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

馬洛來到東巴基斯坦,當然是爲了錢,這是肯定的,不過要說他沒有同情心也盡然,富貴險中求只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方面,他見到這些面黃肌瘦的難民時候,也不可避免的升起了同情心。這種同情心在往回國發的消息當中表達出來。

此時,達卡街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口號聲,成千上萬的孟加拉人擁上街頭開始示威遊行。他們高呼和平、支持拉赫曼和自治的口號,隊伍最前面是一幅拉赫曼大畫像。

這裡有二十萬人匯聚成了龐大的遊行隊伍!這種規模的遊行是經常性的。遊行隊伍浩浩蕩蕩,難民營的人也能隱隱感覺到遠處遊行的緩慢前行緩慢行進。

“太好了!”艾倫威爾遜拿着回電,對這種同情心表達滿意,一個駐外記者都滿是同情心,那麼到時候看到報道的英國公民也會有同情心的。

費雯麗仍然在往行李箱當中塞着換洗的衣物,尤其是多塞了幾條內褲,然後道,“出去注意身體,影片製作的事情我來安排。”

“好!”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履行外交職責了,這一次出訪行程算是爲了國家儘儘義務,尤其是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裱糊匠會議結束之後,他更要親自出去一趟。

同時也是去一趟遠東,一方面是真的摸底一下英軍的準備,另外一個方面,去中東不去遠東指向太明顯了。

他主要去看看阿拉伯國家戰備情況,當然主要是瞭解一下沿以色列控制區的堡壘化城鎮的情況,不要看這個世界就打了一次中東戰爭,說不定這兩年就會補回來,這種事誰說得準。

美國的金融峰會其實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美國這麼多年在國際市場上超發的美元已經有幾千億了。如果是艾倫威爾遜面臨這種情況,肯定會選擇挑起戰爭,在不會影響到美國的地方挑起戰爭。

歐洲這邊是肯定不行,美國只是想要利用戰爭牟利,並不是要去死,後世的美國手中除了烏克蘭之外,還有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等一堆國家排着隊的替死鬼可以使用,可冷戰時期的歐洲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是美國可以不加考慮犧牲的。

前線就這麼近,真操作聯邦德國去送死,萬一歐洲國家投了怎麼辦?至於亞洲方向,越南戰爭不是還沒結束麼,連同更早的朝鮮戰爭已經證明,美國並不具備在陸地上壓倒一切的實力。

後世中東歷來是美國調理歐洲的首選之地,一旦開戰能源價格會上漲,製造的難民也會逃到歐洲製造社會問題。

目前來說難民問題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因爲北約並不是一個整體,希臘和土耳其和西歐並不在陸地上相連。想要製造難民華約國家是不會配合美國的,把邊境鎖上誰也過不來。

但中東戰爭要是打響的話,帶動能源上漲,就可能把美國這一輪的超發貨幣消化掉。

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美國在中東又不是沒有抓手,不然一直護着以色列做什麼?不就是在關鍵時刻爲美國服務麼?

最近幾年英國雖然是在拉着埃及和約旦建立防線,但也不代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就風平浪靜,對峙線的交火時有發生。

可能是以色列在立國之戰當中沒有建立起來自信,雙方纔一直隱忍不發,沒有釀成大戰。

但在法塔赫出現之後,這種情況正在出現變化,雖然英國國內的報道並不多,但互相炮擊的事情已經頻繁了不少。以色列沒有大動作,估計是蘇聯和英國分別是不同阿拉伯國家的靠山,而美國正在東南亞積累叢林作戰經驗。

這種低強度的交火,也讓對峙線的堡壘化得以加快,福之禍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可能就是這樣,從目前的分析來看,以色列對這種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堡壘行爲,似乎並不在意。

英國支持的阿拉伯國家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埃及、約旦這樣的以色列鄰國,一類是波斯灣的小國,後者都是未來頭頂一塊布的大土豪。

這一次出訪自然是兩類國家都重要,夏夢這一次負責後勤保障,還帶着兩人的孩子,算是進行一個實地教育。

“我到時候想辦法,在香江的軍警當中提拔一批,和他年齡合適的社會棟樑,到時候做事就容易的多。”在開羅完成了今天的行程之後,艾倫威爾遜大馬金刀的坐下,說着對孩子的未來規劃。

