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

見扶蘇如此鄭重,衆人面面相覷。

杜赫擺了擺衣袖,不假思索的問道:“臣雖有心相助,但此事牽連甚廣,我等卻不得不察,敢問殿下,陛下對此是何態度?”

杜赫再次問起了始皇的態度。

扶蘇面不改色,沉聲道:“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

姚賈接過話,直接拒絕道:“陛下沒有開口,恕臣不敢冒然有所動作,殿下理應知曉,大秦軍中將士上百萬,近二十年去服役過的士卒,數量更是高達幾百萬衆,這麼龐大數量的軍隊,豈能輕易妄動?”

“一旦出現問題,對大秦都將是滅頂之災。”

“臣實在不敢有所動作。”

“請殿下諒解。”

胡毋敬也額首道:“殿下,軍中之事,非是我等能插手的,殿下問計於我等,實在爲難我們了,陛下未曾開口,我等實在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殿下或許真的是多慮了。”

“胡亥公子在嶺南遇襲,臣等同樣大爲震驚。”

“但趙佗將軍呈上的奏疏說的很明白,的的確確是一次意外,也的確是胡亥公子在軍中的一番話,引起了百越人的憤怒跟恐慌,以至於這些百越人選擇了鋌而走險,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個意外。”

“殿下如今的擔憂或是杞人憂天了。”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軍中的事,不是他們能插手的,而且陛下沒有開口,誰敢去觸這個黴頭?

見狀。

扶蘇眉頭一皺。

他也感覺到了一絲棘手。

這些老狐狸油潑不進,一直在各種推脫,就是不想正面處理。

他雖然心中早就預料到了,但聽到這些老狐狸不斷的把問題拋來拋去,心中也莫名有些惱怒。

他深吸口氣,壓下心頭不滿,沉聲道:“所以這次只是先行探討。”

“事情總歸是要解決的。”

“有些事就跟屋中的灰塵一樣,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消失的,我扶蘇既然已經知曉了,也察覺到了,自不會放任不管,若是繼續放任,任由軍心浮動,那對大秦而言,纔是真正不可接受。”

“眼下我只是想請諸位替扶蘇想想辦法。”

“諸位何以這般推諉?”

扶蘇的語氣漸漸冷了下來。

殿內的氣氛略顯凝滯。

見狀。

李斯沉聲道:“殿下想要如何解決?”

扶蘇道:“體面。”

“讓軍中的一些問題得到體面的解決。”

“朝廷將過去虧欠的爵位賞賜儘可能的對象,讓士卒再無怨念,讓這些爲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秦銳士們得到應有的嘉賞。”

“老秦人理應是天下真正的勝利者。”

話音未落。

姚賈就直接開口打斷道:“殿下慎言。”

“陛下立國時就曾說過,天下已無新老秦人之分,殿下此事舊事重提,若是爲陛下知曉,定會遭致諸多非議,殿下乃大秦儲君,豈能說這般不當之言?”

扶蘇冷冷的看了姚賈一眼,漠然道:“有的事不說就意味着沒有嗎?”

“大秦新老秦人的區分一直存在,也一直沒有被抹去,甚至於這個偏見還會一直存在,而在我看來,其中主要的原因,便在於朝廷虧欠關中老秦人,所以纔會在心裡下意識的偏向老秦人。”

“軍功爵的虧欠一直不兌現,這種偏向就會一直存在。”

“因爲問題還是在一點上。”

“老秦人沒有獲得應有的功賞,所以新老秦人之分纔會一直存在,若是朝廷後續兌現了功賞,朝廷便再不虧欠老秦人,如此情況下,自然可以輕鬆的做到無新老之分。”

“天下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

“然眼下諸位豈能當個瞎子,閉上眼就當做看不到?”

