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生物科學

孫享福自然是希望將九垸縣的動畫片,放到長安這個能夠代表大唐核心的地方去展示的,因爲,科普知識的話,只有在人口最多的關中,效率纔是最高的。

而找長孫無忌收錢,則是要告訴那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們,他們學的東西,是可以爲他們創造經濟價值的,比種田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他們的天賦特長,是有用的。

很快,長孫無忌和一干官員們,就隨着孫享福來到了一片叫‘生物自然’展示區的地方,這裡,同樣有個小舞臺,而且,上面很多裝了輪子的移動木板,去過民學的人都知道,這叫活動黑板。

而許多張彩色大圖片,就被掛在這些大黑板上,一個看上去有十多歲的學生,正拿着一根指示棒,給臺下圍觀的羣衆講解着一個昆蟲,從蟲卵,到成蟲的整個經過。

“這個東西,你好像在民學課上講過一些,我記得,你們民學的教室裡,現在還掛了很多圖片,是教老百姓們認害蟲的。”長孫無忌最先開了口,對九垸縣的民學課多少有些瞭解的一衆官員們也紛紛點頭,向孫享福投去疑惑的目光,看他爲什麼請自己這些看這些他們已知的東西。

倒是李恪和李元景等幾個在這邊上了兩年多民學可的傢伙,看到小舞臺上的那些圖片,聽着那個學生講解的內容的時候,皺起了眉頭,這可不是簡單的在教百姓們認害蟲啊!這分明是在教百姓們養蟲。

“認害蟲這種粗淺的知識,只適合在民學課上教那些普通老百姓,真正的生物科學技術,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學的懂,就比如現在這個孩子講的蒼蠅,大家都認得,也知道它是害蟲吧!

但是,爲什麼這個孩子在講的東西,你們根本聽不懂,但是,許多百姓們卻聽的津津有味,很想學呢!因爲,他是在講如何飼養蒼蠅,如何讓老百姓通過飼養蒼蠅,賺到錢。”

“蒼蠅,飼養?這東西飼養它幹嘛?一到夏天,飛的到處都是,它能值錢?······”

長孫無忌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許多認爲蒼蠅不潔,是大害蟲的其它官員便先開始嚷嚷了起來,倒是李恪,李元景兩人比較安靜,李元昌,則是一副看熱鬧的表情,也不說破。

見到這情況,孫享福便轉身往臺上走去,長孫無忌卻是站到了李恪身旁問道,“你們知道養蒼蠅的好處?”

李恪點了點頭道,“大致猜想到了一些,也不盡知,或許,害蟲用在對的地方,也能給咱們人類帶來好處吧!長孫總管應該看到了這邊張貼的一些成環形鏈的圖片,這就是九垸縣學生物自然課本上面講的生物鏈,而這些蒼蠅飛蛾的是上一鏈中,便有雞鴨鵝。”

“你是說,人可以養這些蒼蠅來餵雞鴨鵝?”長孫無忌有些瞭然道。

李恪點了點頭道,“應該是這樣的,這些百姓中,有許多都是我紀南縣的百姓,他們平時,都負責家禽的養殖,您可以聽聽老師是怎麼講,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孫享福上了臺,那個在臺上講蒼蠅成蟲過程的學生,便停止了講課,孫享福示意他將指示棒給自己,他便知道孫享福這是要接下來講後面的內容,將指示棒交給他的同時,與舞臺上另外兩個學生,開始挑選一些先前還沒有掛出來的圖片,隨時準備替換。

而這時,孫享福也清了清嗓子開講了,道,“大家都知道,雞鴨鵝,最愛吃的是昆蟲,魚蝦類的東西,在九垸縣的養殖產業中學習過養殖的人,還應該知道,以昆蟲,魚蝦爲食的雞鴨,下出來的蛋,蛋黃更紅,醃出來的鹹蛋,蛋黃裡會有更多的油,更夠味,純吃穀殼麩皮飼料長大的雞鴨,生出來蛋,卻沒有這些特點,這是因爲他們的食物結構的原因,而導致的,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同,生出來的蛋,自然也不同了,說‘營養價值’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不懂,我就打個比喻給大家解釋一下吧!

一個孕婦,在懷了孩子之後,天天吃上好的滋補品,一個孕婦,在懷了孩子之後,天天吃穀糠粗糧這些只能騙肚子的食物,那麼,她們生出來的孩子,就有區別,吃滋補品的孕婦,會生一個大胖小子,吃糟糠粗糧的孕婦,則會生一個骨瘦如柴,營養不良的小子,把這個道理,套在雞鴨生雞蛋上,也大致一樣,大家這下懂了吧!”

像長孫無忌這樣聰明瞭人,聽孫享福這樣講完,自然是懂了,開口道,“我說怎麼你們九垸縣這邊產的蛋類,比關中那邊產的夠味呢!原來問題出在這裡,你讓這些學生們教百姓們餵養蒼蠅,就等於是在給雞鴨弄滋補品吧!”

