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

“重走大秦開國路?”

嵇恆的話一出,四周當即靜默。

扶蘇跟胡亥都愣住了。

這個想法實在是石破天驚,也實在讓人振聾發聵。

更是他們從未想過的離奇想法。

一時間。

兩人都不禁呆立發神。

嵇恆給自己舀了碗涼水,平靜的喝了幾口,並沒去驚醒兩人。

重走大秦開國路。

這個想法對當世的人很有衝擊力。

大爭之世剛結束,天下百廢待興,所有人都念着破舊立新,滿心憧憬着日後的太平安寧,根本沒人去念及過往,因而嵇恆的這番話,在這紛雜涌動的時代,卻是顯得很格格不入。

良久。

扶蘇纔回過神來。

眼中依舊充斥着遊離跟恍惚。

他沉吟片刻,驚歎道:“嵇先生果真想法獨具。”

“只是大秦從非子先祖開始,歷世已有六百餘年,僅我知曉的,大秦歷代先君待過的地方就有八處。”

“秦邑,西垂,汧(qian)邑,平陽,雍城,涇陽,櫟陽,以及咸陽。”

“若是效仿先君足跡,恐大半月都難以走完,而且當年的舊都跟舊邑跟現存的,早已是物是人非,就算是重走,恐也難以體會到當年大秦先君的艱辛和苦難。”

“不過這想法很是獨到。”

“越是細想,就越感覺道理十足。”

“我一時也拿不準主意,還請先生細說一二。”

扶蘇朝嵇恆躬身一禮。

嵇恆面色平靜,緩緩道:“沒有那麼多說法。”

“實則就八個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大秦想爲天下認同,必須要有足夠的說服力,在我看來,大秦歷代先君,數百年的篳路藍縷之路,就是大秦對天下最好的解釋,也是對天下最好的證明。”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八個字太過虛浮,遠沒有實際的奮鬥,來的更爲世人信服。”

“另則.”

嵇恆頓了一下,沉聲道:“大秦自商鞅變法之後,漸漸專於權勢,也漸漸封於高牆,跟底層越來越遠,但大秦並非一直都一帆風順,實則是從牧馬人發家,到後續的封地,封君,封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你們現在享受着前人的榮光,卻是忘了那幾百年歲月的磨礪。”

“人不能忘本。”

“你們眼下已有些淡忘了。”

“苦難不值得歌頌,但也不該爲人忘記。”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身居朝堂,沉迷於鶯歌燕舞,陶醉於阿諛奉承,完全脫離了底層,只知聽從官吏之言,那就莫怪官吏欺瞞了。”

“行萬里路,去閱人無數。”

“從底層民衆之口,瞭解真實的大秦。”

“或許遠比竹簡來的更實用。”

“誠然,沿襲舊路,是需花費不少時日,但你們眼下,真有那麼多事做?”

“始皇巡遊時,依舊批閱奏疏不懈。”

“只是替自己尋藉口罷了。”

嵇恆搖搖頭。

他對扶蘇的說辭嗤之以鼻。

眼下大秦的君臣都過於沉溺舒適區了。

也太過篤信權力了。

但權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秦人從紮根隴西到一統天下,靠的就是艱苦卓絕的奮鬥跟頑強的意志。

現在的朝野,這種意志太過缺乏。

若是連大秦公族自己都不在意,那又豈能再怪他人?

畢竟上行下效。

聞言。

扶蘇一下沉默了。

他自是聽得出嵇恆話語中的不滿。

心中也很是汗顏。

他並非是心中怯懼,只是現在天下危艱,他對地方之事也有所耳聞,若是真去到地方,自己的身份爲外人知曉,恐要遭遇不少問題,他擔心自己應付不過來。

胡亥低垂着頭。

卻是根本沒有接話的想法。

去地方?

他壓根沒興趣。

嵇恆前面可是說的明白。

重走!

