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

酒樓的廚房裡養着不少幸福村送過來的雞,它們的嗓子已經成了芙蓉園這一片的鬧鐘,於是,孫府的廚子起牀了,蒸餅,拉麪,糜子粥,還有煮雞蛋,鹹菜炒肉沫之類的早餐做了一大堆,等府裡的一干主子們起來用餐的時候,天已經微明。

今天孫府用餐的人數不少,虞世南每天要去弘文館監督早課,虞昶現在已經在朝堂上有個最靠後的位置了,需要上早朝,所以,本來沒有早起習慣的孫享福也被虞秀兒拉起來陪他們吃早餐。

“我看吶,你今天干脆去上一趟衙門算了,這都有一個多月沒去過漁業司了,膳監司這麼近,你總共也就去過兩三回。”

虞秀兒不說,孫享福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沒去上過衙了,反正漁業司有個監丞在,膳監司的馬太監又巴不得自己不管事,自從開始折騰酒樓的事情,他還真的是很少關心自己的本職工作了。

“好吧!吃過早飯就去看看,免得回頭皇帝還派人往家裡傳旨。”

孫享福昨夜沒有行房事,大半夜都用來思考了,他究竟該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朝堂上那些世家爪牙?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除非自己認命,甘願成爲他們的走狗,或者成爲一個默默無聞吃飽了等死的人,否則,這些人都不會讓自己好過。

那麼,既然暴風雨要來,那就讓他來的更猛烈些吧!反正已經槓上了,何不把事情鬧大,把自己鬥士的旗幟打出來,讓那些跟世家大族不是一路的人過來投靠自己?

吃飽喝足,孫享福去到漁業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舒服的地方睡個回籠覺,實在是起的太早了犯困,不過對屬他則是神神叨叨的說道,“本官感覺今日有大事發生,先養精蓄銳一番,若無宮內旨意,不要到衙房打擾我。”

很快,孫享福就睡的口水橫流了,反正以他目前的狀況,只能被動的承受別人的攻擊,那些朝臣不找他麻煩,他會過的更加沒心沒肺。

太極殿上,百官分文武左右站好,例行給皇帝行禮之後,開始進入議事環節,首先就是兵部尚書杜如晦提出的,尉遲恭和程知節率軍回朝的事情,對突厥的戰事,以程知節,牛進達率部追出玉門關三百里,俘虜突厥兵一萬五千餘,繳獲牛羊十萬頭爲終結。

此次長達三個月的戰役,唐軍共陣斬突厥騎兵五萬餘,俘虜八萬餘,繳獲牛羊馬匹七十萬餘,乃隋唐以來,漢人對外族戰爭的最大一次勝利,李世民着禮部,吏部,爲參戰的將士議功,定封賞。

當然,這個時候宣告戰事結束是有原因的,頡利派使者上表投降了,使節阿史那思摩已經到了長安,一般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就要商量投降協議了,所以,孫享福的回籠覺可以多睡一會兒,因爲,這種談判,可不是三兩句能扯的清的。

突厥人的提議很簡單,頡利願意放棄之前君臣之邦的政治姿態,與大唐結成兄弟之邦,並且願意尊李世民爲兄長,但大唐必須歸還頡利八萬突厥俘虜,以及一半的牛羊,約三十五萬頭,數量可以商量。

李世民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頡利不過剩下七八萬殘部,還妄想與朕稱兄道弟呼?”

意思是,以頡利現在的實力,最多隻配給大唐稱臣,至於歸還俘虜和一部分他們賴以生存的牛羊,這在這個時代是國際慣例,數字可以商量。

調子定下來之後,就會有鴻臚寺以唐儉爲首的外交官負責跟他們談,事情商量到這裡,也日上三竿差不多要結束了,可王得用還沒跑出來喊有本早奏,無本退朝的臺詞,就有文臣班子裡面的一位御史出班奏道。

“臣有本要奏,臣彈劾太子,參與民間經營,與民爭利。”

這人話才說完,便又有一位大臣出班奏道。

“臣附議,太子所營之酒樓,價格昂貴,一桌酒菜的價格竟達十幾貫之巨,長此以往,百姓競相奢靡,是以,此風不可漲,陛下應下令,關停此樓。”

“臣附議,不僅如此,此酒樓上演的戲曲,竟然拿前隋舊事做噱頭,有引導百姓心向前隋的嫌疑,陛下應下令捉拿妖言惑主,蠱惑百姓的讒臣主謀孫正明······”

突然之間蹦出來的幾個御史,把李世民的好心情搞的一點也沒有了,惱火的看了一眼諫議大夫魏徵,纔開口道,“諸卿都是這麼認爲的嗎?”

