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

“好小子,牂牁終於被拿下了。”廣州前線指揮部裡接到從西南的飛鴿傳訊讓王厚純拍了拍手笑道,“這下西南少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了。”

“現在也就剩下龐巨昭、葉廣略和曲承美三股勢力了,打完回長安過年。”楊天成邊看地圖邊笑道:“剩下的南詔那邊可以緩一緩,等明年帝國會議之後再議。”

“可是薛洋將牂牁大酋長給殺了。”王厚純走過來苦笑道:“而且天一在戰場之上用火攻將麻州燒成了一片白地,牂牁部衆死傷慘重,元氣大傷。”

“這幫傢伙就沒一個省心的,東線薛萬里屠戮太重,這還沒解決呢,又來一個火攻,好吧,這下熱鬧了。”楊天成一愣,隨即轉頭看了看王厚純皺眉道:“只怕以後的民政事務麻煩多多,咱們回長安只怕又要被岑先生罵了。”

事實上在楊天成這邊發愁後續的政務該如何開展的時候,剛剛拿下麻州的薛洋幾人也在發愁。天策軍雖然竭盡全力滅火,但是麻州水寨依然被燒成白地,連帶着後面的幾座山都被燒了個精光,這還是後來天策軍和諸多幸存的牂牁百姓齊心合力滅火的結果,否則就這天氣,天干少雨的,還不知道要燒到什麼時候。

戰後薛洋找了個由頭將李天一和騎兵軍團調回永州,不然就怕到時候這些牂牁人和他們起什麼衝突,那時候只怕打仗事小,地方不得安寧纔是大事。

“兩位兄長,我有個辦法說不定可以解決問題。”李陽沉思半晌忽然開口道:“人死不能復生,再說牂牁大酋長既然選擇對抗天策軍,牂牁部衆就應該有戰死的覺悟。雖然咱們手法有點殘忍,但殺場對決也無可厚非。水寨既然是咱們燒的,我看不如趁着軍隊在此休整,幫他們修建一座城池。這樣一來豈不是能夠化解恩怨,還能夠方便管理。我想這樣一來的話應該就不會給內閣帶來麻煩了。”

李陽的辦法讓薛洋和徐英兩人一陣沉吟,都是點了點頭。徐英道:“這樣也好,至少說明我天策軍對待地方民衆是愛護有加的。派人去請他們的大長老吧,和他商議一下。”

很快牂牁的大長老被天策軍找了過來,只不過大長老身邊卻跟着一位身着黑衣的年輕女子,這讓大家很奇怪,不過也沒有多問。倒是這名女子好奇的打量着天策軍帥帳裡的一切。薛洋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說明自己的意思。幫助牂牁人修建城池,遷徙到旁邊空曠的平地上,將麻州城真正建立起來,並且承諾天策軍移防會給他們留下足夠的物資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直到內閣民政官員到來接手。

天策軍幫忙建立城池,這件事對於此時的牂牁人來說自然是好事。牂牁從滇地輾轉上千年到目前爲止也沒有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城池。如果麻州真的建立起來,那麼牂牁民衆也可以從大山之中遷徙出來,過上比較好的生活。只是薛洋最後一句話卻讓大長老疑竇叢生,不過他還沒開口身邊的這名黑衣女子忽然問道:“按照大將軍的意思,我牂牁就要直接納入到貴方的版圖了?”

她的話讓一旁的幾人勃然色變,不過薛洋卻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擡頭朝身邊的大長老看了一眼,後者急忙解釋道:“大將軍,這位便是我牂牁大祭司——蘭槿。她不是有意冒犯將軍,請將軍恕罪。”

薛洋擺了擺手,雖然對於這個蘭槿有些好奇,但是依舊肅然道:“大唐開國軍政分開,但是有一點所有人都要清楚,大唐國土必須統一管理。牂牁原本就是大唐舊地,此次撥亂反正重歸正統自然是要納入到中央朝廷管理。如果再放任自流的話那我等打生打死又有何意義?”

“那請問大將軍,大唐如何對待我牂牁部衆?”大祭司見到薛洋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臉上沒來由的一紅,搖頭道:“我牂牁存在千年而不息,自古以來麻州都是我牂牁舊地,何時成了大唐版圖了?”

