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

不過這些對於身處前線執掌西征軍大權的萬毅等人來說卻不是那麼重要,疏勒被拿下,回鶻人在安西的勢力伴隨着這座城池的收復而開始覆滅,西征軍的戰略任務其實已經完成,至於下一階段的任務還需要等待李玄清和參謀部那邊的命令。所以萬毅這段時間除了讓安西兵團回兵于闐之外,更是將陌刀營派往了北線支援柴嘉和拓跋思繼,至此整個北境兵團成了這一階段天策軍的主要進軍方向,而伴隨着天策軍的大軍雲集,首當其衝的突騎施部落這個冬天只怕是過不好了。

“大帥,副首相,你們都在啊,我正好要找你們,我已經將會盟的主要內容都整理出來了,還請兩位審閱。”哈穆德一大早來到王庭指揮部所在地,只見萬毅和拓跋思諫兩人都在,頓時揉了揉眼睛笑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勞動我們大唐西北軍政兩位大員齊聚這裡?”

“在清點這次繳獲情況。”拓跋思諫提了一句之後問道:“會盟的內容這麼快就整理出來了?拿來我看看。”

哈穆德將手中的資料遞給兩人的同時繼續道:“此次會盟的宗旨是有兩個,其一就是回鶻部族從此效忠大唐,永不反叛,這是我等回鶻融入大唐所必需的承諾,違反信條者,叛國叛族,天下共剿。”哈穆德一臉肅穆道:“還請大帥和副首相放心,我哈穆德既然選擇效忠大唐,效忠皇上,就不會允許任何人包括回鶻本族人出現任何反叛大唐,任何與我大唐爲敵的人都是我哈穆德的敵人,同時也理應是我回鶻的敵人。”

萬毅和拓跋思諫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欣慰的顏色,拓跋思諫點頭道:“哈將軍能夠有這等決心說實在的我很欣慰,皇上眼中從來沒有胡漢之別,滿朝之中不光有我這個党項族,還有副帥這樣的沙陀族,而且還有其他的小部族將軍官員,而且大唐如今幅員遼闊,下轄各族現在都已經擁有大唐的戶籍,成爲大唐真正的子民,沒有人會因此對他們另眼相看。只要忠於大唐忠於皇上就是大唐的臣民,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拓跋思諫的話無疑是對於哈穆德一番肯定,哈穆德也因此臉色變得稍微輕鬆起來接着道:“第二條宗旨其實就是之前大帥和副首相說過的,兩部回鶻合二爲一,整合內部實力,成爲大唐西北的屏障。”

哈穆德顯然是做了足夠的準備,所以拓跋思諫和萬毅兩人對於他這洋洋灑灑十幾頁紙的會盟內容和之後所需要採取的方式方法都沒有什麼意見,由於後面還需要軍政兩方面的配合,所以萬毅將劉璇喊了過來讓他負責以西征軍指揮部的名義在必要的時候調動西征軍各部配合哈穆德的行動,而民政這方面拓跋思諫也表態由他親自負責全力以赴做好這件事。

天啓四年九月十五,疏勒已經迎來了第一場小雪但是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回鶻各部落的人士卻基本上都到齊了,雖然有部分部落的人來的人明顯不對,甚至有不少部落來的人還不止一撥,但是哈穆德卻沒有在意,本來這個會盟就是要將回鶻部族綁在大唐的戰車之上,其次就要借這次會盟徹底打亂原有的回鶻各部落的等級秩序,以人爲的辦法來挑動各部落出現權力爭鬥,從而使得哈穆德有足夠的理由和藉口參與其中,將原有的那些貴族和長老首領挑落馬下,換上願意服從大唐統治的人上臺,然後順利執行大唐的新的國策。

