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

【今天家裡有客人,一直忙到傍晚,大家抱歉了!】

=========

卯時一刻,科舉的預備鐘聲敲響,這時,考場大門將關閉,不再准許考生進入,但每次總會有遲到的考生,或者睡過頭,或者找錯地方。

但不管他們用什麼理由解釋,考場大門都不會再打開,不少士子絕望地蹲在地掩面哭泣,錯過了這一刻,那意味着他們又得等三年。

考場的士子同樣緊張萬分,考官已經開始一座大帳接着一頂大帳發考試用紙。

十萬考生,差不多五千頂大帳,不可能每座考帳都配一名監考官。

監考官採用巡視的辦法監考,而每座大帳前會有一名士兵,士兵不負責監考,而死處理一些特殊事情,如考生暈倒,或者帶考生茅房等等。

很多考生是發現了監考不嚴這個漏洞,才千方百計挾帶作弊資料入場。

只要通過了大門口搜查那一關,基本不會再被抓住。

範寧已經拿到了一套考試用紙,有兩張正式答卷,兩張稿紙和兩張糊名條。

此時試題還沒有公佈,考們先在兩張正式答卷寫自己名字籍貫以及考號,另外在右角寫卷號,隨即用糊名條將姓名等內容糊住。

範寧的目光向柳然望去,卻發現柳然的坐位空着。

這讓範寧一怔,剛纔見柳然還挺直腰坐在位子,他到哪裡去了?

在這時,柳然帶着一名監考官和兩名士兵走進大帳,他一直走到範寧,一指範寧前面的考生。

“是他,挾帶了作弊資料!”

考生頓時臉色煞白,雙股戰慄,大顆汗珠從額頭流下。

監考官前拍拍他肩膀,“起來!”

考生渾身發抖,站不起身,兩名士兵前將他架起,拖到一邊,監考官隨即從這名懷搜出了十幾條寫滿字布帛。

他重重哼了一聲,“帶走!”

考生忽然嘶聲竭力地大哭起來,“饒了我吧!我不敢了,放過我這一次吧!”

“帶走!”

監考官一聲怒喝,兩名士兵將這名考生拖走,遠遠還聽到他的哭聲。

大帳內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柳然,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作弊的士子,但對踩着別人位的人更反感。

柳然不屑地看了一眼範寧,得意洋洋返回自己位子,輕而易舉得了揭發作弊的獎勵,這種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沉重的鐘聲。

“咚——咚——”

考試正式開始了。

衆人立刻集精力,不再考慮作弊者之事,一名士兵走了進來,手舉着木牌,木牌貼着一張白紙,面是今天的議論試題。

《子在齊問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範寧輕輕鬆了口氣,題目和他記憶完全一樣,歷史並沒有在這裡出現偏差。

自從得知范仲淹改變了歷史軌跡,重新被調入京城後,範寧對自己的記憶有點不太相信了,他唯恐稍不經意,看到的又是一個走向岔道的歷史。

如這次科舉的主考官,應該不是歐陽修,但歷史偏偏在這裡有了改變,歐陽修擔任了主考,那麼科舉題目如果出現變化,也不怪。

但慶幸的是,科舉題目並不是由主考官出題,而是由天子趙禎出題,科考題沒有受到影響。

對於頂級高手而言,這種章可以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範寧也可以一揮而,但那樣他未必能競爭得過大宋各地的天才少年,他只有利用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提前進行準備。

這道題範寧幾個月前便寫好了,反覆斟酌、反覆修改,一些段落甚至借用了後來的歷史名篇,足足修改了十幾遍才勉強滿意。

這道題的關鍵在‘學之’,朱熹對這段論語有註解說,“《史記》三月有‘學之’二字,不知肉味,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簡單的說,三月不知肉味,並不是音樂太美而忘記了肉的滋味,而是爲了學習美好的音樂而廢寢忘食,已經顧不得品嚐肉的美味,‘學之’纔是通篇章的靈魂。

把握住這一點,能寫出好的議論。

範寧在一個月前,還特地和蘇亮以及李大壽討論過這篇章,其實是含蓄地告訴他們,這篇章的核心在哪裡?該怎麼寫?相信現在蘇亮和李大壽也一定得心應手。

範寧沉思片刻,便提筆在稿子寫道:

“昔樂有名韶者,用帝舜之所作者也。後千餘年,列國惟齊能傳其樂,孔子在齊適聞其音,想其慕舜之德其心已極於平日,聞舜之樂,其身如在當時。

故不徙聽之以耳,而實契之於心。”

.........

