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

一大早的,紅梅和春桃就忙碌了起來,李世民想與民同樂,他帶過來的兩大妃子,也起了玩心,於是,一個滿臉大鬍子版的李世民就問世了,而且,他的身邊,還跟着兩個即便把眉毛畫的老粗,粘了三撇鬍子,都還能看出幾分女人味的韋妃和楊妃。

三個人相互的看了一下各自的新形象之後,差點把肚子都笑疼了,然後,他們乘坐了孫府的一輛普通馬車,往運動賽場而去,其實他們的安全問題倒沒什麼可擔憂的,只是負責他們安全的數百密衛,只怕要提心吊膽的過一整天了。

李承乾和幾個皇子皇女倒沒有他們那麼麻煩,只消換上幾套善陽學堂的校服,在穿着平民裝的內侍和護衛的帶領下,就能在運動場上隨意的出入,因爲,整個運動場上,到處都是穿着這種衣服的孩子。

孫享福自然沒有他們那麼悠閒,除了賽場的保障工作要安排以外,苗圃裡,藍莓物的插遷移栽,也要他盯着指導,甚至崔家那邊,還得他再出面去談談,起碼要給其餘幾大家營造出一種崔家已經向皇帝妥協的即視感。

所以,在這種諸多事情纏身的情況下,孫享福回長安的日子,可能會往後一推再推。

“孫道長,我已經與王氏打好了招呼,他們藥材鋪,會平價出售藥材給醫學院,之後崔家也可能賣我一個面子,往後醫學院但有需求,可以給他們兩家下采購的單子,有他們兩家的藥材供給,相信能大大緩解藥材不足的問題。”

在運動場上逛了一圈之後,孫享福再度的來到了醫療帳篷這邊休息,見到今天孫思邈又來了運動場,便和他聊道。

孫思邈聞言,並不意外,只是讚道,“都督總是有那麼多辦法解決問題,這天下要是多幾個像都督這樣的人,百姓們就有指望了。”

“道長您可別誇我,其實我的本性很疲懶的,不愛管事,可有些事情,它總是會找上我,就逼的我不得不用腦子,多想些辦法了。對了,今天李道長怎麼沒來?”

“還不是得了都督的指點,去研究博彩去了,他還發動了咱們醫院內好多病患的家屬跟着他一起投注,這個······”

孫思邈不知道怎麼說下去,就是覺得李淳風這種行善的方式,似乎不可取。

孫享福聞言,卻是笑了笑,他覺得李淳風這個人很可愛,反正在他看來,能夠解決那些窮苦百姓生存問題的手段,都是好手段,要是李淳風撲街在了自己最相信的推演之道上,那讓他吃個教訓也無妨。

又和孫思邈聊了一會日常的話題之後,便有場上的傷者被送了過來,倒是叫孫思邈有些意外,看向孫享福道,“孫都督,又是胡人。”

“道長此言何意?”

孫思邈一邊查看那名傷員的狀況,一邊答道,“從昨天開賽至今,傷者大多數是胡人,而且,還大多是東北四部,或者薛延陀的胡人。”

“道長的意思,咱們唐軍,普遍比他們強?”孫享福不是很明白他要說的意思道。 ωwш ¤тtkan ¤¢ O

孫思邈確認了傷處的輕重之後,才道,“恐怕不僅如此,從體型上來看,這些胡人的身材,往往還要比漢人高大魁梧,但受到同樣的打擊,他們卻更加容易受傷,這證明,咱們漢人的伙食,更加能增強人的體質,應該和鹽,素食等有關。”

孫思邈這說的,就是營養學方面的問題了,草原各部都缺鹽,人身體的鹽分得不到補充,就會不堪驅使,這也是古代人生產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這兩年由於鹹魚豆醬的大量上市,還有精製海鹽的逐步上市,漢民百姓已經逐漸解決了鹽份攝入不足的問題。

而豐富的素食,則是能夠大量補充人體內的纖維組織和稀缺營養,後世的運動員,爲了增強自己的肌肉力量和抗性,會大量的食用纖維含量非常豐富的蔬菜。

孫享福這兩年在關中和善陽,都種植了不少蔬菜供軍士食用,有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在,士兵的整體身體素質比那些食鹽匱乏,食物品種單一的胡人,當然是明顯的強出了一頭。

不僅如此,被孫思邈這麼一提醒,孫享福頓時想起自己剛穿過來的時候大唐普通百姓的模樣,那時候的百姓根本沒有什麼精神面貌可言,一個個瘦不拉幾的,即便是再怎麼挺直腰桿,都會給人一種委靡的感覺。

現在卻不同了,吃食不虧的他們,身上都有肉了,特別是經常幹力氣活的小夥,肌肉都壯實的很,比原先那些當兵的也不差,當他們家裡的米缸裡有糧,手頭上也有餘錢的時候,他們的笑容就會很自然的自信起來。

看到大家這樣的改變,孫享福很欣慰,或許,只有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百姓們才能長出一副不受欺負的臉吧!

