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

隨着楊順水對整船的展示越多,張公謹便越發的驚歎,當然,以他的眼光,也未必能夠看的懂船上的所有設計。

“當真是條好船,軍民兩用皆可,我大唐水軍若是配上這種船隻,戰力至少要增加三成,橫行江河大湖,再無阻礙也。”看完全船設計,最後走到夾板上的張公謹道。

“呵呵,此船可不是用來橫行江河大湖的,這是一艘海船。”孫享福笑着接話道。

“海船?是了,難怪你要掛這麼多帆。若是在江河中滿帆前行,恐怕很容易發生碰撞。”

張公謹不愧是行船的行家,孫享福稍微一提點,便想通了此節,大唐也不是沒有海船,山東沿岸,泉州,廣州,都有不少,不過一般都走不遠,在尖底龍骨船沒有製造出來之前,木船是很難承受海上風浪的,另外,受動力影響,每年行船必須等待季風,是以,用作運輸的話,一年兩趟,效率太低,還不如走內陸的運河。

“在下想往交趾走一趟,此船當用?”孫享福請教道。

“輕而易舉也,此船若是用於航海,比我大唐水軍的戰艦勝出何止十倍。”

張公謹不吝讚美之詞,眼饞的看着這艘水輪船道。

“如此,小子便要找鄒公借一些慣於行船走遠路的水手船工了。”

“水手船工?”

張公謹聞言眉頭一挑,這年頭,人手其實才是最貴重的東西,張公謹統領過水軍,家裡這樣的人才自然是有,當然,說到水手船工,其實水軍大都督張亮哪裡會更多一些,不過此人常在荊湖一代駐軍,孫享福跟他不熟。

“人倒是可以給你一些,不過,這船嘛!你得給我造幾艘。”張公謹拿捏道。

“呵呵,小意思,這船的造價也才兩萬貫而已,鄒公想要幾條,直接跟這位造船的楊老漢說便成。”

“兩,兩萬多貫?”張公謹聞言有些不可置信的道,不過想到那精鐵撞角和精鐵齒輪裝置,倒是覺得孫享福也沒說什麼假話。

其實,聽孫享福說出兩萬多貫的時候,甲板上的楊順水也險些摔倒,這船真正的造價其實也就一萬貫左右,這還算上了他整個楊家數百號船工的工資,孫享福怎麼敢喊出一倍多的價格來呢!要知道,這位張公謹可是懂船的行家。

他不知道的是,張公謹不僅懂船,還懂冶鐵,如果讓張公謹自己照着這艘船再造一艘出來,絕對要花掉兩萬多貫,甚至更多,孫享福弄出來的東西就跟魏徵打豆腐一樣,等你自己弄過,纔會覺得,還是掏錢買划算。

當然,買東西不能以單價論,這個道理這個時期的人還不太懂,比如,造一臺車,需要一間造車廠,但造十臺車,卻還是隻需要一間造車廠,而且,當製作技術成熟,上了軌道之後,製作成本就會不斷降低,現在讓楊順水再帶着人造一艘一模一樣的船出來,他絕對不用耗時七八個月,更加不用一萬多貫的成本,算上孫府工坊出的這些精鐵配件,整艘船的造價也不會超過八千貫。

“怎麼,鄒公可是覺得貴了?在下可是說的實價。”孫享福故意道。

“呃,那個,此事,稍後我們再商量,不過水手船工我可以先派給你試航。”張公謹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雖然他的出身也不低,當官這麼多年,家裡積蓄也不少,但弄個一兩艘或許還成,弄幾艘的話,他的財力可就負擔不起了,至於水軍,一年的軍費也才十萬貫,大頭在張亮哪裡,分到他頭上的,也就夠造一艘船的,在任何時代,玩水軍都是最燒錢的。

孫享福都不用留張公謹吃飯,便見他一騎絕塵往城內跑了,秦瓊和孫享福大致猜到了他的心思,也沒多做理會,在望江樓一邊吃喝,一邊商量起了自家的事。

“翼公,在下此次南下若是成行,最快也要幾個月方回,如果田地裡種的西瓜,胡瓜,棉花等成熟,還請翼公組織莊戶,按照孫大力他們的要求進行收割保存,另外,家中諸多產業還請翼公拂照。”

開年後孫享福在幸福村住了三個月,對於後續的發展,自然是跟村民們講了個清楚,今年幸福村各項產業全面開花,尤其是養殖業,僅一個春上就輸出了十幾萬只雞苗,數千頭豬崽,魚苗更是多達千萬尾,賺的更多的同時,也會讓更多的人覬覦。

