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

烏樑素海邊的這個小鎮子後來發展成塞外有名的漁桑基地,依靠着草原和農耕地帶結合部的優勢,吸引着每年來自各地的人潮前來這裡瞻仰、觀光、貿易。

不過這時卻沒有一絲後世的景象,隨着天策軍鼓點的變更,重騎營踏着沉重的步伐開始了衝刺,噠噠的馬蹄聲中,逐漸加速的重騎營猶如一頭蠻牛一般撞上了已經衝破木樁大陣的沙陀騎兵。

一瞬間後方觀戰的胡小四就張大了嘴巴,只見五千黑色板甲的重騎營將士低着頭,手中夾着一丈多長的鐵槍瞬間就給了前面所有沙陀騎兵來了個透心涼,一個接一個的沙陀騎兵被穿在了鐵槍上,猶如羊肉串一般。而那些被撞上的騎兵更慘,重騎營的另一個強橫之處就在於不僅騎兵身披重甲,馬匹也披着戰甲,那些一頭被重騎營戰馬撞上的士兵纔是最悲劇的,馬匹被撞斷了脖子,士兵被撞下馬背之後也瞬間被緊接而來的馬蹄子踩成肉泥。

李玄清給重騎營配備的都是清一色新式鋼製板甲,就連馬掌馬鐙都是專門打製的,這一刻發揮出了最強的戰力。只見五千人的重騎營猶如一柄巨大的篩子一般曬過對面衝鋒而來沙陀騎兵,短短的一刻鐘,這頭蠻牛就撞過對方前鋒一萬多人的進攻。只見重騎營所到之處根本就沒有任何活口,所有阻攔的人和物都被撞得粉碎。

而遠處和李玄清一樣觀戰的李存信被這一幕給徹底驚呆了,他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做了什麼,自己的前鋒就已經沒有了,出現在眼前的就是浴血殺出的鐵血騎兵,帶着一股沖天而起的血腥氣朝着自己而來,遠遠的就傳來一股如山般的壓力竟讓李存信止不住的後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羣鬼東西到底是怎麼出來的?”李存信盯着這些黑色盔甲的重騎營竭力嘶吼,卻每人能夠回答他,負責前部指揮的將領第一個回合就被鐵良手中的長槍刺死,屍體都被踏成了肉泥。

他沒反應不代表對陣的陳凡沒有反應,就在重騎營透陣殺出的一瞬間,陳凡所在的中軍飛騎紛紛派出,戰鼓聲開始隆隆響起,全軍分成三個巨大的陣型,步兵分佈在重騎營左右開始迂迴包抄,準備聚殲沙陀騎兵。

李玄清笑着點了點頭,招呼胡小四道:“馬上上馬,跟我去逮住李存信,然後跟他做筆買賣。”說完玉獅子猶如離弦之箭一般衝出,朝着天策軍尚未合攏的包圍圈缺口衝了過去。

李存信打仗不行,但是不代表別的不行,這戰場之上的察言觀色是一點都不含糊,上次潞州大戰關鍵時刻也是這樣逃出生天的,否則在葛存周、丁會和牛存節的合力進攻之下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果不其然這一次在反應過來之後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組織軍隊打防守反擊,而是帶着親衛趁着形勢混亂溜之大吉。

而這些沙陀騎兵悲劇的發現,原本應該倚靠中軍指揮挽回頹勢止住敗退之勢的,但是這些士兵等來等去卻發現中軍毫無動靜,甚至連沙陀的軍旗都不見蹤影,頓時意識到不妙,但是缺少了指揮的騎兵開始按照各自中層將領的指揮各自爲戰,這一次更加加劇了前線的混亂,巨大的漏洞和騷亂讓陳凡逮到了機會,幾乎就在重騎營正面衝擊的同時,兩翼迂迴的步兵大隊在弓箭手的支援下開始強勢破陣,這些長槍手居然也學着重騎營的模樣,聽着明晃晃的長槍一排排衝鋒,弓箭手從背後射擊,打亂對方的衝鋒步伐。這些失去了速度的騎兵終於嚐到了被人家欺負的感覺。只見這些長槍或伸或縮之間,一個個騎兵紛紛被放倒在地,這些圍上來的步兵就像是割肉一般一塊塊蠶食着眼前這塊肥肉。

當然這些比起正面突擊的重騎營來說都不值得一提,鐵良率領的重騎營終於找到什麼是王牌、什麼是中流砥柱的感覺了。一片黑壓壓的騎兵軍團衝過來之後,沿途任何阻攔,不管是什麼都被碾的粉碎,以前在馬下作戰的鐵槍都或許還不覺得怎樣,但是此時此刻看着一個個對手被自己撞下馬背,然後被揚起的鐵蹄踩成肉泥,或者被手中平舉的鐵槍對穿而過。在重騎營厚重的新型戰甲的掩護下,對手任何的反擊此時看起來都是那麼慘白無力,不管是箭矢還是兵器,砍在自己這羣人身上只要不是裸露在外的部位,都沒多大反應。最多是被這種撞擊震的肉疼,但是這些反而更加激起了這些西北漢子的血性和暴力,更加死命的催動戰馬,對準敵人,人刺馬踏,殺對方一個人仰馬翻。

這個時候鐵良也終於明白爲什麼李玄清會說重騎營如果沒有任何限制的話會是輕騎兵的終結者了,也體會到另一支部隊——陌刀營在殺敵的時候爲什麼一直是摧枯拉朽,一往無前了,在這樣的暴力面前,任何的敵人都會被自己撕得粉碎。

