進總要有方向。”

“如今冒頓弒父,此事一旦傳開,定會引得草原紛亂,冒頓又豈會不知這個情況?他定不會停留在原地,而是會選擇另尋去處,而這一離開,便無人能知曉冒頓真實的去處跟下落,等軍中打探到消息,更是不知是多久了。”

“而且馬上要入冬了。”

“北疆的冬季非比中原,天氣苦寒,就連牲畜很多都難以抗住,又何況是人?一旦大軍北上,突然遭遇各種極端天氣,諸位將軍又當如何應對?”

“而且天氣越苦寒,對糧草耗費越大。”

“如此高額的開銷,當真是長城軍團能承受的住的?”

“再則。”

“在大軍行進中,若是爲冒頓知曉,而冒頓暗中設伏,讓其找到機會,重創了秦軍,到時豈不給了冒頓弒父後,在匈奴中重新樹立威信的機會?”

“這麼多未知情況,諸位將軍又豈能誇下海口?”

“這豈非置萬千將士生死於不顧?”

蘇角等人沉默。

姚賈搖搖頭,沉聲道:“而今上將軍不在,但我相信,就算上將軍身在營地,恐也不會支持你們貿然出兵的想法。”

“這根本就是去送死!”

“而你們之所以意見如此一致,其實並非真就認可去討伐匈奴,只是想借着這個理由,讓朝廷放棄跟匈奴緩和的想法罷了。”

“這般心思太過簡單了。”

聞言。

蘇角等人不置可否。

他冷聲道:“那依先生之見,就該跟匈奴緩和?”

姚賈堅定的點了點頭。

他笑着道:“在我看來,草原發生變動,其實更利於朝廷跟胡人緩和。”

“這是爲何?”蘇角一臉不解。

姚賈撫了撫須。

眼中露出一抹精明跟銳利。

他笑着道:“冒頓是靠弒父上位的,而頭曼單于統領匈奴時間很長,其中定有不滿冒頓的,甚至還可能有想爲頭曼報仇的,所以匈奴內部,其實是存在着分歧跟爭端的。”

“既然存在着分歧,那便意味着可以離間。”

“據我對匈奴的瞭解,匈奴中有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都尉等貴族,而過去頭曼單于更偏愛閼氏之子,因而匈奴王庭中,定有不少勢力倒向閼氏之子,而今冒頓弒父,這些勢力擔心遭到清算,定會極力反對冒頓上位,也會百般阻攔。”

“若是朝廷這時派人前去緩和。”

“這些部族又當如何?”

聞言。

蘇角目光一凝。

他不確定道:“或許會倒向朝廷,不過匈奴畢竟跟秦人互爲血仇,想徹底倒向也不太現實,多半隻是互相利用,借朝廷之勢威逼冒頓。”

姚賈點頭。

他笑着道:“那朝廷就借給他們勢。”

“讓這些匈奴部族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依靠朝廷,從而跟冒頓分庭抗禮,而朝廷則能從中獲利,但朝廷自不會因此跟冒頓決裂。”

“而是當左右逢源。”

“先跟冒頓有嫌隙的勢力親近,以達到緩和的目的,從而爲其提供一定的物資,讓其勢力做大,繼而倒逼冒頓不得不向朝廷低頭,朝廷便能借此謀取到更多利益。”

“與此同時。”

“冒頓早年在大月氏差點身亡。”

“定是懷恨在心。”

“等他執掌大權後,定會對大月氏報復,朝廷同樣可派人跟大月氏緩和,如此,幾乎整個草原,都不得不仰仗大秦而存,當然這種只是表象。”

“也只能持續一段時間。”

“草原終究離朝廷太遠了,朝廷就算有心馳援,也有心維持草原的分裂狀態,多半是難以做到的,假以時日,匈奴定會再度一統,不過在此之前,朝廷定能從匈奴手中,獲取到十分豐厚的回報。”

“而這就已經足夠了。”“朝廷獲利,自然是草原失利,這同樣削減了草原的實力。”

“若是朝廷當真能始終拉攏一部分草原勢力,未嘗不能讓草原再度分裂,只不過這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跟投入,朝廷目下恐沒有這麼多精力去做。”

姚賈輕嘆一聲。

他內心是真的認爲這是一次機會。

一次分裂匈奴的機會。

只是現在朝廷實在騰不出手,也實在沒這麼多精力,不然以草原現在的亂象,未必就不能讓草原分裂,不過姚賈也清楚,這個想法不太容易實現。

自頭曼統一北方草原後,便建立了一套新的體制。

單于庭所在的位置,往往是水草最豐美的地方,而冒頓目前就佔據了。

只要給他時間,以單于庭的底蘊跟資源,冒頓的實力一定會超過其他部族,草原再度一統其實是可以預見的。

除非秦廷強制出兵干預。

但這不現實。

爲今之計。

便是利用匈奴內部矛盾,給予一些部族優待,讓冒頓不得不心生忌憚,從而消耗匈奴的實力,繼而在一步步物資交換下,讓冒頓不得不低頭,或者是加快對其他部族的討伐。

而這都是朝廷樂於見到的。

聽着姚賈的分析,蘇角等人若有所思。

他們自然是聽明白了。

姚賈的想法很簡單,便是拉攏分化,加劇匈奴內部的衝突,逼迫冒頓不得不向朝廷低頭,或者付出更多代價強行討伐,無論冒頓如何選,最終爲了平息內部憤怨,冒頓都需向朝廷低頭,並藉此付出一定代價,換取一些資源,以籠絡其他部族。

