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

開酒樓的計劃目前只能暗中籌備,當孫享福逃之夭夭的回到幸福村的時候,王麟在馨香樓擺了好大一桌酒席來慶賀,這被看做是世家利益集團對陣皇家利益集團的一次勝利。

村子裡每天都在變化,最明顯的是柴山上的雞舍和豬舍,十多天沒回來,那些建好的雞舍和豬舍已經被販子們送來的雞苗和豬崽塞滿了。

“享福,雞舍裡都有過萬隻小雞了,豬舍裡的豬崽也有了幾百頭,每天消耗的飼料巨大,咱們快供應不上了。”孫大力一見孫享福就開始抱怨道。

“缺啥你告訴我。”孫享福淡定的道,如果幸福村的生產力連小雞和豬崽都滿足不了,那就是規模與勞動力之間不匹配,需要調整。

“吶,先是人不夠用,捕撈組二十多人咱們動不得,他們要保證全村的食物供應,那麼大的漁場,十幾個半大小子根本照看不過來,我又給增派了十個壯丁幫忙打魚草做飼料。

雞場那邊得要人吧!一萬多隻小雞呢!還按照你的要求分開成幾片養,這不得三十***流守着啊!我全部都派的女人上,豬場也是,按照你的要求,豬舍要乾淨,飼料要精細,每天得費很多人工,趙大一個人領着一堆女人都忙不過來,再加上各家地窖裡的鱔魚泥鰍也得剁魚肉餵養,本來秋收之後應該是最悠閒的日子,現在全村上下卻忙的腳不沾地,連孩子都一刻不得閒的全部在幹活。”

“呃,你都知道秋收之後是最悠閒的日子,那別的村子裡面沒事幹的人一定很多啊!你可以去招工啊!別說給多少工錢,我估計只要飯管飽,給他們幾條魚貨回家打牙祭,他們都會過來幫咱們村幹活,大力,做爲一個領導者,就必須多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的小事根本不是問題,還缺啥,你說。”

孫大力被孫享福說的一愣,抓了抓頭皮一想也是,周邊幾裡地就是一個村子,可不是村村都像幸福村一樣,尤其是那些新徒遷過來的村子,雖然秋收了,但是田地開的不多的人家,家裡的儲備糧食肯定還有不足,讓他們幫着幹活,只需要給口吃的就行,簡直太划算了。

“還,還缺糧食了,天冷了,雞食不好找,只能喂糧食,村裡的三千石糧食劃了一半到了雞場,豬場和漁場也分了些,現在人快沒吃的了。”

“買呀,現在秋收剛過,正是糧食低價的時候,把村裡的錢全都拿出來買糧食。”孫享福都不用動腦子,就接話道。

“還缺錢啊!之前做完冬衣,你又說要做村民們做鞋襪,做被子,這需要買皮貨和白疊子,老貴了,所以,現在除了那幾個金疙瘩,所有的銅錢都花光了。”孫大力攤了攤手道。

“金子也是錢,我當初兌金子,就是爲了攜帶方便,所以,把金子也花出去吧!錢留着是死物,不能吃,不能穿,只有花出去纔有意義。”孫享福解釋道。

“我就是怕錢都花光了,以後沒的花了。”孫大力有些憂慮道。

“放心吧,這些投資都是值得的,等咱村開始出貨的時候,你就知道,你花出去的根本不叫錢,對了,王富王貴和馬林張全兩組人的工作沒停吧!”孫享福見他們不在公舍,便問道。

“沒呢!他們打造的東西都放在庫房呢!這會應該是去窯洞了,你說的那個東西,他們這幾天正在燒製。”

說着,孫大力就帶着孫享福往庫房裡去,先是拉開了木工房,裡面堆滿了圓桌,方桌和木凳,其中好多桌子中間還掏了個圓洞,雖然數量不少,但在孫享福看來,還遠遠不夠。

而鐵匠房那邊,一堆精鐵鍋,勺子,甚至像中間有個孔洞的小炭爐都有不少,孫享福查看了一下,質量還算過關,也是同樣的問題,數量遠遠不夠,不過這些事孫享福跟孫大力說不着,以孫大力的現在的能耐,能把村子裡的人事安排過來就不錯了。

去往柴山的時候孫享福先到了自己種植的那幾畝反季節蔬菜田裡看了看,竹棚全部都搭好了,絹布做的搭蓋下午天黑之前會封上,白天霧氣散去,太陽出來之後纔會打開,這些蔬菜只是遲種了一兩個月,依此法,完全能在落雪之前成熟,而它們的花粉果實種子,將會是孫享福研究的對象。

