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

李玄清凌空躍起,手中斷魂槍閃爍着驚天槍芒,“噹噹噹”三聲巨響,砸向王彥章。

“這是二將軍的打法。”安休休和高思繼對視一眼,驚愕出聲。話音未落,李玄清身形在空中一轉,接着王彥章反擊之力,猶如鬼魅一般出現在王彥童身邊,依舊是三槍。對面的王彥童挺起手中的青銅馱牛槍一把架住,但是卻在一瞬間虎口崩裂,身下的戰馬也被這一擊之力逼得騰騰騰往後退了好幾步。

“閣下到底何人?來我營前挑戰?”在逼退王彥童之後,李玄清又回到玉獅子身上,全程居然是腳不沾地,兔起鶻落,猶如閒庭信步一般。王彥章制止了身邊兄弟的舉動,稍微喘了口粗氣問道。

李玄清點了點頭,看樣子這歷史上的天下第二名將果然名不虛傳,猝不及防接了自己三槍,居然還能夠說話,也不知道那個能把王彥章打的吐血的史建瑭到底怎麼樣,此次來到滄州怕是無緣和史建瑭一會了。

李玄清沒說話,他身後的李飛雪笑道:“我說你們宣武軍可是夠愣的啊,連我家主公都不認識?告訴你,我家主公乃是天策大將軍,識相的,趕緊下馬投降,否則就你們這酒囊飯袋,也敢來送死?”

李飛雪的話一說完,王彥章大驚,倒不是因爲李飛雪的話,而是李玄清居然到滄州了,這東西相隔千里,他出現在滄州?

王彥章在思索這些事情沒說話,但是他弟弟王彥童卻性如烈火,被李飛雪這句話一激如何受得了,猛然一催戰馬朝着李玄清狂奔而去,嘴裡面怒吼道:“就憑你們也敢說小爺是酒囊飯袋?我讓你見識見識我的厲害。”手中的青銅馱牛槍帶起巨大的風聲砸向李玄清。

安休休正要出聲提醒,他身邊的高思繼道:“李將軍是和二將軍爭鋒而全身而退的人,王彥童那點本事不值一提。”果不其然,王彥童攜勢而來的這一槍被一下子架住,緊接着斷魂槍逆勢而上,槍芒爆閃,幾下就穿過王彥童佈置的重重封鎖,朝着他腦袋而去。

危急之中,王彥童一個鐵板橋,身形後仰,躺倒在馬背上,硬生生的將這致命的殺招,只不過再也握不住手中的長槍,只聽得“咣噹”一聲,青銅馱牛槍砸落在地。好在李玄清也沒有跟着要進招的意思,斷魂槍在逼退王彥童之後就勢收回。饒是如此也讓一邊的王彥章冷汗直冒,自己兄弟兩人這才幾招之中就被人家逼到如此地步。

“二位將軍,玄清此來目的何在不能和你們說,但是此行見到兩位將軍英雄神武,卻追隨朱全忠此等權臣之後,覺得甚爲可惜,所以希望將軍能夠多多考慮國家大事,天策軍即將進入關東,到時候朱全忠是必然要剿滅的叛賊。如果將軍心中還記得安西舊恨,還記得吐蕃之恥,還記得百年前的國恨家仇,那麼應該棄暗投明,爲我大唐恢復祖業盡心盡力,而不是助紂爲虐,助亂賊割據天下,置天下萬民之願而不顧。”

“多謝李將軍能夠手下留情。但是將軍此言在下不能苟同。之前皇帝就是被將軍從長安驅逐出去,現在又來擾亂關東,讓在下如何相信閣下不是格局稱王,禍亂朝廷?”王彥章讓自己弟弟回到身後之後朝着李玄清一抱拳,道:“雖然將軍武藝絕倫,可以說能夠趕得上昔日李存孝了。但是將軍如果真的忠君愛國自當解散天策軍,回東都洛陽向皇帝陛下請罪。”

李玄清有點無奈的看了一眼王彥章,笑道:“長安朝廷只怕早就姓朱了吧?我爲天策大將,自當內平叛亂,外抗強敵,縱橫天下,犁庭掃穴,力挽狂瀾。大唐乃是百姓之天下。”頓了一下笑道:“算了,跟你說了也不明白,滄州之地將軍還是回去吧,這地方我天策軍要了,任何人膽敢越雷池一步,殺無赦。”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客氣了,待來日整軍必然和將軍一決雌雄。”李玄清的話讓王彥童再次暴怒,但是被哥哥一把拉住。王彥章看着李玄清往回走也不阻攔,只是說了一句之後也帶人回營。

