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

富弼把題目遞給衆人,問道:“這兩道題的答案,你們都應該知道吧!誰來說說?”

一羣官員面面相覷,很多人的臉脹得通紅,還真沒有人答得出來,富弼一怔,“你們都不知道?”

一名官員舉手道:“我知道細麻長衫是怎麼做出來,但木綿布真不知道。”

另一名官員道:“我們家以前種麥子,我知道小麥的畝產量,聽父親說過,大概兩百多斤,別的就不知道了。”

“你自己沒下過田?”

官員搖搖頭,“我從五歲開始讀書,一直讀到二十四歲考上科舉,農田裡的事情,家裡都不讓我沾手。”

富弼又問道:“你們中有多少是從鄉村裡來的?”

十幾名官員一大半都舉起手,富弼有點惱火了,“難道你們都和他一樣,從來沒有碰過農活?”

衆人沉默,算是承認了富弼的結論。

富弼哼了一聲,提筆寫下了答案,這兩道題的答案他之所以知道,是因爲他當過縣令,關心農民疾苦,另外他幾年前參觀過紡織工坊,知道木綿布的紡織流程,有軋綿、拉線,紡紗、織布這些過程,和麻紡織還不太一樣。

木綿布現在雖然非常流行,幾乎人人都穿,但怎麼紡織出來的,知道的人確實不太多,第二道題答不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第一道題答不上來,那就過份了。

不多時,幾百份卷子收了上來,各種答案都有,但完全答對的,一個都沒有,幾乎有一半的太學生交了白卷。

富弼長長嘆息一聲,“罷了!”

他搖搖頭,轉身離開了太學。

返回的時候,富弼和範寧坐一輛馬車上。

兩人坐下,富弼才語重心長道:“之前你辦了工學院,這其實已經是朝廷很大的讓步了,爲什麼你還不滿足?還要繼續在縣一級學校分流學生,我都不知該怎麼說你,你這一改,動了多少人的利益,你就不怕千千萬萬地方上的老學究戳你脊樑骨嗎?爲什麼王安石會去找你,把主導權讓給你,你啊!還是太年輕了。”

範寧卻笑了笑,“王安石並沒有打算把主導權給我,這是我支持他的條件,這件事必須由我來主刀,這關係到大漢民族的千秋萬載,我不希望在幾百年後,才忽然發現西方夷人已經遠遠走到我們前面,至於一些腐儒要罵我,就讓他們罵去,爲一些腐儒的利益犧牲民族的前途,我做不到。”

“可你已經有了工學院,難道還不夠?”

範寧搖搖頭,“工學院的學生大多是年輕工匠,他們所學都是如何把器具製作精良,而不是去創造,甚至很多人都不識字,令人遺憾。

而我們的士子纔是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羣體,他們會把很多工匠的偶然發現記錄下來,去研究,把裡面的道理徹底搞懂,一代代的積累,總有一天他們會造出自己耕田的機器,一個人就能耕種幾百頃田,他們會造出在天上的飛的機器,從京城到呂宋府,一個時辰就到了,會發明天下最強大的火器,從汴梁發射,可以直接炸燬遼國的上京。”

富弼聽得目瞪口呆,“這些會出現嗎?”

“一定會出現,或許我們這一代看不到,但將來一定會出現。”

富弼長長嘆息一聲,“你有常人不具備的眼光,或許你是對的,教改法雖然我投了反對票,但它既然一定要實施,那麼我也希望它能成功,就像你說的,幾百年後,我的子孫也能坐上會飛的機器,在天上遨遊。”

.........

沸沸揚揚的教改法終於結束了,趙頊也專門找了王安石,所有變法方案都暫時凍結起來,整個朝廷精力都要放在應對遼國的威脅之上。

趙頊隨即下旨,範寧兼任樞密使,全權負責對了遼國的戰備事宜。

時間已經漸漸到了十二月,這天上午,範寧來到火器局視察,火器局位於北城外,兩次擴大後佔地近千畝,裡面包括一座數十丈高的小山丘,很多火器試驗都在小山丘內進行。

事實上,宋朝威力最大的鐵火雷一直在鯤州製造,京城火器局沒有任何人瞭解它的構造、配方和製作工藝,這是先帝宋仁宗下了的旨意,他很清楚遼國的情報能力,只要火器在京城製作,遼國很快就會學上手,在遼國的重利誘惑之下,很少有人能抵抗住。

