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

從泉州去京城,陸路確實很不方便,必須走海路,好在經過百年沉澱,沿海航線已經非常發達,從泉州北上,從長江口入江,再從揚州走運河北上,或者杭州進入錢塘江,再沿着京杭大運河北上,時間都差不多,半個月後,範寧便抵達了京城。

到了京城,自然先回自己家中,家裡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大包小包堆滿了幾個房間,連幾隻刺蝟和松鼠也裝進了籠子,全家人就在等範寧的消息,然後搬家南下。

當範寧表示,這次全家可以隨他一同南下時,整個家裡都歡呼起來。

小別勝新婚,夜裡,夫妻一番恩愛後,朱佩伏在丈夫懷中道:“還真被你說對了,爹爹之前對張堯佐態度含糊,現在被清算了,被貶爲成都知府,過兩天就要走了。”

範寧一下子坐起身問道:“除了你爹爹,還有誰被清算?”

“清算得不少,我聽母親說,有三十多人被貶被抓,朝廷這段時間人心惶惶,我爹爹還算不錯,至少是大城知府,這還是韓相公看在你的份上,很多人被貶爲知縣、縣丞,張昇、魏庠、樑少遊這幾個張堯佐的心腹都因貪腐被抓。”

“你爹爹去成都府,你大哥怎麼辦?”

朱佩沉默一下道:“這也是我想和你商量的,我想把大哥帶去泉州。”

“我沒有問題,泉州那邊府宅很大,足夠住,倒是你母親是否捨得?”

“如果你答應,娘就先和我去泉州,她先在那裡住一陣子,然後再去成都府。”

範寧點點頭,“明天下午去看看他們吧!”

朱佩見丈夫考慮周全,心中着實感激,緊緊地依偎在他懷中。

.........

次日一早,範寧來到了知政堂,韓琦、富弼、文彥博三巨頭接待了他,由於海外經略府直屬於天子,範寧作爲海外經略使不需要向知政堂述職,但他的很多海外開拓事業,還需要得到知政堂的支持。

韓琦捋須笑道:“要得到知政堂支持也很簡單,拿出好處來,現在我們都很現實,我們只看白花花的銀子,其他什麼都好說。”

富弼心中敲着小算盤道:“不對啊!雖然你能拿回一千兩百萬兩銀子,但我們也要拿出去大量貨物,兩者一減,其實只有五六百萬兩銀子的利潤,還有,戰馬屬於羣牧司,不能折算在你的份額中,再減去三百萬兩銀子,你小子實際上每年只拿回來三百萬兩的純利,糊弄誰呢?”

衆人都大笑起來,文彥博指着富弼對範寧笑道:“你知道他爲什麼姓富嗎?他比誰都算得精,所以他才富得起來,我和老韓,一個寒酸,一個微薄,不能和他比啊!”

範寧面紅耳赤對富弼道:“富相公,要摸着良心說話啊!鯤州每年運來三百萬兩銀子和三十萬兩金砂,還有日本東北道每年出兩百萬兩銀子,這加起來就八百萬兩銀子了,琉球府鯉魚銀礦重開,今年五十萬兩銀子沒有問題,這些都是淨賺,然後我們和日本建立官方貿易,每年至少可以盤剝他們三四百萬兩銀子淨利,一千兩百萬兩銀子就來了,我再去南洋開礦,幾年後兩三千萬兩銀子都沒有問題。”

富弼點點頭道:“我們都知道你有點本事,這些年大宋變化很大,至少銀角子已經越來越普遍,這都得益於你從海外帶來的銀子,其實我們擔心的是,大量銀子進來,卻沒有那麼多糧食、布匹、茶葉、油料,是不是會造成物價上漲,赤貧的百姓生活更加困難,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範寧當然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不慌不忙道:“首先糧食我們不會出口,反而只會從海外輸入,鯤州每年輸入大宋的小麥約一百萬石,琉球府開發後,每年輸入的大米至少在五百萬石以上,這些糧食直供京城,會有力壓制京城的糧價。

至於茶葉,現在每年光建州的茶餅就能滿足大宋百姓的需要了,還有福州、泉州、兩湖、江南、巴蜀的茶餅。

事實上,大宋茶餅嚴重過剩,唯一會產生壓力的是布匹,完全可以擴大麻的種植,至於布匹,則會出現大型織布工坊,泉州很快要出現三千張織布機的工坊了,福州也要有了,布匹的價格會更加低廉。”

