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

孫大力家還有個老孃和一個弟弟,老孃四十來歲,還算健壯,弟弟也有十四五歲的樣子,跟孫享福差不多年紀,也是個幹農活的好手,正是因爲家裡三人都是壯勞力,所以平時他們家裡的農活都是足額完成。

大家響應徒遷令搬到關中後,朝廷給每個遷移戶劃了八十畝的永業田,而且三年不收稅,當然,所謂的田,基本都是荒地,你得自己動手開成田。

一年多的時間,孫大力家三口人就把八十畝荒地全部都開出來了,而且全部都種上了莊稼,可以說,只要捱到今年秋收,孫大力一家明年就再也不用爲餓肚子發愁了,現在這段時光屬於黎明前的黑暗。

而孫享福家,由於去年病死兩個大人,而他自己只是個半大小子,就算在孫大力的幫助下,也只開了二十畝荒地不到,今年在官府的指導下,種了糜子,沒錯,農戶種什麼,也是官府說了算,正好孫享福家的田地和孫大力家的田地挨着,而中間又有一塊六十畝大的荒地,所以孫享福把捕蝗地點設在了這塊荒地上。

唐初時期關中植被豐富,荒地之所以被稱之爲荒地,正是因爲上面長滿了不是農作物的植物,通常這些野生植物的生存能力比農作物還強,所以,挨着孫享福家這塊地種田的人也是倒了血黴,就拿孫大力家的田地來說,產量至少會比別家的少半成以上,不過孫大力家並沒有嫌棄孫享福家,開不完田地的人家多了,八十畝地,就算現在每畝地的實際面積沒有後世一畝大,也不是一兩個人能種的完的。

一路走來,孫享福就在這些荒草中發現了許多他認識的植物,比如八哥草,是一種能夠止血的草藥,金花草,又叫金花菜,是一種可以製作青儲飼料的植物,人也可以吃,只是比較難吃,茼蒿,同樣是一種味道很大,稍微老一點,就讓人難以下嚥的蔬菜,只是這個年代,還沒有人吃它。

毫無意外,這幾種植物生長力都特別強,被後世的農民統統稱爲豬菜,滿山遍野打不盡的那種。

“就這了,清理一塊地方出來,把柴火引燃,一會我和大力哥用竹枝抽,你們幾個負責往袋子裡撿,撿夠兩袋子,咱們今天就收工。”

在這個天一黑就睡覺的農耕社會,而且是在這種偏僻的山村,晚上的光源是很難找到的,一頓乾柴燃燒的烈火,頓時成了方圓幾裡唯一亮堂的地方,這個亮堂吸引了很多飛蛾和蝗蟲。

“哇,果然是一點火就有蝗蟲來耶!”

二弟驚奇的看着不斷撲向烈火的飛蛾高呼道,而與之相反的,是沉默的蹲在地上撿着被孫享福二人用竹枝抽打下來的蝗蟲的孫小妹。

“二弟快幫忙,三丫頭一個人撿不過來。”

雖然今年並沒有鬧蝗災,但在這個沒有農藥的時代裡,蝗蟲的數量天然的多,孫享福和孫大力每一次揮動竹枝,都能打落好幾個蝗蟲到地上,當兩人抽的滿身汗水的時候,地上的兩個小傢伙,各自的口袋裡都裝了大半口袋蝗蟲了。

“哥哥,好多蝗蟲,可這蟲怎麼吃啊!”

中午雖然吃了頓飽的,但現在畢竟是晚上了,而且整個下午兩個小傢伙都在孫享福的指揮下幹活,現在已然是餓了,孫小妹忍不住問道。

“嗯,蝗蟲沒有我預想的多,不過這兩半口袋,也有十幾斤了,咱們熄了火,回村吧!”

現在畢竟不是蝗災時期,抓滿兩袋子可能需要一整夜的時間,四人已然是沒有那麼多體力,回到家裡,四人挑個大的蝗蟲,烤了好多,吃了個飽,才安然睡去。

清晨,天剛矇矇亮孫享福就從牀上爬了起來,看了一眼弟弟妹妹正睡的香,便拿起門邊的扁擔出了家門,不一會,孫大力也被他叫醒了,同樣是操着一根扁擔,手上還提着一個竹製的大魚簍子。

“你說,今天收的魚夠咱們吃一天的嗎?”還有些睡意的孫大力摳了摳鼻子,抹了抹眼屎,打着哈欠向孫享福問道。

“難說,十幾個魚籠子還是有點少了,今天我們還得多編些個,最好能上百個,到時候拿這些魚貨到縣城的集市去賣,換些錢,買些必要的生活物資。”

“得先看今天的收穫吧!昨天編魚籠子,我倆的手上都被刺了好多血口子,還不知道今天的魚貨能不能給我補回來呢!”

