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

“當前的日本金融機構,就像是一道被拉到極限的線,沒什麼彈性。”艾倫威爾遜回到大使館之後,和駐日大使伯吉斯說道,“大量的資金被投入到補貼當中。沒有美國援助馬上就會垮。”

這是艾倫威爾遜從大使館提供的資料當中得出的結論,日本的經濟應該因爲要克服北海道丟失之後的後果,比歷史上發展的更慢一些。

這個結論讓艾倫威爾遜非常欣喜,總算是在世界局勢層面出現了一些利好消息,哪怕只是一點點。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日本出於對抗蘇聯的前線,美國哪怕比歷史同期多付出成本,也不會讓日本政府倒臺的,所以指望日本就此沉淪,仍然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夢想。

但這對英國仍然是好事,不論是日本還是背後的美國,多付出一些成本不是壞事。

“艾倫,看來你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伯吉斯很感興趣,想知道這個被白廳同事認爲前途無量的人,有什麼想法。

“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想讓馬來亞發展到和日本一樣的水平。”艾倫威爾遜施施然的回答道,“作爲英國的一個有力補充,這樣就足夠了。”

八十年代日本繁榮時期,日本是否超過了英國,這要分怎麼看。如果是人均生活品質,日本從來都是葡萄牙的水平,達到相似人均收入付出的辛苦是歐洲國家無法想象的。

如果指的是國家經濟實力,因爲英國有金融優勢不太好比,但仍然可以說日本的國家經濟實力超過了英國,只是這種超越是建立在社畜的無私奉獻上。

艾倫威爾遜會了解日本的發展軌跡,因爲東亞的整個發展軌跡都是一個樣,日本的道路後面韓國也會有,再往後中國也是一樣的路。

先紡織後鋼鐵、然後是家電造船、最後是半導體,紡織鋼鐵都沒什麼難度。家電英國不是強項,但要說造船嘛?至少在現在,英國的造船仍然不比美國差。

而且英國還掌控這麼多殖民地,完全可以傾斜出來一個塑料產業。用了幾天時間瞭解了日本當前生活狀態和企業管理的艾倫威爾遜,已經大體上有了一個底線。

這個底線可以稱之爲日本不足爲慮,等到需要人才支撐的半導體時代,馬來亞應該下一代已經成年了,就看在教育上面能不能令人驚喜了。

反正馬來亞的學校教室也掛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看林連玉是不是真的對得起教育家的身份。

這些想法他不能在這個蘇聯間諜面前透露,甚至連準備和鳩山一郎的見面,他也要瞞着伯吉斯,省的事情不密將來波及到他本人。

比起他這種搞陰謀的人,聯美公司大股東費雯麗,考察日本演藝界的演員,明顯引起更大的轟動,費雯麗雖然是英國人,但亂世佳人成名是在美國,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費雯麗是英國人。

費雯麗甚至還參觀了一趟美軍的軍事基地,這可給艾倫威爾遜氣壞了,在國寶回來之後不斷的碎碎念,“一個英國人,去軍事基地做什麼?美國沒有演員勞軍麼?”

“親愛的,我只是過去看看。”費雯麗帶着委屈之色承認錯誤,“畢竟英國和美國的關係是盟友嘛,人家邀請我就參觀一下。”

“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撇着嘴,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可見到費雯麗的委屈之色心裡一軟道,“是我有些多事了,政治層面的事情不應該苛責你。”

“是我欠考慮,對了,明天我會和八千草薰那個小演員見一面,負責海外的推廣,這件事可能還得讓海蒂幫忙呢。她不知道怎麼了,纔剛剛出現,英格麗又不知道去什麼地方了,法國那家公司都是葛麗泰在運轉。”費雯麗說到這突然神神秘秘的道,“親愛的,你聽說了沒有,好像葛麗泰有一個孩子,真不知道是誰,竟然能走進她的心裡。”

“我……不知道啊!”艾倫威爾遜的回答出現了不以令人察覺的轉折,但馬上變得斬釘截鐵,他自認爲沒有走進葛麗泰·嘉寶的心裡,兩人的關係頗爲奇特,更像是合作者的關係,只是合作出來了一個孩子。

“真是奇怪!”費雯麗小聲嘟噥着,讓身邊的男人如坐鍼氈轉移話題,“我明天也有一個客人要見,就不陪着你了。”

“好!”費雯麗痛快的答應,忘記了她從來沒有讓艾倫威爾遜陪着去看要見的演員。

和現任日本首相吉田茂相比,鳩山一郎算是一個非常背景深厚的官僚,而且鳩山家族的的影響力還會一直延續。

鳩山一郎的父親是鳩山和夫,在明治初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成爲最懂洋務的日本人,學成歸國後做到外務省翻譯局長,專門處理對外事務,跟清朝北洋大臣差不多。