“那依照大祭司的意思是,你們打算割據自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大唐皇帝承繼大統,這天下自然歸屬大唐所有。任何妄圖割據自立脫離朝廷的勢力都是我天策軍的敵人。大祭司莫要將牂牁幾十萬部衆的生死當兒戲,逼我出手。”薛洋有些奇怪這個大祭司的語氣,但是對於她的話還是忍不住冷笑道:“牂牁偏居一隅,如果不融入大唐主流社會,必然會被歷史所淘汰,到時候恐怕大祭司就成了牂牁的歷史罪人了。”

大祭司正要反駁,卻被一旁的大長老拉住了。剛纔薛洋說話的時候自己身邊的幾人可是嚴重精芒爆閃,只怕是一言不合就要出手,那股殺氣讓大長老心神一顫,再也不敢有其他心思。所以他阻止了大祭司之後接過話茬道:“牂牁舊地歸屬大唐是理所當然,我等必然不敢有其他心思,只是我牂牁民衆好歹也是大唐舊臣,雖有大酋長不孝妄自和王師抗衡,但期望將軍心存善念不要牽連無辜百姓。”

“大長老請放心吧,大唐子民皇上和朝廷會一視同仁,不會區別對待。到時候民政官員會給所有的牂牁百姓落地爲民,發放憑證。”薛洋擺擺手道:“這些事務不在本帥的職權範圍之內。大長老到時候和民政官員對接就好。至於幫你們修建城池,如果兩位沒什麼意見,天策軍明日開始便會在清水河西面的空地上勘探地基,後續大隊人馬也會協助,希望大長老發動牂牁部衆到時候一起動手,建設自己的家園。”

打發走大長老他們之後薛洋招來楊虎和他的建築大隊,安排修建城池事宜,囑咐後方運輸一些必要的建築材料過來,由於之前修路的時候還遺留不少水泥鋼筋等原材料,楊虎也沒想帶回去,聽薛洋這麼一說也算是物盡其用,所以滿口答應回去安排人手。

大長老這邊出了天策軍營帳之後開始和大祭司商議該如何調動部衆參與建城。不過大祭司似乎在想別的事,有點心不在焉,被自己的爺爺喊話之後才恍然,忽然問道:“爺爺,你如何看待天策軍這位年輕的大將軍的?”

“胸懷大志,卓爾不凡。怎麼啦?”大長老一時沒有明白孫女的意思,但是顯然大祭司卻接過話茬繼續道:“爺爺,如今大酋長已死,按照大唐的規矩,只怕這以後也不會設立大酋長了,沒有大酋長我這個溝通神靈的大祭司也就失去作用了,我想以後能夠獲得自我一點。”

看着孫女久違的露出了笑容,大長老也反應過來了,點點頭笑道:“大酋長沒有了,但是大祭司還是需要的,你回去找個合適的傳人將大祭司的職務傳給她。只是人家是統領大軍的大元帥——”

“爺爺,你別說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來。他是大元帥怎麼啦,我還是大祭司呢。”蘭槿白皙的臉上露出一絲紅暈,丟下自己的爺爺自己走了。

“怎麼能不讓爺爺管呢?牂牁大喪,只怕你去聯姻也是爲了族人的一番犧牲啊。這件事還是我去探探路。”大長老看着孫女遠去的身影嘆息一聲也轉身快步走了過去。

楊虎的建築大隊之前將戰俘大隊遣送回後方,但是基礎的技術工人還沒走,此時利用大軍和牂牁部衆以及此戰俘虜的牂牁人,十幾萬人同時開工修造城池自然是速度極快,而且楊虎還在清水河上面修了一座大橋,將直道直接連到了新的麻州城,這樣一來麻州世代通外外界的通道也隨着直道的打通變得發達起來。

“大長老,以後你們牂牁人就可以沿着這條直道和其他部族通商貿易,也可以順着這條路去內地和漢人做生意。皇上之前說過,有了路纔會有財富。”徐英等人基本上都在督促士兵和戰俘抓緊時間施工,年底越來越近了,他們已經接到指揮部的命令,年底之前不會再有新的作戰命令,西線拿下牂牁之後就地停兵整頓,等待帝國會議之後再行決定。所以修完這座城他們幾位西路軍高層就要急急趕回長安等待天策府的會議了。

薛洋則帶着大長老一邊講述修路的重要性一邊跟他們解釋自己修造的這座城池。本來按照內閣和天策軍的規劃,未來內地城池基本上不再強調城牆防護功能,但是考慮到牂牁是山區,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危險,所以此次造城薛洋還是讓楊虎將城牆也加了進去。只不過這就苦了楊虎了,城磚這裡都沒有,所以急忙在旁邊專門造了一個磚廠,燒製紅磚。好在這幾天大長老招呼了更多的牂牁百姓加入建設大潮,在近乎無窮無盡的勞動力供應下,攻城並沒有收到多少影響。而這些天大祭司也時不時的出現在軍營,帶着各種問題來找薛洋,兩人是而在帥帳討論問題,是而出門去監督施工進度,協調軍方和牂牁部衆的關係,因爲兩人地位特殊,大祭司在牂牁部衆心目中的威望很高,所以原本雙方血戰的仇怨在緊張的勞動之中倒也是化解了不少。

