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九垸縣

九垸縣原本是不存在的,是孫享福在沿長江湖區的平原開出來了近百萬畝的垸田,安置了三萬戶百姓,才新成立的縣級行政區,所以,這裡除了田,和三萬戶百姓,連縣城都沒有,更加別說縣衙,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當然,縣城和縣衙的建設,幾個月前就開始了,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本以爲你去定襄會大露臉的,怎麼就搞到罷官除爵這個地步了?”平原的地,整好了之後,就像刀切一樣的整齊,視角很好,裴律師老遠的就發現了孫享福的馬車,打着馬迎了上來道。

孫享福掀開了門簾,和趕車的劉三並排坐在車門邊道,“幹掉王浩,即便是犧牲掉官爵,在我來看也是值得的。”

聞言,裴律師點了點頭道,“是這麼個理,只要你沒失掉陛下的信任,復起是早晚的事。”

“信任的問題,我也不好說,現在我就想在九垸縣做些事,向陛下證明我的主張是正確的,加強陛下對我的信任。”

“是麼?有什麼我幫的上忙的,你直說,我屬下人馬雖然不屬於九垸縣治,但總管築垸之事,在這方面,肯定能夠保證按照你之前規劃的樣子,繼續建設下去的。”

“築垸的事情,趙公上任了之後,應該會加大力度,繼續執行,而且,未來在這邊落戶的百姓不少,估計到年底,你都不知道被調到什麼地方去了。

不過,築好垸田,只是這裡發展起這裡的基礎,咱們九垸縣的垸田已經全部築好,已經要開始下一步的發展建設了,最好,在趙公上任之前,咱們就先執行下去,讓他看到成果,將其打造成山南道地區,今後所有垸田區域的模範縣。”

“模範縣?”這個詞,裴律師已然沒聽過。

孫享福解釋道,“就是讓他們照着咱們這個縣實行的政策,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來管理。”

裴律師聞言恍然道,“我明白了,你這是來指點大力兄搞建設發展的。”

孫享福點了點頭問道,“他人呢?”

“在縣衙工地呢!”

很快,孫享福就在裴律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正在施工中的九垸縣衙所在。

孫大力這個傢伙,你叫他幹活還行,叫他正兒八經的當官,他就完全沒有那個覺悟了,皇帝給了他任命,他是不得已纔來的,來了之後,他就開始把縣衙當成他家來建設了,不怎麼出遠門的他,沒有一個窩處,就感覺自己在外流浪一般,他現在都有三個小妾,七個孩子了,房子不大可不行。

“穿着新官袍幹泥水活,你這是真不怕丟了朝廷的體面啊!”

“什麼體面不體面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從前幾天我開始幹活之後,這裡的工人幹起活來就更加賣力了,要不了一個月,這裡就能住人了,正好趕在入冬以前,我們一家都能住到新房子裡。”

孫大力的特點就是樸實,有他在幸福村,整個村子裡的勞動生產力,都會被他帶動起來,如果不是因爲孫享福的事情,李世民給他來了強令,他是願意在幸福村待一輩子的人。

“你這個縣令大人都在親自幹活,那些工人們那裡還敢偷懶,對了,你娘沒一起過來嗎?”

“沒呢!她一門心思就撲在村裡的養雞場上,那裡也不願意去,村裡也要留些老一輩,纔好鎮住那些小的。對了,我來的時候,將村裡庫房的鑰匙都交給了趙大,讓他暫時掌管村裡的公產。”

“那些東西,其實也不值幾個錢,交給他,就交給他了吧!以後弄出來的東西,肯定會更高端的。”

“對了,你那邊垸田不是要收割了麼?怎麼有空到我這裡來?”

“有些事情,要跟你談談。”

“那我讓你嫂子炒幾個菜,咱們中午喝點,裴兄弟你也一起來。”

“好嘞。”裴律師笑着點頭道。

九垸縣,目前應該是整個大唐除了京縣之外,人口最多,土地利用率最高的縣,幾乎除了道路,用以灌溉的溝渠,和居住的地方,其餘所有的土地,都能投入農牧業生產。

現在,三萬戶百姓,被分置在九塊大垸田裡,種植着總面積約一百萬畝的田地,每戶百姓有水田二十五畝,旱田五畝,這就差不多是九十萬畝。

再有分到各村的公產地,魚塘,蓮藕池,林場,差不多五六萬畝,和兩三萬畝左右的官田,這些田主要是儲備用來分配給原住民繁衍產生的新戶頭的。

目前,這些官田是由裴律師帶的這支軍隊耕種,等此後,築垸工作向更遠的地方轉移的時候,就會交還給縣治。

除此之外,一條條寬闊的大堤,以及兩側的護堤林地帶,就算做是縣裡的畜牧區域了,基本主要養用以耕地的水牛。

當然,最大面積的,還要屬長江河灘,以及各垸堤之間的大河,這是絕佳的養殖場所,現在,一二三號這種早期就修築好的大垸,都已經發展起來相當規模的養鴨業。

在這塊方圓幾十公里的地方,生活着近十萬百姓,白天的時候,不管在九垸縣任何一個地方,放眼望去,基本都能看到屋舍,田地,一定數量的百姓。

孫享福和裴律師在孫大力臨時居住的帳篷裡一坐定之後,就直接開講了。

“大力哥,對於如何治理九垸縣,我有幾點建議,你好好聽一聽。”

“你還不知道我?叫我聽話辦事,這個成,叫我給這麼多人當家做主,帶領他們搞發展,我肯定不成,反正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聽你的,一準錯不了。”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那行,我就直說了。首先,你得立一個新規矩。”

“什麼規矩?”

