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

六月初,二十萬新增大軍抵達了五原城,加上五原城之前的八萬大軍,宋軍總兵力達二十八萬之多,大小戰船三千餘艘。

在城外大營的帥帳內,範寧召開了戰前高級別議事,所有都統制以上將領都參加。

範寧在大桌上鋪開一張巨大的西夏地圖,範寧用木杆指着興慶府對衆人道:“從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興慶府只剩下不超過八萬的軍隊,在城外的碼頭上有西夏最大的倉庫羣,裡面有他們爲攻打宋朝籌集的無數糧草和物資,我們船隊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摧毀他們的倉庫和裡面的糧草物資。”

旁邊狄青遲疑一下道:“興慶府的北面是定州,如果我們船隊經過定州,很容易被發現,他們很可能就會事先轉移糧草物資。”

範寧笑道:“這裡面涉及到一些細節問題,定州城距離黃河約兩裡,站在城牆上是可以清晰看見黃河內的情形,但如果是夜間,他們就看不到了。

而且黃河寬達十幾裡,我們儘量沿着黃河東岸走,他們不可能發現,從定州到興慶府也不過五十里,我們天黑時走,次日天亮前肯定能趕到興慶府。”

旁邊一名都統制道:“一旦我們兵臨城下,西夏會不會徵召各州府軍隊勤王?”

“肯定會,幾萬人守不住一座都城,興慶府必然會徵召附近州府的軍隊趕赴都城勤王,我還是那個原則,不要過早和對方正面作戰,要不斷地削弱他們,一點點蠶食他們,寧可時間久一點,要以最小的代價來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衆人都默默點頭,範寧又道:“在西夏所有的城池中,我們要關注兩座城池,一是定州城,我們必須要拿下,作爲我們在西夏腹地的根基,目前定州城大概有軍隊一萬人,我不知道西夏朝廷會不會徵召他們回興慶府,如果徵召,我們直接占城,如果西夏不徵召,那就必須集中大軍攻下定州。

其次便是這座城池,範寧一指南面的西平府,“這座城池在黃河東岸,他們勤王興慶府必然會過黃河,我們這次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要全殲西平府的軍隊。”

.........

衆將都回去準備了,大帳裡只剩下範寧和狄青二人。

狄青語重心長道:“你恐怕得面臨一個抉擇,以前宋軍都沒有遇到過,這次你會遇到,佔領西夏的腹部城池,你要怎麼處理党項人?”

範寧緩緩道:“實際上,宋軍在攻佔東京遼陽府時就遇到了,我對水軍下的命令是,無論老幼,抵抗者格殺勿論,這次也是一樣。”

“党項人很兇悍,戶戶有兵器,我雖然不贊成大屠殺,但婦人之仁也同樣會讓我們吃大虧,你要多提防,把這個分寸把握好。”

範寧點點頭,“我知道了!”

狄青又嘆了口氣,“可一旦你動手殺了平民,以後這件事就會成爲的污點,我自己就深有體會,當年我奪取宥州,爲防止党項人裡應外合,我下令屠殺了歲香、毛奴、尚羅等十幾個部族上萬人,後來朝廷百官聯名彈劾我時,這件事就成了我最大的罪證。”

範寧沉默片刻,笑道:“我只求問心無愧,至於其他的,隨他們去說!”

次日一早,範寧命楊文廣率三萬軍守五原城,他親自統率千艘戰船,二十萬大軍起拔浩浩蕩蕩南下,宋軍拉開了進攻西夏的序幕。

.........