範寧一番話讓三人都沉默了,半晌,文彥博道:“範使君說得也對,民以食爲天,只要我們把糧食控制住,其他副產品都可以增加產量,像布匹,普通人家自給自足,種了麻也賣不了錢,但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紡織工坊,對麻的需求量就很強勁,百姓就可以加大種植,增加收入,還有養蠶也是一樣,這麼多年產量上不去,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需求,一旦開拓海外市場,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絲綢,農民養蠶剿絲的積極性就會空前高漲,只要有利可圖,江南地區肯定會出現大量紡織工坊,這對安置災民倒是開闢了一條新路。”

範寧又笑道:“我再給三位相國說一件事,我無意中發現了,琉球府到處是一望無際的木綿樹,我估計每年產綿都能收穫百萬斤,市場的綿一兩一貫錢,每年百萬斤綿進入大宋,這是多大的價值,當然,綿價就會很便宜,到時家家戶戶都用得起,冬天有綿衣,睡覺有綿被,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會是巨大的改善。”

三人面面相覷,富弼頓時怒道:“以前那麼多年爲什麼沒有發現?”

“以前是因爲琉球府匪患嚴重,軍隊這兩個月已經剿滅了兇殘的敵人,所以大宋的勢力纔開始南下,這也是我提出移民兩萬戶去琉球的依據,採摘木綿也需要很多人力。”

範寧也沒有辦法,雖然他有權建立新縣,但移民是掌握知政堂手中,他必須要求知政堂加快移民節奏。

韓琦笑眯眯道:“這樣做就對了,你想要知政堂替你辦事,你就得曉之以利,動之以情就免了,只要有利可圖,誰會不支持呢?”

範寧鬱悶道:“我發現韓相公越來越市儈了,張口閉口就是錢!”

衆人大笑,韓琦笑呵呵道:“這幾年鯤州送來的白銀讓朝廷嚐到了甜頭,又有你這個挖金高手出馬,我們怎麼能不期待呢?”

..........

知政堂最終批准了範寧和日本國簽署的貿易協議,並同意海外經略使關於琉球府增加琉中縣和琉南縣的決定,責令吏部儘快向海外經略府提供備選官員名單。

範寧隨即又覲見兩宮太后,向她們彙報了軍隊在琉球府的行動,曹太后雖然微覺將平原番土著趕盡殺絕比較殘忍,但高滔滔卻支持範寧的決定。

內宮麒麟殿原是趙禎的內書房,現在卻是兩位太后接見大臣的地方,房間被一道紗簾分開,兩位太后端坐裡間,範寧則坐在外面。

曹太后一貫比較沉默,但今天高滔滔卻稍顯激動,她擲地有聲道:“哀家沒有記錯,琉球府開府還在鯤州之前,但現在鯤州什麼樣子,琉球府什麼樣子,歸根到底就是我們軍隊太軟弱,如果十年前就動手,琉球府完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範寧能感受到高滔滔那火一般的目光,他擔心曹太后對自己不滿,又補充解釋道:“這些土人並非琉球府的原住民,他們來自呂宋,百年來不斷壓迫殺戮本地土著,使東番人口銳減過半,高山人躲在深山不敢出來,當我們剿滅這些土人時,東番人也參與了戰鬥,現在東番人已臣服大宋......”

“算了,這種軍隊之人哀家不想知道,哀家困了,其他事情你想高太后彙報便可,哀家去休息了。”

說完,曹太后起身便走,宦官高喝,“太皇太后起駕!”

十幾名宦官和宮女跟着曹太后從後門離去了,房間裡一下子只剩下六名宮女。

範寧的心怦怦跳了起來,他一擡頭,只見簾子已經掀開,一雙勾魂俏目正火辣辣地盯着自己。

這時,高滔滔緩緩道:“哀家要看看地圖!”

她起身向旁邊一間屋子走去,那裡是地圖室,裡面掛滿了各種地圖,走到門口,她又勾魂似的深深看範寧一眼,走進屋裡去了。

宮女頭子彩娥上前在範寧耳邊低聲道:“這裡都是自己人。”

範寧有點無奈,這可是在內宮啊!

他只得起身道:“臣給太后展示琉球府地圖。”

他也跟着進了地圖,剛進地圖房,一雙柔軟的玉臂便摟住了他的脖子。

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
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