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

天啓二年四月十五西線大捷的時候東線的薛萬里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處於最危險的境地。錢鏐軍在前軍混亂之後所有的埋伏全部暴露出來,原本是準備給薛萬里前鋒部隊準備的埋伏一下子套在了衝得最狠的薛萬里本人身上。周圍兵力瞬間增加了數倍也讓薛萬里的衝鋒步伐停滯下來了。儘管薛萬里在人羣之中所向披靡高呼酣戰,但是一下子被圍卻讓衝鋒失去了速度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立三,不要再猶豫了,馬上讓中軍全線衝鋒。命令戰鼓隊全力擂鼓,傳令騎兵軍團馬上從側翼撕開一個口子接應萬里。”前線的劇變也讓東線集團軍參謀長目瞪口呆,這時候王厚純直接飛起躍上指揮台下令道。

中軍的這道及時的將令在後來挽救了整場戰役的危局,連帶着騎兵軍團的提前使用也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贏得了這場戰役,但是卻給了錢鏐撤下前線那些混亂士兵的機會,所以這一場戰役與其說勝利了還不如說因爲沒有失敗。因爲騎兵軍團前去救援薛萬里而導致後續在追擊的時候失去了最重要的機動兵力。

不過此時的戰局在天策軍主力部隊投入戰場之後形勢逐漸被扳回,而且南方部隊在面對騎兵衝鋒的時候所能夠做的防禦也積極有限,錢鏐軍之前從未有過和大兵團騎兵作戰的機會,這也給了李天一的騎兵軍團一個最好的練手機會。

爲了阻止錢鏐軍在各方救援抵達之前絞殺薛萬里,炮兵營的炸藥包更是不要錢一樣的往錢鏐軍的後軍投送,滿地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滾滾的黑煙伴隨着煙柱沖天而起,也讓這一羣從來沒有見過這張景象的錢鏐軍士兵暗自膽寒。這一切在時間的逐漸推移之下開始朝着天策軍有利的方向轉換。

щшш▲ tt kan▲ c○

“總算是把戰局逆轉過來了。”楊天成也是嚇了一腦門子汗,這一不小心差點在陰溝裡翻了船。

不過他的這種樂觀卻被身邊的王厚純打斷,“未必,天成你看錢鏐軍的前軍現在已經變成了後隊,開始撤退。對方的時機選的很準啊。趁着我軍前出救援前鋒的機會整合被打散的士兵,前隊變後隊,他們已經將陣型重新拉起來了,我們的騎兵現在已經深入對方軍陣之中,也無法起到衝陣的作用。這樣一來對方如果命令各部相互掩護撤退,咱們也沒辦法追擊了。”

“前軍留不下,那就儘量將後軍留下來吧。立三給各參戰部隊傳令,務必咬住自己身邊的敵軍不使其走脫,讓天一的騎兵在和萬里匯合之後立即攔截對方撤退人馬,能留下多少短多少吧。”楊天成讓身邊的李立三下達完命令之後站在指揮台上沉吟不語。

“這樣也好,蘇州戰役結束之後讓東路軍去配合錢寧拿下溧州然後回師去打常州,將這三個橋頭堡拿下之後必然可以穩住整個東線局勢。錢鏐此次不管勝負如何都已經知道了我軍實力,接下來的戰役他們肯定會陷入一種矛盾心理,既想分兵把手守住太湖以北的地區,爲杭州做拱衛,不想輕易放棄自己的老巢,又不願意和我軍死磕從而將兵力消耗在這裡。咱們給他點時間,讓他們內部分化一下也好。”王厚純沉默半晌忽然笑道:“這樣以中路爲突破口說不定速度還能夠更快一些。”

“也好,等到海軍軍艦從長江回來,咱們沿運河南下吧。”楊天成顯然已經猜到了王厚純的東線戰略,笑道:“就怕萬里這一次受挫要苦惱一陣子了。”

兩人說話間戰場形勢已經開始朝天策軍有利的方向調整,薛萬里在李天一的支援下殺出重圍,前鋒部隊雖然損失嚴重,但是這傢伙顯然不想就這麼白白放過錢鏐軍,在戰場之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李天一率軍不管不顧直接衝擊錢鏐軍的後軍指揮台,自己收攏後續而來的援兵截殺和自己爭鋒相對的錢鏐軍士兵。