西夏在立國幾十年後,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宋軍的戰船隊竟然會兵臨城下。

六月二十日,天剛亮,興慶府城外的黃河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宋軍戰船,足有八百艘戰船出現在寬達十幾裡的黃河河面上。

停靠在岸邊的數百艘巨型皮筏子都被大火吞沒,岸邊的倉庫羣也燃起了熊熊烈火,一百二十座倉庫,五十萬石糧食、三十萬擔草料和無數的兵甲物資都被付之一炬。

興慶城內一片混亂,城門緊閉,五萬大軍站在城頭上,一個個神情嚴峻,目光中充滿了震驚,從天子到走販,從上將到士兵,沒有一個人會想到今天這令人恐懼的一幕。

不僅如此,一萬宋軍還在東岸登陸,無情地摧毀一望無際的麥田,麥田裡長滿了綠油油的麥苗,這裡的糧食每年只收一季,麥田被宋軍摧毀,碼頭上辛辛苦苦攢下的存糧也被燒燬,這意味着今年西夏將面臨饑荒。

興慶府城外的百姓都紛紛遠逃,有宋軍騎兵四處點火,整個城外陷入了一片火海。

數十名懷揣兵符和聖旨的使者騎馬衝出南城門,向西夏各地飛馳而去,樑太后緊急下達十幾道旨意,要求各地西夏軍趕赴京城勤王。

西夏由於人口不多,不得不實行全民皆兵的國策,但平時的常備軍並不多,也就二十萬人,其中十萬大軍守漫長的南方邊境,另外十萬人除了守河西各地的五萬人外,其餘五萬大軍都部署在京城。

這次西夏舉國動員,準備動用三十萬大軍攻打宋朝,除了原有的十萬邊軍外,實際上就新徵發了二十萬後備軍。

其中十萬後備軍兩次慘敗,全部葬送在河套,還有十萬大軍則分佈在各州府,樑太后就是緊急徵調這十萬後備軍勤王。

南面邊疆的十萬大軍不能動,一旦調走,外面的三十萬宋軍肯定會全面殺進西夏腹地,河西走廊的五萬軍隊也不能動,否則河西走廊不保。

形勢十分危急,西夏的高官重臣也顧不上其他州府是否空虛,這個時候,保住京城纔是第一次重要。

第一支抵達興慶府的勤王軍隊,是定州的一萬後備軍。

定州位於興慶府北面約五十里處,是興慶府的北大門,平時有一萬守軍,由於宋軍數百艘戰船兵臨興慶府城下,這就很容易給西夏朝廷造成一個錯覺,那就是北大門已經沒有意義了。

對於西夏朝廷而言,定州確實沒有作用了,既不能攔住宋軍主力南下,也不能攔截宋軍的後勤隊伍,只能孤守城池,所以西夏朝廷毫不猶豫地將定州城的軍隊調回興慶府。

但後果卻很快出現了,一萬宋軍迅速開進定州城,不料,宋軍進城後,卻遭到城內軍民激烈抵抗,宋軍傷亡近千人才徹底佔領定州。

範寧隨即下達命令,殺光了城內十四歲以上的所有男子,共計五千六百餘人,這道命令後來便成了範寧最大的一個政治污點。

..........

兩天後,範寧率領十萬大軍進駐定州,將定州作爲宋軍的後勤基地,這卻是西夏朝廷沒有想到的,他們認爲定州對他們沒有意義了,卻忘記了定州對宋軍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宋軍佔領了定州,也就在西夏的腹地紮下根基了。

..........

西夏的興慶府周圍分佈着幾座大城,北面的定州,南面的順州、靜州、懷州和靈州,一共五座大城拱衛着都城興慶府。

這五座大城,只有靈州在黃河東岸,其餘四座大城都在黃河西岸,黃河西岸又大大小小分佈着數十條運河和河流,形成了一片稠密的水網。

水源豐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使這片遼闊的土地在歷史上一直被稱爲塞上江南,成爲西北地區最富庶的地區。

靈州又叫做西平府,位於五城中的最南面,它位於黃河東岸,一旦宋軍從南面殺入西夏腹地,首先就要兵臨西平府城下,所以西平府又被稱爲興慶府的南大門,駐紮了兩萬後備軍,並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糧食。

既然北大門定州已經放棄了,西夏朝廷爲了最大限度保存兵力,便下旨讓西平府的兩萬後備軍也趕赴興慶府勤王。

西平府的兩萬軍趕赴興慶府卻和其他四個州不一樣,它需要渡過黃河。

謀定而後動,宋軍在出兵之初便盯住了西平府。

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
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