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

範寧的官房在樞密院,他雖然出任樞密院最高職務樞密使,但樞密院的日常事務卻不歸他管,而是由知樞密院事或者同知樞密院事負責,他這個最高職務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他現在的實職是河北宣撫使、徵北大元帥,只不過他現在常呆京城而已。

雖然在樞密院不管實際事務,但範寧的官房卻很大很寬敞,一座獨院,分裡外兩間,各種陳設佈置顯得很氣派。

範寧正坐在桌前看書,門外一名侍衛道:“歐陽相公來了!”

竟然是自己的岳父來了,範寧連忙起身出門迎接,歐陽修視力很糟糕,帶着深度眼鏡,走路也小心翼翼。

“賢婿,我就不進去了,你立刻跟我去慈安宮,太后召見七相,大家都去了,讓我來通知你。”

“岳父大人,可是爲辭職呈一事?”

“應該是,官家去見太后了,哎!這件事我們做得有點過份了。”

範寧淡淡道:“這件事雖然知政堂稍稍強勢了一點,但根本原因是在天子,就算是一個教訓吧!”

歐陽修點點頭,“不說這些了,你趕緊跟我走,別讓大家等久了。”

範寧跟隨歐陽修出了樞密院,兩人各坐上一頂官轎,迅速向慈安宮而去。

.......

慈安宮內,七名相國已濟濟一堂,曹太后依舊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前面放一掛竹簾遮擋。

“今天把七位相公請來,主要是想爲哀家皇孫的魯莽行爲向大家道歉。”

曹太后開門見山,把身段放得很低,格調也定下來,是天子錯了,她來道歉。

她又繼續道:“當年先帝立皇太孫太晚,先帝對他教導不夠,先帝駕崩時託付哀家管教官家,只是哀家身體不太好,對官家疏於管教,以至於他不太明白事理,做下了今天的荒唐之事。”

曹太后綿裡帶針,雖然把責任全部攬過去,卻把先帝推出來施壓,同時也暗示重臣,官家教導不足,你們也有責任。

衆人面面相覷,富弼欠身道:“啓稟太后,我們無意給天子施壓,如果有協商的餘地,我們也不會走出今天這一步。”

半晌,曹太后問題:“事情已經到了哪一步?”

“太后,今天上午天子已經頒發了恢復三省制的旨意。”

“那現在這份旨意在哪裡?”

“目前還在知政堂,這是正式旨意,知政堂無權封駁,只能頒佈下去,但我們無法接受,只能提請天子重組知政堂來頒佈它。”

曹太后點點頭,“這份旨意轉給哀家吧!由哀家來廢除它,另外,哀家可以保證,新頒佈的三省制不會廢除知政堂表決制度。”

“太后睿智!”

曹太后向旁邊女官使個眼色,女官立刻將每人的辭呈還給各人,曹太后道:“天子已向哀家保證,不會再有下次,你們把辭呈收回去吧!”

話已經說到這一步,太后給了保證,事情也該和解了,衆人也不再堅持,便各自收回了辭呈。

衆人隨即起身告辭,曹太后笑道:“範相公請稍微留一下!”

範寧又重新坐下,待衆人都去了,曹太后才緩緩道:“哀家沒想到你也會辭職,難道徵遼大業就要半途而廢?”

範寧微微笑道:“微臣只是辭去參知政事之職,但微臣還是樞密使,還是徵遼主帥,太后不必擔心。”

曹太后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看來是哀家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了!”

這當然是玩笑之言,事情嚴不嚴重,他們心裡都很清楚。

曹太后沉吟一下道:“哀家今天已經批准了第一筆白銀,兩百萬兩,希望能按照你的方案書妥善使用。”

範寧大喜,連忙道:“謝太后對南大陸的關心厚愛!”

曹太后笑了笑道:“官家的心情估計不會太好,你去安慰他一下,勸勸他,做事不要太急於求成!”

“微臣遵旨!”

.........