他可是看過一些秦史冊,上面記載的可實在艱難,之前隨始皇巡遊天下時,就已讓他暗暗叫苦,若讓自己徒步去走,只怕自己這身板,根本就支撐不下來。

四周靜謐。

扶蘇眼中露出一抹掙扎。

最終。

他還是說服了自己。

他拱手道:“先生教誨的是。”

“是扶蘇膽怯了。”

“大秦這些年用民過甚,關中同樣不堪重負,扶蘇因此生出了擔心,擔心自己下到鄉里,爲地方黔首指責,也擔心自己會因此丟臉,這才假意推諉,實在是不應該。”

“先生是對的。”

“道理不是讀出來的,而是從世間感悟到的。”

“閱歷不夠,讀再多書,也是徒勞。”

“大秦從秦亭崛起,歷經數百載,才實現一匡天下,而今天下的所有人,都是大秦的子民,我身爲大秦長公子,豈能怯於跟大秦子民接觸?這豈不是證明了自己心虛?也證明了大秦不得人心?”

“這決然不是!”

“大秦能從微末崛起。”

“除了歷代先君先王的努力,也離不開底層民衆的信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大秦能一統天下實是得了萬民之心。”

“何以短短數載,就民心盡失?”

“就算民心喪失,關中對大秦的感情,也定最爲篤實。”

“先生之前說大秦首要在固本。”

“固本固本。”

“固的就是關中之本。”

“我若連去到地方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去鞏固關中民心?”

“又哪有顏面去實現民心歸復?”

“只是在自說自話。”

“多謝先生指點,扶蘇已明白了。”

“此次回去,便向父皇請求,重走大秦歷代先君之路,深入地方體察民情。”

“急民所急,解民所憂。”

扶蘇一臉肅然,恭敬的朝嵇恆作揖。

嵇恆坦然應下。

嵇恆緩緩道:“伱能明白過來,還不算晚。”

“你並非真要深入地方,去跟地方黔首密切交談,地方之隱憂,非是短時能解決的,不過有實地瞭解就已足夠,你更需知曉的,是通過重走大秦的開國路,去了解大秦過去的歷史,藉此喚起民衆對大秦的認可和好感。”

“人都是有感情的。”

“哪怕是一句突然關心,也會讓他們觸動良久。”

“大秦這些年對天下壓榨的很厲害,不僅關東對秦怨聲載道,關中的民衆同樣如此,你以長公子身份去到地方,卻是能無形間拉近跟關中民衆的關係,而且又通過民衆瞭解過去之事,無意識間讓他們緬懷起過去,也會讓他們憧憬起未來。”

“以此來減弱對現在的憎惡。”

嵇恆目光一沉。

在心中暗暗嘆氣一聲。

他發現自己似乎越來越冷血了。

也少了一絲溫良。

所思所想首要考慮的是利益。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本以爲嵇恆讓自己重走開國路,是爲了讓自己體會大秦先君的艱辛,但嵇恆後續的這番話,卻讓他當即醒悟過來,嵇恆只是想借重走來招徠民心,讓民衆減少對秦廷的怨恨。

扶蘇道:“扶蘇明白了。”

嵇恆深深的看了扶蘇一眼,悵然一嘆,沒有再開口。

他其實很想讓扶蘇真的去走。

但大秦眼下問題繁多,以扶蘇的才能,根本就招架不住,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讓扶蘇藉此去招徠人心,讓關中黔首感念舊情,不至於怨恨之意繼續滋長,爲大秦後續改變多爭取一點時間。

大秦欠缺的就是時間。

聽到扶蘇的話,胡亥眼皮一跳。

腦袋垂的更低了。

嵇恆掃了胡亥一眼,並沒有太在意,繼續道:“今天就到這吧,回去跟始皇說一聲,擇個良辰吉時就可以去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有時適當的深入地方,對天下也會理解更深刻。”

扶蘇點點頭。

他本想讓嵇恆替自己講一些史。

但前面那番話,也是讓他明白,自己已偏離了。

自不會再繼續。

他拱手道:“多謝嵇先生指點。”

“扶蘇告退。”

“胡亥也走了。”胡亥跟着說了一聲,也跟着走了出去。

去到院外,胡亥有些好奇道:“大兄,你真要聽嵇恆的,去效仿先君的道路?”

扶蘇正色道:“自然要去。”

“我們這些年在父皇的羽翼下,生活的太過安逸了,早就忘卻了四周並不安全。”

“之前的宗室子弟,在我們這個年紀,早已出入疆場,建功立業,或者爲政地方了,我們在宮中讀了十幾二十幾年書,卻也只是讀了十幾二十來年的死書,不出去走走,又如何領略天下的美好?”

