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

“寧兒,你的箱子呢?”範鐵舟揉揉他頭髮笑問道。

幾天未見,他還真想自己的兒子。

“只休息一天,明天晚上就得趕回來。”

“後天一早走也來得及,爹爹有船,保證不會讓你遲到。”

範寧走上船,發現船其實不小,中間是船篷,裡面很整潔舒適,篷上還有一扇小窗戶。

範寧走進船艙放下包袱,四處打量一下。

“爹爹,這船是新的?”

“還好,七成新,我又重新用桐油刷了一遍,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生意怎麼樣?”

“纔剛開始,不過一天七八十文是有的,比打漁賺得多,以後熟客多了,一天至少掙兩百文。”

範鐵舟心情很好,家裡還有十幾畝上田,一畝地一年可以掙兩貫錢,種田一年就有二三十貫,加上運客,再除去田稅和免役錢,平均一個月穩賺四到五貫錢,在村子裡,這也是中上等收入。

“娘怎麼樣了?”範寧又問道。

“你娘好着呢,她做了一桌子好菜,就等你回去!”

範鐵舟又笑道:“你四叔也不錯,在小學塾教書,大家都說他比從前顧先生教得好,你阿公誇你能幹!”

“他不說我傻了?”

範寧對自己的偏心祖父實在不感冒,只是看在父親的面上,他隨口應和兩句。

“不會再說了,他還打算獎勵你五貫錢,也不知是怎麼回事,你阿公去一趟無錫,忽然想通了。”

說到獎勵,範鐵舟想起一事,對兒子道:“昨天鎮上的範氏族長來找我,給了我們家十貫錢。”

“爲什麼要給十貫錢?”

“這是你三阿公前幾年定下的規矩,他把所有財產都捐出來,設立範氏慈助金,凡是考上學堂的範氏子弟,每人獎勵五貫錢,如果考上四大學堂,則獎勵十貫,資助子弟讀書。。”

歷史上范仲淹確實是捐出大部分財產,資助家族子弟讀書。

範寧躺在船艙內,頭枕在手上,望着天空悠悠白雲,也不知范仲淹現在怎麼樣?

........

回到家,張三娘就像多年沒見兒子一樣,抱着他狠狠哭了一通,吃飯時,又發現兒子瘦了一點,心疼得直掉淚。

她坐在兒子,不停給他夾菜,“寧兒,這塊肉好,娘特地給你留着。”

眼一瞟,她忽然咆哮起來,“範鐵舟,那隻雞腿是給兒子的,誰讓你吃了?”

範鐵舟手中拈着根咬了一口的雞腿,放也不是,吃也不是,呆在那裡。

........

吃罷晚飯,範鐵舟主動收拾碗筷,張三娘從箱子裡拿出兩件羊皮襖,這是她託人去藏書鎮買的,用上好的湖羊皮製成。

“大郎,寧兒,你們兩個先過來試試,一人一件,哎!去年七百文錢就夠了,今年漲到一貫錢,這年頭,錢越來越不經用了。”

“娘子說得對,早知道我們去年買就好了。”範鐵舟討好地陪笑道。

張三娘瞪了他一眼,“說這話有什麼意義,去年我們家有錢買嗎?”

她把羊皮襖扔給丈夫,“自己去縫釦子,我才懶得管你。”

她回頭又眉開眼笑對範寧道:“乖兒子,給娘試試看,看大小是否合適?”

範寧穿上貼身羊皮襖,外面又套上直裰,果然暖和了很多。

“娘今天是怎麼回事?”

範寧一回家就感覺到娘沒有好臉色,當然不是對自己。

“哼!十貫錢是我兒子應該得的,他不高興是他的事情,憑什麼要我們退還給家族。”

範寧見父親一臉尷尬,便問道:“爹爹,到底是怎麼回事?”

範鐵舟坐在一旁苦笑道:“你四叔當初考上縣學附屬學堂,家族沒有給他任何獎勵,前兩天你祖父聽說你得了十貫錢,他心中不忿,就跑去家族要錢。

不過家族一口拒絕,你祖父氣不過,要我們把十貫錢也退還給家族,你娘當然不肯,所以你娘就一直在埋怨我。”

“本來就是!”

張三娘一邊縫鈕釦,一邊對兒子道:“你別以爲你娘是見錢眼開的人,我做事情有自己的分寸,昨天你祖父送來五貫錢,給孫子的獎勵我沒意見,但幹嘛說是分家的補償,我一氣之下就沒收。”

範鐵舟正在穿針,他連忙放下針線解釋,“他既然提到分家補償,說明他心中還是爲這件事愧疚,再說人年紀大了,說錯話也很正常,我相信他的本意就是給寧兒的獎勵,沒有別的意思。”

“反正那五貫錢我不會要,不想欠他人情。”

張三娘是刀子嘴,豆腐心,她雖然生丈夫的氣,讓他自己縫鈕釦,可真見他拿起針穿線,便上前一把奪回羊皮襖。

“算了,還是我給你縫吧!省得有人說我欺負他兒子。”

範鐵舟長長鬆了口氣,娘子終於消氣了。

........

次日一早,範鐵舟帶着範寧去祖父家。

路上,範鐵舟道:“你四叔小時候也真是個神童,不到一歲就會說話,三歲就能識字,五歲上學塾,每次考試都是第一,你阿公還特地帶他去縣裡找最有名的相師算命,相師送你阿公八個字。”

“哪八個字?”範寧頗有興趣地問道。

“官路商途,貴不可言!”

