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

夷男來的人數不多,三千騎而已,反正北城門離軍營很近,孫享福親自去將他迎到了軍營,這次來,夷男就比上次熟氛的多了,孫享福讓大營的食堂給他們弄了些涼麪饢餅什麼的,冰鎮奶酒什麼的,他就不客氣的吃喝上了。

席間,夷男衝陪着他吃喝的孫享福道,“你來信說皇帝要給我們薛延陀賞賜,可是真的?”

孫享福答道,“當然,這次賞的東西可不少,陛下打算親自走一趟漠北,給你們薛延陀的百姓發放夏衣,還有一些關中特產,順便,也看看你們想把汗城建在那,他能夠爲你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聞言,夷男心裡五味雜陳,貌似,他此前對李世民的判斷有些不準確,這個漢人皇帝,貌似對他們薛延陀還是不錯的,送衣服,特產,還親自來爲自己即將建立的汗城提供幫助,這他麼都好的有點過份了。

“那個,皇帝不會是想讓我們薛延陀給大唐朝廷納稅吧!”夷男試探性的問道。

孫享福聞言,卻是悠然一笑道,“放心,朝廷有的是錢,還不差你們薛延陀的那點歲貢,陛下只是擔心你們在草原上的日子不好過,想盡可能的給你提供一些幫助而已。”

今年是大唐外部憂患盡除,內部發展起步的重要一年,只要跨過去了,往後,整體國力增長的會非常迅速,因爲有了一些改革之後,大唐的政治效率和百姓產出,比歷史上還要強幾倍,在歷史上,李世民都能做到雄霸四方,何況是有那麼多條件的加成之下。

孫享福給夷男描繪的,是李世民施恩的一面,而閱兵儀式,則是李世民施威的一面,恩威並施,鎮住宵小,穩定邊疆,然後潛心發展內政,積蓄國力,使大唐各方面實力遠超它國,便是大唐目前的大方針。

孫享福對夷男說的並不是假話,所以,夷男也找不到什麼破綻,道,“那,我帶過來的兵馬如何參閱?”

“這個簡單,軍營裡有成套的軍裝,還有洗刷乾淨的戰馬,你回頭讓屬下的兵將們換上,到時候讓帶兵的人聽從蘇將軍安排就好。”

讓夷男屬下兵將參閱的想法,是孫享福臨時想到的,這同樣是一種對外宣示大唐對薛延陀擁有主權的方式,只是夷男,或者說這個時期的古人,大多不會想到那麼深而已。

而孫享福讓屬下爲薛延陀士兵準備的服飾和裝備,款式都比較拉轟,到時候,等周邊各部的頭領看到薛延陀投靠大唐之後得到了實惠,產生羨慕的情緒,那就對了。

只要他們生起了向大唐稱臣的心思,孫享福就能用各種糖衣炮彈將他們打倒。

時間不早,孫享福安排夷男和其部衆吃喝好就睡下了,天亮之後,他還有很多接待方面的準備工作要做。

六月,善陽地界夏花開的正盛,出了馬邑往北走,才三四十里不到,皇帝的車隊就走不動了,原因是眼前的花海景色太美了,韋妃和燕妃等一衆陪駕的妃子都想停下來賞花,李世民自然是準了。

夏風颳起的陣陣清香讓李世民的心情大好,李麗質和李孟姜禍禍了不少鮮花,給自己編織了一個大花環戴在頭上,孫得壽和孫小妹一直跟在她們身後,提醒她有些花有刺,採不得。

胖嘟嘟李泰和想作詩來討李世民歡心來着,卻沒有想到什麼好句,抓耳撈腮的花田裡閒逛。

李承乾找了塊高坡,便席地而坐,彈起了他的吉他,侯舒雅自然也撥動了自己的琴絃,與之相合,東珠聽到了他們的琴聲,便在花叢中跳起了舞蹈,尉遲寶林在一旁陶醉的欣賞着她的舞姿,這些畫面,都被閻立本的一支畫筆記錄在了畫卷裡。