當天在安西回鶻的王庭宮殿內部,來自安西各處和高昌的大大小小各部落三百多人一起參加了這場後來徹底改變大唐西北各民族關係的會盟大會,哈穆德作爲如今回鶻權勢最高的一人依靠着高昌回鶻各部落的支持強勢宣告兩部回鶻合二爲一。這一個重磅炸彈差點讓這場會盟直接炸鍋。在安西回鶻各部落眼中,高昌回鶻本來勢力和領地都遠遠不及安西回鶻,而且哈穆德本人在他們眼中還是叛出回鶻投奔大唐的叛徒,所以幾乎有一半的安西回鶻各部落的人馬直接在會場之上跳了起來,而且言辭激烈。

面對這樣激烈的場面哈穆德根本沒有絲毫的動容,直接下令德英當場將這些人全部抓了起來當着衆人的面斬首示衆。幾十顆人頭落地之後終於讓安西回鶻衆人清醒過來,想起了整個安西地區現在已經都在人家的手中。而藉着這血淋淋的屠刀哈穆德更是再一次宣告,合併之後的回鶻部族第一宗旨就是效忠大唐,安心成爲大唐的一員,而且還要主動融入大唐,成爲李玄清倡導的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並且在開刀問斬了這麼多人之後哈穆德更是直接要求在場的所有人當場宣誓永遠不得背叛大唐,安心作爲大唐的西北屏障,然後直接命令德英宣告會盟書,要求在場的所有人簽字畫押。

這種直接暴力的手段確實嚇呆了所有人,也打亂了其中部分人的心中構想。原本在他們看來哈穆德召開的此次會盟應該是聯合各部落組成聯盟然後和大唐談判爭取給回鶻在西北乃至於大唐內部取得一個優勢的地位。所以除了之前反應最激烈的那一批人之外其他人對於兩部回鶻合併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哈穆德後面宣佈的和他們所想大相徑庭,直接要求所有人宣誓效忠大唐。要知道來疏勒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個部落的代表,而且之前哈穆德就宣佈過凡是在會盟書上簽字的都是大唐承認的部落首領,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大唐軍方申請協助其取得首領的地位和權力。這樣看來他們簽字也就代表了各部落全體簽字畫押,那麼等於是一招之間將整個回鶻部族完全瓦解。這樣的話兩部合二爲一豈不是將整個回鶻部族全部強行納入到大唐的統治當中。這要是簽字了以後大唐就有權力和藉口在任意時候介入回鶻各部落內部插手部落事物,那樣的話豈不是各部落從此以後就只能真的成了大唐的附庸了。

其實這些人想的倒也不錯,甚至哈穆德的心裡可不是他們想的這麼簡單,回鶻部族是時候徹底融入那個曾經讓草原各族仰望的民族當中去了。這一代的帝朝更是和以前不一樣,雖然哈穆德沒有去過中原,但是有這樣一支無敵的鐵血精銳在西北征戰,源源不斷的新式武器送到戰士手中,中原那邊一定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了。所以哈穆德現在想的就是讓自己的部族也融入進去,成爲一份子,以最快的速度跟上漢人的步伐。曾經的漢民族就已經創造了讓草原各族仰望的文明現如今更是如此,草原各族融入漢人是一種榮耀。

“怎麼樣各位,想清楚沒有?這是會盟書,回鶻一百三十一個部落加上要送一份回長安朝廷那裡,一共一百三十二份會盟書大家簽字吧?”哈穆德主動將自己的那一份簽字畫押之後看着在座所有人各種各樣的臉色絲毫不動容的問道,冰冷肅穆的語氣甚至讓身邊的幾位高昌的部落代表都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高昌那邊的各部落對於哈穆德的決定倒是沒有太大的牴觸,所以在哈穆德簽字之後,包括德英在內的二十多個部落的代表迅速代表自己的部落簽字,由他們出頭很快安西南部那些已經納入大唐統治的十幾個部落也都陸續簽字。