“書中得來終是淺。”

胡亥凝聲道:“但我看嵇先生的意思,分明是想讓我們走六地啊。”

扶蘇看了胡亥一眼,道:“有何不可?”

“腿生來就是用來走路的。”

“跟大秦歷代先君相比,我們走點路又算什麼?”

“當年整個關中一片荒涼,是大秦的先祖帶領着一衆秦人披荊斬棘,靠着頑強的意志硬生生打下來的,我們現在享受着祖輩的餘蔭,豈能因此懈怠?整日想着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眼下大秦時局維艱,我們更應勉力同行。”

見扶蘇一臉堅毅,胡亥臉色變了變,也沒有再開口,附和道:“兄長教訓的是,是胡亥不思進取了。”

不多時。

兩人回了宮。

扶蘇徑直去了咸陽宮,將嵇恆的想法告知給了始皇。

嬴政高坐其上。

聽完扶蘇的話,嬴政眉頭微皺。

他的目光停在扶蘇身上,沉思了好一陣,才淡淡道:“準,此事就交由嵇恆負責。”

聞言。

扶蘇卻是一愣。

他遲疑道:“父皇,嵇先生眼下不便示人,讓他負責,會不會有些不妥?”

“他會處置好的。”嬴政漠然道:“他也知道該怎麼做。”

扶蘇苦笑一聲,卻也不敢反對,只得拱手道:“兒臣知道了。”

“兒臣這就將此事告知嵇先生。”

嬴政點點頭,道:“從秦亭伊始,到大秦立國,秦人走了六百多年,六百多年的歷史,的確該讓人重視,大秦的宗室子弟,也該去深刻的瞭解大秦的過去。”

“父皇英明。”扶蘇道。

“嵇先生提到看史書時,兒臣便深以爲然,只是兒臣當時並未太過重視,而今想來,卻是實在不應該。”

扶蘇苦笑一聲。

他之前的確沒太過重視。

只是想着讀史書,讀哪些不是讀?

而今回想起來,頓知自己的無知,連自家歷史都不知曉,又哪有底氣看其他史冊?

嬴政拂袖道:“下去吧。”

“兒臣告退。”扶蘇連忙拱手道。

等扶蘇走遠,嬴政雙眼微闔,低聲道:“重走大秦開國路。”

“嵇恆,你還的確是能想辦法。”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朕倒也想看看,你究竟多有能耐。”

嬴政嗤笑一聲,並未就此費心,繼續批閱起了奏疏。

另一邊。

扶蘇的去而復返。

卻是打破了嵇恆生活的平靜。

聽到扶蘇的傳話,嵇恆久久沒有吭聲。

他坐在席上,眉頭緊皺。

他其實沒想過離開咸陽,也對此沒抱什麼希望。

因而從始至終都只是出謀。

只是始皇突然讓自己負責,實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沉思了一陣,似想清了始皇的想法,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緩緩道:“始皇還真是心胸寬廣,不過有些貪得無厭了。”

“人情見習封建故事。”

“不得遽易之。”

“大秦走的是自上而下,卻想讓我領着扶蘇,藉着重走開國路,去體會秦國的自下而上。”

“既要又要,終究是太貪了。”

“不過由我負責.”嵇恆看了扶蘇一眼,眼中流出一抹異色,輕笑道:“我嵇恆的膽子可是很大,我想達到的目的,也比招徠人心要的更多。”

一旁。

聽着嵇恆的話,扶蘇面露一抹尷尬。

嵇恆絲毫不理會,沉聲道:“既然始皇把此事交由我負責,那就要按我的規矩來。”

“我還餘有多少錢。”

扶蘇道:“一金八十七錢。”

“足夠了。”嵇恆道:“五百來錢,夠你們兄弟走個來回了,你回去通知你的其他兄弟,有想跟着去的,帶上驗傳,帶幾套衣裳,一柄劍,就可以跟着了,不帶隨從,不帶錢糧,既然要體驗,那就從艱苦開始。”

“人數不強求。”

“萬丈高樓平地起。”

“你們也當從放下貴胄身份開始。”

“三日後,帶上相關史書,找輛馬車來接我。”

“就這樣吧。”

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36章 孤臣!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82章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
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36章 孤臣!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82章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