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

文彥博在兩天後抵達了京城,他之前因爲涉嫌行賄溫成皇后一事被貶爲河南府尹,時隔數年,文彥博再一次被啓用。

不過這一次不是爲相國,而是實任太子少傅,組建東宮議事,利用他老道的處政經驗、崇高的威望以及廣博的人脈爲皇嗣趙頊順利繼承大統保駕護航。

文彥博果然名不虛傳,上任第一天就和知政堂達成了共識,確立了東宮議事的地位。

崇文館貴客堂內,皇嗣趙頊(趙仲針改名),東宮詹事範寧、太子賓客韓絳以及太子少傅文彥博圍桌而坐,聽取文彥博和知政堂的談判彙報。

“微臣和知政堂達成的第一條妥協便是,東宮議事是臨時機構,一旦皇嗣登位,東宮議事隨即解散。”

文彥博看了一眼三人,見三人都無異議,又接着道:“達成的第二條妥協是,知政堂不向東宮議事彙報,而是向皇嗣彙報,由皇嗣行使部分君權,東宮議事不是和知政堂平行的權力機構,而是皇嗣的輔佐參事堂,東宮議事不刻印章,但可以使用皇嗣的印章,轉回奏摺批覆。”

這時範寧接口道:“文少傅的意思是說,東宮議事並不是朝廷官署,只是一個臨時組合?”

“準確說,它只是一個臨時參議機構,不能獨立行權,必須以皇嗣的名義和知政堂參討,不過一些細碎的事情不一定要皇嗣知道,對方也明白,這是東宮議事的意見,只是以皇嗣的名義參與和對方討論,我們三人是皇嗣的影子。”

趙頊笑道:“這個變通倒不錯,我也認爲把東宮議事作爲權力機構有點不合法度,但把東宮議事作爲我的影子倒也合情合理了,不過還是儘量讓我知道政務,我不能辜負皇祖父的重託。“

文彥博笑道:“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點,東宮議事由我們三人組成,其他官員爲輔佐,但我們三人應該輪流爲執東宮筆,主導東宮議事,然後東宮議事做出的決議,要交給皇嗣,並由執東宮筆進行解釋,皇嗣無異議,再轉發給知政堂,如果有什麼意見,也是由當期的執東宮筆負責和知政堂交涉,一個月輪一次,大家覺得如何?

衆人都接受這個方案,畢竟天子沒有指定誰爲首,那麼大家輪流當值,就是最好的方案,文彥博雖然資歷雄厚,但在這件事上,他卻沒有犯糊塗。

韓絳是北方士族的代表,資歷很深,而範寧是皇嗣心腹,還手握神武軍,他這個太子少傅雖然是一品官,但在東宮的地位還真不一定比另外兩人高。

範寧又笑道:“我再建議由太子洗馬範純仁和侍講蘇轍兩人出任東宮議事記錄官,另外左右春坊令和贊善大夫可以旁聽,可以發表意見,只是沒有投票權。”

範寧這個建議照顧到另外三名東宮高級官員的情緒,文彥博和韓絳隨即表示贊同,趙頊也同意了這個方案。

“最後一條,東宮議事的地點,我建議就放在崇文館,就是我們現在坐的地方,皇嗣可以參與、可以旁聽,可以有自己保留意見,甚至可以上呈天子,但不能否決。”

說到這裡,文彥博很歉意地對趙頊道:“關鍵是殿下還未成年,按照大宋例制,天子或者皇太子未成年,不能主政,只能由我們來替皇嗣做出決策。”

趙頊默默點頭,皇祖父讓他代行君權分憂,但又成立東宮議事,就是考慮到他尚未成年這一點,他也無話可說。

這時,韓絳問道:“假如知政堂不接受皇嗣的批覆怎麼辦?”