範鐵舟嘆息一聲,“就是這八個字讓你阿公象着魔一樣,不惜一切代價培養你四叔,對他千依百順,寵愛萬分。”

範寧沉默片刻,又問父親,“昨天娘說四叔當年考上縣學附屬學堂,家族沒有給任何獎勵,爲什麼?”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當時的老族長和你阿公關係很糟糕,當然,也不能完全怪家族不公平,其實是另有原因。”

範鐵舟向兩邊看看,壓低聲音道:“有些事現在可以告訴你,你四叔當時其實沒考上縣學附屬學堂,你阿公最後託人情花錢送他去學堂讀書。”

範寧一愣,“四叔不是考進去的?”

“不是!”

範鐵舟搖搖頭,“連縣學也是花錢的,花兩百兩銀子買了個旁聽生名額,爲了供他讀書,幾乎把你阿公的老底都要掏空了。”

範寧忽然有點理解祖父那種近似病態的執着,一心想讓四叔考上功名,實在是因爲他在四叔身上耗費了大量金錢,如果四叔考不上,那這些錢就白花了。

來到祖父家中,只見祖母楊氏正在數落一個蹲在地上年輕人,祖母看起來氣色精神都好了不少。

“阿婆!”

範寧喊一聲,跑了過去。

楊氏頓時眉花眼笑,拉着範寧上下打量,笑眯眯道:“我家囝囝成秀才了!”

人靠衣裝馬靠鞍,從前範寧穿着短衣短褲,光着腳,怎麼看都是一個鄉下放牛娃。

現在他穿着讀書人的直裰,頭戴方巾,腳下也是厚底布靴,確實是個小秀才的樣子。

“這是我在鎮裡給阿婆買的凍瘡藥!”

範寧將一瓶藥膏塞進祖母手中,上次他就發現祖母手上有裂口。

楊氏愛憐地撫摸孫兒的頭,“囝囝乖,還給阿婆買藥。”

這時,範鐵舟走進來,驚訝地望着蹲在地上的年輕人,“鐵牛,你怎麼來了?”

範寧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穿着黑衣的年輕人是自己三叔,範鐵牛。

範家四兄弟,現在混得最好的,是老二範鐵戈,在吳縣長橋鎮開一家雜貨店。

混得最差的,是老三範鐵牛,給人家倒插門,做了上門女婿。

吳縣鄉下有句俗話,叫做‘寧可錢無一文,也莫倒插一門。’

就是說寧可身無分文,也不要給人家做上門女婿,

上門女婿的命運比較悲催,在女方家屋檐下生活,沒有一點地位不說,生下兒女都要跟女方姓。

走在路上,都會被人在身後指指點點,暗中嘲笑。

如果女方家善良一點,還能把上門女婿當半個兒子養,可如果遇到無良人家,上門女婿連下人都不如,打罵更是家常便飯。

至於範鐵牛怎麼做了什麼人家上門女婿,範家人對此諱莫如深,從不提及。

範寧只聽母親在抱怨祖父時提到過一句,“當初他對老四如果不那麼偏心,老三也不會走到那一步。”

不過範寧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三叔,只見他厚嘴脣,寬鼻樑,一臉老實憨厚的模樣,穿了一身黑色的粗布短衣,包一個圓頭巾,身體十分強壯。

這時,只聽祖父在房間裡吼道:“沒出息的傢伙,是不是又捱打逃回來了?”

範鐵牛捂着頭嘟囔道:“這次是不給我飯吃!”

範大川從房間裡走出來,他瞥了範寧一眼,臉上依舊沒有一絲笑容。

他怒視範鐵牛道:“爲什麼不給你飯吃?”

範鐵牛身體極爲強壯,甚至比大哥鐵舟還要壯實。

他很畏懼自己父親,小聲道:“去年老丈人答應我,只要我今年種兩百畝地,他就讓妞妞跟我姓。

我今年拼死拼活種了兩百畝地,好容易秋收了,我提出妞妞的事情,他卻一口否認,說沒這回事,我氣不過,說明年我不種了,結果他就把我關在牛棚,不給飯吃,我餓得不行才爬窗逃出來。”

這時,老四範銅鐘也回來了,他聞言大怒道:“陸家把三哥當成奴隸了,爹爹,這門婚姻離了也罷!”

範大川狠狠瞪了他一眼,“那兩百兩銀子你來還?”

範銅鐘頓時蔫了。

範寧這才明白,原來四叔上縣學的兩百兩銀子,就是三叔當倒插門的聘禮,他剛纔還奇怪,憑祖父百十畝地的收入,怎麼可能一次拿得出兩百兩銀子?

範大川回頭對長子範鐵舟道:“你送老三回去,你告訴陸員外,我兒子不是奴隸,也不是牲畜,他再敢虐待我兒子,我就報官!”

“對!報官。”範鐵牛跳了起來。

“你給我閉嘴!”

範大川怒斥他道:“回去老老實實過日子,不要有非分之想,等兒子長大了,你自然會有出頭之日,聽到沒有?”

範鐵牛默默點了點頭。

範寧實在看不下去了,這個奇葩祖父,爲了兩百兩銀子,居然讓兒子去當倒插門。

他對父親道:“爹爹,我找周員外有事,先走一步了。”

範鐵舟點點頭,“給你祖父打個招呼再走!”

範大川耳朵卻很靈,他聽說去找周員外,立刻呵呵笑道:“去吧!替我向周員外問好。”

範寧點點頭,又給祖母行一禮,“阿婆,我走了?”

楊氏連忙從廚房裡取出一個熱乎乎的煮雞蛋,笑眯眯塞給孫子,摸了摸他的頭。

範寧又給兩個叔父打了招呼,便轉身走了。

範鐵牛探長脖子望着範寧遠去,目光中充滿了失落,阿呆把自己忘記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
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