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

如果僅僅是出門一趟,體驗幾個月的地方生活的話,他們倒也不會生出如此情緒,臨行前,他們還收到了消息,後宮的管理制度,要全面改進了,等他們再回來的時候,現在伺候他們的丫鬟,太監,就全部都沒有了,也就是說,這兩個密衛,可能就是他們一生的伴。

至於那些宮人,精打細算如長孫皇后,自然是要全部召集起來,培訓一番,用於經營接下來即將陸續開業的其它幾個商業廣場了,不僅如此,她還下令,讓租用商業廣場的店鋪的東主們出人,一起接受長孫家組織的培訓,頓時,長安各個權貴府邸的丫鬟僕役,便少了差不多一兩成,長孫皇后,這可是將孫享福此前提的建議,不折不扣的執行了。

如果只是孫享福自己去山南道,那其實非常簡便,可要是加上幾個還不醒事的孩子,那就有些鬧騰了。

孫靖睡醒的時候,見不到母親虞秀兒,喜歡哭鼻子。

孫婉瑜拉臭臭的時候,只有孫享福親自伺候才行。

兩個一歲多的小傢伙,孫豐和孫婉瑜,則是基本不能丟手,死死的纏住了紅梅和春桃,他們要是來你跟玩,你不理會他們,各種叫啊!抓啊!鬧啊!折騰的你不得不妥協。

所以,自從上路以後,孫享福着實體驗了一把帶孩子的辛勞。

“早知道,把喜娘和端娘也帶來。”終於把幾個孩子玩累了,讓他們在車廂的軟牀上睡下之後,孫享福鬱悶道。

“孩子一紮堆了,就會皮上天,夫君平日裡公務繁忙,妾身等不敢讓孩子們打攪夫君,現在算是知道妾身們的不易了吧!”紅梅幫孫享福揉捏着抱孩子抱的痠痛的胳膊,春桃則是幫他按壓着躬身太久,有些發麻的大腿笑道。

“帶自己的孩子,再累也是幸福的,可帶別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咱再這麼慢吞吞的走下去,只怕都趕不及垸田的水稻育種了。”

對於水稻的種植,孫享福雖然一點也不陌生,但是也不可能一上來,就搞雜交水稻育種,因爲他首先需要尋找不同的稻種,在不同的稻種培育起來之前,孫享福第一年要做的,其實只是教農部的官員,按照比較科學的方法,組織整田,施肥,甚至是培育亞種。

孫享福穿過來的時候,他所工作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早已解決了利用亞種間雜種的優勢的主要難題,試驗田裡新育成的亞種間超級雜交稻,穗大,粒多,品質優良,比之前普遍種植的高產雜交稻的產量,還高百分之二十,畝產量已經突破千公斤。

但是,畝產兩千多斤這個產量,在這個時期,孫享福是不敢想的,他雖然知道整套理論知識,也曾經參與種植過,但目前的科技條件有限,首先你田地肥力,就不可能達到後世那些試驗田的指標。

所以,想將水稻的產量提升上去,也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週期,就像他教農門子弟,用四進制種子管理技術培育良種小麥種子一樣,差不多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後面,再循序漸進,逐漸推高。

當然,他既然決定要出手做,那麼還是有些把握的。

貞觀元年,他在嶺南開試驗田,種植占城稻,實現了畝產溼重十石三的成績,按照幹稻穀算,應該是八石多不到九石的樣子,算一千斤吧!那麼打出來的米,應該是七八百斤。

而實際上,普通百姓種植出來的產量,比他那塊試驗田的產量,還是要低很多的,從江南和嶺南那邊這兩年反饋回來的數據,普通百姓,即便是隻取上田的產量計算平均值,畝產出來入庫的幹稻穀,也基本超不過六石,只有七百來斤的樣子,能出米四石多,五百多斤的樣子,大致與後世明朝時期的水平相當。

在孫享福看來,這個產量的提升空間,其實還很大,在洞庭湖區這樣正好適合一年種植兩季雜交水稻的地區,如果使用三系雜交水稻技術種植,畝產應該能在之前的最好成績上,提到一到兩成。

如果條件成熟,推進超級稻育種計劃,像後世九六年到千禧年,我國第一期超級稻那樣,產量到達畝產七百公斤以上,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是因爲孫享福所學習使用的技術,比第一代超級稻育種的時期,已經先進了三到四個層次,當然,是不可能超過第三期的畝產九百公斤的產量的,因爲到了第三期,已經開始將分子技術與常規育種結合起來了。

孫享福在沒有使用分子技術的前提條件下,頂多能將常規育種技術,發揮到極致,將其推進到畝產七八百公斤的樣子,畢竟,這個時期一畝地只相當於後世八成多一點的樣子,如果畝產能上一千五百斤幹稻穀,就比他第一次在嶺南試驗田的產量,提高了五成左右,這已經足以震驚世人了。

除去兩成左右穀殼的重量,畝產能有十石大米,即便是普通百姓不可能種到孫享福這個程度,七八石左右,還是很有可能達到的,這就比關中現在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的經濟價值還要高出許多了,有了這個糧食產量在,一畝地的產出,差不多就足以供應一個人一年的主糧消耗,按每個青壯成年人只種植十畝,一年兩季來算,兩百萬青壯來務農,就妥妥的可以保障大唐三千多萬百姓的食用口糧了。

