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

宋軍舉行了簡單的入城式,八萬大軍隨即入城。

大同城看起來要比幽州城小得多,人口約二十萬,房舍密集,在此之前,城內的契丹權貴大戶都已逃去了上京,使很多豪宅大院都大門緊閉。

大街上幾乎沒有行人,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店鋪也關了,所有城內的百姓都很緊張,不知宋軍進城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命運?

範寧馬鞭一指兩邊民宅,問劉智道:“醜話我要說到前面,宋軍進城自有一套規矩,城內所有民衆都要在城外集中,宋軍要進行搜城,確認沒有潛伏的遼軍後,大家才能正常回家,另外,城內所有的兵器軍隊都要沒收,讓家家戶戶把兵器放在院子裡,請劉知府挨家挨戶通知吧!”

劉智猶豫一下,“一定要這樣做嗎?”

“這是規定,幽州城我們就是這樣做得,宋軍不會趁機搶掠民財,如果不放心,金銀細軟可以隨身攜帶。”

萬般無奈,劉智只得匆匆趕去安排百姓出城,範寧則帶着軍隊來到了官倉。

劉奎已經先一步來到倉庫,正帶人清點倉庫物資。

“如何?倉庫內的物資豐富嗎?”範寧笑問道。

劉奎連忙行禮,“啓稟相公,帳上顯示還有糧食十五萬石,草料二十萬擔,雖然還沒有實際清點,但估計差不多,兵甲和各種物資還算是豐富,但比較陳舊,都是舊貨。”

“金銀錢財呢?”範寧繼續問道。

“帳上顯示白銀有五萬兩,黃金一萬兩,錢十萬貫,但倉庫裡卻沒有看到,倉庫小吏說被契丹人撤離時全部拿走了,基本可信。”

“你爲什麼說基本可信?”

範寧眼中可揉不得沙子,他不想聽結論,而是要劉奎拿出依據來,憑什麼說錢財是被契丹軍拿走,而不是掌管倉庫的官員私吞了?

“啓稟相公,進城前,一支斥候騎兵抓到了幾名落單的契丹士兵,在他們身上搜到了三千兩官銀,他們證實,身上的銀子是從官庫中所拿。”

範寧眉頭一皺,“契丹士兵不跟大隊撤走,爲什麼落單?”

“爲了錢,撤退的遼軍一時拿不了那麼錢財,便將銅錢和部分白銀埋藏在城外,這幾名士兵就是參與挖坑埋藏之人,他們被錢財蒙了心,便擅自脫離隊伍,回來挖錢。”

範寧頓時有了興趣了,“埋藏的錢財在哪裡?找到沒有?”

“已經去找了,據交代,埋藏的白銀已經被他們挖出來,只有三千兩,剩下的都是銅錢,很可能十萬貫銅錢都在。”

範寧心中迅速估算,十萬貫銅錢就是六十萬斤重,五千撤退士兵要帶兵器盔甲,又要帶足夠的乾糧,還要攜帶黃金白銀,更害怕被宋軍追殺,輕兵逃亡是必然的,十萬貫銅錢這樣的負擔,他們確實不願承擔。

想到這,範寧點點頭道:“你們繼續清盤庫房,務必要做到賬實相符。”

………..

此時,大同城內已經沸騰起來,百餘衙役挨家挨戶敲門,在街上大喊,要求百姓去城外集中,他們哄騙百姓,城內藏有遼軍,可能要爆發內戰。

數十萬百姓紛紛離家出城,揹着包裹,包裹裡是他們的金銀細軟,銅錢太重,帶不了,都紛紛藏起來,有的挖地窖埋上,有的裝進罈子裡沉入井中。

大街上,一羣羣百姓拖家帶口,步履蹣跚地向城外走去,一隊隊士兵在旁邊維持秩序,有的士兵還幫助體弱者拿行李。

這種全體百姓離城的規矩是範寧制定出來,在朝廷內的遭到很多大臣反對,很多大臣認爲這是勞民之舉,會讓遼國百姓反感宋軍,但範寧卻堅持要這樣做。

他認爲這是一種洗禮,必須讓遼國百姓都意識到,他們已經不再是遼國子民,而是大宋臣民,而驅逐百姓離城進行重新登記就是一種儀式,讓他們從內心意識到,他們已經和過去的生活告別。

一個下午的時間,二十餘萬百姓全部出城,南城外一片曠野裡,人山人海的百姓們瑟瑟站立,每個人心中忐忑而害怕,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是什麼?

