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

天啓五年二月,當整個北方大地依舊籠罩在嚴寒當中甚至就連西征軍軍部都尚未下達軍令的時候,在距離長安遙遠的西北卻有兩個地方彷彿提前進入了春天。涼州和肅州這兩個河西省重鎮不約而同的開始了開始了新的一年的步伐。拓跋思諫和張全復這兩位西北最高民政官員分別坐鎮兩地,指揮數以萬計的戰俘以及兩地雲集的無數的建築公司大隊人馬開始了新的建設。而提前一步進入兩地的工商部專員也帶着首批進入西北兩地工業區的各大商家代表不停的對着規劃圖指指點點,不時的還會去找負責施工的建築公司負責人修改一些具體的指標。

長安那邊帝國會議剛剛結束不到一個月,西北這邊就緊張的進入了正軌,在龐大的戰俘和招募而來的百姓支撐之下,雖然氣候嚴寒而且肅州那邊甚至在進入二月之後還下了一場雪但是依舊阻擋不了這股開工熱潮。

“副首相,肅州工業區這邊選址選得不錯啊,位於大澤東北,不僅僅靠近廠礦而且還顧及到了西北的風向。”楊虎坐鎮實地指揮肅州那邊的鋼鐵工業區建設速度比起涼州那邊來更快。而且這幾年建築總公司不停的承建帝國大型基礎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於各種地形和氣候條件下基礎建設都有自己的心得,所以只是看了看圖紙就知道肅州這邊選址是用了心思的。

“那是工商部和水利環保部的功勞,我可是顧不上這邊,早知道你在這裡我就不必待在肅州了。”拓跋思諫笑了笑道:“你大兄在疏勒那邊可是忙得腳不沾地,我在多呆幾天就要趕回去了,這裡就交給你了。”

“西北這兩個工業區不僅僅是帶動整個河西省及其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爲安西那邊提供足夠的物質支撐。鋼鐵廠這邊的產出需要優先供應鐵路修建的需要,內閣那邊可是說了今年務必將鐵路網延伸到西北疏勒,這樣才能夠穩固帝國在安西的統治,同時支援西征大業。”拓跋思諫扔下楊虎在工地監工自己則快速找到此次帶隊前來西北組建大西北重工的張強和宇文禮,笑道:“各位不顧嚴寒來西北我代表西北軍民表示感謝了。”

“副首相說笑了,組建大西北重工是響應皇上和帝國號召,同時對於我們這些商家而言也是一次機會,所以宇文禮不敢當副首相大禮。”張強此來是代表皇室資產的,所以很低調,而且鋼鐵廠基本上是以宇文家爲主,畢竟宇文家在鋼鐵領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模,而且在西北內陸建立鋼鐵廠他們家本身就有經驗,所以代表一衆商家開口笑道。

肅州大西北重工是李玄清按照後世同一地點的那座鋼鐵廠設計的,所以肅州鋼鐵廠的規模比起以往的鋼鐵廠要大很多,除了宇文家的鋼鐵廠,後期還有慕容家的鋼鐵廠,甚至後勤部所屬的國營鋼鐵廠也會再此建立分廠。裝備處那邊想再此插一手也是看到了肅州西北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如果在此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工工業的話只怕後續會有更多配套的工廠和軍用設施會在此落地生根。所以不僅僅是工業區的問題,肅州這邊因爲這件事已經在籌劃擴建整個城市,並且圍繞着工業區着手動工建立一連串的配套設施,包括居民區和商業街等等。而且這些設施有一些還必須提前一步完成因爲鋼鐵廠那邊在開工建設的同時,耶律家和長安安家投資的鐵礦開採已經進入正軌,等過了二月份之後就會立即動工,肅州煤鐵不缺,發展鋼鐵產業是得天獨厚,工商部的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在肅州重新造一座鋼鐵城。

“你們從內地調過來的工廠骨幹大概什麼時候到位?”拓跋思諫匆匆說了幾句之後就離開前往肅州刺史府,準備協調一下這一下突如其來的大批外地人對於肅州本地人的衝擊,肅州原本就是漢民不多這兩年雖然陸續有很多人從內地西遷但是此地還是有很多遊牧部族,而且很多時候草原達韃部族冬季也會來此避寒,算得上是民族成分複雜。