“好了,任務也完成了。相信王彥章會快馬急報朱全忠的。未來的一兩個月滄州可能是天下征戰最殘酷的地方了。各位務必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有誰覺得危險,趁着現在還有機會,退出去,我絕不阻攔。”回到城中之後李玄清召集了全部的高層將領開會。

因爲跟隨王厚純而來的基本上都是中基層將領,目的也在於快速控制隊伍,所以此次開會除了沙陀人的五個萬人隊的將軍,剩下的都是此次起義軍的頭領。

這些人除了玄影衛暗衛充任的四個人之外,剩下的五六個人基本上都是草莽英雄出身,不過名字基本上李玄清沒什麼印象,應該是歷史上沒有留名的人物,此次因緣際會纔會趁勢而起。

“李將軍這話說的我就不太懂了,將軍的天策軍能夠孤軍深入,不怕宣武軍鋒芒,那我杜英豪豈是怕事的人?沒說的,你們天策軍什麼時候走我就什麼時候走。”一名相貌粗豪留着短鬚的漢子站起身來道:“今日在城樓上見到將軍短短几招打的對面王彥章不敢動彈,我等也是十分欽佩,願意在將軍帳下效力。”他這話一說出口,身邊的幾人頓時附和不已。

“那好,各位既然不願意走,那我醜話說在前面,此時不走那就意味着將這條命隨時撂在滄州了,天策軍西北兩線大軍最早也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和我們在滄州回師,所以以後的時間我要求大家必須無條件執行天策軍的軍令,如有違抗者,殺無赦。”李玄清殺氣騰騰的話雖然是對着杜英豪等人說的,但是安休休底下的幾個萬夫長卻在同一時間覺得心驚肉跳。相比較其他人,他們這些人可是和天策軍交過手的或者最不濟也知道天策軍的戰鬥力的,李玄清的這句話到底有多少分量作爲曾經的敵人,沙陀人可是最清楚不過的。

“既然如此,那明日一早咱們和王彥章打一仗,讓他們見識見識你們的能力。”見到大家被自己這句話說的沉默不語,接下來的這句話就讓大傢伙再次沸騰,不過很明顯,除了高思繼和安休休手下的人榮辱不驚之外,杜英豪等人的反應就耐人尋味了,幾人交頭接耳起來。

“怎麼?覺得打不贏?還是覺得自己太弱了?”李玄清冷笑道:“不說話就是承認自己不行了?”

“我們——”杜英豪還未說完就被李玄清一把打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男子漢大丈夫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李飛雪,讓親衛營集合,今晚夜襲宣武軍軍營。”李玄清也不管這些人的反應,而是直接讓親衛營出動。

“明日一早,步兵整編開始,飛鷹旅充任執法隊,凡不服從命令者,軍法處置。”李玄清散發着濃濃的殺氣,而王厚純上前一本正經的接令也讓這些自由成長起來的頭領感覺到一絲絲緊張和凝重。

“高將軍,出動騎兵隊兩隊,尾隨親衛營出動,負責接應。”李玄清扔下一句話之後繼續道:“我最好再說一遍,軍中不允許存在任何口是心非和不從命令者,天策軍軍紀如果都管不住你們,那就讓執法隊來管。”

這時候外面傳來匆匆的腳步聲,百信和蘇小虎趕到,身後還有一名玄影衛的人,“主公,玄影衛緊急軍情。”

李玄清接過情報掃了一眼,眼神一震,道:“半個時辰以後,親衛營立即出發,飛鷹旅隨我行動。”

李玄清帶着參與夜襲的人走了,大廳內就剩下王厚純等人。

“各位,主公剛纔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吧。天策軍成軍三年,卻能夠打下如此大的地盤,靠的不是別的,而是令行禁止的軍紀。如果明日整編還未能夠如期進行,那麼我不會介意讓飛鷹旅參與的,我想你們也應該知道飛鷹旅是羣什麼人吧,那羣兵王手上你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走上一個回合的。”王厚純冷冷的扔下一句話之後帶着玄影衛的人走了。

這一下大廳之內徹底安靜了。杜英豪身邊的幾人把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頓時讓他咬了咬牙,道:“不管怎麼說,咱們自己帶出來的兄弟不能這麼隨便交到別人手中。打仗我們絕對不會比別人差,但是要想奪權,沒那麼容易。”

