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

就在範寧繼續巡視鯤州各縣和各軍營之時,作爲範寧的先期使者,晉縣縣丞程清抵達了日本國都城平安京。

此時日本國的內戰已經結束,但外戚藤原氏和皇權以及武士階層的權力卻愈加激烈。

在範寧主政鯤州時期,藤原家族通過宋軍之手拿到了富饒的長琦,成爲最大的贏家,但隨着關白藤原賴通去世,藤原家族走向低迷,長琦港的控制權逐漸被以源賴義爲首的武士階層奪走,使藤原家族財力漸漸出現危機,急於另謀財源的藤原家族四處尋找機會。

而就在這時,程清作爲範寧的先期特使抵達了平安京。

程清上午剛剛向負責涉外的左府殿遞交了關文,下午時分,一名左府殿的官員便將程清請到了左相府。

貴客堂內,程清剛剛喝了口茶,外面便傳來一聲重重的咳嗽,只見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走進堂內,程清一眼認出此人,正是當年親自去鯤州和範寧談判的藤原教通,也是現任日本國攝政關白,滕原氏家族族長。

程清連忙起身行禮,“大宋海外經略府使者程清參見關白大人!”

一晃過去了七八年,藤原教通也已是七十五歲的老人了。

爲藤原家族突圍,便成爲他最後幾年的執政心願。

“我應該見過你!”

藤原教通對程清還有印象,“你當年是範知州的翻譯,對吧!”

程清微微一笑,“我出任鯤州晉縣縣丞,這次是奉範使君的命令替他打頭陣出使日本。”

藤原教通欣然道:“先生請坐!”

兩人分賓客坐下,藤原教通有些激動地問道:“貴國的海外經略使就是從前的範知州?”

程清點點頭,“範知州已經是朝廷高官,全權負責對大宋海外事宜,他現在就在鯤州巡視,很快就會來平安京拜訪攝政關白。”

藤原教通感嘆道:“我也非常期盼他的訪問,不知範使君爲何事訪問平安京?”

藤原教通和範寧打了無數次交道,知道範寧無事不登三寶殿,一定有重大事情纔會來平安京。

程清連忙道:“這正是我作爲先遣使者的職責,我需要提前告知貴國,範使君訪問平安京的目的,這樣可以讓貴國事先做好準備。”

“先生請說!”

程清不慌不忙道:“這次範經略使出訪貴國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要再籤一個僱傭日本勞工的協議,開發琉球府需要,人數大概是兩萬五千人;第二便是想開通大宋和日本國的第二貿易港口。”

前一個目的藤原教通興趣不大,僱傭勞工是各個地方令制國感興趣的東西,對他的意義不大,倒是第二個目的,開通第二個貿易港口令他精神一振,這不正是他想要的東西嗎?

“不知範使君有意在哪裡開第二貿易港口?”

“這就是要和貴國協商之處,不過範使君個人偏向於下總國的千葉郡,那裡距離鯤州比較近,有一處很好的海灣,有天然良港和大片平原。”

藤原教通沉思片刻,下總國是桓武平氏的地盤,雖然平氏家族和源氏家族是死對頭,但它也是一個很強勢的家族,自己不太好控制,對藤原家族不利。

“範使君有沒有考慮在攝津國建立第二貿易港口呢?”

範寧提出的下總國就是今天的東京,而藤原家族的基本地盤卻在攝津國,也就是大阪,藤原教通當然希望這個港口落在他家族控制的地盤上。

程清微微笑道:“這就需要雙方帶着誠意來談判了!”

藤原教通頓時明白了,貿易港口放在哪裡,對範寧都無所謂,他要的是實際條件。

........

五天後,範寧終於抵達了平安京,平安京就是今天的京都,夕陽已落,暮色下,黑影瞳瞳的建築更像一個沒落時代的標誌,陳舊、蒼老而沒有生機。

再過十幾年,藤原氏徹底衰落,日本的平安京時代就要結束了,天皇遷都鎌倉,源賴朝的鎌倉時代開啓,江戶要興起了,自己在這個時候造訪日本,是否明智?