張強在拓跋思諫走後走過來朝宇文禮問道,鋼鐵廠是肅州重工的核心,作爲第一期最大的鋼鐵廠,宇文家需要遷徙多少人過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上下游產業的規模,而這些還和刺史府那邊興建的居民區的有很大關係。

“首批一萬五千人,從關中豐州以及深州幾大基地抽調骨幹過來,剩下的基礎工人部分從河西省內部解決,部分交給國民警衛隊篩選出來的戰俘。”宇文禮笑道:“我們的規模是鋼鐵廠有五萬工人,你們呢?皇后娘娘那邊怎麼囑咐你的?”

“西北鍛造廠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整個西北重工業的中心所在,所以皇后娘娘那邊這次可是大手筆,我們這邊可是準備重新組建一個新的製造集團。”張強微微一笑,皇室這次手筆大除了李玄清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要配合裝備處那邊的計劃,皇室的機器製造本身就和裝備處那邊信息技術共享,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裝備處那邊專注于軍事工業的發展,開發出來的機器也都是軍用的,而皇室這邊則是大部分以民用通用技術爲主,這幾年雖然六大家族發展迅速但是對於核心技術的革新卻比不上皇室這邊。究其原因除了李玄清夫婦作弊一樣的眼光和提點,更重要的是牧塵爲首的工業集團總實驗室已經徹底形成了從理論和實踐從研發到生產一條龍的產業鏈。巧兮一手建立起來的皇室資產的幾大板塊如今單列出來都可以挑動六大家族中的任何一家。而且在李玄清和巧兮的提點之下,皇室資產的大部分產業都不會涉及到最終的產成品消費領域,也就是將最終端的產業全部騰出來給帝國其他商家。

“好吧,不愧是皇后娘娘,魄力大。”張強的話讓在座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張強的口氣豈不是要將肅州打造成真正的一個西北巨無霸城市?光是他們這些人需要的工人數量就比肅州原住民更多了,這要是加上皇室和裝備處的人馬肅州的人口豈不是有可能會超過百萬?

張強的話對於衆人來說無疑在透露着一種別樣的信息,皇室資產在西北大張旗鼓的佈置豈不是代表着帝國高層對於西北的重視程度?所以除了宇文禮之外其他商業也都在默默考慮是不是該增加在西北的投入了。

就在這樣一種衆人猜測之中肅州的工業區建設飛速往前推進,因爲這個年代的廠房基本上都是規模化的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頂多就是個別廠房配備一些採暖措施,通過管道將鋼鐵廠的那些熱能提取出來作爲冬季居民禦寒的一種措施。所以二月份技術的時候肅州工業區先涼州一步進入了收尾階段。近二十萬人這種近乎無窮的勞動力配合至少數十臺最新式的大型機械設備硬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完成了主體廠區建設。逐漸成型的工業區讓各個商家開始立即將安置在周邊各大城市帶新員工培訓的骨幹分子全部調過來參與後期細節的裝修,而且廠區建設完畢之後通過火車也開始運輸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前來安裝,最新式的鍊鋼爐和大型礦機也運抵現場開始逐步安裝。鋼鐵廠的機器設備安裝完畢之後立即開始點火,一條專用的線路從礦區開始直接延伸到鋼鐵廠,而且通向火車站的支線也逐漸完工,這樣一來工業區的產出就可以這條線路直接送往其它各地。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啊,從下個月開始我們西北鐵路用的鐵軌就不用從關中和豐州萬里遙遙運過來了。”肅州那邊工業區逐漸完工進入機器安裝調試階段,而安西那邊也逐漸走出二月份氣候寒冷的季節,三月初的疏勒氣溫雖然沒什麼變化但是大家還是感覺到空氣中那股不一樣的氣息。劉璇一大早見到前幾天發佈訓令詔令疏勒周邊幾個兵團的主將笑道。

“看這樣子是肅州那邊進展迅速啊?我還打算到時候多帶點俘虜過去助他們一臂之力呢。”鐵良有點遺憾的說道。

“俘虜什麼時候對於帝國來說都是多多益善。”陸翊這個冷麪人一句話直接將鐵良堵了回去讓後者看着他面無表情的樣子半天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好了好了,兩位大將軍,大帥和副帥在裡面等半天了我們再在這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啊?”哈穆德急忙拉住這兩人,否則的話就鐵良那脾氣估計不憋出內傷來都是稀奇事。