“可是杜大哥,剛纔那個李玄清怎麼說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明天整編咱們繼續對抗的話,到時候說不定真的會被軍法處置的。而且你看高思繼他們明顯不會反對李玄清,咱們幾個人手上這幾萬人馬可不是他們的對手?難不成我們投降宣武軍?”杜英豪的話剛剛說完,他身邊的一位叫金明生的低聲道。

“投降的事情就不要再說了,咱們幾個當年就是從宣武軍逃出來的,現在再去投降,我做不出來,你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杜英豪打斷了金明生的話繼續道:“咱們也回去吧,看看他們今夜的夜襲怎麼樣,看看天策軍到底怎麼打仗的。”

“飛雪,你率軍隱蔽出城至東南角,高將軍,你的人半個時辰以後出發,目的地在東邊,接應飛雪他們。”李玄清安排完主力部隊的事情之後對着身邊的王厚純道:“這一次夜襲之後,朱珍的大隊人馬估計也會到了,到時候就是你們的任務了,這些人必須用嚴明的軍法來約束他們,否則永遠都沒有戰鬥力。”

“主公放心吧,十天之內,七個營保證組建完畢,到時候拉上城牆打防禦戰,個把月下來就沒有鍛鍊不出來的軍隊。”王厚純指着身後的四人笑道:“何況還有小四的人手在。倒是主公你們今晚去夜襲王彥章肯定有防備的,還是多加小心纔好。”

“放心吧,夜襲這種事情得看誰去打了。”李玄清笑了笑帶着蘇小虎等人翻身出城,這幾百人一身夜行衣打扮,黑衣黑甲,就連兵器都纏上了黑布。

黑暗對於別的軍隊來說是個難題,但是飛鷹旅除外,這羣兵王在黑暗中猶如一隻只地老鼠一般鑽來鑽去,不一會就到了宣武軍營外。

“主公你看,王彥章幹得不錯啊,這營中虛影晃動,但是聲音絕無,典型的就是坐等我們上門的節奏。”蘇小虎和李玄清找了個稍微高點的地方看了看大營方向道:“東南方向也是一樣,連巡邏隊都沒有,這也太明顯了吧。”

“玄影衛通報的他們的輜重營在什麼方向,咱們先去放火,從內部打亂他們的陣腳,到時候騎兵隊一衝他們就亂了。”李玄清笑道:“王彥章在東南方向肯定給我們埋了一個大坑,他的大營只有東邊可以突破,他這種從小打到大的戰將要是不挖坑的話都對不起他了。”

“輜重營在大軍後方靠近中軍的地方。”蘇小虎指着這片龐大的敵營道。

“通知兄弟們,跟我走,咱們一把火將他的糧草全部燒掉。”李玄清身形往前突去,後方幾百號人悄無聲息的跟上了黑暗中這一襲模糊的身形。

李玄清這邊打算夜襲,王彥章那邊也絲毫沒有怠慢。在知道李玄清來到滄州之後,兩兄弟回營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防備他們夜襲。王彥章此時帶來的前方五萬人,已經佔到朱珍大軍總數的三分之一的兵力了,原本是打算一戰打爆起義軍之後和高思繼的騎兵對壘的,但是在李玄清到來之後,王彥章果然向後方求援,同時收縮防線準備固守等待。

“大哥,這個李玄清年紀好像跟我差不多吧,怎麼武藝這麼厲害?一招就將我的虎口震裂了。”帥帳之中王彥童有點疑惑不解的問道。

“我也不清楚,之前戰場上我和李存孝有過一次答話,按照他的說法,這天下唯一能夠配和他動手過招的就是李玄清,今日看來的確不虛,而且李玄清今天明顯的手下留情了。他到底打的什麼心思我也猜不透。”王彥章也是疑惑不解,不過也沒糾結這些,而是問道:“我不是讓你去東營嗎?依照李玄清對於騎兵戰術的理解,今晚八成回來偷襲咱們,你都佈置好了?”

“放心吧,我已經調集了帳前燕子都過去了,而且外圍精心佈置過的,不會有破綻的,保證他們來的了回不去。”王彥童滿不在乎的說道。

王彥章點點頭正要說話卻猛然間聽到帳外傳來一陣喧譁,緊接着親衛進來稟報道:“啓稟將軍,後軍火起。”

“後軍?”王彥章豁然站起身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
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