“諸位可以當做看不到。”

“扶蘇不能。”

“因而這次扶蘇並未是想找諸位大臣商量,而是想問計於諸位,可否有妥善解決大秦軍功爵下的積弊,將大秦自商君變法後的一些陳苛,徹底的解決掉,讓大秦內政徹底安定。”

“軍心定,則大秦安。”

“諸位以爲何。”

扶蘇目光殷切的看向下方諸位大臣。

殿內安靜。

李斯眉頭緊蹙。

他已經看出來了,扶蘇並未只是試探,而是真的存了心思。

這讓他心中略顯不悅。

扶蘇就目前而言,並沒有所謂的帝王天賦。

所謂帝王天賦,根基所在便是有別於常人之心的天下之心。

這種天下之心可以說是冷酷,是權欲,是視萬民如草芥的食人品性,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領袖天下的帝王之心,真的是不能有常人之仁,準備說,帝王的仁善是不能以常人之仁表現出來。

畢竟

帝王必須兼具天下利害,不能有常人的恩怨之心。

若如常人仁善,那確定無疑的是,連一個尋常將軍都不能做好,遑論帝王?!

而今扶蘇因一己之念,就妄圖去改變現有的情況,這實在是過於託大,也過於理所當然了。

軍中的事陛下難道不知?

何以輪得到扶蘇來指指點點?

然陛下就算知曉,也並未真的在意過,而且就算朝廷虧欠軍中士卒,那又能如何?軍中士卒當真敢反叛不成?

世人總是有人要犧牲的。

在李斯看來,軍隊就是陛下手中的獵犬。

便該是一隻效力於主人的牲畜而已,主人固可念惜獵犬牲畜之勞苦,然如何能以獵犬牲畜與聞主人之決策意志?

這豈非荒唐?!

其他人同樣蹙眉。

他們對扶蘇的想法很是費解。

既然軍中沒有出事,那何以要去妄動?

軍隊的事是能輕易動的?

一旦處理不好,扶蘇可知會釀成怎樣的惡果?若全憑腦子一熱,就匆忙的去做決定,那豈非是視大秦政事如兒戲?

荒謬!

見諸位大臣竟皆沉默。

扶蘇心中沉沉一嘆,他知道,嵇恆再度說對了。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只要沒有出現問題,那就等同不存在問題。

想讓大臣都正視起來,根本不是靠一個儲君就能說服的,也並不是憑藉好言好語就能做到的。

扶蘇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冷漠。

他漠然道:“我知道你們並不想去理會,也根本不想去搭理,但有些事卻是要提前說明白。”

“我扶蘇並不是臨時起意。”

“而是自有心思。”

“帝國從來都不太平。”

“過去帝國上下,一直沉浸在‘天下和平’‘靡不清淨’的狀態,但這種狀況纔是真正的在自欺欺人,大秦如果想要徹底穩固天下,就必須要正視當下的現狀。”

“大秦的精力不當繼續放在構建文明盤整天下上,而是當轉爲關注對復辟暗潮的查勘,在我看來,大秦對外應當大舉夷滅外患,對內當大舉鎮壓復辟。”

“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

“也是緊密相連的一個整體。”

“鎮壓復辟必須以肅清長期邊患爲保證,鞏固邊地又必須以整肅內政爲根基,但這兩件事都有一個大的前提。”

“便是關中穩固。”

“爾等皆是大秦重臣。”

“對大秦的現狀是瞭如指掌。”

“也遠比我扶蘇看的更爲清晰更爲真切。”

“關中這些年的情況,你們也比我清楚,兩年前驪山叛亂,賊首黔布逃亡,至今依舊被抓到,還有陛下在蘭池遇襲等等,這都足以說明,關中的情況並沒有所謂的那般良好。”

“而是每況愈下。”

“扶蘇不懂諸位謀劃的什麼大政。”

“在扶蘇看來,大秦首要任務當是固本。”

“固本關中!”

“諸位不敢講新老秦人,那就讓我扶蘇來講。”

“老秦人就是大秦根本。”

“也是大秦能夠掃滅六國,一統六合八荒的真正功臣,大秦固本,首先要固的就是老秦人之心。”

“其中最爲關鍵的是軍!”

“爾等認爲南海的事只是意外。”

“但我扶蘇不怎麼認爲,我認爲這是軍心動搖的跡象。”

“更是老秦人對朝廷信心的動搖。”

“皮將不存,毛之焉附?”

“若是老秦人對朝廷都沒有了信心,就算朝廷做再多大事,又有什麼用處?只是繼續自欺欺人罷了。”

“軍心即民心。”

“即代表着老秦人對朝廷的態度。”

“絕不容許任何小視。”

“在諸卿眼中,天下已無新老秦人之分,但若是大秦真的發生了變故,真正能爲大秦出力的諸位認爲會是那些人呢?”