鐵良被說的有點尷尬但是不得不說哈穆德去年的表現征服了西征軍諸部將士的尊重,所以鐵良果斷跟着哈穆德往前走還主動朝對方笑了笑。

“大老遠就聽到你小子在外面嚷嚷,怎麼手癢了?告訴你們啊,今年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多抓俘虜。”衆人進入帥帳之後高思繼看着幾人笑道:“副首相爲了保證肅州那邊的進度可是直接將修建鐵路的所有戰俘一股腦全部調了過去,你沒看疏勒附近的戰俘營都空了嗎?本來疏勒這邊打算年後修建四條直道通向四面八方的,現在好了只能開工一條了,剩下的你們幾個看着辦吧。”

“副帥,今天的會議內容不會就是要跟我們說抓俘虜吧?”鐵良見到高思繼雖然看着別人但是明顯是在說自己,所以苦笑道:“我只不過是嚷嚷了一句怎麼招來這麼多?看樣子今天是不能說話了。”

“你有句話是算說對了,今天基本上的內容就是節省的問題,其中有一條就是俘虜問題。”萬毅走過來之後大家頓時全部行禮然後坐下聽萬毅繼續道:“今天兩項內容,其中之一就是節省的問題。”萬毅將之前高思繼的話重複了一遍,告誡道:“俘虜問題可大可小,但是對於目前帝國西北來說卻是一件大事,戰俘雖然耗費糧食但是按照內閣目前的處置辦法卻十分有用,民政那一塊關於今年鐵路修到疏勒這個決定能不能完成就靠我們能抓多少俘虜多少繳獲了。”

“好吧,我知道了,我會通知下去告訴兄弟們悠着點別都殺了。”烏斯兒和哈穆德對視一眼之後都明白是什麼意思,而鐵良也知道了這其中的道理,所以跟着道:“那個財富兌換功勳的話需要有個標準吧?不然的話到時候估計會鬧騰的。”

“這是具體的細則,發給你們到時候你們自己決定。”劉璇給他們三人一人一份細則之後繼續道:“大帥可是和副首相那邊保證了啊,各位大佬你們可要努力了今年,不然的話大帥丟了面子只怕會掐死你們的。”劉璇的話讓大家哈哈大笑之餘也明白了這其中的含義到底有多大。

“好了今天來的第二項內容。”萬毅朝高思繼看了一眼,後者站起身來攤開身後掛着的地圖道:“指揮部決定分兵,開啓南線戰事。”

“重騎營所部於三月下旬擇機進入于闐和安西兵團組建南進兵團攻擊薩法爾王朝,收復南線諸多領地。”高思繼指着地圖道:“目前安西兵團主力已經駐紮在大小勃律地區,前線依舊是護密。所以你們的任務除了南下作戰而且還要協助後勤人員打通一條從護密的南下直道。”

“副帥的意思是,南線我們要拿下薩法兒王朝所有的土地,恢復當年安西大都護帳下波斯都督府在內的所有羈摩州是嗎?”哈穆德若有所思道:“只是薩法兒王朝那邊雖然本身戰力不強,但是他們背後可是有天方教世界支撐,那個大食帝國如今雖然分裂但是其實力卻不是我們之前面對的其他勢力可比。”哈穆德對於大食帝國有不少了解,所以還是有點擔憂道:“我們進入薩法兒王朝之後必然引起對方的警覺,到時候如果他們大軍東進的話勢必影響我們對薩曼和葛邏祿的打擊。”

“所以我打算親自坐鎮南線,採取步步緊逼的辦法。”高思繼讚賞的點了點頭道:“南線和北線的戰法不一樣,南線打下一個地方就需要穩固一個地方,北線則是以殲滅有生力量爲主。”高思繼朝着鐵良道:“所以重騎營作爲南進兵團的主力你們需要提前進入于闐和張勝匯合。”

“這也是內閣着急在肅州那邊建立工業區的原因,以此來支持西征軍繼續收復安西故地,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萬毅冷然開口讓所有人都臉色肅穆。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