不過範寧心裡明白,在自己的干預下,源賴朝遠征陸奧國慘遭失敗,實力大大受損,他能否戰勝平氏家族還爲未可知,即使最後戰勝,鎌倉時代也會向後推遲了。

跟隨程清一起去碼頭迎接範寧的是左大臣藤原師實,藤原師實是藤原賴通的兒子,也是藤原家族的繼承人,他年約三十餘人,十分精明能幹。

藤原教通已經七十五歲,時日已不多,真正要和範寧打交道的人,應該是藤原師實才對。

藤原師實當然也知道在平安京建立和大宋的貿易港口意味着什麼,那意味着平安京將不僅是政治中心,還將成爲日本國的財富中心。

他極爲重視範寧的到來,而且程清告訴他,範寧可以代表大宋,使藤原師實更加不敢怠慢。

範寧住進了平安京的貴賓府,入夜,八名年輕美貌的侍姬伺奉範寧入浴更衣,又用了晚飯,範寧這才擺手讓她們退下,程清欠身笑道:“藤原家族爲招待使君可是下了血本,八名侍姬都是來自藤原府,其中最漂亮那個,就是藤原師實的侄女,使君可以把她帶回大宋。”

範寧淡淡笑道:“偶然品嚐一下可以,但收她入室,那就涉及政治聯姻了,這種事情我不幹。”

範寧不想提此事,喝了口茶讚道:“這裡茶不錯,居然是京挺,大宋的第三名茶几時流入日本的?”

程清就是商人世家,他對這方面很瞭解,他解釋道:“日本流行大宋茶文化已經有數十年了,包括大宋的茶餅和茶具,在日本很盛行,不過像京挺這樣的名茶在日本很少,只有皇宮纔有,市場上大部分是比較低檔的頭骨,可就算是頭骨,是市場上賣的價格比東京的京挺還高,可見利潤之厚。”

“日本不能種茶嗎?”

“日本有茶,但他們的茶和唐朝時一樣,加點姜蔥食鹽一鍋煮了,然後全部喝掉,像我們這樣製成茶餅沒有,而且他們崇拜宋茶,以喝宋茶爲榮,十分鄙視本土茶,所以中戶以上都是喝宋茶,主要是煎茶,點茶只有豪門纔有。”

點點頭,又問道:“藤原家對勞工和貿易怎麼說?”

談到了正事,程清連忙收起閒散的笑容,躬身道:“啓稟使君,卑職和藤原教通以及藤原師實都談過了,兩人的態度略有不同。”

“具體說說!”

“他們在貿易上的態度是一樣的,甚至藤原教通更加重視,他很期待使君能將第二貿易港放在摂津國的東成郡,也就是使君上岸之處,那裡唐朝時就是日本的貿易港口,只是長崎港興起後,它才逐漸沒落下去,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藤原家族的利益,摂津國是藤原家族的傳統地盤,而下總國是桓武平氏的地盤,雖然平氏和藤原氏是盟友,但藤原教通還是不希望肥水外流。”

“那藤原師實的態度呢?”

“藤原師實比藤原教通稍微關心輸入日本的產品,他不希望鯤州的糧食輸入日本,那會導致平安京糧價大跌,無數農民破產,除此之外,別的都好說,至於貿易港口,他同樣也希望放在摂津國的東成郡。”

“貿易可是相互的,那日本國有什麼可以輸入大宋?”

程清笑道:“其實我很清楚,日本國資源匱乏,但白銀產量很高,要麼就是一些海產品和手工藝品,像漆器、竹器、紙、摺扇之類,其他物品的價格比大宋還高,它怎麼競爭得過?”

“海產品有什麼?”

“海產品主要是魚乾、玳瑁、珍珠、珊瑚、海螺之類,倒是在大宋賣得不錯,但如果和大宋貿易,白銀輸入大宋絕對是大頭,光茶餅、瓷器和絲綢三樣物品遲早就能把日本國的白銀掏空。”

“既然如此,藤原家族還這麼熱衷貿易?我覺得應該是鎖國,防止日本白銀外流纔對。”

“這就是藤原氏的家族利益所在了,當今日本皇帝不是藤原氏女兒所生,藤原氏遭到皇族打壓,還有武士階層興起,藤原家族在長崎港投入大量錢財,最後卻守不住港口,被源賴朝奪走,藤原家族損失慘重,加上藤原氏人才凋零勢力,開始明顯走下坡路,爲了重振家族,擴大財源,他們暫時還顧不上日本國的利益,再說日本令制國衆多,地方割據嚴重,他藤原氏不要這個港口,那下總國的恆武平氏肯定歡迎。”

範寧點點頭,“貿易可以慢慢談,但兩萬五千勞工我這次必須談妥,對方是什麼態度?”

程清微微笑道:“請使君完全放心,其實勞工根本就不用和日本朝廷談,去找各令國協商效果會更好。”

“爲什麼?”

“各令國要銀子啊!日本白銀主要產在山**和東北道,那其他東海道、南海道需要購買大宋物資,手中沒有白銀怎麼辦?他們就用土地從勞工手中換取白銀,加上手中的金砂,才能滿足他們對茶、瓷器和絲綢的慾望。”

範寧總算明白了,不他可以在摂津國的東成郡建立港口,但他還是希望在下總國的鎌倉再建一座稍小一點的港口,必須要平衡日本國的兩大勢力。

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
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