趙頊今天的心情着實灰暗,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遭遇知政堂全體遞交辭呈的尷尬一幕,他還特地去諮詢了自己在東宮時的師父,龍圖閣大學士韓贄,韓贄告訴他,他認準的事情就要堅持。

趙頊把韓贄所說的堅持理解成了強硬,當知政堂昨天將反對三省制的聯合聲明交給他後,今天一早,他強硬地頒佈了詔書,企圖讓知政堂屈服,沒想到知政堂更強硬,以集體辭呈來回應他,頓時讓他慌了手腳,不得不向皇祖母求援,最後被皇祖母痛罵一頓。

倒不是趙頊喪失了勇氣,而是他不敢再繼續強硬下去,他心裡很清楚,只要他批准了七相辭職,必然會導致朝廷百官的辭職大潮,那時離他被廢就可能不遠了。

趙頊終於意識到自己捅了馬蜂窩,令他心中沮喪不已。

御書房內,趙頊負手來回踱步,他剛剛得到宦官傳來的消息,七相已收回辭職,這讓他稍稍鬆了口氣,但心情卻高興不起來,七相固然收回了辭呈,但他的詔書也被太后廢了,這是在特殊時刻,太后擁有的特殊權力,太后不僅可以廢除詔書,也可以廢除皇帝。

這時,門口有宦官稟報,“陛下,範相公求見!”

“不見!”趙頊心中惱火地一口回絕。

宦官愣了一下,轉身剛要走,趙頊嘆了口氣,“讓他進來吧!”

他畢竟是天子,而不是孩子,能迅速冷靜下來,他便意識到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

不多時,範寧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哼!”趙頊忍不住重重哼了一聲,看見範寧,他心中的一肚子氣又翻騰起來。

範寧心中好笑,繼續道:“太后已經將兩百萬兩白銀批下來,微臣特來把具體實施方案交給陛下。”

趙頊一怔,他從桌上找到富弼的奏摺,問道:“富相公已經遞交了報告,難道你們兩者還不一樣。”

“原則都是一樣,只是富相公的奏摺是五年計劃實施草案,在細節處稍有不足,而微臣的報告是針對這兩百萬兩銀子的具體使用方案,要比富相公的草案詳細得多。”

說完,範寧將一份奏摺放在趙頊御案上。

趙頊回位子坐下,對範寧道:“坐下吧!”

“謝陛下!”

範寧坐了下來,趙頊這才拾起範寧的方案書細看。

其實這份方案書就是兩百萬兩白銀的詳細拆解,以及使用時間順序,從現在到明年八月。

雖然趙頊很有興趣,但這份報告的真正作用卻是讓趙頊慢慢冷靜下來。

看完報告,趙頊臉色的一絲慍色也消失了。

趙頊沉吟一下,坦率說道:“當年朕還叫你一聲叔父,也是你把朕推上皇太孫的位子,母后臨終前也囑咐朕要聽你的話,雖然現在我們是君臣關係,但你在朕心中和別的大臣確實不一樣,朕就想問你一句話,你爲什麼也要和他們一樣遞交辭呈逼朕?”

範寧淡淡笑道:“我和其他相國雖然都遞交了辭呈,但我和他們的動機卻不一樣,我的辭呈是一根棍子,把你狠狠打醒!”

趙頊一下子愣住了,他心底深處最柔軟之處被觸動,鼻子一種莫名的酸楚。

趙頊連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天空,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好一會兒,趙頊問道:“相公能告訴朕,究竟是哪裡錯了?”

範寧緩緩道:“君權和相權之爭由來已久,就拿要恢復的唐制來說,武則天爲了打擊皇權而加大了相權,唐玄宗爲了奪取制詔權而建立集賢殿書院,用黃麻寫詔書和中書省的白麻詔書抗衡,重用李林甫、楊國忠之流服從君王的相國。

唐肅宗爲了抗衡相權不惜重用宦官,最後導致晚唐的宦官之禍,從這三個例子,陛下看到了什麼?”

趙頊沉思片刻道:“相公是說制衡?”

“對!制衡,沒有哪個君王不想增加自己的權力,壓制相國的權力,但只要不是太過份,一般都是相國讓權,具體方法都是用制衡的手段,但陛下用了什麼手段,直接剝奪相國的表決權,簡直沒有一點帝王之術,制衡原則到哪裡去了?”

趙頊臉上發燙,他終於明白自己哪裡錯了?自己的想法沒錯,但手段錯了,才導致知政堂的強烈反彈。

沉默片刻,趙頊問道:“那朕該怎麼辦?”

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
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