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

“難道沒有一點希望了嗎?”曹剛不甘心地問道。

“希望當然有!”

範寧笑道:“朝廷對金銀礦和銅礦雖然嚴格管制,但並不是不準民間開採,剛纔我說了,去找朝廷批准,然後採煉出來的金銀銅錠由朝廷收購,南方各個礦坑都是這樣操作。”

“可是朝廷收購價格太狠了,只給市價的一半,每年還要交一大筆錢。”

“那沒有辦法,畢竟是金銀,朝廷准許民間開採已經很不錯了,朱家的金田準備申請朝廷批准,說明還是有利可圖。”

大宋銀礦由私人開採的很多,但並不是採銀礦能賺錢,首先朝廷一個低價收購,幾乎剝去一半的利潤,其次每年還要交數萬貫錢的承包費,另外還要支付礦工的工錢,還要管吃飯,除非遇到年產十萬兩銀子富礦,纔有賺錢的可能,但算賺錢也不過一兩萬貫錢,大頭還是被朝廷賺走了。

如果承包的是一個貧礦,那很可能會虧本了。

但鯤州的銀礦品位很高,金礦砂含量極大,否則曹家不會對朱家淘金那麼眼紅了,只能得到開採權,肯定能賺錢,而且是賺大錢。

像明仁、明禮兄弟開採的那條河流,歷史是北海道的最大金砂礦,被阿伊努人發現,後來累計開採出一千七百噸黃金。

金砂礦儲量豐富這一點曹剛非常清楚,所以他抱怨歸抱怨,但還是要努力得到礦山開採權。

“多謝使君指點,我先走一步了。”

範寧笑着擺擺手,“不必客氣,有機會到我那裡常坐!”

“一定去!”

曹剛向範寧拱拱手,催馬向馬羣追了去,範寧原本是想去曹家的牧場,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他看了看天色,已經是下午時分,回唐縣已來不及,他隨即令道:“返回漢縣!”

衆人調轉馬頭,又向數十里外的漢縣奔去。

.........

次日一早,一陣敲鑼打鼓聲將範寧從沉睡驚醒,他起身走出大帳,兩名士兵正爬在樹探頭向遠處張望。

“怎麼回事?”範寧問道。

“啓稟使君,好像是漁船要出海了!”

範寧頓時有了興趣,他草草梳洗一下便向碼頭方向走去。

鯤州是著名的大漁場,寒流和暖流在這裡交匯,帶來了數量龐大的魚類。

範寧早想利用起這項資源,鮮魚雖然送去宋朝不現實,但可以曬成魚乾,鯤州晴朗日子偏多,有利於曬魚,大量魚乾送去京城,也算是鯤州特產。

其實這也是所有鯤州官員的想法,戰馬要很多年後才能看到效果,但朝廷卻要年年向海外輸送資源,以至於很多人都在批評朝廷經營海外是勞民傷財,這讓每個官員心都憋了口氣。

範寧當然也不例外,經營鯤州本來是他提出的方案,被批評是勞民傷財,無疑是打他範寧的臉,所以儘快反哺朝廷也是範寧急於要做的事情,至少要儘快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礦產、木材、海產、貿易,這四大塊是範寧經營的重點。

不過漁業纔剛剛開始,現在他們建造的漁船才三十餘條,漁夫不足百人,都是從第二批遷移的漢民挑選出來。

碼頭停泊着三十幾艘型漁船,大多五百石左右,這是工匠們去年用一年的時間建造出來,今天將是漁船正式出海的日子。

在漁船還有數十艘獨木舟,鯤族人也準備和他們一起出海捕魚。

漁夫們正在舉行祭祀海神的儀式,一張供桌擺滿了面捏的三牲,一名漢子將一隻公雞割斷喉嚨,將雞血灑在三牲之,衆漁夫轟然跪拜,然後將三牲扔進大海,這便完成了祭祀。

主持祭祀儀式的是知縣曹詩,他抱起一罈酒,給每人的大碗倒了酒。

曹詩舉起酒碗對海面大喊:“風平浪靜,滿載而歸!”

漁夫們一起高聲大喊,“風平浪靜,滿載而歸!”

他們將酒一飲而盡,紛紛登漁船,解開纜繩,張開船帆,一艘艘漁船陸續離開碼頭,向海灣外駛去,間還夾雜着數十艘獨木舟,白帆點點,看起來頗有氣勢。

這時,曹詩發現了範寧,頓時嚇了一跳,連忙前行禮,“屬下不知使君也在,屬下失禮!”