有時候孫大力就是這麼實在,他認爲自己身上的頭髮,指甲,乃至頭皮屑都是自己平時吃東西長出來的,掉出去一點點,都覺得自己虧了,更何況是他的血。

不一會,兩人到了第一個魚籠子的地方,將用來固定的木樁從泥巴里拔出來後,孫大力扒開了掩蓋在魚籠子上面的水草,一把將這個直徑約三十公分,長達一米的魚籠子從水裡提溜了出來。

“哇,好重,裡面有魚在蹦。”

天還不是很亮,孫大力的視線根本看不清楚魚籠子裡的情形,只知道出水的時候籠子裡面一陣歡騰,等到了岸上,拔下塞口的大木塞,孫大力就迫不及待的用一隻眼睛朝魚籠子裡看去。

“哇,好幾條大黃鱔,還有不少泥鰍,光這一籠子,起碼一兩斤魚。”

“嘩啦啦。”

魚籠子裡的魚全部被倒進了魚簍子裡,除了幾條二三兩重的大黃鱔,還有差不多一二十條拇指粗的泥鰍,幾條巴掌大小的鯽魚和黃骨魚,還有其它幾條不知名的白魚,大多已經已經失去,不過沒臭,還能吃。

“享福,我覺得,我們要發了。”

“就這點魚貨,跟發扯不上關係,動作快點,爭取在天亮前把魚籠子都收回家,而且,白天也要把魚籠子藏好,免得家家都模仿我們做魚籠子捕魚。”

孫享福催促着孫大力,卻發現孫大力的表情有些不樂意。

“怎麼了你這是?”

“各家都吃不飽飯呢!難道讓他們也學會做魚籠子捕魚吃不好嗎?享福,我以前看錯你了,原來你是個這麼自私自利的小人。”

看着一臉不岔的孫大力,孫享福第一次覺得,這個世界的人還是淳樸的,至少孫大力是,略微端詳了一下這個憨厚的漢子,搖頭笑道。

“你瞎說什麼呢!我孫享福是那樣的人嗎?幾個魚籠子改變不了全村人的生活,但是隻要給我累積到一點資本,我就能夠讓全村的人都過上好日子,我要讓大家有吃不完的糧食,不光是吃糧,還要吃肉,我要讓大家有穿不完的衣服,而且不穿麻布的,要穿棉布的,絲綢的。所以,保密只是暫時的,而且,這段時間我們還可以把吃不完的魚,拿去接濟那些實在困難的人。”

“你,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孫大力第四次對孫享福產生了質疑。

“當然,等我手上有了錢,不僅能造像魚籠子這樣的捕魚利器,還能造許多耕田種地的利器,讓咱們村子的食物來源更豐富,逐漸的改善大家的生活。”孫享福很是鑑定的道。

“好,我信你,而且,我會盡全力幫你。”

不知道哪裡來的力量,孫大力突然間就放棄了對孫享福所有的質疑,或許是他適應了從主角變配角的轉變吧!

一路收魚籠子,一路伴隨着孫大力的驚呼,其中有兩個魚籠子里居然有兩條一斤多的大黃鱔,而等十幾個魚籠子全部收完了,孫享福手中的大魚簍子居然已經快要裝滿了,提都快提不動的節奏。

“後面幾個籠子裡的魚先別倒出來了,挑回家一起清理吧!”

“好嘞,今天我一定能吃到有生以來最飽的一頓飯。”

興奮着,兩人挑着滴着淤泥水的魚籠子一路小跑回家。

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562章 利益第246章 治國難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88章 密室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81章 各種忙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300章 大動作第246章 治國難第711章 誣告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12章 到洛陽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66章 大戰起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124章 試藥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235章 胡商到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729章 說服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40章 談條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21章 公告欄第751章 發動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77章 王旭第270章 戲劇院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457章 大買賣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55章 合作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122章 治病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50章 滿船寶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55章 合作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80章 行軍難第714章 航海人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76章 中計了
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562章 利益第246章 治國難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88章 密室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81章 各種忙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300章 大動作第246章 治國難第711章 誣告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12章 到洛陽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66章 大戰起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124章 試藥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235章 胡商到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729章 說服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40章 談條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21章 公告欄第751章 發動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77章 王旭第270章 戲劇院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457章 大買賣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55章 合作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122章 治病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50章 滿船寶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55章 合作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80章 行軍難第714章 航海人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76章 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