這種方法的確更爲狠辣。

也更遭人嫉恨。

只是以冒頓敢當衆弒父的行徑來看,他又豈能咽的下這口惡氣?定會派人在暗中使壞,或者指使一些匈奴人南下劫掠。

到時北地豈能安穩?

但一想到姚賈之前所說,蘇角等將領也默然了。

朝廷不在意過程。

只在意結果。

只要最終結果是好的,中間會發生什麼狀況,都不在朝廷的考慮範圍,即便北地民衆恐會因此人心惶惶,但朝廷也不會有任何動搖。

苦一苦底層!

隨即。

蘇角想到了軍官學院。

或許朝廷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所以才特意設立軍官學院,爲的就是讓底層軍官能在這一次次小規模衝突下,快速的成長,最終成長爲獨當一面的將領。

只是想到這一系列。

蘇角心中生出了一個很荒謬的念頭。

便是朝廷會不會早就猜到了匈奴會發生變故,所以才制定了這一系列的舉措?

不然頭曼單于若是在位,因匈奴跟朝廷之前的連年廝殺,根本就沒有緩和的可能,頭曼單于也不可能緩和,這若是開了口,他在匈奴的威望無疑會大損。

頭曼單于又豈會做這種事?

唯有草原生出變故,草原進一步削弱,在這種情況下,匈奴跟朝廷纔有緩和的可能,而這還不是匈奴主動緩和,而是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

很快。

蘇角就搖了搖頭。

他感覺自己這想法太荒唐了。

他們都是才知道匈奴發生了變故,遠在數百里外的朝廷,又豈能比他們還快知道?又怎麼可能提前這麼早就做好佈置?

這根本就不可能。

這時。

其他將領也想到了軍官學院。

涉間道:“朝廷設立軍官學院,就是爲應付這些衝突?”

姚賈點了點頭。

他笑着道:“局部衝突在所難免。”

“朝廷也要防患於未然。”

“而且軍官學院的設立,也是便於更好的取材於‘仕’。”

“而今殿下的想法越發成熟,目前在關東不少郡縣,也開始徵發士卒,等到這些士卒在這些衝突中得到提拔,也能進一步讓這些政策深入人心,這同樣是殿下的心思。”

蘇角等將領連忙作揖。

王離凝聲道:“典客的意思,是朝廷會加快士卒的輪替?陸續用一部分關東士卒,替代原先的關中士卒?”

姚賈頷首道:“朝廷的確有此意。”

“而今長城軍團的三十萬大軍,大多出自關中,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爲國多年,也離家多年,朝廷又豈能一直置之不理?從殿下推行‘士官轉職’後,朝廷同樣開始謀劃,讓這些老兵,陸續的返回家園。”

“只是這還需要時間。”

“但據我估計,若是在接下來幾年內,有關東出身的士卒,飛速的成長起來,或許能極大的帶動關東地區民衆入伍的想法,到時關中的老兵,也能更早的返回。”

說到這。

姚賈刻意頓了下。

王離尚有些沒聽明白。

而蘇角跟涉間兩個老油子卻聽明白了。

這是讓他們多加‘注意’關東出身的‘人才’,只要符合條件,便儘可能的提拔,以此來彰顯大秦的公平,同時吸引更多關東民衆入伍。

對此。

蘇角跟涉間對視一眼。

眼露一抹猶豫。

發自內心的,他們對關東士卒是有些牴觸,但那些沙場老兵,隨軍太久了,也該退伍回去了,而且朝廷的想法是對的。

南疆北地八十萬大軍。

這麼龐大的軍隊,全部來自關中。

對關中青壯的消耗太大了。

該休養了。

“那現在就派斥候或者官吏去聯繫匈奴各部?”蘇角好奇道。

姚賈搖頭。

他冷笑一聲,淡漠道:“現在派官吏去找匈奴,多半是凶多吉少,這種事就交給那些商賈去吧,朝廷前段時間已知曉,北地不少商賈暗中跟匈奴部族有勾連。”

“他們既有聯繫渠道,那就讓他們去。”

“若是死了,也就死了。”

“若是成功,他們也可從中分一杯羹。”

“這是殿下對他們的法外恩賜。”

聞言。

蘇角等人並無異議。

如今匈奴局勢不明,就直接派人前去,的確太過危險,讓商賈先去探探路,顯然更合適,也更容易達成目的。

蘇角等人齊聲稱善。

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喝酒了,emo一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
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喝酒了,emo一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