城內宋軍開始挨家挨戶搜查,尋找可能藏匿在城內的遼軍士兵,到了三更時分,搜查全部完成,一共搜到藏在城內的遼軍士兵一百四十餘人,他們大多藏在寺院或者大戶人家府中,被宋軍搜查出來。

與此同時,城外擺出了長長一排桌子,四周燈火通明,照如白晝。

二十多萬民衆排成三十隊,開始一家一家的登記,登記完一戶,回城一戶。

這時,有一隊騎兵飛奔而來,高聲喊道:“樞密使有令,老弱婦孺可以先回城,每戶留一人登記即可。”

消息傳出,頓時歡聲如雷,一羣羣老弱婦孺離開隊伍,抱着年幼的孩子,扶住年邁的老人,向城內蹣跚走去。

………..

奪取大同城的消息傳到了京城,各家報紙都頭版頭條刊登這條喜訊,雖然收復雲州的消息令人歡欣鼓舞,但比起收復幽州時京城滿城沸騰的盛況,收復雲州還是顯得平淡很多。

這或許是連續不斷地喜訊大捷讓大家都有點麻木了,也或許是雲州遠遠沒有幽州的影響大,

這天上午,富弼、文彥博和王安石三人被召到御書房。

趙頊請三人坐下,又讓人上了茶,笑眯眯道:“大同城大捷令人鼓舞,三位相公有沒有什麼想法?”

富弼微微笑道:“微臣第一個想法就是,幾十萬貫的本錢沒有白投,終於有了收益。”

文彥博也呵呵一笑,“幽雲十六州終於收復齊了,這是可喜可賀的大事,陛下應該昭告天下,與天下萬民同慶。”

“王相公的想法呢?”趙頊的目光又轉向王安石。

王安石沉吟一下道:“陛下是想問要不要繼續擴大戰果,開始攻打遼國吧!”

趙頊點點頭,“王相公知朕也!”

富弼和文彥博對望一眼,天子果然有點頭腦發熱了。

富弼勸道:“陛下,目前我們和遼國的戰爭都是收復失地,尤其大同府之戰,遼國並沒有死守大同府的決心,派駐大同府的軍隊並不是它們的主力,如果現在直接攻打遼國,微臣認爲,時機還不成熟,我們準備也不夠充分。”

文彥博也勸道:“陛下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如果要攻打遼國,說實話,微臣也贊成,但關鍵是怎麼打,遼國國土上萬裡,我們要從哪個方向入手?微臣認爲要攻遼國,應該先攻東京遼陽府。

但東京遼陽府是遼國的本土之地,是它們財富的來源,如果奪取東京遼陽府,遼國便大勢已去,相信耶律洪基也明白這一點,從他當初寧可放棄幽州也要保遼陽府,就能明白遼國要保東京遼陽府的決心。

www★ ttκá n★ CΟ

陛下,攻打東京遼陽府纔是至關重要的一戰,必須冷靜,充分準備,可以說,準備得越充分,我們獲勝的可能性會更大。”

王安石雖然和富弼向來不合,但在攻打東京遼陽府上,他的想法基本上和富弼、文彥博一致,他笑了笑道:“宋遼之戰說到底是國力之戰,臣聞耶律洪基爲了保證軍費,不惜在遼國內部四處抄掠,但這種內部壓榨是無法持久,臣認爲,準備半年以後在發動進攻,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趙頊沉吟片刻道:“讓朕再考慮一下吧!”

趙頊便暫時放下此事,又對三人道:“還有一事,就是怎麼表彰這次攻下大同府的將士,朕有點爲難,大家都談一談吧!”

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
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