不過,他所做的產業,都只是抓核心技術,賺最上游的錢,放了大部份利益給承接他培育出來的種苗的皇家,至於惠及全民,還得等一段時間。

“放心吧!今年陛下的主要政務就是肅清內部,那些鬼魅魍魎,不敢跳出來鬧事的。”秦瓊給了孫享福一個安心的眼神道。

陪秦瓊用過飯,孫享福又回到酒樓的房間跟虞秀兒商量南下的事情。

“夫君所做的這些事情是不是早有謀劃?”在正式跟虞秀兒提出自己要南下的事情之後,虞秀兒很是不解的道。

碼頭上的大船她可是看到了,如果孫享福在七八個月前就已經讓人着手準備造船的話,那就還在他們相識之前就在籌備,他南下到底有什麼目的,卻是叫虞秀兒好奇。

“是的,有些東西我要去取來,不過這次不會太遠,快的話,幾個來月就能回來。”孫享福看到虞秀兒很不情願的樣子,解釋道。

“這麼說,還有下次了?”心思越發細膩的虞秀兒聞言,繼續問道。

“呃,應該會有吧!不過下次肯定會帶你一起去。”孫享福心虛的道。南美洲的那些東西,纔是真正能改變這個國家國運的東西,他當然也想去取來。

“我先前聽君買說,南方現在可不安穩,他正好可以過去大幹一場,難道夫君不怕有個三長兩短······”虞秀兒擔憂着,沒有繼續說下去。

“呵呵,大多數時候我都很怕死,但有些事情,我是一定要去做的,因爲那關乎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發展。”孫享福面色坦然道。

他或許並不忠於李世民,但是他絕對忠於這個民族,所以,爲此冒險,他沒有任何猶豫。

其實,就孫享福現在做的事情,已經很大程度的在改變這個世界了,成規模,集羣化的養殖,嫁接種樹,育苗播種,這些東西如果鋪開來,大唐農戶的產出能夠提升好幾成。

只是對於陌生的東西,這個時代的人還無法理解,本能的拒絕,尤其是掌權者李世民都還沒有理解,所以,他只能一步步的先自己弄,讓別人看到成果,之後再跟進。

現在,李世民只是看到了漁場,雞場,豬場的成果,所以,他沒有反對育種。等下半年他看到了精耕細作以及種植新作物的好處,他就不會再反對孫享福的育苗計劃了,那了個時候,大唐的農業就真的會進入一個大變革時期。

“妾身一早便知夫君心中有自己的道義在,不然,當日也不會出言教訓武元慶。只是······”

虞秀兒的眼神中有懷疑,孫享福看到了,但也無法做出解釋,隨着時間越久,他弄出來的無法解釋的東西會越多,去交趾或許還能編個理由解釋,去南美洲怎麼解釋?

與此同時,太極宮的御書房中,張公謹正將孫享福這艘水輪船的好處逐一與李世民分析,最後,說到造價的時候,李世民卻是哈哈一笑道,“弘慎且莫信了那小子的話,最多給個六七成便好,不過,我大唐此時的戰略重點應該在北方,船務之事,需得暫且押後。”

“陛下說的是,臣也是見獵心喜了。”

“對了,那小子處心積慮造船,卻不知所謂何事?”李世民想到此節問道。

“臣也不知,不過此船適合遠航,乃是海船,他造此船應該是爲了出海。”張公謹答道。

“嗯,朕回頭傳他來一問便知,另外,朕想派韋叔諧和李公淹去嶺南,你麾下水軍可堪調度?”

“陛下要用,水軍自然隨時可以開拔,只是,馮盎真的要反麼?”張公謹嘴上雖然這麼問,但李世民卻是能看到他臉上的不相信,大唐幾乎沒有將領願意南方發生大的戰亂,在哪裡,可能不打都會死三成。

而且,馮盎若反,會引起大唐各方反叛勢力一連串的反應,因爲馮盎掌握的地盤太大,一旦開打,必定會曠日持久,那麼,潛伏的那些反叛勢力以及如狼似虎的幾個鄰國一定會趁勢來攻,奪取利益,到時,情況好,便再來一次比隋末時期還亂的混戰,情況不好,大唐將會被諸多勢力瓜分亡國。

“弘慎可有教朕?”李世民沉默了許久才問道。

“臣以爲,莫說馮盎現在還沒有反,就算是反了,陛下也暫時不宜與其動兵,一旦南邊打起來,頡利和突利就不會在西域交戰了,應該會往關中撲來。此外,江夏郡王初到幽州,高麗人也會趁機······

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在陛下沒有解決北患之前,應該拉攏安撫馮盎,是以,韋叔諧和李公淹持節去嶺南安撫封賞或可,但卻不能帶兵。”張公謹建言道。

“弘慎之言倒是與玄成所言相當,且容朕思之吧!”

李世民送走了張公謹,很快,就讓人去孫府傳旨,孫享福這小子造了什麼船他其實不太關心,他關心的是,這小子是不是又想到了什麼發財的路子。

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113章 溪村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61章 錯失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八章 加夜餐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560章 審問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84章 九垸縣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21章 公告欄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197章 獻策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737章 五年第464章 驚變第454章 軍議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82章 談心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05章 對策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
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113章 溪村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61章 錯失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八章 加夜餐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560章 審問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84章 九垸縣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21章 公告欄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197章 獻策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737章 五年第464章 驚變第454章 軍議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82章 談心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05章 對策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