薛萬里的反身殺出也讓後方的楊天成稍微一愣,隨即明白了這傢伙的心思,不過也沒去管他。此時的戰局已經不需要他們兩人過多幹預了。所以也沒阻止由着薛萬里去調整了。

不過薛萬里的調整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騎兵軍團在被解放出來之後立即開始衝鋒,而後續的大隊人馬在薛萬里的親自指揮下和錢鏐軍的後軍廝殺在一起,阻止其攔截騎兵軍團。

這樣一來就逼迫錢鏐軍不得不立即做出決定,如果戰役持續的話就需要將剛剛完成整合的前軍調上來堵截騎兵軍團,如果不想繼續的話就需要立即做出撤退部署。錢鏐和幾位高級將領顯然也發現了對方這種不管不顧的打法對於自己的威脅。但是此時形勢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如果貿然撤兵必然讓這場戰役變成徹頭徹尾的無用功。但是如果不撤退的話自己的部隊?

錢鏐本人身材高大,常年的軍旅生活讓他性格非常果斷,在稍微一猶豫之後立即命令身邊的各將領分別率軍交替掩護,弓箭手開始上場,前軍撤退之後立即彎弓搭箭,阻止對方銜尾追殺。

“錢鏐要走了。”天策軍中軍指揮台上楊天成指着前方的陣勢變化點頭道:“錢鏐其人還是很果斷的,甚至戰場之上當斷則斷,也是毫不遲疑。”

“萬里雖然棋差一招,不過好歹天一的騎兵軍團算是解放出來了,三萬人的騎兵衝鋒,至少也能夠衝散他們的後衛部隊吧。”王厚純拉着楊天成跟隨李立三的指揮台進行遷移。此時隨着錢鏐的部署,戰爭其實已經快要結束了。錢鏐軍負責阻擊的部隊拼命擋住薛萬里的追擊,弓箭手部隊輪番射擊抵擋天策軍的衝擊。一開始效果比較好,因爲步兵衝鋒的速度決定了薛萬里此時的人手不可能跑得過吳越步兵。但是在李天一的騎兵衝鋒之後錢鏐顯然沒有料到騎兵衝鋒的速度有多快。兩萬多人的騎兵一開始衝擊帶起的滾滾煙塵頓時讓負責阻擊的錢鏐軍措手不及,阻擊也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這場戰役整整打了一天,李天一在衝散了錢鏐的阻擊部隊之後馬不停蹄從蘇州境內折嚮往西南圍繞着太湖繞了半圈將錢鏐軍徹底趕出了太湖流域,沿線的湖州等地也順利被拿下。這場戰役依靠着騎兵的衝擊應該是取得了勝利,至少錢鏐在回到杭州整軍之後二十萬人的大隊人馬差點損失了一半。但是在天策軍的戰報中這場戰爭卻沒有出現捷報兩個字,事實上整個東路軍從薛萬里到下層士兵都感到非常羞愧,爲此薛萬里還召開了一場戰後專項會議檢討這場戰爭的損失和教訓。

不過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柴嘉負責的攻城部隊進展迅速,原期定爲十天的攻城戰在錢鏐軍撤退之後,守將劉士毅以及守軍的士氣也一落千丈,畢竟在明面上錢鏐軍是被打退的,回過頭來的天策軍主力大隊將蘇州城團團圍住,切斷了城內外的所有聯繫。越打越順手的柴嘉在指揮攻城部隊於天啓二年四月二十日這一天將道路鋪設到城門口,爆破組集中了十五組同時爆破,偌大的蘇州城北城城牆被強行炸開,四萬多人的天策軍蜂擁而入,徹底衝散了城內劉士毅的預備隊,在整整廝殺了三天之後天策軍徹底佔領蘇州城,守將劉士毅也兵敗被俘,隨即被押送回長安。

“命令部隊輪番休整,然後前鋒部隊移兵湖州等地,騎兵部隊撤回蘇州休息,順便兼職一下城防軍等待國民警衛隊和內閣官員的到來。”在聽完薛萬里的檢討書之後楊天成點點頭道:“吃一塹長一智。萬里啊,咱們可是故交我也不想瞞你,還希望你能夠改掉臨陣脫離指揮崗位親自衝鋒陷陣的做法。你現在已經不是一都指揮使或者一營都統了,你現在是東線集團軍的總制,是名副其實的手握十幾萬將士生死的統兵大帥,要學會統籌處理戰場之上發生的一切。”

