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離間算計!(14)

聽着李斯跟頓弱的話,嬴政輕笑一聲。

會稽郡內發生的事,其實都是朝廷前面主導的。

也是有意而爲。

爲的便是挑起關東官員跟六國餘孽之間的內訌。

繼而讓朝廷坐收漁利。

只不過之所以朝廷能這麼做,其實完全得益於陶舍及其下屬官吏,陶舍手下一名官吏,跟會稽郡郡丞李默是同鄉,年幼時關係甚篤,一起求學多年,對李默瞭解很深,此人家道中落多年,過去沒少受六國貴族欺負,心中對六國貴族一直懷有怨念。

而在朝廷對雲夢周邊郡縣動手時,無疑也是引起了李默的不安。

李默便私下跟這位同窗好友寫了書信。

想詢問一些內情。

那位官吏第一時間便將此信函上交給了御史陶舍。

在一番考量之後,朝廷便做出了前面的那些舉動,故意將私下派人前來會稽郡收集信息的消息泄露出去,好引起會稽郡裡大大小小官吏驚慌,而李默又不情願向六國貴族低頭,這才促成了當下的壯士斷腕。

原本朝廷對這個主意並未真的放在心上。

因爲關東官吏過去一直跟朝廷離心離德,也跟六國貴族眉來眼去,此事朝廷一直都知道,因而並不認爲關東官吏會因此出賣六國貴族,但看到殷通呈上來的‘投名狀’,無論是嬴政還是李斯都迅速瞭解到一件事。

會稽郡的官吏跟六國餘孽並非真就一條心。

不然斷不止於此。

嬴政面色如常,淡淡的掃過殿內,平靜道:“既然朝廷已掌握六國餘孽的藏匿之地,當下應該儘快將這些六國餘孽擒獲,以免再出什麼意外。”

“陛下所言極是。”李斯等人連忙道。

就在這時。

姚賈出列道:“啓稟陛下,臣也同意當立即出手。”

“不過,臣心中有疑惑,不知陛下當以何聲明出手,若是直接將殷通等官員透露出去,臣認爲不妥。”

聞言。

嬴政眉頭一皺,問道:“有何不妥?”

姚賈笑了笑,並未直接解釋,而是開口道:“臣想問陛下,陛下此番出手,用意何在。”

“自是清除內患。”嬴政直截了當道。

“清除內患之後,朝廷或能加強對關東的掌控?”姚賈又問。

嬴政蹙眉。

見狀。

姚賈臉色微變,也不敢再賣關子,沉聲道:“如果只是簡單的清除內患,陛下直接下令擒拿,的確能達成效果,但臣認爲朝廷能做的更多,今陛下調整方略,不再執着於清剿六國貴族,從而實現了‘變則通’,一舉改善了整個關東環境,但此舉看似轟轟烈烈,實則只是隔靴搔癢,等到陛下巡行離開,關東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原狀。”

“等到六國餘孽吸取了這次的教訓後,日後陛下再想針對六國餘孽只怕會更加艱難。”

“而地方官吏跟六國貴族行事也會更加隱蔽。”

“整體而言。”

“依舊只是一次片面的清剿。”

姚賈揮了揮衣袖,彷彿一下之間,又回到了過去。

初入秦廷,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聞言。

嬴政目光微動。

他看向姚賈,鎮定道:“那以典客之見,朕當如何行事?”

姚賈是一位大才。

不過卻是更精於挑撥算計。

過去一統六國時,姚賈便沒少出一些離間之策。

效果斐然。

然隨着天下一統,姚賈似沒有了用武之地,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爭權奪利上,再也沒有過去的鋒芒,眼下難得開口,也是讓嬴政心中很是欣慰。

這才當是大秦朝臣當有之風氣。

姚賈面帶淺笑,侃侃而談道:“這次朝堂之所以能有此效果,便是因有郡丞李默的暗中‘相助’,會稽郡官員跟六國餘孽之間並不和氣,當然也並不見得就互相敵視,更多的在臣看來,都是相互算計相互利用。”

“這次朝廷在雲夢周邊的舉措嚇到了這些官員。”

“他們其實能做的很少。”

“而朝廷的確也掌握了他們勾連六國餘孽的證據,若非殷通等人識趣的把六國餘孽給招了出來,不然定是難逃一死,而若是他們當時沒有選擇這麼做,除了反叛之外,便只能投靠六國餘孽,尋得六國餘孽庇護。”

“然六國餘孽本就是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他們就算棄官而逃,又能有什麼好的下場?”