文彥博道:“很多時候,知政堂也不願接受天子的批覆,會朱封駁回,然後知政堂就要想辦法說服天子,實在說服不了就只能執行。

我們這邊也一樣,知政堂不接受,也必須是朱封駁回,如果雙方意見相左,實在無法達成妥協,那麼只能報天子仲裁。

不過我覺得這裡面知政堂就有了任意駁回權,皇嗣行權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希望能限制一下,一個月,天子最多隻能仲裁三次,當月超過了三次,就不用再仲裁,知政堂必須執行,畢竟皇嗣行使的是君權,不是東宮議事的權力。”

“對方同意這個方案嗎?”範寧問道。

文彥博微微一笑,“知政堂要求一個月天子仲裁十次,但我只肯給三次,我估計最後雙方妥協,一個月仲裁五次。”

..........

知政堂和東宮議事的談判最終在天子的干涉下達成了共識,由韓琦代表知政堂,文彥博代表東宮議事,雙方在協議文本上簽字蓋章,終於達成了政務流程。

在最核心的不同意見主導上,雙方首先是協商尋找妥協方案,如果雙方無法協商達成,那知政堂必須服從皇嗣意見,但允許知政堂每月有六次向天子提交仲裁的機會。

中午時分,富弼和韓琦走出了知政堂,富弼嘆口氣道:“名義上是皇嗣的決定,實際上是東宮議事的決議,這明顯是分知政堂的權,我不明白官家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韓琦緩緩道:“官家這樣決定是有他的深意,你沒發現官家是在爲將來做試驗嗎?”

富弼略有觸動,遲疑一下道:“官家是在避免趙宗實涉政?”

韓琦點點頭,“假如官家有什麼意外,而皇嗣尚未成年,那朝政該怎麼運轉?一般是太后垂簾聽政,但趙宗實尚在,讓太后怎麼聽政?”

說到這,韓琦長嘆一口氣,“很明顯,官家是在尋找一個平衡,他在試行雙知政堂制度,你沒發現東宮議事其實就是一個小的知政堂嗎?”

富弼沉默片刻道:“這樣會引發嚴重的黨爭,對朝廷很不利。”

“這也算是一個不利方面吧!不過天子總要試一試,我們要理解他的一片良苦用心。”

富弼點點頭道:“太醫那邊有消息嗎?”

韓琦神情有些黯然,半晌道:“張文秋說,讓我們做好最壞的打算。”

“還有多久?”富弼頓時有點緊張起來。

“少則半年,多則一年。”

韓琦嘆息一聲,快步離去了。

富弼呆住了,少則一年,多則半年,難怪官家這麼急於立皇嗣。

.........

鉅鹿王府,自從王妃高滔滔密會了範寧後,她便不再猶豫,開始在府中部署對丈夫的全方位監視,主要是她培養的一批心腹使女,一共十三人,這十三名使女分佈在府中趙宗實有可能出現各個地方,通過她們的眼睛,高滔滔監視着趙宗實的一舉一動。

她實在害怕丈夫在衝動之下,做出毀掉兒子的愚蠢舉動,範寧給她說得很清楚,張堯佐並沒有死心,他還在等待機會做最後殊死一搏。

高滔滔很清楚,如果被張堯佐抓住丈夫的把柄,還真有可能翻盤,這是她絕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這天中午,中庭的起居房內,使女將一名家將帶了進來,“王妃,他來了!”

“讓他進來!”

家將叫做劉曲,三十餘歲,跟隨趙宗實多年,是趙宗實的心腹之一,趙宗實外出時一般都會帶着他。

劉曲進門跪下,“小人劉曲參見王妃!”

“劉曲,你知道我今天爲什麼找你?”

劉曲猶豫一下,點點頭道:“小人知道!”

高滔滔見他很知趣,便笑道:“你年紀也不小了,我相信你也不甘心一直就這麼碌碌無爲下去,只要你配合我,管束好王爺,我答應你明年進神武軍出任指揮使,神武軍是我兒的直屬軍隊,左將軍是我父親,範寧也是我兒的心腹,相信安排一個指揮使,我還是能做主的。”

劉曲磕頭道:“多謝王妃厚愛,小人一定隨時向王妃報告王爺的動向。”

“咱們都是爲了王爺好,不希望他出事,你不要心中有什麼愧疚。”

“小人心裡明白,一切都是爲了小王爺!”

“你明白就好,去吧!我會安排人專門和你聯繫。”

劉曲再行一禮,便匆匆走了,收買了劉曲,高滔滔這下子心定了很多。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