“關東的新秦人?”

扶蘇冷眼看着下方衆朝臣,繼續道:“六國貴族的復辟大潮,一直在暗中謀劃,也勢必會到來,大秦必須以準備決戰的姿態去應對,而不是繼續粉飾太平,高歌安寧。”

“沒有將六國貴族徹底掃滅的決心,大秦新政便不能真正的鞏固。”

“諸位信也好,不信也罷。”

“我扶蘇都要重新贏得老秦人之心。”

“因爲老秦人就是大秦根本,也唯有老秦人,纔是大秦真正能夠依靠,能夠信任的存在,過去大秦虧欠老秦人太多,眼下大秦即已坐擁天下,自當將過去對老秦人的虧欠一一兌現。”

“我扶蘇寧願犯錯,也絕不會什麼都不做。”

話音落下。

本就沉寂的大殿,現在更顯死寂。

諸位大臣對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一抹凝重,扶蘇的話,其實也暗中說明了他的心思,扶蘇並不認爲天下真的太平,而是認爲帝國一直被各方勢力窺視,過去朝廷過於重視大政新政了,而疏忽了根本。

扶蘇想做的,便是鞏固關中。

固老秦人之心。

李斯面色稍緩。

他並不擔心扶蘇有自己的主見,他更擔心扶蘇沒有自己的想法,他作爲大秦丞相,當然要一如既往的效忠,但若扶蘇完全是腦袋一熱做出決定,這是李斯萬萬不能接受的。

眼下扶蘇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也的確有幾分道理。

只是扶蘇的政見隱隱跟陛下政見相悖。

大秦這些年推行的新政,都是暗合陛下的意志,貿然轉向,無疑是對天下的再次折騰,也可能會遭至陛下不滿。

但.

扶蘇這番話當真是扶蘇個人的想法?

李斯心中有所遲疑。

杜赫姚賈等人眉頭一皺,他們深深看了扶蘇一眼,也是沒有想到,扶蘇會把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全部道出,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反駁。

良久。

李斯等人終於做出了退讓。

李斯沉聲道:“殿下有如此宏志,此乃大秦之福,然軍中士卒高達百萬,這二十年間斬獲軍功的士卒更是不計其數,如此大的功賞,根本就不是朝廷能夠兌現的。”

“大秦的確已坐擁了天下。”

“只是依舊不夠。”

“這些士卒大都是關中民衆,他們從小就生長在關中,而關中土地有限,早已分無可分,非是朝廷不願,而是實在給不了,至於關東土地,朝廷也曾對士卒詢問過,也正因爲此,纔有了關東跟關中的人口互遷。”

“但願意離開故土的終是少數。”

扶蘇點點頭。

他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

他開口道:“所以我把你們召集過來,便是想讓伱們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即可以兌現軍功爵制下的功賞,又可以不用分發田宅。”

聞言。

衆人眉頭一皺。 Www _тtkan _℃O

杜赫凝聲道:“殿下,這恐實在沒有辦法,若是當真有解決之法,朝廷也不會始終壓着,田宅對士卒而言,近乎是唯一的。”

扶蘇冷哼一聲,猛的一拍案。

他冷聲道:“辦法我相信總是有的。”

“只要肯用心。”

“田宅給不了,那就給其他的,我扶蘇就不信,我大秦給出的功賞,就只能是田宅?”

“另外。”

“你們不用再給我推諉了。”

“我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

“是命令!!!”

“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後,我會在雍宮設宴,再度宴請爾等,到時想必諸卿會給孤一個滿意的答覆。”

說完。

扶蘇揮袖徑直離開了。

衆人面面相覷。

扶蘇的話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態度過於強硬跟堅決了。

李斯看着扶蘇離去的方向,眼中露出一抹深思,他回過頭看了看杜赫幾人,並沒有在偏殿多留,也拂袖離開了。

不多時。

殿中衆人陸續走盡。

等所有大臣都離開後,扶蘇又折身回了大殿。

望着空蕩蕩的大殿,扶蘇長嘆一聲,最後那番話是嵇恆指點的,君要有君的樣子,不用對朝臣客氣。

只是扶蘇畢竟個性溫和,前面的那番話已是極致。

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82章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
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82章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