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

應該說,這是範寧精心準備的一個陷阱,三軍將士都看到了一個事實,數十艘三佛齊戰船追擊正在打擊海盜的宋軍哨船,還奪取了其中一艘,這是赤裸裸的戰爭挑釁行爲。

使宋軍一下子站到了道德制高點上,無論對南洋的哪個國家來說,宋軍都是被迫反擊。

這更是給國內一個交代,宋軍絕沒有做倚強凌弱之事,是三佛齊國欺人太甚,發起戰爭挑釁在先。宋軍爲了維護大國榮譽,不得不實施反擊。

這場遭遇戰沒有什麼懸念,在宋軍兩萬石大船的無情碾壓下,三十幾艘船被撞的七零八落,很快便被撞沉了大半,剩下的十幾艘拼命逃跑,數十艘宋軍戰船卻緊追不捨。

距離三佛齊國海岸還有二十餘里,三十五艘三佛齊站在只剩下七艘,其他二十八艘船全部被撞沉,近千名士兵在大海中喪命。

就在這時,一百多艘三佛齊戰船出現了,它們是來接應本國船隻,卻沒有和宋軍作戰的想法,但事態的發展已經由不得它們決定。

範寧隨即下達了全軍作戰的命令。

二十艘皆爲兩萬石的槳船向三佛齊戰船殺去。

三佛齊國的水軍主將叫做蒲文達,是軍方有名強硬派,他最初主張偷襲新港,建議被國王否決後,他便考慮到了利用海盜,南海突然出現的海盜就是由他一手策劃,由五百餘名水軍士兵和四十艘小型戰船裝扮爲海盜。

此時,蒲文達見自己派出去三十五艘戰船隻剩下七艘逃回來,頓時大怒,喝令道:“宋軍入侵三佛齊,將他們徹底殲滅!”

一百多艘戰船敲響了戰鼓,從四面八方向宋軍戰船殺去。

宋軍的戰船雖然高大堅固,但比較笨拙,並且吃水很深,在淺水區域很吃力,而三佛齊戰船卻機動靈活,且數量是宋軍戰船的七倍,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蒲文達覺得自己能打贏此戰。

範寧已經盯住了對方的主船,那是三佛齊國最大的戰船,載重量達三千石,是由一艘宋朝的貨船改裝而成,這一點宋朝做得不錯,嚴禁高載貨量的船隻出口,使三佛齊國想拿到大船十分困難,這艘三千石的戰船同時也是三佛齊國最大的船隻了。

範寧的三萬石槳船迎風破浪向對方主船衝去,蒲文達見對方來勢洶洶,急聲令道:“避開它!”

他的船隻急向左轉,避開了對方大船的猛烈一撞,兩艘旗艦交錯而過,數百宋軍居高臨下向下放箭,三佛齊國士兵紛紛躲進船艙。

就在兩艘即將分開時,從大船上拋下一個黑黝黝的鐵疙瘩,足有四五十斤,‘咚!’的一聲砸穿了艙頂,掉入船艙之中。

包括宋軍在內,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在兩艘船駛離不到二十丈遠,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敵軍旗艦火光迸射,隨即濃煙騰空而起,震天動地的爆炸聲讓很多人的耳朵都嗡嗡直響。

宋軍的三萬石戰船也衝擊波掀得左右劇烈晃動,差點被掀翻。

當硝煙散去,海面出現了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三佛齊軍隊的三千石主船被炸得面目全非,船體被炸成兩段,正在迅速沉沒,水面上全是木屑,更讓人恐懼的是,海面上看不見一個求生的士兵,那可是滿載着三百多名將士啊!主將蒲文達也在船上,竟然被炸得全軍覆滅。

範寧也暗暗後怕,他沒想到鐵火雷威力如此駭人,如果是交錯時爆炸,那麼自己的船隻也肯定會被衝擊浪掀翻,他暗暗決定,不能再這樣直接投雷了,必須要用投石機在五十步外投射。

主船被炸沉,給三佛齊國水軍帶來的衝擊是致命的,其他戰船士氣低迷,無心再戰,紛紛向海港內撤離,宋軍大船緊追不捨,不斷將敵船撞碎、撞沉,海面上到處是求救的士兵,但沒有人理睬這些溺水士兵,進入海港時,三佛齊國戰船隻剩下二十餘艘。

宋軍的千石級戰船也出動了,它們沿着海岸搜尋,不斷摧毀海盜的船隻。

令人震驚且恐懼的一幕出現在末羅瑜港口內,上百艘軍艘被積壓在一起,宋軍開始放火燒船,海港內濃煙滾滾。

國王佔卑恐懼萬分,急令地華伽羅前來向範寧求饒。

地華伽羅被帶上大船,他急聲道:“範使君,爲什麼要攻擊三佛齊國?”

