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

範寧倒不擔心日本把生鐵轉給遼國,他擔心是日本得到生鐵後,武力大增,會威脅到鯤州的安全,開玩笑,就算朝廷允許生鐵賣給日本,他也絕不會答應。

範寧的答覆在藤原師實的意料之中,他心裡明白對方不會答應,只是心懷僥倖才提出來,他心中嘆口氣,又道:“希望第三個要求範使君能答應。”

範寧微微一笑,“我剛纔說了,只要不違反大宋律法,我一定會滿足你們的合理要求。”

“第三個要求應該對大家都有利,能否請大宋派經驗豐富的官員幫我們探測銀礦,另外能否傳授日本煉銀之術,我們煉銀太粗,浪費太大了。”

這個要求倒不錯,有利於最大程度榨乾日本的儲銀,範寧知道日本最著名的石見銀山已經開採,但真正的礦脈日本卻沒有發現,要到明朝才發展,還有佐渡金山、富士金山、甲斐金山,這些金礦銀礦應該早一點發掘出來,有利於大宋改善財政。

要知道朝廷給自己開出的條件是每年一千萬兩銀子的進項,若不充分利用日本的金銀銅礦,怎麼完得成朝廷的任務。

範寧想到這,便欣然道:“這個要求完全有利雙方,我可以答應,鯤州就有一支專門尋找金銀礦的隊伍,我可以安排他們來貴國尋礦,另外,煉銀法也可以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日本,但有一個條件,我希望日本國在南面也出售一座島嶼給大宋,用作船隊中轉補給。”

日本目前對島嶼還遠不重視,加之北面已經出售了佐渡島給宋朝作爲中轉補給地,南面出售一兩座島嶼也沒什麼不可以。

藤原教通便道:“只要面積不太大,低於方圓十里,那就可以出售。”

範寧微微笑道:“在伊豆半島外海有一座小島,方圓也就五里,正好適合作爲鯤州船隊中轉,另外,在西海道大隅國南部外海也有座島嶼,當地人叫做種子島,方圓十里左右,非常適合大宋商船中途補給,這兩座島希望能賣給大宋。”

藤原教通和藤原師實低聲商議片刻,藤原教通道:“這兩個島嶼屬於伊豆國和大隅國,如果他們同意出售,那日本朝廷不反對。”

範寧心中大喜,有了這兩座島,大宋水軍在日本國南部就有了駐紮之地。

.........

經過三天的談判,大宋和日本國之間終於達成了官方貿易協定,雙方同意在攝津國東城郡港口開闢第二座貿易港,對接泉州港,實施官方貿易,範寧提升程清爲正八品經略府參事,爲海外經略府駐日本貿易代表,而藤原教通則任命藤原長盛爲日本國駐泉州貿易代表。

以此同時,宋朝官員用三天時間招募了兩萬五千名日本勞工和兩千名日本少女乘坐三百艘海船遠赴琉球府,開啓了宋朝大規模開發琉球府的序幕。

由於琉球府條件較爲艱苦,海外經略府適當提高了勞工待遇,食宿衣服全包這個條件不變,主要是月薪從鯤州的一兩銀子漲爲一兩半,而兩千少女的月薪則漲爲八百文錢,她們主要從事做飯、洗衣、縫補等後勤工作。

當然,經略府的官員都知道,這是鯤州經驗的翻版,這些日本少女最終都會嫁給駐守大小琉球島的士兵和當地百姓,最後留下來成爲大宋海外居民,這也是爲了鼓勵士兵留下安家的一種有力措施。

這其實早已經不是秘密,九年前第一批赴鯤州的五百名日本少女都曾先後回家探親,給家人帶去不少銀錢布匹,她們早已嫁爲人婦,在官府落下戶籍,成爲令日本百姓羨慕萬分的宋朝人,後來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共三千名日本少女也最終落戶鯤州,她們不僅是嫁給駐軍士兵,還嫁給當地普遍百姓。