“大將軍看起來很年輕啊,不僅能征慣戰,而且對於造城這些事情居然都懂,真是天賦驚人。不知大將軍今年貴庚啊,是有有心儀的姑娘?我牂牁女孩這幾天見到大將軍的身影可都是吃不下飯啊,要不我給你介紹一二?”大長老這幾天和天策軍高層也漸漸熟悉,通過側面打聽也知道薛洋尚未娶親,想到自己孫女的模樣,咬了咬牙還是問出了這問題。

“大長老,忙什麼呢?我聽說你們牂牁的大祭司換人了?怎麼啦?出什麼問題了嗎?”薛洋臉色一愣還沒回話身後徐英的聲音傳來,他和李神福兩人聯袂走了過來笑道。

“這不是神靈的旨意嘛,牂牁歸順大唐也要有新氣象,所以提前進行了大祭司選拔。蘭槿如今已經卸任大祭司一職了。”大長老臉色一僵自己好不容易逮到個機會還沒等到回話就被攪亂了,頓時也有點無奈。

不過徐英卻看着大長老似笑非笑道:“我聽說蘭槿姑娘今年二八年華正值青春歲月,不如年底代表牂牁隨我等一起回長安面見皇上,說不定皇上還會賞賜她點什麼呢。大長老意下如何?”

“哎呀,我說你們能不能不要說話繞來繞去的?大帥,我看你今年正適合娶親,大祭司如今也已經是自由之身,人家對你有意,你要不考慮考慮?”李神福見到徐英話裡有話,但是卻始終不曾點破,忍不住笑道:“如果大帥有意我和副帥給你說媒如何?”

李神福的話讓薛洋臉上一紅,他這個大帥指揮兵馬衝鋒陷陣是毫不遜色其他人,甚至在戰術指揮上還過人一籌,但是這種事情他如何開口?這幾天他和蘭槿也相處了幾天,但是頂天了也只是有些好感,被李神福這麼一說好像沒事都會來事一樣,一時之間倒是讓他下不來臺,所以忍不住道:“我只是個軍旅粗人,大祭司青春動人,又是牂牁高層,不是我能夠配得上的,還是——”

他還沒說完就被徐英打斷,李神福這一嗓子讓他之前所有的謀劃泡湯,所以在瞪了一眼對方之後將薛洋的話撿起來道:“這件事啊,既然你不反對那就按照我說的做,咱們也別爭執了,大祭司反正會和我們一起回長安朝聖,不如到時候讓皇上去定奪如何?再說了,我是你兄長,這件事是私事,你雖然是大帥,但是你要聽我的,就這麼定了。大長老如果沒有意見的話就通知大祭司讓他從長安回來之後再卸任大祭司之職如何?”

本來薛洋的話讓大長老心裡一沉,但是徐英說完這些之後薛洋雖然面色漲紅,但是卻出奇的沒有反對只是站在那裡低頭不語,頓時覺得有戲,急忙點頭回頭去通知去了。

“兄長,你們這不是拉郎配嗎?萬一人家不願意呢,到時候皇上要有什麼超常的舉動你讓大祭司那邊怎麼接?”大長老一走薛洋頓時埋怨起徐英,順帶着連李神福都被瞪了一眼。

“怎麼可能不願意嗎?你沒見這幾天大祭司過來都是找你的,也沒見有我們兄弟什麼事?”李神福嘀咕一聲之後忽然發現兩人都在看着自己頓時嚇得落荒而逃。

“神福雖然犯渾,但是說的也不無道理。大祭司人不錯,長得也好看,是你的良配,再說人家對你有情義,我們都看得出來,否則大長老不會沒話找話來打聽你的私事。”徐英拍了拍薛洋的肩膀兩人邊走邊道:“再說了你和牂牁聯姻只怕也對穩住西南邊陲有好處,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我看皇上八成直接給你賜婚,到時候連婚禮前都省了。”

“合着就這樣你們就把我賣了?”薛洋一聽徐英的話在聯想剛纔他的提議頓時皺眉道:“你們這是讓我去和親啊?”

“你不樂意啊?我是你兄長,你們家又沒人了,這件事自然是我來做主。”徐英瞪了他一眼笑罵道:“你不會真不願意吧?如果真不願意的話我去找李陽,這小子也沒成家,實在不行——”

“那還是算了吧。”薛洋丟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轉身走了,但是徐英卻滿臉笑容,低聲笑道:“就知道你小子矜持,早幹什麼去了,人家大祭司這幾天可都在倒貼好不好?”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