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

“來,學吉他首先要了解吉他的構造,這是琴絃,最上面這根,是一弦,往下依次,二三四五絃,上面這些橫槓,叫品絲,每一個品絲對應不同的音階,你們聽我彈。”

馬上,孫享福就用吉他彈了正反兩遍音階,俗稱爬格子,他記得自己當年學吉他的時候也是八九歲,一個月只上了十五節課,就學會了掃弦彈唱,一個暑假過後,基本只要看着曲譜就能彈奏出不太難的伴奏了,是一種很容易上手的樂器。

小孩子對這些新鮮事物接受的快,一個時辰,相當於後世的兩到三節課的時間,李承乾和候舒雅就已經學會了《小星星》和《兩隻老虎》兩首最簡單的歌曲彈唱,不用孫享福說,他們自己就抱着吉他玩的嗨的不得了。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在李承乾的歌聲中,孫享福和候舒雅按時離開了東宮,這方面,他們可不敢違背長孫皇后的旨意,目前,只怕滿東宮的內侍都是長孫無憂的耳目。

“老師,我們每天只學這麼點嗎?”回府的馬車,候舒雅揉搓着自己的手指頭道。

“已經不少了,下去之後你要自己多練,儘快的把手指頭上練出一層細繭來。”

吉他的第一個瓶頸是和絃轉換,很多新手就是卡死在這一步,而練習好和絃轉換的前提就是,手指能很精準的按弦,撥絃,孫享福相信對這兩個天資不錯的孩子來說,問題不大。

“太子每天只有一個時辰學曲藝,我卻可以整天學,一定會比他強很多的。”

“那可不一定,太子的領悟能力很高,你得多努力才行,而且,也不能整天練,尤其是手指沒長出繭來之前,很容易起水泡的,回府之後多跟三丫頭他們一起到課堂上學些東西,那纔是有大用處的學問。”

兩人聊着,很快,馬車就回到了孫府,但是沒能進去,府門被很多人堵了。

“各位道長,咱們府上無意與道門過不去,戲劇裡面的劇情只是暫時的,昨天袁道長已經來我們府上談過了,你們再堵在這裡無理取鬧,我們可要報官了。”德叔在大門前解釋道。

“哼,我們道門的事情,官府可管不着,你們望江樓拆了那舞臺,停了那戲劇還自罷了,否則,今天只是堵你的門,明天,嘿嘿······”

“明天怎麼樣?”孫享福下了馬車,惱火的看向那個爲首的道士道。

“明天,讓你府上血流成河。”

那道士看了孫享福的官服裝扮,不僅不怕,反而更加蹬鼻子上臉,囂張道。

“好的很,居然敢對一個朝廷命官這麼說話,席君買死哪裡去了?”孫享福怒極,朝府內喊道。

“在呢!”一身練功服裝扮的席君買在府中應了一句,就跑了出來。

“全部打走,不要告訴我做不到,不然咱家就沒你住的地方了。”

說罷,孫享福牽着候舒雅往府內走去,而這時,原本與席君買在府內對練的一隊大內侍衛也衝了出來。

“打······”

席君買一聲令下,隨着他訓練了半個多月的大內侍衛們便一擁而上,近百個道士,在這二十多個高手面前,竟然有一種被碾壓的感覺。

真是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以快度又兇猛的席君買爲中心,很快,站在前排的幾個道士就鼻血橫流向後倒飛出去,一干侍衛,拳,肘,膝並用,沒幾下,門前的那些道士們便被打的一鬨而散。

不遠處,望江樓五樓的一間面朝芙蓉園的客房中,王麟,崔紹元,崔冕,鄭玄成,盧文淵幾人將孫府門前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

“崔兄,第一步計劃成了。”

看着被打跑的道士們,王麟嘴角一笑道。

“呵呵,那就進入第二步了。”崔紹元冷冷一笑道。

“崔兄放心,長安縣令那邊,我早就打好了招呼。”盧文淵接話道,長安縣令盧守元可是他范陽盧家子弟。

“以此子之能,光憑官面上恐怕不能令其就範,還得將他引入佛道之爭。”崔紹元又道。

“如此,我去興教寺那邊。”

“我便去興善寺那邊。”

“我去青龍寺那邊。”

······

幾人分頭行動,很快就從包間出來,往長安各個方向的佛寺方向而去。

由於道士堵門事件,孫享福的午飯吃的並不香,放下碗筷之後,他還是決定去太史監找袁天罡談談,剛纔門口那些道士,可不像是袁天罡指使過來的。

帶了兩個侍衛出府,不一會,孫享福便到了皇城邊,太史監品級雖高,但衙門比牧監署還小,孫享福找皇城值守的侍衛問了好幾次路,纔來到這座極像道觀的建築面前。

“昨日纔剛剛別過,今日孫下牧就來訪,看來,你所謂的機密建築,事關重大啊!”袁天罡將孫享福引入一個擺滿了奇特事務的大廳,案前落坐之後便道。

“機密建築倒是不急,是另外一件事,今日上午有百餘道士去我府上堵門,道長可知道?”孫享福開門見山道。

“百餘道士堵門?”