不耽誤孫思邈救治傷員,孫享福脫離了人羣,向賽場外走去,他要儘快的完成善陽的改革,使其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然後他才能放心的去長安做農部尚書,將農業技術推廣到全國,這樣,纔會有更多的人受益於他所帶來的農業進步,逐漸富裕起來。

崔緹是在自家的博彩盤口被屬下的人請回府的,王旭打算搞一場萬民請命的政治秀,這場秀有崔家參與,自然更加妥當一些。

所以,孫享福是來通知崔緹,讓他跟着王旭的風,幫李世民造勢的,同時,還告知了他,王家打算置換田產到關外的事情,然後,崔緹便非要在府上設宴招待他,於是,在等開宴的這段時間裡,孫享福知道,崔緹已經跟崔氏的智者們有一些商議了。

“正明兄,想必你已知我崔氏有族老會的存在,他們想問一問你,如若我崔氏像王氏一樣,徹底擁護陛下的任何決策,陛下會如何待我崔氏?”

崔緹問的直接,孫享福卻是不好回答,因爲,他不能代表皇帝,許給崔家任何利益。

沉默了一陣,孫享福才道,“你們崔家不可能徹底擁護陛下的任何決策,所以,我也不知道陛下會如何待你們崔家。”

“果然如族老們所料,陛下對於我們世家,沒有任何好感。”

崔緹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卻是一點也不生氣的樣子。

“想要別人對你們有好感,得看看你們自己做了些什麼事,崔家有這麼多智者,相信其中不乏有自知之明者,所以,不能怪別人不喜歡你們,那是因爲你們不討人喜歡。”

孫享福用在崔家身上的種種手段,崔家不能察覺不到,他們並沒有比王氏高尚到哪裡去,明面上與其它幾家是保持着聯盟合作的關係,暗地裡,卻也是在爲自己的利益考慮。

他們與其它幾家聯盟合作的目的是什麼?

謀取利益而已。

現在,和皇帝合作能帶給他們更大的利益,他們又爲何偏要和其餘幾家絞合在一起呢?

智者,總是會把自己擺在得利的一方。

當然,這是比較表面的東西。

世家最注重的,永遠是傳承,當獲取利益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傳承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退縮。

歷史上,李世民跟世家之間雖然明爭暗鬥,但雙方一直保持着一個度,沒有爆發血戰。

而到了女帝時期,卻出現了大規模流血事件,那是因爲女帝威脅到他們的傳承,讓他們不得不跳出來戰鬥。

“族老們還說,你如果開出了什麼條件,那麼,咱們崔家一定不能與你合作,因爲那一定是你用來對付咱們的計策,所以,接下來,我崔家,會全面和你展開合作。”

崔緹這話一出,總算在孫享福的臉上看到了一絲意外的表情,這讓他多少有了點優越感。

而孫享福稍微思考了一下後,只的淡淡的點頭點道,“崔家做了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那麼,既然是合作,我崔氏也不會讓王氏專美於前,接下來我們崔氏不僅會支持北地的新政,還會將關內的田地儘可能的騰挪出來,置換關外的田地,只是,我們想要的,是未來即將開建的烏蘭城附近的整片土地。”

聞言,孫享福頓時明瞭,他們清河崔氏的根基之地在河北,與安北大都護府打算建立的烏蘭城,直線距離不到八百里,他們這是想就近控制和開發這塊新地。

孫享福對於他這個提議,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一個城市想要快速的發展起來,首先就得要有一個支柱產業,有崔家的過千萬畝田將烏蘭城包圍,這座城市的基礎人氣就有了。

另外,崔家的族老也有一定的戰略眼光,以往他們的貿易對象本來就是東北的這幾個部落和國家,有突出在草原的烏蘭城來輻射東邊區域,他們清河崔氏必將成爲整個東邊商貿的掌舵者。

“這個,沒有問題,不過,如果,你們崔家能夠給陛下一個驚喜的話,陛下應該也會給你們比想象中更加好的東西。”

“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們崔家把支持陛下新政改革的事情,暫時不暴露出來?”

“你們族老會的智者當真是了得,連這個都想到了,所以,其實,接下來,不用我教你們怎麼做了。”

讓崔家繼續待在其餘幾家那個日漸不牢靠的聯盟裡,還是有些用處的,比如,散播消息,給孫享福一些助攻什麼的。

現在,他就需要崔緹將王氏密謀土地置換的事情透漏給其餘幾家,看看他們幾家是什麼反應,如果他們都來置換的話,那麼,沿着大漠和長城東西向的這近千里寬,五千多里長的地界,可就真的全部都盤出去了。

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49章 歸來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14章 談妥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12章 到洛陽第450章 效果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620章 九垸夜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十章 賞錢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23章 又出招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74章 房謀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149章 歸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50章 效果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六章 小河集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40章 談條件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36章 再起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
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49章 歸來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14章 談妥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12章 到洛陽第450章 效果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620章 九垸夜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十章 賞錢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23章 又出招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74章 房謀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149章 歸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50章 效果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六章 小河集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40章 談條件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36章 再起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