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

富弼和文彥博走了,王安石卻留了下來。

趙頊負手站在窗前良久,眉頭輕皺道:“上一次範相公收復幽州,朕對他幾乎沒有任何封升,只是賜了一點財物,這次他奪取大同府,朕該怎麼辦?”

王安石躬身道:“上次微臣就勸陛下,攻打大同府應該換帥,讓韓相公或者呂相公出徵都可以,範相公這幾年一直在帶兵打仗,也很辛苦,該他讓好好休息,和家人多團聚。”

趙頊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冷冷道:“王相公,你以後有什麼諫言就明說,不要再說這些虛言,會誤導朕,你明白嗎?”

王安石額頭上見汗,連忙道:“微臣知錯,其實微臣是有點擔心的。”

“說,擔心什麼?”

王安石看了看兩邊宦官,趙頊喝令道:“你們都退下!”

幾名服侍宦官都退了下去,御書房只剩下王安石和趙頊二人。

王安石這才低聲道:“陛下,範相公執掌軍權太久了,雖然他是文官,但他畢竟是相國,懸殊的地位會讓諸將對他有一種仰望,尤其一半以上的都統制都是他一手提拔,這幾年,他連續滅西夏,收復幽州,奪取雲州,實現了大宋百年未有的豐功偉績,微臣之前專門派人去軍中調查,在底層軍人心中,範相公簡直就如神一般的存在,微臣很擔心,久而久之,在將領心中,他的重要性會超過陛下。”

“所以你去年建議朕御駕親征幽州?”

“正是!”

趙頊負手久久注視着窗外,良久,趙頊冷冷道:“你覺得他會有不臣之心?”

“陛下,有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海外分封就是範相公一手促成,他自己的家族在北島也購買了土地,雖然名義上他們依然承認自己是大宋臣民,但實際上他們卻完全自治,這和東周分封諸國有什麼區別,所以臣一直反對這種海外分封制,只是支持海外分封的權勢太強大,沒有臣插嘴的餘地。”

停一下,王安石見趙頊沒有說話,便索性直接挑明瞭。

“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說,如果他沒有自立之心,他何必搞海外分封制?”

趙頊渾身一震,目光變得狐疑起來,他沉思片刻道:“海外分封制式朝廷反覆討論過,大家都一致認爲他們雖然在海島內有自治權,但並不在大宋的本土範圍內,他們在海島內怎麼折騰,只要不出海島,對大宋就不會有威脅,這就相當於封權臣們一個莊園,他們也有莊丁,也在莊園內一言九鼎,但只要不稱孤道寡,只要不勾結敵國,朝廷都能容忍,所以朕也同意了海外分封制,王相公是不是把問題想得太嚴重了?”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一步,王安石隨性也豁出去,他躬身道:“陛下,微臣現在並不是攻擊海外分封制,雖然微臣不贊成這種分封制,但朝廷已經通過,陛下也已批准,也實施了多年,在沒有出大亂子之前,微臣也不打算再推翻這個決定。

微臣只是說範相公積極主導海外分封,自身也獲得了巨大利益,微臣的意思是說,從海外分封制可以看出範相公有自立之心,說得嚴重一點,他就是有不臣之心,現在他手握軍權,在軍中威望極高,他的不臣之心會不會隨之膨脹?不再滿足於海外分封?”

“他應該不至於吧!”

“陛下,微臣也不敢說範相公會擁兵造反,但讓一個有不臣之心的掌握軍權,這絕非明智之舉,就像陛下所擔心的,他現在已經封無可封,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出於審慎考慮,微臣也不建議再讓他繼續統領大軍了,這對陛下和他都有好處。”

良久,趙頊長長嘆了口氣,“或許你說得對,讓他脫離軍權,對朕和他都是一種解脫。”

負手走了幾步,趙頊又問道:“那朕該怎麼對他說?”

“陛下不是已經給了他銀盒了嗎?微臣相信他能看懂陛下的暗示。”

..........

大同戰役後,範寧令楊文廣率三萬軍鎮守大同府和應州,又任命劉奎爲大同戰時知府,他則率領十餘萬大軍返回了幽州。

五天後,範寧返回了京城。

入夜,範寧在書房裡取出了銀盒子,盒子已經被徹底割開,包在一方綢緞裡,天子的那份密旨就靜靜躺在盒子中。

範寧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了天子趙頊給自己密旨的意思,這份密旨是一種暗示,暗示自己可以結束了。

這種暗示並不是來自於密旨的內容本身,範寧也相信趙頊是真心願意給北島十萬戶移民,作爲對自己有功於大宋的獎勵。

關鍵是這份密旨到來的時機不對,十萬戶的移民絕不是一個小數字,在滅西夏後,天子已經連續給了北島兩萬移民,作爲對滅西夏和收復幽州的獎勵。

但十萬戶移民的獎勵應該是終極獎勵,應該在自己滅了遼國後纔給予,但現在就早早提出來,這是不是意味着天子不希望自己再繼續領兵打仗了。

狄青已經在收復幽州後正式退仕了,告別之時,狄青給了自己一個善意的提醒,自己已經有了功勞震主的跡象,如果自己看不到這一點,後果會很嚴重。

範寧開始慢慢回過味來,那麼自己該怎麼辦?

這時,門開了,妻子朱佩端着一盞茶走了進來,吃飯時,她就發現丈夫有心事,這是很少見的,讓朱佩心中升起了一絲擔憂。

“夫君,發生了什麼事?”朱佩將茶放在桌上問道。

範寧搖搖頭笑道:“沒什麼事,一切正常!”

“夫君,你不用安慰我,你有沒有事我看得出來,這次你的心事很重。”

範寧輕輕嘆口氣,握住妻子的手道:“如果我讓你們都去北島,你覺得家裡人會反對嗎?”

“反對倒是不會……可是,你爲什麼這樣說?”朱佩一臉驚疑地問道。

範寧想了想道:“你沒看見這兩年我太出風頭了嗎?天下人都視我爲大宋救星。”

“可是你確實爲大宋立下了豐功偉績,大家敬仰你、讚許你不是很正常嘛?”

“但天子呢,他會怎麼想?”

朱佩頓時明白了,她小心翼翼道:“夫君的意思是說,有點功勞震主了?”

範寧點點頭,“我已經感受到了,上次他御駕親征幽州,就是有點不甘心地表現啊!”

“可天子應該對你很信任纔對,是夫君你把他推上了皇位,這些年,你提的意見他不都採納了嗎?”

“天子是對我很信任,但這種信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不能威脅到他的皇位,一旦我掌握軍權太久,在軍中積累了巨大的威信,然後功勳卓著,他就必然會擔心了。”

說到這,範寧嘆了口氣,“畢竟他的祖先就是通過陳橋兵變得到的皇位,他怎麼可能不擔心呢?”

“那夫君打算怎麼辦?”

範寧沉吟一下道:“我想交出軍權,辭去相位,然後帶領全家人出海走一圈。”

朱佩想了想,又問道:“可是。。。。。夫君用什麼理由呢?”

範寧微微笑道:“理由我早已經想好了,就說祖母病重,我要去北島探望她老人家,佔了一個‘孝’字,他必然會同意。”

...........

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
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