“哎,只可惜孫正明不在,若是能得他提上一首好詩,這畫作,便絕美了。”作完畫的閻立本有些遺憾的嘆息道。

“閻侍郎不必遺憾,咱們善陽的美景,可不只是這花田,就算您的畫工再怎麼精妙,也是畫不完善陽的奼紫嫣紅的。”

尉遲寶林在善陽做了兩年官,對於善陽的特色當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便開始跟閻立本講解起了善陽一些爲人津津樂道的景區。

第一景便是城頭觀花,善陽城的城牆高達五丈餘,向南面城門的最高處,甚至達到了六七丈,在春夏之際,從城頭往南望去,目之所極,全是五顏六色的花朵,被孫享福稱之爲‘花海連天’。

往東的水門方向,是寬闊且平緩的桑乾河面,這個河段十分直,早上太陽正好在長河的盡頭升起,火紅的陽光將數里長的河面照射的波光粼粼,波濤反射出來的,自然是朝陽的紅光,是以,被孫享福稱之爲‘朝陽似火’。

再有城內沿桑乾河兩岸的胡楊樹,孫享福曾經詠詩讚道,“極目金黃千里秀,自成一景閱滄桑。”

其枝葉在北地的陽光照射下,尤其顯眼,乃城中一絕,善陽城建的倉促,除了沿桑乾河的花樓,整座城裡都沒有樓宇,在城內任何一個方向,只要往中央桑乾河的方向看去,都會看到漂亮的花樓以及那一抹豔麗的色彩。

除此之外,善陽的街景也十分美觀,是這個時代唯一建有休閒廣場的城池,城西靠近天上居有桃花湖廣場,城南工業區有工人廣場,城東居民區有萬民廣場,孫享福讓人做了很多石雕刻之類的東西矗立在那裡,很多代表漢文化的詩句,都刻印在上面,讓城內的百姓們在閒逛的時候,也能不斷的熟悉漢字。

當然,像賽馬場這樣的娛樂場所也建的非常別緻,對於此時的人們來說,也是遊玩賞景的去處,在哪裡,三天會有一次賽馬活動,平時,還能打馬球,大唐的勳貴和世家子們,都好這一口。

不多時,幾位妃子在花田裡採了許多鮮花的李世民也走上了李承乾彈琴的高坡,極目望去,發現遠處,有不少農戶在花田裡忙活,便招了孫得壽過來問話。

“得壽,你可知你兄長爲何不將這百里沃土種上可以食用的糧食,卻種上了各色鮮花?”

孫得壽聞言,笑着答道,“應該是除了此地適合之外,種植鮮花,比種糧食更賺錢吧!”

“也就是說,他在種植這些東西的時候,心裡都是想着怎麼賺錢咯?”

李世民知道孫得壽說的是實情,因爲花田產出的經濟價值,確實比種糧食高的多,只看那蜂蜜,香水,精油的價格就知道了。

但如果,孫享福在種植這些東西的時候,一早就知道它會賺錢,那就厲害了,有這樣的手段,僅憑農業之利,孫家就可賺盡天下財富。

因爲,到現在,李世民也不知道孫享福到底可以種植出多少偏門東西,前段時間,密衛就告訴他,善陽的幾位公子哥都在尋找柞樹種苗,而且,是因爲孫享福要用柞樹,來種植頂級山珍猴頭菇。

像猴頭菇這樣的大補食材,即便是作爲皇帝的他,也難得吃上幾回,現在,孫享福卻是能大量種植,這裡面的利潤,別說世家子心動,連李世民都心動了。

聽李世民這麼說,孫得壽卻是搖了搖頭道,“那倒不是,幸福村的任何產業都可以幫我家兄長賺到足夠多的錢,他要是想要錢,只怕這天下的錢,也經不起他幾年賺,他種植這些東西,只是因爲咱們大唐,或者說,這個天下,缺這種東西,需要這種東西。