孫享福點了點頭,朝臺下的長孫無忌道,“是有這麼一些原因,但也不盡然。”

“那還請你給我們講清楚,這事關百姓的生產,咱們這些當官的,也應該有更多的瞭解纔好。”

長孫無忌這個捧哏當的很到位,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那我就給大家說一說,諸位知道,一隻雞鴨,一天要吃多少食,而給他們提供這些食物,咱們需要多少成本嗎?還有,在它們的飲食結構調整了之後,換來的回報是多少嗎?”

好吧!最開始的一個問題,在場有聽過民學課,或者去治下各個養殖產業視察過的官員,或許還能勉強答上來,至於後面的,他們就只能滿眼羅圈紋了。

很快,一個張表格式的圖畫,就被一個學生掛到了那塊活動黑板上,孫享福,用指示棒指着上面的數據道,“如果大批量養雞,餵給它們的糧食穀物,平均每天在二兩以上,一隻成雞,月消耗七斤以上。一年算八十四斤,一隻成鴨,平均每天需要吃三兩以上的穀物,月均九斤以上,一年一百零八斤。

以我山南道目前的穀物四十文一石的價格來算,每文錢可以買三斤稻穀,那麼,養一隻成雞在糧食方面的成本,一年就是二十八文,養一隻鴨在糧食方面的成本,在三十六文。”

孫享福指着學生掛上的表格的數字這麼一講,大家就明白了,當然,這些數據,並不是關鍵的,他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養蒼蠅的好處。

見大家紛紛點頭表示理解,孫享福再度道,“糧食穀物,和昆蟲魚蝦的營業價值是不一樣的,就跟我剛纔的比喻中說的是一樣,它們對雞來說,一個是粗糧,一個是滋補品,所以,給雞鴨喂不同的食物,咱們得到了蛋的數量和質量,也是不一樣的。

這裡,有咱們學生們統計出來的一個數據,以咱們九垸縣飼養的最高產蛋率的雞種來看,餵養糧食穀物,以一千隻雞來算,其中年產蛋最多的雞,達到了一百八十七個,一千隻雞的平均年產蛋量,是一百五十四個,一年之內,死亡了一百二十隻。

而在另一千隻用加了一半比例的昆蟲,魚蝦,和金花菜這類的青料混雜,做成的飼料餵養的雞,年產蛋最高的達到了兩百三十七個,一千隻雞的平均年產蛋量,則是達到了兩百零五個,一年之內,只死亡了四十三隻,也就是說,即便忽略掉產出來的蛋的營養價值,光是從產蛋的數量來算,一隻雞產出來的蛋,一年就相差了五十一個,死亡率,則是降低了一倍以上,這裡面的相差的經濟價值,大家都會算吧!”

通過此前給孫享福送年禮的時候的那頓飯,長孫無忌知道了官員熟知市場物價的重要性,所以,他早已出臺的命令,讓治下的官員,摸清這些情況,現在,在場的官員,大致知道山南道地區的百姓把雞蛋,鴨蛋,或者雞鴨賣給收貨的商販的價格,其中生雞蛋,大約十文錢一斤,八個左右,鴨蛋,則是八文錢一斤,大約七個左右。當然,九垸縣這邊雞鴨產的蛋,一般是不往外賣多少的,因爲他們會將其製作成滷蛋,鹹鴨蛋,雞蛋餅,蛋糕之類的向外賣,價格會翻倍。

光是從蛋的方面來算,一隻雞的產值,差距,就是六十幾文,再加上存活率,均攤到每隻雞的頭上,最少也差距八十文以上,因爲,死了的雞,就是完全不產蛋的,多活七十幾雞,那麼一年就能多產一萬多個蛋,而且,這些活着的雞,本身也值一些錢。

這個數字,如果用在兩個養殖規模達到十萬只的養雞場,那麼差距就海了去了,那可是八十萬錢,八千貫,而如果按照全國的雞鴨數量來算呢?

要知道,根據農部的統計,大唐現有家禽數量,差不多有二十億隻以上,那豈不是有一億六千萬貫的差距?

當然不是,因爲,孫享福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

首先,大唐的百姓,不可能全部用糧食來餵養雞鴨,特別是鴨子,像山南道這樣的主要養殖地區,是放養居多,百姓在鴨子食物上面投入的糧食很少。

再有就是,大唐現在的所有家禽,能像九垸縣的孩子們用做實驗統計的雞鴨這麼高產蛋率的,還不到一成,大多數百姓家裡,還是餵養的前幾年的雞苗,年產蛋率至少比他們養殖的低一成,距離後世的高產蛋雞幾乎每天下一顆蛋的產量,還差着近一半呢!

他讓大家算這筆賬的目的,只是要讓大家看到這其中的差距,而不是這麼養殖,實際真的就給大家多創造了這麼多的利潤,市場上的雞蛋鴨蛋多了,價格就會大幅度下降,利潤會不斷變薄,是不可能產的多,就照價賺的多的。

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372 人才缺乏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50章 滿船寶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51章 發動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481章 大進項第113章 溪村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60章 審問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733章 到吐蕃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69章 私聊第269章 私聊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六章 小河集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469章 自救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12章 驚覺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3章 到船廠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
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372 人才缺乏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50章 滿船寶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51章 發動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481章 大進項第113章 溪村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560章 審問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733章 到吐蕃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69章 私聊第269章 私聊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六章 小河集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469章 自救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12章 驚覺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3章 到船廠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