宋軍的各種火器在推出不久後,在遼國也出現了,這就很說明問題,而鐵火雷誕生十幾年了,遼國卻始終造不出來,這就說明了宋仁宗的決策還是很英明。

範寧今天來火器局是因爲軍器監弩院發明了一種強力弩炮,能將五十斤的重物彈射到兩百步外,這就相當於一架中型的投石機了。

弩炮最早是用來彈射石塊,所以叫石砲,又叫霹靂砲,到宋朝大量使用火器後才改名爲火炮,和後世的火炮不是一回事,它只是一種弩炮。

和投石機相比,弩炮最大的優勢就是佔地小,射擊精準,但弱點也很明顯,射程只有百步左右,比起三四百步射程的投石機,它的威力小了很多,而是守城時也不需要精準,加上很多大城城頭寬闊,能安裝投石機,所以弩炮便漸漸失去了作用。

但鐵火雷問世後,對投射的精度比較高,尤其是大船水戰,需要一種射擊精度較高的大威力火器,鐵火雷也好,火油罐也好,必須要精準投射到對方船上,而且還要遠距離投射,弩炮很合適,但它射程太短,所以研究出一款長射程弩炮對戰船乃至守城都有重要意義。

火器局的試驗場上,一架體型怪異的弩炮放在草地上,這座弩炮長約一丈,它的原理就是一架大型弩,利用慢慢蓄積的彈力將石彈射出去。

這座弩炮的特地是兩邊各有一個鐵絞盤,各站三個人一起扳動鐵絞盤上弦,這家弩炮改進的秘訣就在於它採用了高彈性的橡膠帶取代了原理的絲帶,彈射能力大大增加,射程也增加了一倍,普遍在一百五十步到兩百步之間,

一名士兵在射兜內放了一枚五十斤重的鐵火雷,這只是一顆過期作廢的鐵火雷,不用點燃,士兵一扳下面的銅杆,只聽‘砰!’一聲巨響,鐵火雷被射飛出去,精準地擊中了一百五十步外的一塊大木板。

周圍官員們紛紛向範寧望去,範寧點點頭道:“射程確實增大了,但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比如對方木板是一艘船,我擊中了它,你們也看見了,它並沒有射穿船身,而是掉到海里去了,除非很精準很防水,在落水的瞬間爆炸,氣浪和水浪掀翻大船,但你們覺得容易實現嗎?”

弩院的官員顯然已有準備,一名官員上前道:“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就是相公說的,儘量在落水前爆炸,爆炸的衝擊力依舊能重創對方,但這需要火器局的精密控時,難度較大,另一個方案就是在鐵火雷外殼安裝銳利的長釘,就像蒺藜刺,使它擊中船板時能釘在船板上。”

範寧回頭問道:“有這樣的鐵火雷嗎?”

一名火器局官員點點頭,“有!”

他立刻派人去取來一枚特殊的鐵火雷,上面果然有三根一尺長的鐵刺,十分銳利,官員對範寧道:“這叫長釘雷,原本是用來對付城門,可以直接釘在城門上,也可以對付遼國的船隻。”

範寧點點頭笑道:“遼國的船隻不需要這種長釘雷,普通的鐵火雷就能擊穿它,我只是考慮到將來海戰使用。”

範寧想了想又對弩院的官員道:“弩炮一般不放在甲板上,而是放在船艙裡,我建議在弩炮前面加一根管子,管子伸到船艙外,鐵火雷直接通過管子射出去,是否可行?”

幾名官員想了想道:“問題應該不大!”

“另外還有保障措施,假如弩炮彈射失敗,或者彈射失靈,必須有辦法迅速將燃燒的鐵火雷送到海里去,決不能炸了自己的船。”

“這個.....讓我們回去考慮一下吧!”

幾名官員的頭很大,他們立刻想到了備用彈射,可是可以,但要好好琢磨一番。

“相公,可能需要一兩個月時間。”

“我只要在明年五月之前將弩炮安裝在三十艘船上就行了,別的我不管。”

.........

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
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