誇獎了照顧這些蔬菜的弟弟妹妹,孫享福便往柴山背面新開的窯洞而去。

“享福,你可算回來了,這幾天我們按照你交待的法子,磨粉燒製,這幾天燒出了不少,就是不知道你弄這些石灰粉幹什麼。”馬林在窯洞口迎接了孫享福道。

“這個玩意叫水泥,一旦沾了水,用模具澆築起來,那就跟石頭一樣,是蓋房子的利器,今後咱們村子的民居會大量使用這種東西,多多益善,不過這玩意你們摸索出來了就行,大量的燒製還是請工人吧!你們的正事還是打造我所交待的那些東西,不行就多找些工匠,把圖紙給他們,讓他們負責打造,我們出工錢和材料錢。”

孫享福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些東西是無法保密的,在封建社會又沒有專利法一說,所以,他只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行,至於別人拿了技術去幹什麼,他左右不了,像水泥這樣的東西,不管是誰用來大規模的生產,都是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的,拿在手上當寶貝,反而會讓自己活不長。

在孫享福回村的第二天,幸福村的招工大計便開始了,有了這些生產技術打底,孫享福對之後的一系列計劃又多了幾分信心,三天時間,幸福村招募工匠五百餘人,都驚動了縣令鄭佩成,更是讓皇帝李世民都開始關注起這裡的變化,草擬了一封聖旨,將孫享福召了回去。

麗政殿,長孫皇后正拿着後宮用度的賬冊翻看,她發現這個月後宮的用度居然有所縮減,庫內居然有些錢糧結餘,這讓實際掌控了後宮三個月的她有些驚奇,以前可都是不夠,還欠一些的。正好這時李世民來了麗政殿,她便將此事說與李世民聽了。

拿着賬冊看了片刻,李世民馬上就找到了蛛絲馬跡,指着其中一條每日都會出現的文字道,“觀音婢你看,每日的供給欄上都寫着‘漁業司超額供給’的字樣,你這個月的徵發令上要了漁業司多少東西?”

“陛下這麼一說,臣妾倒是想起來了,給漁業司的徵發令是每日黃鱔百斤,泥鰍百斤,三斤以上的大魚五百斤,御膳房的羅闐曾跟臣妾提起過,漁業司每一樣魚貨都超額供給,尤其是大魚,每天都能送五斤以上的大活魚八百多斤到御膳房。”

“這就是了,朕記得你初掌後宮的時候,漁業司每三日送魚的數量不過兩三百斤而已,而現在,漁業司每天往宮中送的魚超過千斤,這一個月,可就差着兩萬多斤呢!如今各宮都喜吃魚,那牛羊肉,蔬菜等用度的採買消耗就大減,後宮的用度,自然就出現了結餘。”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看來這個漁業司的功勞可不小,那個新上任的監丞,就是要拉我等做生意的小孫大人麼?”

長孫無憂搞清楚了原因,心中一喜,李世民初登皇位,各方面用度都緊張,她作爲賢內助,自然是想幫忙,如今這漁業司既然能超額完成任務,那就證明他們還有餘力,有餘力就要利用起來,所以,她決定給漁業的徵發令上再加加碼,後宮的人不是都喜歡吃魚麼,那一定能節省出更多日常用度。

“他算個狗屁的大人,一個只會搬弄奇淫技巧的小混蛋而已,有了好東西,竟然不知道敬獻君主,混賬之極。”李世民雖然嘴裡在叫罵,臉上卻是一副笑容,顯然心情不錯。

“怎麼,那個小孫大人弄了什麼新奇玩意?”長孫無憂被李世民的臺詞和表情搞的有點懵,他還從來沒見過李世民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表現出過這樣的態度。

“那可不是玩意,說是國之利器也不爲過。”李世民表情有些激動道。

“究竟是何物,讓陛下也如此興奮。”長孫無憂放下賬冊,給李世民倒了杯茶水道。

“是一種新犁,可以裝四個犁頭,只用兩頭牛就能輕鬆拉動,就是用幾架這樣的犁,那小子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將兩千多畝荒地開成了良田,你說,這是不是國之利器,而現在,那小子居然讓人用石頭磨末,加一些東西燒製出了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只需要加水攪拌,晾乾之後,就堅硬如石,用來築城建屋,簡直是事半功倍,你說,這是不是國之利器······”

李世民還待再說,這時內侍卻通報,說牧監署漁業司的孫監丞應召來見,他只得暫時停嘴。

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15章 回荊州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182章 見李績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82章 談心第717章 到遼東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19章 追擊戰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176章 風雪路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62章 利益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63章 雙簧第147章 豐收樂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579章 二進宮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19章 回長安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79章 互坑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81章 大進項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20章 到定襄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133章 種稻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49章 歸來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38章 返城第577章 追擊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
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15章 回荊州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182章 見李績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82章 談心第717章 到遼東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19章 追擊戰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176章 風雪路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62章 利益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63章 雙簧第147章 豐收樂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579章 二進宮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19章 回長安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79章 互坑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81章 大進項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20章 到定襄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133章 種稻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49章 歸來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38章 返城第577章 追擊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