“公開,公示的規矩。”

“公開,公示?”孫大力詫異的問道,這些年他也見過不少世面,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小農民了,但對於這兩個詞,他還是很陌生。

“是的,公開的意思,就是在你九垸縣衙主導的任何政治,或者產業項目,都向全縣百姓公開說明。

公示的意思,就是任何財務,資源用度,結餘,都製作成百姓看的懂的表格,向百姓公示,讓他們知道,縣衙裡有什麼,平常的支出,用度,都用在了什麼地方,結餘有多少。

整個九垸縣,其實並不大,方圓還不到一百五十里,往東南西北,任何一個方向走,幾十裡,便到了頭。

而且,所有的地界,都有修建好的水泥路和可以供船行駛的水渠,以及可以通行車馬的垸堤,可以說,交通十分發達,比之關中還要強上幾分,你所在的五號大垸,位置居中,那麼,你的任何政令消息,都可以在一天時間內,傳達到全縣,甚至所有的村落,這就是你施政的優勢。”

“那具體,咱們要幹那些事情呢?”

“首先就是成立傳達,宣傳你政令的下屬行政單位,以往大多稱爲裡,但稱鄉鎮卻更好,分爲裡的話,可以要十幾個,不好統一,直接按垸劃分爲九個鄉鎮就行,縣城所在垸,由你自己直管。

那麼,按照現在大約兩三百戶左右一個村的格局,三萬戶百姓,差不多,能有一百多個村落,在村裡,設村長,由鄉長直接管。

不管是鄉鎮,還是村,都應該把公開,公示這兩樣工作做到位,讓百姓對所有應該自己承擔的,該自己享受的東西,一目瞭然。”

“我聽出你弄這個制度的意思了,就是杜絕貪污**的一種手段吧!”孫大力恍然道!

孫享福對孫大力有這樣的領悟力感到十分驚喜,笑道,“杜絕貪污**,只是這項政策的一個功能而已,政令暢通,讓所有老百姓快速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那麼,他們的凝聚力就會提升,生產效率就會提高,同時,公示的數據,會讓他們有一定的競爭對比,這會對他們的生產進行一些激勵。

而且,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百姓,很容易出現管理人才,進一步的推動生產進步,因爲,平時他們就熟知縣裡的各項政策,在這些基礎上,肯定會有人根據實際情況,產生一些反思,提出更好的意見,使得大家在實際生產中,取得更多的進步,縣裡還要對所有提出有用的建議的百姓,給予獎勵。”

“嗯,那我就照你說的做吧!”孫大力聽的連連點頭道。

在幸福村這麼多年,他早就習慣了這種大家提意見的模式,不過,這種模式此前只能在幸福村內部展開,其它地方的官員,一般是不會願意百姓對於官府指手畫腳的,中央下達的政令,他們能照着完成一半以上,就是好情況了,更別說將政令變的更先進,跟符合實際情況了。

這樣此消彼長之下,就會形成非常大的反差,一個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打折,一個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當然,孫享福今天來,肯定不只是說這點問題,待得郭氏和孫大力的幾個小妾將一桌子菜端上來之後,孫享福又道,“這個公開,公示的制度,只是所有制度實行的一個基礎,咱們要在這個基礎上,做好其它幾個內政管理和惠民項目,才能真正的讓九垸縣,成爲山南道地區的模範縣。”

“那幾個項目?”孫大力再度發問道。

孫享福將早就想好的東西一條條說出來道,“首先,就是醫療保障和養老制度,咱們九垸縣,要模仿渭南的工廠,率先推行這兩個制度。”

“醫療保障和養老制度?這可是需要很多錢才能弄下來的,這縣裡,現在可是一窮二白,就剩下當初你撥過來修建縣城和縣衙的一點錢了,如何能承擔的起?”

“呵呵,誰說實行這個制度,需要花很多錢了?九垸縣按照一百萬畝田地,和每年兩季的稅收標準,一年才需要交多少農稅給朝廷?不過三十萬石糧左右,價值不到三萬貫而已,而咱們的產出是多少,光七十五萬畝水稻田,按照上一季九石多稻穀的產量,那可就是七百多萬石糧食,有了這麼多產出,咱們不可能光是堆在家裡吃吧!得賣出去,得到錢,做產業,讓所有百姓,都入股,投資,得收益。”

說到做產業,別說是熟知幸福村各種產業的孫大力,就連裴律師,也大概知道孫享福剛纔說的公開,公示的用意了。

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527章 進村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72 人才缺乏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706章 開武舉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122章 治病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63章 雙簧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11章 起航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317章 逛夜市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1章 戰略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180章 行軍難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246章 治國難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76章 風雪路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67章 鏖戰第481章 大進項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55章 合作第367章 起塘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14章 航海人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381章 各種忙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13章 溪村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703章 送葡萄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40章 談條件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
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527章 進村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72 人才缺乏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706章 開武舉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122章 治病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63章 雙簧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11章 起航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317章 逛夜市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1章 戰略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180章 行軍難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246章 治國難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76章 風雪路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67章 鏖戰第481章 大進項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55章 合作第367章 起塘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14章 航海人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381章 各種忙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13章 溪村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703章 送葡萄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40章 談條件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