這也成爲很多偏遠地區日本少女擺脫貧困生活的一種最好途徑,所以兩千個少女名額,在一天內便募集滿了。

經過半個月的海上航行,三百艘海船抵達了琉球縣。

範寧趕赴鯤州和日本一個半月,琉球縣的官員也做好迎接勞工的準備,從泉州發來的三千頂大帳和其他物資已先一步送至琉球縣,琉球府在城南和鯉魚銀礦搭建了兩座軍營,兩萬五千勞工主要從事採礦、伐木和築路,而城內百姓則負責種糧。

他們首先要用一年的時間將琉球縣徹底盤活,是它成爲一座能夠自我造血,充滿經濟活力的大縣,然後以琉球爲根基,開始向中部和南部擴張,爭取用五年的時間將琉球府建成第二個鯤州。

琉球海港格外忙碌,數百名從鯤州過來的士兵正熟練地組織三萬勞工,他們經驗豐富,能有效地組織管理勞工,這也是範寧考慮到琉球府士兵經驗不足,短時間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所以他便調五百老兵駐防琉球府,專門負責管理勞工。

勞工抵達目的地,先休息三天,一是讓勞工從坐船的虛弱中恢復,其次是適應環境,再其次讓勞工彼此熟悉,好在工作中互相照顧,這一點很重要,在毒蟲滋生琉球府,如果不互相照顧,互相幫襯,他們會過得很艱難,道理也很簡單,一個人打死一條蛇不容易,但一羣人幹掉一條蛇卻輕而易舉。

勞工集中後,分配了大營,分發了衣服鞋襪,便由士兵們帶着他們去了兩座大營。

範寧現在更關心掃除土著敵人的情況,他剛進縣城,都指揮使周密便趕了回來,向範寧彙報這一個半月的剿匪情況。

“我們拔除兩個部落巢穴比較容易,用十天時間,兩個巢穴都徹底剿滅了,但就在返回琉球縣城的半路,我們遭到土人的伏擊,死傷了數十名弟兄。”

“莫非還有第四座土著巢穴?”範寧問道。

“也不是,是因爲這兩個巢穴各有幾支獵隊出去打獵,躲過了我們的襲擊,他們大概有四百餘人,對我們異常仇恨,化整爲零,在森林內不斷偷襲伏擊我們,後來的一個多月,我們就是在圍剿這些零星的土著人。”

“剿滅效果如何了?”

“剛開始不是很順利,他們熟悉地形,身體靈活,來去如飛,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後來南部漁番土人加入我們後,我們便逐漸掌握了這些土著人的行動規律,開始卓有效果,擊殺了大量土人,到目前爲止,剩下的敵人已不足五十人。”

範寧負手走了兩步,又問道:“漁番土人爲何要幫助我們?”

“回稟使君,一方面是我們遵從使君的命令,沒有傷害他們,他們感覺到了宋軍的善意,另一方面也是他們之間本身就仇恨很深,所以願意加入我們,另外,漁番的兩個大酋長也來了,要拜見使君。”

範寧點點頭,欣然道:“他們人在哪裡?”

“已在縣城內等候!”

..........

很快,範寧在縣衙見到了這兩名大酋長,看起來他們的相貌以及膚色和泉州本地人區別不大,和被消滅的小黑人差異明顯,這也是他們長期和泉州以及福州漁民通婚的結果,甚至有不少土著人就是百年前從沿海遷徙到琉球島的漁民後代。

漁番是宋軍給他們起的名字,意思是打漁爲生的土番,而泉州漁民則將他們稱爲高山番和東番,東番人實際上是客家人的一個偏支,原本生活在琉球島西部平原地區,兩百多年前,從呂宋過來的土著不斷增多,奪走了他們的領地,他們不得不逃到南部,以打漁爲生。

這兩名大酋長是一對同父異母兄弟,一個叫阿朗,一個打生,年紀都在四十歲左右,他們的祖父是泉州漁民,穿一身青布麻衣,和沿海漁民沒有什麼區別,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泉州土話,也就是客家語。

周密給兩名大酋長介紹了範寧,兩人上前跪了下來,激動地說着什麼,周密給範寧翻譯道:“他們說,使君率天軍剿滅了盤踞琉球的小黑魔,拯救了東番人,東番人願意效忠大宋皇帝,成爲大宋子民!”

範寧欣然點頭,連忙扶他們起來,請二人進大堂坐下。

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
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