“正因爲此。”

“陶舍御史的下屬才能收到李默傳出的信書。”

“朝廷也才能因此有後續的動作。”

“而這一切實則都是會稽郡官吏的自保。”

“他們雖跟六國餘孽勾連,但實則是更懼怕朝廷動手。”

“這也意味着。”

“殷通、李默這些官員是可以拉攏的。”

“當然臣所說的拉攏,非是過去的拉攏,殷通李默等人爲大秦臣子,按朝廷吩咐做事纔是正常,然他們其實都有各自的私心,臣之‘拉攏’,實則是讓他們能從過去的更爲親近六國餘孽,轉爲向朝廷靠攏。”

姚賈也知自己說的‘拉攏’有問題,也是連忙找補。

嬴政並未在意。

聽着姚賈的話,衆人目光微動。

他們自也聽明白了。

在姚賈看來,如果按正常流程,朝廷現在下令去捉拿,定會將殷通等人‘背叛’六國貴族的事暴露出去,而殷通等人本就首鼠兩端,他們的確向朝廷供出了六國餘孽的下落,但未必真就想將這些六國餘孽趕盡殺絕,所以此事之後,兩者之間依舊會暗中聯繫。

經過這次的事,互相只會更加警惕。

殷通、李默等人依舊爲官會稽,在他們的庇護下,六國貴族即便元氣大傷,也會不斷恢復元氣。

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如此一來。

朝廷這麼大的舉動,實際效果其實寥寥。

姚賈的心思是想將這次被朝廷硬逼出來的‘內訌’,轉爲會稽郡官吏跟六國餘孽之間真正的內訌。

讓朝廷能長期得利。

只是

這真的可能嗎?

不止李斯、頓弱等人有此疑惑,就連嬴政都心生驚疑。

但他們深知姚賈在算計離間方面之才能,所以並未主動開口詢問,靜等着姚賈將自己的想法道出。

嬴政道:“典客若有想法,直說無妨。”“朕洗耳恭聽。”

姚賈連忙朝嬴政作揖,臉上帶着一抹自得之色,他目光掃過其他重臣,笑着道:“諸位隨陛下巡行數月有餘,可否聽到過一個傳言。”

“什麼傳言?”李斯主動問道。

“東南有天子氣也!”

聞言。

李斯面色微變。

這則傳聞他自是有所聽聞。

不過此事並未在巡獵行營傳開,而且陛下對此也並未在意。

沉吟片刻,李斯目光幽幽的看着姚賈,沉聲道:“這則傳聞,老夫自是有所耳聞,不過皆是造謠生事之言,朝廷這幾年聽到太多了,就是典客突然提起這句流言意義何在?”

姚賈笑着道:“這則傳言這幾個月傳的沸沸揚揚。”

“其中還有陛下相信東南有天子氣,且執意要去損壞東南之地脈。”

“姚賈當然知曉,這是中傷之言。”

“陛下也不會放在心上。”

“但在我看來,這實是六國餘孽主動送上來的藉口,我等又豈能不加以利用?”

聽到姚賈的話,衆人若有所思。

他們前面還有些不明,但聽到姚賈的提醒後,也是瞬間反應了過來,也當即猜到了姚賈的用意。

姚賈侃侃而談道:“東南有天子氣,這是六國餘孽用來阻止朝廷宣傳教化的,意欲讓朝廷自相矛盾,朝廷本欲推廣‘修人事以勝天’的理念,然面對如此謠言,朝廷若對吳越之地進行大番搜尋,定會爲人造謠說是陛下在破壞東南地脈,如此一來,就跟朝廷宣揚的不一致,自行矛盾之下,自難以爲民衆取信。”

“吳越位於東南之地。”

“六國餘孽有多嘯聚於此,朝廷想清剿,註定要大肆搜查,等真的查到六國餘孽的嘯聚之地,也定要搗毀其復辟之根基。”

“而這便是鑿山斷壠!”

