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

劉沁咳嗽一聲,出列向天子趙禎躬身施一禮道:“陛下,微臣有幾個疑問,能否問一問範大夫?”

趙禎面無表情,點點頭,“准奏!”

劉沁立刻回頭問範寧道:“薛宗孺指控歐陽修和兒媳有染,並未有確定就是在自己府宅中,如果是在別處,那詞意也未必不能符合,請問這怎麼解釋?”

範寧冷冷道:“劉學士說這句話的前提就是認定歐陽修和兒媳有染,那劉學士有什麼證據先下這個結論?薛宗孺又憑什麼說在別的地方,他又有什麼證據?要不要把薛宗孺找來,我來質問他?”

薛宗孺是七品官,沒有資格參加小朝會,範寧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薛宗孺,那要不要把他找來?

劉沁迅速瞥了一眼賈昌朝,見他向自己搖頭,這件事不能把薛宗孺找來,劉沁乾笑一聲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大家都認爲歐陽修和兒媳有染,我自然也是從這個前提出發,倒是範大夫一口否認,不知範大夫有沒有找到什麼直接證據?證明那首詞和吳春燕無關?”

劉沁這話就有點令人不齒了,既然他支持薛宗孺的指控,那就應該是他來證明這首詞和吳春燕有關,現在他卻要範寧證明這首詞和吳春燕無關。

這就像一隻羊,你非要說它是豬,你卻不能證明它是豬,卻非要別人來證明它不是豬一樣,說白了,就是無理取鬧。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歐陽修府中沒有小樓和池塘,這就是最大的證據,歐陽修十有八九是被造謠污衊。

沒有人注意到,天子趙禎的臉色已經漸漸變得鐵青。

範寧挺直腰冷笑道:“恐怕讓劉學士失望了,我還真找到了這首的原稿,也找到了這首詞對應的女人。”

範寧這番話令大殿內一片譁然,張堯佐有點急了,出聲喝問道:“範大夫,請問此人是誰?”

範寧不理睬他,躬身對趙禎道:“陛下,臣必須保護證人,微臣今天上午會給陛下提交一份完整的報告。”

趙禎點點頭,“那朕就等着你的報告,如果薛宗孺確屬誣告,朕必將嚴懲不貸!”

說完,他不再理會張昇,起身道:“散朝!”

張昇呆住了,他的彈劾只說到一半,天子就宣佈散朝了,他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寒意。

………

劉沁快步趕上了賈昌朝,跟在賈昌朝身後,他低聲問道:“賈公,我們該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賈昌朝冷冷看了他一眼。

“恐怕這次薛宗孺凶多吉少了!”

“他凶多吉少與我有什麼關係?”

賈昌朝不滿地瞪了劉沁一眼,轉身便揚長而去。

劉沁望着賈昌朝走遠的背影,心中不由哀嘆一聲,賈相公不認帳了,這可怎麼辦?

他不是擔心薛宗孺,而是擔心自己,上午他在朝會上跳出來,明顯是薛宗孺同黨,一旦薛宗孺被問罪,自己能逃過關係嗎?

劉沁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張堯佐回到官房,便狠狠摔碎一個杯子,一羣沒用的混蛋!

他恨得咬牙切齒,既恨賈昌朝拖延時間,耽誤了最好的時機,又恨張昇準備倉促,居然被人家一天的調查翻盤了,難道張昇就真是信口開河,一點都沒有調查過嗎?

這時,張昇匆匆來到他的官房,一進房間,張堯佐便怒吼道:“你怎麼給我解釋?”

張昇滿頭大汗,連忙道:“這件事確實不能怪卑職,我沒想到他一天就找到了證據,而且之前我也是希望早點彈劾歐陽修,可是......”

“難道是我的責任?”

“卑職不敢,這件事賈昌朝確實有責任,他不該拖得太久。”

張昇把責任推給了賈昌朝,張堯佐狠狠瞪了他一眼,又道:“你現在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你要確認範寧到底有沒有找到確鑿證據,第二,一旦發現範寧找到了確鑿證據,這件事就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了!”

張昇行一禮便匆匆離去。

張堯佐心情卻變得十分糟糕,他坐在椅子上盯着窗外,喃喃自語道:“難道這個小屁孩竟變成如此厲害?”

........

昨天範寧便將報告的草稿完成,他又花了半個時辰,重新寫了一份新報告,又將發現的證據裝在一隻紙袋裡,便離開諫院匆匆趕往皇宮。

他在紫微殿御書房外稍稍等了片刻,一名宦官跑來道:“範知院,陛下召你覲見。”

範寧這才快步走進了御書房,一名宦官幫他抱着文書跟在他身後。

御書房內,趙禎正坐在御案前喝茶,範寧躬身施禮,“微臣參見陛下!”