“呃,這個,臣雖未去過這間酒樓,但卻知道,太子爲皇儲,不該與民爭利,而且,奢侈之風不可漲,太子年幼,應多學聖人之道,不應該爲了些許小事,損了名望。”

魏徵是躺槍了,他屬下的這幾個御史上奏之前根本沒有跟他打過招呼,而且,人精一般的他,又怎麼會拿這種小事在商量突厥投降這種國家大事的當口來說,這是非常有損朝廷顏面的事情,同樣有損的,是他御史臺的節操。

“啓稟陛下,御史臺雖有聞風奏事的權利,但事情是否屬實,須得有司明查,臣覺得此事該查明之後再議。”

事關太子,長孫無忌就不能袖手旁邊了,出班奏道。

“此事證據確鑿,昨日長安數千勳貴百姓皆爲見證,何須再查,爲太子名聲計,微臣認爲,陛下應該從重,從快處理此事,否則,一旦遷延日久,太子的名望可就無法挽回了。”吏部侍郎崔世勳在長孫無忌出班後,立即出言道。他可是高級別官員了。

“臣附議,陛下,不得任由此等讒臣混跡於皇室左右,應從速除之······”

“臣附議······”

“臣附議······”

長孫無忌只是出來說了句公道話,竟然引得文臣班子裡數位三四品大員出列反駁,僅僅片刻,抱拳躬身附議的人居然多達數十人,佔據了文臣的七八成,甚至還有六部堂官級別的高官,王圭,孔穎達,封德彝等人在蓄勢待發。

“什麼情況這是?”

長孫無忌心裡暗罵了一句,卻也不敢再出聲,他現在也是文臣序列的人,和這麼多人唱反調,他以後的工作也沒法幹了。

而武將這邊,秦瓊也是急的額頭冒汗,但武將這個時候不能開口,一旦開口,只會火上澆油,因爲你越線了,以後你們武將議論軍機的時候,還指望文臣閉嘴嗎?

文臣隊末,纔剛剛獲得了上朝資格沒幾天的虞昶也是爲女婿捏了一把汗,心道老爹對世事真是洞若觀火,一早料定了這些世家爪牙會跳出來鬧事。

李世民惱了,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居然鬧到讓他有種被逼宮的感覺,而且是他在志得意滿,打敗了突厥大敵,準備敘功的時候,此刻他的拳頭同樣握的緊緊的,恨不得親自出手,將這些只顧自家利益,不顧朝廷體面的傢伙一個個砸死,砸爛。

但是,他不能夠,沒有這些大臣,朝廷就無法正常的運轉,他只能忍,不過他沒有選擇跟這些大臣們妥協,他知道,今天只要妥協了,以後,也只能妥協,所以,他將希望放了在那個唯利是圖,貧嘴好色,睚眥必報,膽小如鼠的小子身上,看看他能不能給自己創造個奇蹟。

“來人,傳旨,牧監署下牧監孫正明即刻上朝對奏。”

皇帝動真火了,要當場把這件事情搞明白,這一舉動雖然叫崔世勳等一干文臣意外,但,就算讓那小子來朝堂又能怎麼樣?如今的朝堂誰的嘴巴多?衆口一詞,還不能整死你一個小嘍囉?

整個大殿之中進入短暫的沉默之後,就有大臣提議休朝片刻,但李世民不允,今天不把事情搞清楚,大家的午飯也別吃了,至此,他也算是表明了自己在這件事上的立場,於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一干李世民鐵桿,便相互使了個眼色,小聲交流起來,站在文臣班首的裴寂向來不與三人有什麼交集,卻意外的向他們偏了偏身子道,“有了計劃,知會老夫一聲。”

長孫無忌聞言瞭然,他知道望江樓有裴寂的兒子裴律師的份子,裴家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之一,而裴寂現在代表的是李淵舊臣黨,如果有他幫忙說話,應該有不少人能住嘴,孫享福之前拉裴律師入股的好處,此時也顯露了出來,不過長孫無忌不知道的是,裴寂之所以想幫孫享福,卻不是因爲自己的兒子在望江樓有股份,而是有其它目的。

漁業司,衙房裡,黃軒火急火燎的將在胡榻上睡的正香的孫享福喊醒,這時,傳旨的太監已經到了門口。

“孫下牧,快跟灑家走吧!朝廷上好多人彈劾你,陛下震怒了。”

“呃,震怒我還是震怒別人?”孫享福摸了一把睡眼惺忪的臉,反問那太監道。

“呃,這個,應該是那些彈劾你的大臣吧!”傳旨太監被孫享福的反問搞蒙了,想了想太極殿剛纔的氣氛才答道。

“哈哈哈,如此甚好,本官今天可是要在太極殿揚名了,老黃,準備好酒菜,待本官回來,請衙上兄弟們好吃好喝一頓。”孫享福大笑一聲,便邁着王八步子,朝屋外走去,直奔太極殿。

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126章 用計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49章 歸來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57章 起塘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743章 到船廠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34章 出手第533章 巡視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九章 送魚第127章 海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579章 二進宮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82章 滿月酒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82章 談心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70章 戲劇院第414章 談妥第534章 出手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75章 唐奉義第265章 會夷男第121章 見馮盎第570章 走場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98章 論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49章 北上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44章 偷跑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33章 巡視第285章 上朝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
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126章 用計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49章 歸來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57章 起塘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743章 到船廠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34章 出手第533章 巡視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九章 送魚第127章 海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579章 二進宮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82章 滿月酒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82章 談心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70章 戲劇院第414章 談妥第534章 出手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75章 唐奉義第265章 會夷男第121章 見馮盎第570章 走場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98章 論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49章 北上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44章 偷跑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33章 巡視第285章 上朝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