而就在前線天策軍屠殺沙陀騎兵的時候,李玄清和胡小四卻悄然率領二百餘騎閃電般越過雙方廝殺的戰場,急速迂迴到沙陀人的後方,將正在慌忙逃跑的李存信堵住了。

自從親衛隊被擴編成獨立騎兵營之後,李玄清從中選出五十人作爲種子,開始組建自己的戌衛隊,兩百人的騎兵如果放在戰場上可能連個水花都翻不起來,但是此時卻利用自己獨特的騎兵速度,快速堵住了李存信一行。

“李存信別躲了,我都看到你了,快出來,否則我就去給你揪出來。”胡小四冷笑着看着縮在人羣中不敢露面的李存信。

“小四,好久沒上戰場了吧。今天給你個機會過過癮,看看你的武藝荒廢了沒有。”李玄清掃了掃眼前這幾百人的隊伍對着胡小四笑道。

“主公你就瞧好吧,我保證把這個膽小鬼給你抓回來。”胡小四哈哈一笑,右手一揮,“親衛隊,跟我上,逮到李存信我請大傢伙吃飯。”說完一馬當先,朝着李存信殺了過去。

李存信這個時候再也沒辦法逃走了,只能硬着頭皮和胡小四一頭撞上。還別說這傢伙雖然膽子小,但是挑選的親衛實力卻一點也不含糊,和李玄清的親衛隊動手過招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胡小四雖然竭力衝殺卻一時之間拿不下來。

李存信見到自己的親衛擋住了對方,臉色有了一絲喜意,但是下一刻卻滿臉的驚駭,但見一道白色的人影猶如閃電般飄過雙方廝殺的區域,身形明滅不定之際,竟然已經掠過幾十丈遠的距離,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李存信,讓他們投降,不要逼我出手。”李玄清風輕雲淡的的話語聽起來猶如和別人聊天一般隨意,但是在李存信看來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擊碎了他所有的僥倖心理,手中的彎刀也咣噹一聲掉落馬下。

拿下了李存信,後面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反覆了。親衛隊見到主帥被抓,很乾脆的下馬投降。而李玄清押着李存信抵達戰場之後,剩餘尚在拼死抵抗的沙陀騎兵也很無奈的放下了武器。這些騎兵似乎也知道自己的主帥是什麼貨色,倒是省去了李玄清許多麻煩。

李玄清把後續事宜全部交給了陳凡處理,自己和胡小四帶着李存信來到烏樑素海邊,看着遠處的一泓碧水沉默不語。他這一不說話胡小四也自顧自的拔出手中的唐刀隨意的擊打着水面,嘴角時不時泛起的冷笑讓一邊不知道兩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的李存信坐立不安。

“李將軍,說說吧,這次爲何率軍進犯我天策府?”良久李玄清似乎回過神來,見到身邊忐忑不安的李存信,沉聲問道。

說實在話,對於李存信這個人李玄清還真有點好奇,這傢伙典型的草包一個,居然在講究實力的沙陀人當中做到了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也不知道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李存信對於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也同樣是好奇不已,說實在的上次李存孝長安一戰他沒趕上,所以對於能過和李存孝動手過招而不死的,天底下好像真心沒幾個。他雖然和李存孝不和,但是對於後者的武力卻知道的一清二楚,剛纔看到對方飄忽的身形,再也興不起任何念頭。

“李將軍,聽我解釋,小人真心沒有冒犯天策府的意思,小人也是被逼無奈啊。”李存信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道:“小人自從來到勝州之後就被周德威告知,如果關中戰事一起,可以考慮偷襲豐州,拿下豐州才能挽回上次失敗的影響,重新回到太原府。小人也是鬼迷心竅,被騙了。請將軍務必饒了在下一條小命啊。”

李玄清和胡小四對視一眼,均是看出對方眼神中那股無奈的神色。不過胡小四見到李存信這副模樣心頭一動,忽然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笑道:“李將軍受驚了,我天策軍也無意爲難將軍,只是你這次來犯卻是打亂了我天策軍的步伐。本來我們集合隊伍要去夏州滅了拓跋思諫的,結果半道上聽到你們來了,這才倉促之中舉兵迎戰,你看,爲了對付你,連我家主公都驚動了。李將軍你說說吧,這件事打算怎麼收場?”

李存信本來打算繼續演戲的,但是卻被胡小四一番話說的驚疑不定。因爲對方這番話蘊含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將天策軍原本的計劃和盤托出了。如果對方說的是真的,那麼自己這一着豈不是自找苦吃?難道是周德威想害自己?如果是要騙自己,有什麼意義呢?現在自己人都被對方抓了。而且他最後的意思問自己怎麼收場?什麼意思?難不成不想殺自己?

李存信眼神中透過的沉思一閃而逝,但是卻被李玄清和胡小四抓住了,後者微微一笑,抱着腦袋好整以暇的道:“李將軍該不會以爲給我軍造成這麼大的損失說一兩句話就算過去了吧?雖然我家主公和李存孝將軍交情深厚,但是一碼歸一碼,如果將軍不拿出點什麼來,豈不是太不給我天策府面子?”

“請將軍直言,存信自當竭盡全力,彌補貴軍損失。”李存信鬧不清對方打的什麼主意,只好將心頭的疑惑壓在心底,低眉順目,先搞定自家性命要緊,至於天策軍的機密,那也得有命回去才行。

李存信的模樣讓胡小四差點沒忍住,還好了李玄清橫了他一眼,接過話茬道:“本將有三個條件,李將軍如果答應,我可以考慮放將軍一條生路,那些俘虜的人手也可以一併送還給你。”

看着李玄清豎起的明晃晃的三個手指,李存信驚喜莫名,那種從高峰跌倒谷底,再從谷底瞬間升到高峰的感覺讓他的心臟都差點受不了。但是李玄清的話語卻每個字都聽在耳中,那原本有些萎靡的眼神也瞬間放射出別樣的光芒。

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
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