趙禎點點頭讚許道:“今天愛卿在朝會中表現得不錯,是一個合格的諫官,不怕得罪人,敢於鮮明地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並且有理有節,朕深感滿意!”

“微臣只想把事情做好,不會太理會別人的感受。”

“這纔是關鍵,朕早就說過,怕得罪人是做不了好官,好吧!讓朕看看你的報告。”

範寧將報告遞上去,宦官將裝滿文書的紙袋也一起遞上去,趙禎看了看紙袋問道:“裡面是什麼?”

“是微臣收集的各種證據,包括五年來,薛宗孺對歐陽修的七次污衊造謠,這次是第八次。”

趙禎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從文書中看到一幅草圖,又問道:“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啓稟陛下,這幅圖是東門教坊南院的草圖,完全符合歐陽修那首詞的周圍環境,歐陽修自己交代,那首詞就是在這裡得到的靈感。”

“那詞中的燕子呢?”趙禎又問,燕子是這個案子的關鍵,吳春燕就是小名叫做燕子而被懷疑。

“詞中的燕子是官妓朱彩眉,她的本名就叫朱燕,歐陽修很喜歡她,那首詞就是他寫給朱彩眉,卑職在朱彩眉那裡拿到供詞和這首詞的原稿!”

“混蛋!”

趙禎氣得重重一拍桌子,吩咐左右道:“速去宣召文相公、富相公和韓相公來見朕!”

宦官速去宣召三位相國,趙禎的心情變得很惡劣,負手站在窗前不語,範寧則垂手站在一旁,不敢驚擾天子的沉思。

良久,趙禎緩緩道:“毀掉一個人名譽居然那麼容易,編一個故事就可以了,堂堂的文壇領袖就這麼毀了。”

範寧沉聲道:“微臣認爲,關鍵是違法的代價太低,如果污衊一個人,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肆無忌憚的胡編亂造,也不會有《小報》隨心所欲地造謠,薛宗孺身爲御史,卻隨意造謠污衊,德行完全不配做御史,那麼是誰推薦他爲御史?是不是也該承擔推薦責任?”

趙禎點點頭,“你說得很對,這件事如果不嚴加懲處,還會有更多歐陽修事件出現。”

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三位相公來了!”

“宣他們進來!”

趙禎回到位子上坐下,片刻,三名相公走了進來,一起躬身施禮。

趙禎擺擺手,“範知院的報告已經出來了,你們自己看一看吧!”

文彥博接過報告細看,範寧又將剛纔彙報的情況重新複述一遍,富弼拾起歐陽修給朱彩眉的詞原稿看了看,明顯有幾年了,不是新寫的詞,人證、物證以及報告的邏輯都很清晰,那麼這件事就很明顯了,確實是薛宗孺捏造事實誣陷歐陽修。

趙禎又問道:“薛宗孺是誰推薦爲御史的?”

富弼想了想道:“好像是吏部左侍郎柳雲和直學士劉沁聯合推薦。”

趙禎點點頭,問三人道:“事情已經真相大白,三位相公認爲這件事該怎麼辦?”

韓琦躬身道:“陛下,微臣認爲此事性質惡劣,後果極其嚴重,極大地傷害了無辜大臣,如果不狠剎此風,將來會有更多大臣遭遇不幸,爲整肅朝綱,微臣認爲要嚴懲造謠污衊之人,也要嚴懲相關責任人。”

富弼也表態道:“微臣贊成韓相公的建議,支持嚴懲!”

“那文相公呢?”

文彥博也點點頭,“這件事確實很惡劣,需懲前毖後。”

文彥博的語氣較輕,實際上他的立場比較中立,他認爲薛宗孺有可能是爲了維護胞姊的利益,才發生這次誤會,不過他也承認這件事性質很嚴重,所以他不打算替薛宗孺說情。

趙禎便冷冷道:“既然三位縣公意見一致,那就傳朕的旨意,薛宗孺肆意污衊大臣,性質惡劣,後果嚴重,將其革除一切官職,交大理寺問罪!”

停一下,趙禎又道:“吏部左侍郎柳雲和直學士劉沁舉薦失德之人爲御史,有瀆現職,免去二人現有官職,柳雲貶爲徐州司馬,劉沁貶爲宣城縣尉,將來再有人肆意污衊陷害大臣者,必將處於重罪!”

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
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