“此流言之精妙便精妙在此。”

“無論朝廷如何做,都會爲六國餘孽有利。”

“不搜尋,無疑是放縱六國餘孽繼續猖獗,若是搜尋,也就跟朝廷宣揚的理念自相矛盾。”

“然這是在朝廷大肆鎮撫六國餘孽的前提下。”

“眼下民衆之目光都爲朝廷清理地方官員吸引,這則流言反倒無多少人關注了,但反過來,朝廷眼下卻是可以對此加以利用了,通過陛下驚怒‘東南有天子氣’的消息,對吳越進行大肆搜查,繼而‘趁機’抓捕到這些早已在冊的六國餘孽。”

“如此一來。”

“殷通、李默等人告法之事,只要朝廷不主動揭露,外界實則是不知曉的。”

“畢竟前面陛下車輦經過時,殷通等官員只是說了地方官府中,有人跟六國餘孽勾連,並未直接明說自己將告密,甚至這份竹簡,還是中車府令趙高送過來的,外界知曉的人極少。”

“除非殷通李默等人自己揭發,不然外面都會以爲是告發的地方官吏。”

聞言。

嬴政若有所思。

只是這樣做,如何挑撥離間?

一旁頓弱似猜到了什麼,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姚賈並未遮遮掩掩,繼續道:“若按之前朝廷的做法,直接下令捉拿,無疑是將殷通等人拱火到了明面上,然這畢竟是他們迫於無奈之舉,六國餘孽就算心有怨恨,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而且在臣看來,殷通等人雖明面上給朝廷提供了名冊,但背地恐依舊在跟六國餘孽聯繫,等朝廷動手時,名冊上的六國餘孽,定有部分得到消息逃匿了。”

“這般下來。”

“會稽郡的官吏是理虧的。”

“理虧之下,便意味着要退讓跟忍讓。”

“這也意味着,要給六國貴族行更多的方便,施以更大的幫助。”

“如此一來。”

“朝廷的清剿實則只是揚湯止沸。”

“但朝廷若是以破‘東南天子氣’的名頭去清剿,固然朝廷名聲會受一定質疑,然就實而論,卻是會讓殷通等官吏變得強勢,也不會輕易爲六國餘孽落下口實,而他們本就對過往六國餘孽的強勢有所不滿,等六國餘孽索要更好便利時,就有了更多討價還價的空間,而且他們甚至完全有理由有藉口,把六國餘孽出的事,推卸爲是六國餘孽自己造成的。”

“若非他們自己放出消息,朝廷豈會去清剿山林?”

“會稽郡縣上下付出了這麼大代價,本想着儘快息事寧人,想盡力庇護住六國餘孽,結果他們自己把事惹到頭上,眼下還逼着地方退讓,這自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如此下來。”

“只會不斷加深互相的衝突。”

“兩者內鬥之下,朝廷自能不斷得利。”

“有六國餘孽跟地方官吏互相牽扯,朝廷也才能騰出更多精力。”

“此消彼長。”

“日後朝廷再次清剿時,相對也會更加容易。”

“這便是臣的個人己見。”

“請陛下明鑑。”

姚賈朝嬴政躬身一禮,緩緩退回了原位。

嬴政微微頷首。

他對姚賈的建議是很認可的。

固然朝廷會有損一定名聲,但朝廷這次的宣教,本就只是意在嘗試,並未想着就此徹底扭轉社會風氣,若是能借一句謠言,撼動關東原有的形勢,這對大秦而言,無論如何都是好事。

他又豈會拒絕?

嬴政看向其他重臣,笑着問道:“對於典客的建議,諸卿可有異議?”

李斯等人對視一眼,全都苦笑着搖頭。

“臣等皆以爲善。”

聞言。

嬴政大笑一聲道:“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那便依循典客的想法做吧。”

“陛下英明。”衆人齊聲高呼。

在將一切事宜安排妥當後,頓弱突然睜開眼,原本渾濁的眼眸中,浮現出一抹精光,他拱了拱手,出列道:“陛下,臣認爲當把此事通知給會稽郡官員。”

嬴政把目光看向頓弱,望着這位身形有些佝僂的老臣,道:“哦,這又是爲何?”

頓弱淡淡道:“這同樣是‘拉攏之策’。”

“殷通等官員知情的越多,他們對朝廷也會越忠心。”

“對六國餘孽也會越疏離。”

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
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