“而且隨着新式武器的不斷運用,武將衝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咱們打仗也越來越倚靠戰前謀劃和戰役之中指揮將領的臨機指揮。”楊天成拍了拍薛萬里的肩膀道:“皇上一直所說的軍事創新,其實也是指我們這些領兵之人的創新。”

“等打完這一仗我會好好想想的,去找兩位老師好好討教一二。”楊天成的話顯然讓薛萬里一時之間涌起了無數的感慨,抱拳行禮道。

王厚純見到薛萬里的舉動,上前笑道:“好了好了,了不起去軍事學院給韓遜那小子當幾個月學生就是。咱們哪個沒給他當過學生?”

“好了,萬里我和厚純要趕回金陵那邊坐鎮了,東線就交給你了,在和錢寧匯合之後拿下太湖流域的所有地方,然後兵出杭州,逼迫錢鏐決戰,或者逼他進入台州等地往南走。”楊天成交代完這些之後和王厚純從蘇州撤離開始往西朝金陵而去。

而薛萬里獨自一人在蘇州刺史府沉默良久,這場戰役對於他這樣一名以勇氣和武藝取勝的猛將而言確實打擊很大,廢了那麼多心力最後要不是騎兵給力說不定就真的敗了。

“看樣子真的要去找韓遜那小子取取經了。”薛萬里忽然道了一句之後看着自己的參謀長走了進來停下了自言自語。

“大帥,這是此次戰役的戰損情況。我軍從渡江戰役開始至今持續作戰二十天,受傷士兵一萬五千人,陣亡七千人。騎兵損失三千人,戰馬一千餘。”李立三將損失情況簡單彙報了一下之後繼續道:“如今我軍剩餘兵力連帶騎兵軍團共計有十三萬餘人。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薛萬里聽到傷亡情況之後略微鬆了一口氣點點頭道:“騎兵軍團暫時在蘇州城休整,讓後勤部就地組建戰地醫院,所有傷兵全部放在蘇州。讓柴嘉率四個營左右的兵力立即前往湖州等地先期佔領湖州。同時傳令給錢寧所部,讓他務必在月底之前匯合我軍主力從太湖西岸繞道和柴嘉匯合,會攻杭州。”

“立三啊,咱們搭檔也有一年多了,此次戰役你怎麼看?”薛萬里說完這些之後忽然問道。

李立三是和劉毅等同一屆的軍事學院畢業生,此時聽到薛萬里的話知道他還在糾結之前的戰果,所以也不猶豫直接道:“大帥,這次戰役未收到全功,可以說是天策軍成軍以來第一次失利,但是也給了我們無數的啓發。之前我們的戰術配合還是有問題,炮兵營的配置和提前量也沒有做好,遠程支援部隊的效果沒有發揮出來。戰役中期太過於急於求成而忽視了對方的部署。總而言之咱們的戰前謀劃沒有做好。”

“還有戰役中間的指揮問題吧?你不用給我留面子,剛纔天成他們已經說了。你以後可要拽着我點,我這個性子容易衝動。咱們搭夥還希望參謀長以後多多指點。”薛萬里忽然對着李立三行了一禮將對方嚇了一大跳,忙不迭的趕緊回禮道:“大帥客氣了,立三一定竭盡所能協助大帥打好後面的戰役,不會辜負大帥的栽培。”

“眼下咱們把這些事情辦好。錢鏐我們一定會把場子找回來的。”薛萬里笑道:“剛纔天成還說吃一塹長一智,咱們吃一次虧就要想辦法讓對方還回來。”

“大帥放心,我馬上去安排下一步行動。”李立三拱手行禮之後走出蘇州刺史府。

四天以後遠在河中府督促長洛鐵路進入的李玄清也收到了楊天成發來的戰情彙總。與此同時西線的戰報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送到李玄清的案頭。看着這東西兩線截然不同的戰報,李玄清卻忽然笑了起來,至少在這一刻大唐本土統一在望。

“大哥哥,今天河中地區已經全部修好了,洛陽那邊的鐵路也快修到這裡了。”巧兮走進來笑道:“岑先生已經過來了,讓咱們過去看看兩邊合攏通車。”

“通車了?”李玄清看着巧兮的笑臉,同樣一笑。

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
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