他曾經跟微臣說過,咱們大唐的食物太匱乏了,所以,要想辦法,多培植出一些新的作物出來,豐富大家的食物,等大家的食物豐富了,身體也就更加健康壯實了,壽命也會更長,每個人,都應該活到七八十歲才正常。

還有,咱們大唐麻布衣物不夠暖活,所以,他想盡辦法,種植出了棉花,今年,關中和善陽產出的棉花,足夠讓咱們大唐一小半的人穿上棉衣,如果再有個兩三年,整個大唐的百姓都穿上更加舒適保暖的棉衣,蓋溫暖厚實的棉被,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因爲天寒地凍,而帶來的傷病。

至於花田產出的香水,精油等,我相信兄長也是有考量的,至少,當它被普及了之後,咱們不用忍受那些胡人身上的怪味了。”

被孫得壽這麼一說,李世民還真覺得這花田種的是有些意義的,胡人身上的氣味,確實讓漢人很不喜,如果這香水能普及,倒是能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這條路可能還很長,光只是善陽一地種花的話,產量肯定不夠。

最佳的種花之地,其實四季如春的南方,孫享福在善陽種花的首要目的,就是吸引胡商來善陽,推動善陽的經濟發展,另外,如果不是善陽的花田,李世民這一行人,能在這荒郊野地玩的這麼嗨麼?

相信,這些觀賞過花海美景的大臣們,也會對這裡的景色戀戀不忘,等他們回去吹牛逼的時候,一定會偶爾提及這裡,這就會讓許多沒來過這裡,見識過這樣的景色的人聽到之後,對這裡產生嚮往,可別小看了這種嚮往感,它未來可能會是善陽發展的核心。

因爲隨着草原上的城池繼續往深處推進,善陽的產業,必定會跟着向前移動,到時候,這裡可就變成了大唐北方的一箇中心地帶,富有起來了的大唐人民,會更喜歡在善陽這樣景色優美的地方居住或者遊玩。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目的,這就需要李世民慢慢的去觀察發現了。

“嗯,你兄長在農之一道上的造詣,已是前無古人,朕此次將你們農門子弟全部帶來善陽,也是希望你們能夠更好的學習他的本事,甚至超越他,朕想看看,將農耕發展到極致,咱們這個國家,能強到什麼程度。”

華夏民族從封建制度開始實行,就堅持着以農爲本的基本發展道路,但沒有那個統治者,真正把農看的很重,是以,千年過去了,農業技術,也沒有得到什麼飛躍式的發展。

然而,到了李世民這裡,不同了。大唐出了一個農業方面的天縱之才孫正明。

可以說,大唐能有如今的局面,孫享福的農耕技術起到的作用有一大半的功勞,這讓李世民認識到,農業興國似乎也是個不錯的路子。

正是因爲有了強大的農業支撐,李世民纔有資本拉着數百車瓜果,上百萬件的衣物,到草原上來大收人心。

正是因爲有了強大農業支撐,才讓西域諸國的商賈,對大唐馬首是瞻,讓薛延陀對大唐俯首稱臣。

一切強大的基礎,都應該建立在足夠的農業產出上,因爲農業產出足夠,才能讓人騰出手來去做很多事,比如發展工業,商業,乃至文化教育。

那麼,朝廷,是不是應該更加重視農業呢!至少,需要一個管理全國農業的衙門吧!

此刻,升格司農寺爲農部,成爲一個與六部齊平,專門管理全國農業的部門的想法在李世民心裡誕生。

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527章 進村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27章 海戰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65章 會夷男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368章 定計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70章 夜襲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415章 回荊州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118章 殺倭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87章 宴會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368章 定計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62章 利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88章 密室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7章 進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六章 小河集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02章 迎新宴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24章 試藥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
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527章 進村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27章 海戰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65章 會夷男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368章 定計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70章 夜襲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415章 回荊州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118章 殺倭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87章 宴會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368章 定計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62章 利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88章 密室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547章 進展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六章 小河集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02章 迎新宴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24章 試藥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