鳩山和夫做到日本衆議院長,成爲日本高級官僚,也是吃到明治維新第一波紅利的人,屬於學而優則仕的典型。

如果不是被五星天皇麥克阿瑟一頓錘,吉田茂是根本無法和鳩山一郎相提並論的。

現在吉田茂和鳩山一郎分道揚鑣,無非是覺得做了幾年首相,已經有資本和人馬和老牌官僚的太子掰掰手腕。

艾倫威爾遜對鳩山家族有一定的印象,除了鳩山由紀夫之外,鳩山家族的每一代政客,都算是在親美氣氛濃厚日本當中,想要走中間路線的代表。

至於吉田茂雖然起步較晚,而且沒有兒子,但把女兒嫁給了麻生家族,麻生太郎就是吉田茂的後代。

在後來的自民黨當中,鳩山家族屬於比較中間路線的派別,但是現在鳩山一郎的支持者當中有一個人叫岸信介,而他有個兄弟叫佐藤榮作,現在是吉田茂的左膀右臂。

艾倫威爾遜這麼一看,原來安倍的長輩們,原來走的是三國諸葛家族的路線。幾個親屬分別服務於不同的大佬,真是把三國讀到了心裡去了。岸信介的後代安倍,也繼承了鳩山一郎要修改第九條的主張。

剛剛纔復出的鳩山一郎,就等到了上門的艾倫威爾遜,出於對這個在日本軍國時期少見比較和平的人物尊重。

艾倫威爾遜今天決定不再提北海道的事情,單刀直入表示自己剛剛和南洋聯繫,遣返戰俘的事情已經不能拖了,而首相吉田茂還有大藏大臣池田勇人,不予正面迴應。

“不知道本屆政府難道是殭屍麼?鳩山先生,我也是才知道你的存在。實話實說,我們英國以及荷蘭、葡萄牙和澳大利亞的態度是一致的。而且我也沒有時間沒完沒了的在日本來處理這件事。”

艾倫威爾遜直接擺明態度,表示遣返的日期已經定下了,希望鳩山一郎能夠藉此施壓。

剛剛纔復出的鳩山一郎,聽完艾倫威爾遜的話,馬上就認識到,這是一個契機。一個可以對吉田茂發難的契機,報復對方的忘恩負義。

“威爾遜先生,我對英國以及其他國家在這件事遭到的怠慢感到歉意。”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的鳩山一郎,直接來了鞠躬,對這件事表達了歉意,“那些戰俘也是受到了****的矇蔽,他們當然要回到自己的國家。而吉田茂以及池田勇人,在這件事上的態度是不盡職的。”

人家日本人有鞠躬法習慣,艾倫威爾遜也不好拒絕,直接大呲呲的接受了,同時給出了一個之前和美國軍方見面時候的美國國內部分聲音,美國希望日本具備基本的自我防衛能力。

鳩山一郎一直主張修改第九條,而且現在當初把鳩山一郎一腳踹下首相寶座的麥克阿瑟,已經灰溜溜的回到美國。可以說最大的障礙已經沒了!

不然鳩山一郎也不會這麼巧,在麥克阿瑟離開日本又重新復出,養病五年都養不好?麥天皇剛走就復原了?這裡面的貓膩連艾倫威爾遜一個英國人都能看出來。

無非是鳩山一郎在麥克阿瑟離開之後,感覺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現在艾倫威爾遜上門,則是一個主動遞刀的操作,吉田茂抱着首相大位不撒手。那麼就通過這一次的戰俘遣返問題發難。

沒用多久,艾倫威爾遜和鳩山一郎就取得了共識,戰俘遣返應該馬上開始。兩人各自負責一部分,艾倫威爾遜負責海外輿論,讓日本感受一下自由世界之敵的態度。

鳩山一郎則集合仍然忠於他的日本議員,操作戰俘問題對吉田茂內閣發難。

對剛剛復出,卻已經被吉田茂澆一盆冷水的鳩山一郎來說,戰俘問題可以說一把好刀子。和艾倫威爾遜一拍即合。

心情大好之下,鳩山一郎甚至想要留下來艾倫威爾遜吃頓飯,體驗一下日本文化。

艾倫威爾遜謝絕了,在二十一世紀的天朝網民心中,所謂的日本文化等同於*****。

美軍當中各種生殖疾病氾濫,連麥克阿瑟都中招了,他覺得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
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