“像是那幾個探長那樣?”夏夢小聲詢問,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人準備怎麼幫助自己的孩子,在他看來總華探長就已經夠用了。

“那夠做什麼的?做不到保安局長,也要做警務處長。”艾倫威爾遜輕笑一聲,“英軍總司令是港督兼任,但下面的指揮官我可以想想辦法。香江是遲早會還回去的,到時候我安排香江的本地英裔或者混血、再不行兒子的華人人脈一起回去,這都是小問題,到時候他辦事也代表了不少人脈,和對面溝通的時候,也很容易發揮出來自己的價值。”

雖然人在開羅,現在距離英國移交也還有二十多年,艾倫威爾遜已經爲兒子的統戰價值提升勞心勞力了。

他覺得這種事都是可以談的,到時候跟着香江一起迴歸,任命的軍政人員,怎麼不得官升一級?上校升少將都是可以期待的,無非就是換個國籍。

“你對兒子還真好。”夏夢一聽更加的柔情蜜意,雖然沒有正式的婚姻,可對方還是相當爲她着想的。

“你不是第一個這麼說的。”對夏夢的誇獎,艾倫威爾遜照單全收,“香江出生的英國移民當然也是香江的合法公民,民族平等嘛。”

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那哪是安排幾個總華探長就夠用的,做出那樣的安排,那不是瞧不起我大英的無上權威麼。

同埃及軍方進行交流之後,艾倫威爾遜便到了迪拜,現在的迪拜已經有了一絲後世的車水馬龍,這和韓國的百萬勞工毫無關係,從這一點來說,韓國人都應該感謝他,沒有他韓國人不是很受罪麼?

現在只需要用命做僱傭軍,在越南戰爭流血就能賺錢了,多好。

重申了工黨政府支持獨立的原則,安撫了這些埃米爾,艾倫威爾遜考察了一圈英國支持的經濟建設,以及英國建設的石油設施。

他的腦子裡還是想着石油危機的事,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會爆發的,他本來就覺得石油危機很蹊蹺,歷史上就是美國扶持沙特從埃及手中奪權的一種手段,替代埃及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不過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導致的石油危機,應該不是美國設計的。

艾倫威爾遜肯定不相信美國的操守,但他相信伊朗革命時期的卡特總統,卡特任期就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真是一個天真的好人,也告訴了後來的美國選民,別把風評上無懈可擊的好人推上總統的寶座,他真可能按照自己的道德標準一視同仁的要求美國也遵守。

艾倫威爾遜的終點是吉隆坡,夏夢母子則要回香江,親眼看了一圈駐馬英軍部隊的戰備情況知乎,他才形單影隻的返回倫敦,操勞過度的出現在了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的面前。

向首相轉述了了一些聽聞的段子,機場和火車站外,坐滿了難民。一羣難民營居住的難民再次逃出衝突的地方。

在那的英國記者忍不住端起萊卡按了兩張。正想變換角度,走過來一個身着深灰制服的警察打招呼,英國記者正想回話,他卻出其不意地抓住我脖子上的相機。

任百般解釋,毫無效果。面對他那雙酷似強姦未遂者的肉眼和四周無所事事跟着瞎起鬨的難民,氣得臉色發白雙手發抖,不再解釋,只想儘快結束。

“孟加拉已經出現了獨立武裝,以解救被關押的拉赫曼爲目的,這是我們當前瞭解的情況。當然,很多事情的發展都是印度方面轉述的。”艾倫威爾遜表明自己也不是白出去一趟,還是瞭解到了很多情況。

“當地的巴基斯坦駐軍中的本地士兵,已經出現了大量變節者,加入了反抗的行列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的是印度對這種情況表達了超乎尋常的關心,巴基斯坦爲了應對這種情況,已經從西部空運了兩個師的部隊進入東部,用以穩定局勢。”

印度對東巴基斯坦的局勢關注當然是可以理解的,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改變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局面已經近在眼前。

就在艾倫威爾遜對首相彙報的同時,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派出了外交部長訪問莫斯科,在此時的印度眼中,只有蘇聯才能夠保護在行動時候的印度,美國那是巴基斯坦的後盾,英國的態度曖昧不明也不值得信任,更何況英國是殖民者。

莫斯科的支持,將會是印度對接下來應對接下來國際局勢的勇氣。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