範寧擺擺手笑道:“你主持得很好,這本來是你份內之事,不用我參與了。”

“多謝使君理解!”

範寧轉身望着數裡外的城池道:“我昨天忘記一件事,朝廷承諾給每戶移民兩頃土地,漢縣百姓要唐縣那邊土地肯定不現實,那麼漢縣這邊必須也要有土地供應,這個問題你們考慮過沒有?”

“此事事關重大,屬下不敢懈怠,這件事交給蘇亮負責,方案基本已經定下來了。”

“那他人呢?”

曹詩連忙派人去找蘇亮,不多時,蘇亮騎着一頭毛驢匆匆趕來。

蘇亮是朝廷任命的漢縣縣丞,之前他參與日本伐木勞工的管理,第二批勞工來鯤州後,便由他負責接收管理,並帶來漢縣築城。

蘇亮看見了範寧,他連忙跳下小毛驢,前躬身行禮,“參見使君!”

範寧笑問道:“怎麼不騎馬,反而騎驢?”

蘇亮撓撓後腦勺,“在附近走走,騎驢更方便一點,去唐縣要騎馬了。”

曹詩對他道:“剛纔範使君問及移民土地分配之事,你給使君彙報一下方案?”

蘇亮一拍額頭,“方案在大帳那邊,我沒有帶來。”

範寧笑道:“無妨,你口頭彙報行了,回頭再給我一份書面的方案。”

“要不我們去現場看看,屬下實地彙報,會更加清楚一點。”

範寧欣然點頭,“這樣最好不過!”

範寧和曹詩了馬,蘇亮騎他的小毛驢,三人向漢縣南面走去。

“漢縣的北面是草原牧場,所以農業準備放在南面,而且南面有幾條河流,可以帶來充足的水源。”

範寧又笑問道:“有沒有摸過底,多少戶準備住在鄉村,多少戶想住在縣城?”

“去年徵詢過意見,大概是一半一半!”

漢縣準備分配的土地離縣城很近,距離縣城也兩裡左右,看得出,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地塊和地塊之間挖了淺淺的壕溝,每塊地塊插着一根木楔,兩千五百頃土地分佈在三條河流之間,條件看起來唐縣還好。

範寧翻身下馬,抓起一把泥土輕輕揉捏,又聞了聞,他問道:“那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分配土地?”

曹詩接口道:“至少要等城池修好,他們搬過後才能着手土地分配!”

範寧搖了搖頭,肅然道:“這樣不行,你們考慮不周!”

兩人嚇了一跳,曹詩連忙道:“請使君指示!”

範寧把泥土給他們看了看,“我們去年犯了一個錯誤,認爲土地至少要養一年才能種植小麥,事實,這邊的土質非常肥沃,當年種小麥,當年能收穫,只是產量稍微低一點,每畝產麥一石半,完全不需要再等一年。

現在是二月旬,再過二十天正好是小麥播種季,你們要抓緊時間把土地分配了,讓百姓們開始忙碌起來,耕牛、農具和種子官府都有,這些事情你們必須要抓緊辦妥。”

“可是縣城還沒有修好!”

範寧臉一沉,“縣城沒有修好沒地方住嗎?倉庫裡那麼多大帳是幹嘛用的?現在天氣也暖和了,可以請軍隊幫忙,扎建一座千帳大營,不可以解決問題了嗎?

實話告訴你們,唐縣百姓都開始耕地翻田,其他無地百姓都在官府前鬧意見,你們作爲父母官,卻不關心自己的子民,不合格啊!”

曹詩和蘇亮滿臉通紅,兩人一起躬身道:“屬下知錯,這改正,立刻準備分田!”

範寧臉色稍稍和緩一點,又對他們道:“我估計你們人手不足,回頭我安排十名官員協助你們,直接在唐縣把土地分好,然後用船隻把百姓們運到漢縣來,至於軍隊幫忙搭建大營,我來給你們安排!”

“屬下明白了!”

“明白了趕緊商議一下,哪些人留下監工,哪些人跟我去唐縣,哪些人負責安置大營,我給你們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跟我出發去唐縣。”

曹詩連忙召集官員們商議了一下,由他和蘇亮去唐縣分田接人,其他官員依舊留在漢縣負責接收百姓。

半個多時辰後,範寧便帶着衆人騎馬向唐縣方向疾奔而去。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