果然,袁天罡一副意外的表情,孫享福就知道這事與他沒有關係了。

“怕是有人想挑動道門來對付我。”孫享福沉着臉道。

“此人好歹毒的心思,不過,你也無需驚慌,長安各家道觀,都唯貧道馬首是瞻,過百人的調動,貧道一查便知,這就派人去詳查,懲治惡首,定不叫事情鬧大。”袁天罡給了孫享福一個放心的表情道。

“如此,便有勞道長了。”

說擺,袁天罡便出去喚人做一些安排,孫享福則是無聊的在太史局的大殿轉悠,裡面擺放的東西,也就一個司南和一個地動儀孫享福依稀能認得清,至於其它什麼八卦星圖之類的玩意,就完全看不懂了。

不一會,袁天罡便回來了,還帶過來了一臉疲憊之色的李淳風,不過今天李淳風再看到孫享福的時候,不再那麼神神叨叨的了,想來是袁天罡已經做好了他的思想工作。

三人坐定,袁天罡便先向孫享福道,“孫下牧放心,半個時辰之內,必有回覆。”

“如此,我便在此等候半個時辰吧!正好可以跟兩位討論一些學問。”

“正合我意也,不知孫下牧除了算學和音律,還精通那些學問?”說到學問,李淳風來勁了,插嘴道。

“種田算不算?”孫享福順嘴就答道。

“呃,種田,也,算是,學問?”李淳風被孫享福的話弄的一愣,有些轉不過彎來道。

孫享福見自己的專業被別人鄙視,當然不幹了,便解釋道,“這種田不僅是學問,還是大學問,什麼樣的田,種什麼樣的作物,幾時下,肥力需求幾何,土壤溼度需求幾何,成苗之後如何達到最佳授粉,都是學問,掌握了這些學問的人和普通按時節播種之後就不管的人種出來的田,產量相差巨大。”

“巨大是多大?難道孫下牧還能一畝地種出五石麥子來?”

李淳風被孫享福的話說的一愣一愣的,不過他小時候在山上學道,春耕時也和師父下田種地,翻土播種的事他幹過不少,卻沒有孫享福說的這麼玄,便不服氣的道。

這個時期的農夫並不像明清時期的農夫那麼懂得精耕細作,所使用的工具,以及種植田地的大小,也由不得農夫們精耕細作,在後世,一戶人家就算有精良的農具,靠手工也種不過來好幾十畝地,更何況是現在,所以,這個時期的農夫無法完成很多能夠提高產量的環節,基本就是大致打理一下,讓農作物看天氣自由生長。

比如,這個時期的農夫如果發現田裡乾旱了,要是讓這家人用桶去挑水灌溉幾十畝田地,就算把這家人的肩膀都挑斷了,田地裡的作物也吸收不到多少水份,後世就不一樣,抽水機輕易的就能夠完成了,即便是這樣,一家人也很少種超過三十畝的,不過那個時候的三十畝,可比這個時候的八十畝的產量還高的多的多。

“如果是我親自種的話,這也不是不可能啊!”孫享福輕鬆的回了李淳風一句道。

麥子在後世的畝產量普遍在七八百斤以上,如果是精心打理的實驗田的話,畝產一千幾百斤都沒問題,孫享福研究生時期就親自種植過一塊實驗田,畝產收了一千三百多斤,雖然離山東一塊實驗田創下的一千五百多斤的記錄還有些差距,但足夠嚇死這個時期的所有人,即便以這個時期田畝的大小來算,畝產也差不多千斤,那可是八石多,是這個時期小麥平均畝產的三四倍。

李淳風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跟孫享福討論起種田的事情,反正,話題一開始,就沒法好好的結束了,他其實應該祈禱自己沒有跟孫享福討論天文方面的事情,不然,估計他又會進入魔怔狀態,話題直到袁天罡派出去的人回報的時候才結束。

“不好了掌教,佛門不知道爲什麼,跟咱們起了衝突,現在正準備召集人手,衝擊咱們城內的道觀。”

“禿驢敢爾。”

先前還和和氣氣的袁天罡聞言,面上頓時殺氣陣陣,據聞這個時期的佛道之爭還上過史書,那麼,爭鬥就一定很殘酷了,不過,作爲局外人的孫享福卻是比較冷靜的在看待這個問題,佛門這個時候跟道門發生衝突,會不會跟自己有關?這裡面,恐怕有陰謀。

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733章 到吐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15章 下揚州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17章 逛夜市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97章 獻策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18章 殺倭第760章 治理難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三十章 面聖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706章 開武舉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63章 雙簧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381章 各種忙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93章 去雲南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18章 殺倭第570章 走場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56章 抓捕第265章 會夷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73章 酒宴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十一章 買船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
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733章 到吐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15章 下揚州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17章 逛夜市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97章 獻策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18章 殺倭第760章 治理難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三十章 面聖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706章 開武舉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63章 雙簧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381章 各種忙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93章 去雲南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18章 殺倭第570章 走場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56章 抓捕第265章 會夷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73章 酒宴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十一章 買船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