大唐三千多萬百姓裡,真正的青壯人口,只有一千來萬,這等於是只用了不到兩成的青壯人口,就解決所有人吃飯的問題,讓剩餘的八成青壯人口,可以去從事其它各個行業,這還不算尚有一些勞動力的中老年的人產出,有這樣的基礎條件在,大唐的經濟,只怕想不飛躍都難。

當然,這個預期,還只存在於孫享福的大致構想之中,即便是要實現第一次良種稻的育種種植,整個過程,也差不多要長達四年時間,而且,這四年最好還要風調雨順,別出什麼大災纔好。

車隊剛走了沒多大一會,又停了下來,孫享福有些煩躁的出了車廂,招過歸隊了的張軻問道,“又怎麼了。”

“好像,是漢王要出恭。”

“嘿,這幫小傢伙還有完沒完了,商量好的,輪着來是吧!告訴隨行的內侍,到了下一個集鎮,我會給他們每個人的車廂裡配一個馬桶,這些小傢伙要拉可以,直接在車廂裡解決,沒有我的准許,不準停車倒糞便,喜歡拉的,就讓他們一路臭到荊州去。”

最大不過十二三歲的一幫小子,有情緒,不想去山南道,卻也沒想出什麼高招來,用這樣的辦法,拖拖拉拉,延緩行程,受罪的可是他們自己。

現在,除了李泰那小子,因爲把大家拉下了水,被大家同仇敵愾,孤立了起來,還算老實之外,也就蜀王李恪,能耐的住性子,在車廂裡看看書,做做學問了,其它諸王,尤其是小了一輩的李佑和李愔,比這些瞎磨蹭的傢伙,還要難伺候,孫享福直接給負責照顧他們的密衛下了的命令,不行就抽,出了長安,是條龍,你也得盤在車廂里老老實實的。

“憑什麼?本王出個恭而已,你孫正明爲什麼不許,連皇兄,也不帶這麼不講理的。”

漢王李元昌同樣是個小胖子,之所以這麼胖,還要拜嶺南敬獻過來的甜食所賜,平時他在自己母妃的照顧下,幾乎過的是百依百順的生活,這一出門,便總感覺樣樣都不好,不過,孫享福很快就讓他懂得了,什麼叫聖旨強權。

“漢王是吧!你知道臨行前,陛下給我一道什麼旨意嗎?”

“什,什麼旨意?”

李元昌不怕孫享福,卻還是比較害怕李世民的,聽孫享福這語氣,他就知道,恐怕李世民是給他下了什麼管教自己這些王爺的旨意,頓時有些害怕了,他可不敢抗旨,負責照顧他的兩個內侍,更加不敢抗旨。

“陛下說了,去往山南道種植水稻期間,對於諸王的管教,盡付與我手,必要時,可以執行最高三十鞭的懲處,對了,我的鞭子呢!”

孫享福說着,馬上就有護衛將一個紅檀木盒子舉到車前,蓋子翻開,裡面正躺着一條硬牛皮編織的,帶着紋路的鞭子,這樣的鞭子,在馬屁股上,都能抽出血痕來,更何況是這些小王爺的細皮嫩肉。

看到這條鞭子,李元昌渾身的肥肉頓時嚇的一抖,他認得,這是皇家的東西,卻見孫享福並沒有拿起鞭子,來抽他的架勢,而是再度開口道,“除了抽人,我還能在很多項目上懲罰你們,比如像你這樣屎尿多的人,我可以罰你不許吃飯,不許喝水,甚至罰你幹各種活,不想被罰,就最好老實點,山南道那邊,可沒有招募什麼僕人,洗衣做飯的,估計你們是做不了,倒馬桶這樣的事情,很可能就由你們中間不聽話的人來做了······”

“我,我,我,我這就上車,你可不要無故找由頭罰我,否則,我一定去父皇和皇兄那裡告狀。”

李元昌說着,就趕緊往自己的車廂上面爬,誰料,孫享福繼續道,“想告訴陛下,恐怕你得等幾年以後了,這水稻種不成,你們根本回不了長安,所以,最好老實點,否則,你可能要在山南道倒好幾年的馬桶。”

“噗通。”

李元昌被孫享福這句話嚇的直接一跤滑倒在馬車上,都顧不着疼痛的膝蓋,便鑽進了馬車最裡頭,再也不敢露頭了。

這時,在車廂裡看到了孫享福和李元昌的對話的春桃道,“夫君到山南道,是去辦正事的,陛下爲何要將這麼多小王爺,交給夫君管教?”

“嗨,誰知道咱們這位陛下心裡想的是什麼呢!或許,這日漸增多的弟弟妹妹,已經成了成了他的一樁煩心事吧!”

第737章 五年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19章 安排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19章 追擊戰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714章 航海人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70章 夜襲第457章 大買賣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67章 鏖戰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177章 王旭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69章 自救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八章 加夜餐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九章 送魚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751章 發動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47章 豐收樂第282章 談心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63章 雙簧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06章 開武舉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50章 效果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751章 發動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
第737章 五年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19章 安排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19章 追擊戰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714章 航海人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70章 夜襲第457章 大買賣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467章 鏖戰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177章 王旭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69章 自救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八章 加夜餐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九章 送魚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751章 發動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47章 豐收樂第282章 談心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63章 雙簧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06章 開武舉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50章 效果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751章 發動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