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

天快亮時,王安石筋疲力盡回到縣衙,他腦海已是一團漿糊,困得眼睛都睜不開,有些事情儘管已迫在眉睫,但他也懶得再想。

他現在只想先好好睡上一個時辰再說。

剛走進縣衙內堂,一名衙役上前稟報道:“縣君,範小官人有急事找你,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王安石掩口打了一個哈欠,倦意難掩,衙役立刻領會,連忙道:“要不,請範小官人先回去,改天縣君再接見他。”

王安石剛要答應,但忽然想起邱勇還是範寧幫自己抓到的,或許他還真有大事。

王安石便改口道:“不用了,我去見見他。”

縣衙內堂,範寧在不慌不忙喝茶,他昨晚睡得也不太好,幾乎一夜未眠。

他一直在考慮驚牛案,從他第一眼看見邱勇,便知道此人是個有勇無謀之人,拼命哀求王安石饒他一命,可他也不想想,驚牛撞死了七個無辜百姓,這時候哀求還有意義嗎?

既然是有勇無謀,那他背後必然還有主謀,那這個主謀是誰?

他想了一夜,直到剛纔徐慶告訴他一個消息,他纔將心中考慮的幾件事情串在一起。

這時,王安石疲憊地走了進來,“賢弟,有什麼事情趕緊說,愚兄實在堅持不住了。”

範寧看着睏倦難支的王安石,心中也有點歉疚,不過有的事情是當局者迷,如果自己不點破,王安石還真不一定看得透。

“其實,我就是想問兄長一個問題,金富錢鋪的幕後東主是誰?”

“這個…….”

王安石一時有些語塞,他心中忽然一動,警惕地看了範寧一眼。

“你問這個做什麼?”

“兄長先別管,先回答我的問題。”

王安石沉吟一下道:“金富錢鋪的東主姓張,很低調,有傳聞說,他是張縣丞的兄弟,但只是傳聞,具體我沒有查過,也不太清楚。”

範寧點點頭,“和我想得一樣,這個姓張的東主十有**就是張縣丞的兄弟。”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王安石又一次焦急地詢問,直覺告訴他,恐怕他最擔心的事情要發生了。

範寧沉吟一下道:“我的護衛剛纔告訴我一個消息,恐怕縣君很快就會知道,東城外的小越州客棧有一人自縊而亡,有人認出此人便是金富錢鋪的大掌櫃龍俊。”

“啊!”

王安石頓時呆住了,他審問了邱勇一夜,邱勇終於承認,策劃驚牛之人正是金富錢鋪的大掌櫃龍俊。

不料龍俊居然在這個節骨眼死了,等會兒他怎麼向李知事交代?

這會兒,王安石的睏意全無,他心中焦慮萬分,負手在房間裡打轉。

範寧看出了王安石的束手無策,其實王安石只是當局者迷,還沒有想到處理這件事的關鍵在哪裡?

“兄長應該想好了怎麼向李知事彙報驚牛案吧?”範寧淡淡問道。

wωw☢ тTk дn☢ C〇

這句話問得很沒有水平,天都要亮了,怎麼可能沒想好。

王安石心中一動,他忽然明白範寧的意思了,他連忙笑道:“我現在心思很亂,你給我提提意見?”

範寧笑了笑,“兄長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其實這件事的真正幕後策劃者,兄長心裡應該有數,我說得沒錯吧!”

王安石點點頭,他怎麼想不到呢?邱勇承認這件事是金富錢鋪大掌櫃龍俊策劃,他便想到了縣丞張啓林。

張啓林當然不會直接涉案,他會通過兄弟來實施計劃,甚至他兄弟也不露面,而是讓大掌櫃龍俊來充當策劃者。

殺了龍俊,就等於滅了口。

“我確實知道!”

範寧又微微笑道:“其實兄長何必在意龍俊之死?我也來找兄長也不是爲了專門告訴兄長龍俊之事,只是順口提一提。”

“那你是想說什麼?”