一名充當翻譯的商人幾乎是同步翻譯。

範寧冷冷道:“宋軍巡哨船正常追擊海盜,是你們的戰船偷襲宋軍戰船,也是你們主動宣戰,一場海戰已經結束,但戰爭並沒有結束,請你告訴國王,除非三佛齊國徹底投降,並答應宋軍的條件,否則宋軍將上岸征伐,將戰爭進行到底。”

地華伽羅已嚇得膽寒,不敢再呆下去了,急匆匆趕回王宮。

這時,國王佔卑已經從逃回來的水軍口中得到了一些消息,宋軍在追擊海盜時和三佛齊國水軍發生了衝突,蒲文達率軍救援時,直接向宋軍開戰,但宋軍用了一種厲害無比的武器,將蒲文達的坐船直接擊沉了。

佔卑頓時又氣又急,大罵蒲文達的愚蠢,自己死了還要拖累三佛齊國。

地華伽羅也匆匆趕來,急聲道:“王上,宋軍已經向我們宣戰,恐怕會打上岸來。”

佔卑急派人把商會首領蒲開支請來商議,蒲開支正是陣亡的水軍主將蒲文達的叔父,聽完範寧囂張的轉述,他恨聲道:“有什麼好商量的,我們的商業已經被逼死了,他們還想幹什麼?我們有十萬大軍,海上不是他們的對手,上岸來就未必怕他們。”

另一名軍方主將淡伽羅也道:“王上,不如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去和他們談判,一方面集結軍隊,談得好,大家就休兵,談不好就只能開戰,難道我們也要像呂宋國一樣,被舉國趕出呂宋島嗎?”

做兩手準備的方案也不錯,佔卑便對地華伽羅道:“你去和範寧談判,我想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條件?”

地華伽羅無奈,只得重新返回範寧大船,這時,末羅瑜城海灣內被熊熊烈火覆蓋了,不僅所有的戰船都被點燃,連停泊在海灣內的民船也難以倖免。

地華伽羅心驚膽戰,繞了一個大圈才被帶到範寧的主船上。

這時範寧已經寫下書面條件:

第一,三佛齊國必須交出所有海盜,並賠償海盜造成的損失一百萬兩黃金。

第二,三佛齊國割讓海峽對岸半島給大宋。

第三,三佛齊國不得再擁有水軍。

第四,三佛齊國不得再有任何歧視宋朝商人的規定,

第五,三佛齊國質子於宋朝都城,每年需派使者去朝覲大宋皇帝。

以上五個條件,一旦三佛齊國同意並履約,雙方可簽署停戰協議,宋軍將盡快撤軍。

地華伽羅坐船艙內,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份書面條件,三佛齊國沒有自己的文字,民間用的梵文,官府用的是漢文。

事實上,範寧根本沒有見他,而且命人將一份書面條件書交給他,範寧心裡很清楚,現在說談判還爲時過早,不把三佛齊國打痛了,他們是不會有談判誠意的。

地華伽羅心中長長嘆了口氣,他知道這一切都源於當年對方想要海峽北面那塊土地,三佛齊婉拒了,噩夢便接二連三而來。

當然,每個人都是從受害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地華伽羅就沒有想到幾十年來三佛齊國對宋商的歧視規定,不準宋商在末羅瑜開商行、建倉庫,獨吞了中轉貿易的鉅額利潤。

他也沒有想到三佛齊國派水軍假扮海盜,到處禍害南洋地區的貿易船隻。

他只想到三佛齊國的商業被打壓,宋朝不給三佛齊國活路,現在又打上門來了。

無奈,他只得拿着範寧提出的條件書返回了都城。

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
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