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這天下午,範寧接到通知,通知他次日午前往紫微殿參加議事。

雖然通知時並沒有具體說商議什麼事情,但範寧還是敏銳地察覺到,一定是和正式出海有關。

範寧隨即趕到朱元豐的府邸,找到了朱元豐。

“你這個臭小子,我以爲朱佩走了,你不來了呢!”一見到範寧,朱元豐便不住地埋怨起來。

範寧尷尬地笑了笑道:“最近事情太多,實在顧不過來,老爺子別生氣了,我給你賠個不是!”

朱元豐哪裡是真的生氣,他笑眯眯將範寧請到書房,又讓丫鬟了茶。

“好像趙宗實回來了!”

“我知道他回來了,明天午知政堂召開正式議事,通知我去參加,我估計要準備出發了。”

“準備了三年,也該差不多了。”

朱元豐又道:“種馬的事情,是不是該有說法了?”

朱元豐利用三年的時間,用螞蟻搬家的方式,通過西夏走私,先後花重金搞到了一百五十匹好的突厥種馬,一直養在慶州的馬場內,去年十二月,這批種馬秘密運到平江府,朱元豐在等範寧的消息。

範寧點了點頭,“明天可能會談到這個問題,老爺子最好能安排一個子弟,準備跟隨船隊出海。”

這是範寧今天來找朱元豐的緣故,他知道朱元豐爲了一百多匹種馬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富,這還是自己給他出的主意,一旦朝廷得了朱元豐的種馬,又不給什麼表示,那豈不是雞飛蛋打,所以範寧覺得自己有責任維護朱元豐的利益,讓他安排一個子弟前往,是他的利益代表。

朱元豐立刻明白了範寧的意思,他心暗暗感激,便笑道:“既然你這樣說,那讓我長孫朱林全權代表我跟隨出海吧!”

..........

次日一早,政事堂和樞密院聯合在紫微殿偏殿召開了重要議事,既然安排在紫微殿,那說明白天子也要參加。

這次議事十分重要,經過三年的準備,各項出海的物資船隊以及船員軍隊都已準備緒,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紫微殿內很快便坐了二十幾名大臣,包括相國龐籍、彥博和富弼,知樞密事狄青,同樞密事韓琦,以及兵部、工部、三衙、鴻臚寺、羣牧司、軍器監等等職能部門,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官員也參加了這次重要議事,像範寧和趙宗實,他們沒有實際職務,但他們坐在主要位置,顯示他們在這次會議的重要。

這時,有侍衛高喊一聲,“天子駕到!”

大臣們紛紛站起身,趙禎快步走進偏殿,對衆人擺擺手,“衆愛卿請坐!”

衆人紛紛坐下,趙禎在龍榻坐下,這纔對衆人道:“這次議事其實是朕要求召開,主要是決定一件要事,此事關係到我大宋的國運,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大殿內十分安靜,趙禎看了一眼衆人,又緩緩道:“這幾年想必大家都聽到一些傳聞,說大宋要在海外建立養馬基地,樞密院還爲此闢謠,這裡朕要告訴大家此事確實爲實,並非傳言。”

天子話音剛落,衆人立刻面面相覷,皆感到震驚,他們之前都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很簡單,政事堂從未討論過此事,朝會也從未提及,沒有任何根據,當然是捕風捉影之事。

但現在天子親口承認,衆人才意識到,此事事關重大,一直保密甚嚴。

趙禎又道:“朕之所以召開這次議事,是因爲這件事爲國事,並非朕個人之事,所以今天正式向各位公開,不過爲了保證計劃推進不受干擾,朕還是要求大家能夠保守秘密。”

說完,趙禎一擺手,幾名宦官擡着一架巨大的地圖出現大殿,他們把木架放在側面,使所有人都能看見。

趙禎點點頭,對趙忠實笑道:“忠實,你給來大家講解吧!”

“臣遵旨!”

趙忠實走到地圖面前,又向衆人行一禮,這才緩緩道:“三年前我奉陛下旨意率領一支商船隊,以貿易爲名,出海尋找新養馬基地,當然,這件事之前已有依據,只是需要我帶人去證實,我們從長江口出發,經東海北,首先抵達耽羅島,是這裡!”

趙忠實用木杆指着地圖高麗國下方的一座島嶼,“這是耽羅島,面積和開封府差不多大小,島有一小國,叫做耽羅國,人口大概有六千人,是高麗國的屬國,國王已年邁,幾個兒子爲爭王位,已經發生了幾次內訌,內部不得安寧,我們在耽羅國休整了半個月,又繼續北。”

趙忠實用木杆又指着日本國和高麗間的海峽道:“穿過高麗和日本國之間的海域,我們一路北,大概走了十天,抵達日本國的最北端,這裡有一座大島,叫做毛人島,方圓數千裡,島都是森林和草原,只住着極爲少量的土人,不屬於任何國度,我們的目標是這裡!”

大殿內頓時一片竊竊私語聲,衆高官們這才明白大宋的目標在哪裡?原來是在日本國的北面。

這時,龐籍問道:“這座大島有足夠大的牧場和草料嗎?”

“並不是草原能養馬,要有牧草,要有足夠大的地方纔行,龐籍的詢問可謂一針見血!”

這時,羣牧司副使趙勇起身道:“回稟相國的話,下官是在前年的第二次探查和趙主使一同前往,下官親自登島視察,光西北角有萬頃草場,土地很肥沃,有牧草但也有其他有害的雜草,但這個沒有關係,我們只要帶足紫花苜蓿種子,只要一年的時間,我們能建立大片牧場。”

趙宗實接口道:“事實,我們打算先建造一座城池,建爲立足的根基,然後再逐步發展牧馬草場,這個過程需要一兩年。”

彥博走到地圖前看了片刻,眉頭一皺道:“從這座毛人島到長江口,至少相距相距數千裡,這麼長途運送馬匹,戰馬在海能承受得住嗎?”

這確實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路程確實太遙遠了,算大宋海運發達,戰馬也路也未必能挺得住,運到大宋,死掉一半,那有點得不償失了。

趙宗實微微笑道:“剛纔我介紹了耽羅島,實際是打算把耽羅島當做戰馬轉地,路程少了一半,戰馬運輸問題完全解決了。”

衆人這才長長鬆了口氣,這時,天子趙禎道:“給大家介紹一下準備情況吧!”

“微臣遵旨!”

趙宗實躬身行一禮,對衆人道:“我們足足花了三年時間來準備,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造船,目前已建造了一千艘萬石以的大海船,其有三百艘運馬船,目前運馬船還在繼續建造,另外大宋水師在積極訓練,一支萬人的軍隊已經訓練完成,準備運送的母馬也準備了五千匹,不過我們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

趙禎眉頭一皺,“遇到了什麼難題?”

趙宗實嘆了口氣道:“我們考慮不周,準備了兩百匹河曲馬種馬,但微臣回京城之前看了一下,這批河曲種馬不行,培養出來的馬匹不太適合作爲戰馬,最好能有一批突厥種馬,只是現在才考慮,似乎有點來不及了。”

趙禎臉露出不悅之色,很不高興道:“這件事爲何不及早考慮,浪費了整整三年時間。”

趙宗實躬身道:“微臣之過也!”

在這時,範寧起身道:“啓稟陛下,這件事已經解決了!”

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
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