範寧沉吟一下,緩緩道:“我只是提醒兄長,有人制造驚牛案的目的,就是想把事情鬧大,若兄長只是爲了破案,那怎麼折騰都行,可如果兄長是爲了不影響青苗法,那應該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於背後下刀子之人,以後再找別的藉口收拾它。”

範寧的話頓時讓王安石驚出一身冷汗,自己還真準備根據邱勇的口供去抓龍俊,現在他才發現自己居然把初衷忘記了。

自己想積極抓到邱勇,不就是怕把事情鬧大嗎?

如果抓捕邱勇,勢必會涉及金富錢鋪,那又追查東主,一層層抽絲剝繭,遲早會讓李知事發現此事和縣丞有關,最後鬧出一個縣丞策劃殺人案,天下譁然,那自己的青苗法還搞不搞了?

王安石暗暗嘆息,自己真是當局者迷啊!

他低頭沉思片刻道:“你的意思是說,把這個案子直接釘在邱家錢鋪上,和金富錢鋪無關?”

範寧喝了口茶,慢慢悠悠道:“邱氏三兄弟被稱爲鄞縣三虎,不知做了多少傷天害理之事,讓他們的錢鋪承擔所有損失並賠償,我覺得並不委屈他們。”

停一下,範寧笑了笑又道:“其實李知事應該是聰明人,他能猜到幕後的真相,如果他將錯就錯,了結這樁案子,說明他不想把事態擴大,如果他不滿意,要求重審這個案子,那兄長就索性趁機拿下張啓林,爲青苗法實施徹底掃清道路。”

範寧的一番話讓王安石心中着實震撼,範寧處理問題的老道和思路清晰令他讚歎不已,尤其在洞察人心上,甚至超過了自己。

雖然他說得還比較含糊,但已經切中的要點,李知事也不希望事態擴大。

王安石看了看眼前這個少年,他甚至有一種錯覺,這只是一個少年人的身體,卻是一個成年人的心。

王安石緩緩點頭,“那我就用第一次審問邱勇的口供就行了,沒有什麼策劃者,就是他一時頭腦衝動犯罪。”

.......

事態的發展正如範寧的推斷,上午,王安石向剛剛趕回鄞縣的明州知事李誠彙報了驚牛案的調查結論。

李誠接受了王安石的結論,這是一樁意外突發案件,案犯本意並非爲了殺人,只是想用牛來搗亂春耕放錢現場,只是事態失控,造成了嚴重後果。

由於證據確鑿,後果嚴重,李誠當即判決邱勇處斬,報提刑司和刑部批准,同時抄沒德晟錢鋪所有資產,作爲賠償死者以及罰金。

驚牛案最終沒有演變成驚天大案,而是定性爲意外事件,大大降低了它的影響程度。

縣衙開始繼續發放青苗借款,王安石根據去年的放款情況,將青苗法又做了一些微調。

一是降低的借錢利息,將原來兩分年利減爲一分年利,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如果連續三年信用良好,還可以在每畝三百文的上限基礎上,擴大爲每畝五百錢,並將利息再降到七釐。

第二是擴大了借錢範圍,不僅是自耕農可以借錢,無地佃農也可以向官府借錢,這便將所有農民都納入了青苗法的實施範圍。

.......

驚牛案無聲無息地結束了,但王安石和範寧都明白,博弈只是暫時停止,如果不徹底挖掉毒瘤,那麼還會另一個驚牛案或者驚馬案。

“什麼!”

王安石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盯着範寧。

“你讓我去找邱立?”

範寧笑着點點頭,“德晟錢鋪是邱立苦心經營了四十年時間才走到今年,卻被官府沒收,他的小兒子也要被處斬,他能不恨?能不急?

但我們要搞清楚,他恨誰?急什麼?把這兩點搞清楚,我們就有的放矢了。”

王安石已經習慣了範寧和他年紀不相符的老道,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爲什麼會這樣睿智,應該和神童沒有關係,倒更像奇才,比如甘羅,不就是在範寧這麼大時拜相嗎?

現在,王安石已經把範寧當作自己的謀士來看待,有關青苗法重要事情都要和他商量。

就比如降低利息、獎勵守信、將佃戶納入借錢範疇等等,都是範寧提出來的建議。

王安石沉思片刻道:“你是說他深恨張縣丞,急着贖回錢鋪?”

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
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