範寧一口氣寫了洋洋千餘字,最後提筆收了尾,點出了本的論眼。

“聖人寓鄰國而聽古樂,學之久而專稱春美也。”

範寧放下筆,忽然有所感,一回頭,發現監考官站在自己身旁,伸長脖子看自己的章。

這讓範寧一陣汗顏,這才過了半個時辰,自己已經寫完了,這讓監考官怎麼看。

也難怪監考官會關注範寧,別的士子都在咬筆沉思,唯獨範寧運筆如飛,彷彿思如泉涌,根本停不下來,和其他考生完全不同。

監考官眼露出震驚之色,顯然被這篇議論的高質量所震撼,也對範寧的高速度震驚不已,他還沒見過寫得這麼快的考生,這才半個多時辰,這位考生已經做完了。

監考官目光古怪地看了範寧一眼,忍不住敲了敲他的卷子,意思是他寫得太快,好好再修改。

實際,監考官敲範寧的卷子已經是違規了,按照規定,監考官不能做任何暗示考生的動作,他敲範寧的卷子,是表示寫得不行,需要再修改?還是暗示別的什麼意思呢?這很容易讓考生陷入迷惘。

監考官也意識到自己違規,轉身離開了考場。

範寧將議論重新讀了三遍,修改了幾處小瑕疵,這纔將議論寫在正稿。

說起來範寧還要感謝張誼整理的科舉注意事項二十八招,這些招數實際是考生的經驗之談,只有多次參加科舉才能體會到。

正因爲有了這黑技術二十八招,使範寧學到了很多前人經驗,使他儘量避免犯一些低級錯誤。

如謀篇,一篇章在着手寫正稿之前,必須先進行佈局,行距多大,字距又是多少,要寫多大的字等等。

有了提前的佈局規劃,才能使一篇章看起來佈局合理,既不侷促,也不寬闊,使卷面非常賞心悅目。

可別小看這種卷面佈局,審卷官面對十萬份考卷,一份看起來緊緊巴巴縮成一小團的卷子,絕對會影響審卷官的心情,很多時候,連內容都不看,直接判了死刑。

一份卷面難看的考卷絕對不會考進士,這是衆多審卷官的共識,區別只是在第幾輪被淘汰而已。

範寧將議論抄寫在正式答題紙,他仔細地檢查兩遍,確定一字不錯,這才放下了筆。

此時已經一個多時辰過去了,按照規定,過了午時才允許交卷,差不多還要等近兩個時辰,對範寧而言,着實難熬。

在範寧煎熬時間的同時,李大壽的情況卻不太妙,緊張、疲憊加身體虛弱,使他已經快承受不住了。

他眼前一陣陣眩暈,連卷子都漸漸看不清楚,視線變得模糊起來。

李大壽強打精神在草稿寫議論,這篇章他們三人討論過,他還記得範寧給他們再三強調關鍵是‘學之’。

只要把握住這個關鍵點,所寫的章再差也是。

李大壽強行寫了數百字,他只覺得身體所有的力量都被抽空,眼前開始模糊,越來越模糊,他終於支撐不住,眼前一黑,‘啪嗒!’筆落在卷子,一頭栽倒在地。

轟隆一聲巨響,所有考生都吃驚地回過頭,望着倒在地的黑大個。

帳門口的士兵聽到了動靜,急忙跑進來,他一眼便看見倒在地的考生。

士兵嚇了一跳,連忙叫來兩名同伴,三人將昏迷不醒的李大壽擡出了大帳,這是今年暈倒的第一個考生。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