“哈將軍,我有一個疑問,不知將軍是否可以說明。”哈穆德親自帶着德英一個代表一個代表走過去看着他們做出抉擇也看着他們簽字畫押。不願意簽字的哈穆德也沒有爲難他們,但是德英看着這些人眼中的那一縷悲憫卻讓這些人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一百三十二份會盟書每一個代表簽字都需要很長時間,不過哈穆德也不着急,每一位代表簽字德英身後的一名親衛都會記錄下這些代表所在的部落和他本人的詳細信息。不過在哈穆德帶着剛剛簽完字走到一位新的代表面前的時候,這位瘦弱的年輕人忽然開口問道。看得出來這位代表應該不是部落首領派遣過來的,衣着寒酸而且身邊也沒有什麼護衛。哈穆德看在眼裡點了點頭。

“是否我代表簽字將軍就可以扶助我登上首領的位置?”年輕人朝着哈穆德一拱手問道。

“的確,我可以扶助你登上首領的寶座,甚至我可以代表天策軍代表大唐答應你,你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吧?”哈穆德微微一笑,彷彿一瞬間看穿了年輕人的心思。

不過這位年輕人在聽到哈穆德的肯定答覆之後卻絲毫不爲所動,繼續問道:“如果一個部落有多人同時出現簽字呢?將軍和大唐該如何選擇?”

哈穆德饒有興趣的看了看這人,似乎想要知道他是不是其他人推出來說出疑惑的,不過這些事情原本他就要說明此時有人開口詢問倒給他省了不少事,所以點點頭道:“有多人簽字就說明他們都同時具備繼承部落首領的資格,不論他們誰能夠上位都會得到大唐的承認。至於誰能夠上位,我想會後你們可以去民政官副首相那裡去詢問,或許他有辦法。”

“好,我代表黑水手捉部落簽字。”年輕人聽到回答之後眼神一亮結果會盟書毫不遲疑開始簽字。

哈穆德點了點頭並沒有阻止年輕人簽字,甚至他原本就知道這個黑水手捉的部落其實來了不止他一人,但是其他人卻沒有進會場,顯然是不準備參加這個會盟,但是卻想借機打聽哈穆德到底想要做什麼。哈穆德朝身邊的德英使了個眼色,後者點了點頭,黑水守捉這個回鶻部落只怕有故事了。

在之後還有好幾撥人在簽字之前向哈穆德提問,都是關於會盟的其他內容,甚至有些人還問到哈穆德是否會繼續讓回鶻部族繼續統治安西這類明顯超越了代表權限的問題。不過哈穆德似乎此時已經沒有殺人的興趣了,反而是一一作答算是將此次會盟的主要意思在這一問一答當中全部明白的告訴了在場的所有人。一百三十二份會盟書總共有二百多人簽字,毫無疑問那些多出來的人都是一個部落來了好幾個代表的,不過也有壓根就沒來參加會盟的部落,德英統計了一下大約有十幾個部落沒來,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型部落,除去疏勒本地被哈穆德打壓的五個部落之外,幾乎還有十個部落沒來。

看着德英統計出來的名單哈穆德眼中寒芒一閃之後笑道:“各位既然都簽過會盟書那麼就代表着各位都認同我回鶻本族願意歸順大唐,那麼我也希望各位回到本部落之後能夠積極配合大唐民政官實施對安西的管理。”哈穆德站在主座前道:“雖然大家有可能對大唐新政有些不解,覺得新政會傷害我回鶻部衆的利益,但是我要說的是,各位都是我回鶻各部落的優秀子弟,眼光要長遠,要想到我回鶻部衆的未來和希望。”

“會盟結束,但是副首相那邊還有另外一個會議,三天以後舉行,各位如果覺得有必要的話可以去聽聽,說不定可以爲大家答疑解惑。”哈穆德繼續道:“各位,我要說的是,如今的大唐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回鶻只有想辦法主動融入進去纔有未來,才能夠和漢人一起去親身參與這個時代,成爲這片天地的主角。我不求你們現在能夠明白我說的話,但是我不希望看到在將來你們因爲眼前的蠅頭小利站在我的對立面,站在大唐的對立面。我要強調的是,任何膽敢和我大唐爲敵的人都是我哈穆德的敵人,也同樣是我回鶻部族的敵人。”哈穆德的話鏗鏘有力,但是聽在大家的耳中卻是讓所有人都醍醐灌頂,悚然一驚。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