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

“阿拉伯問題,是我們和美國之間的一個複雜問題。”哈羅德威爾遜面帶難色,一個陣營的親密盟友,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沒有共同語言。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很尷尬的事情,英國爲了維護傳統影響力,就算是沒有堅決,但也是很明顯的站在了阿拉伯國家一邊。

艾倫威爾遜就不這麼認爲,他一點也不覺得尷尬,站在以色列那邊會讓英國遭受重大損失,一旦英國和美國是一個立場,英國距離在中東局勢上出局也就不遠了。

這是肯定的,他腦子裡面的歷史已經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

都不談波斯灣這個世界油庫,他之所以把心一橫把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剛果出賣給了蘇聯,就是因爲當時英美已經在非洲產生了巨大沖突。

雖然剛果金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英國資本在剛果蘊藏豐富礦產的加丹加省擁有很大的發言權。這些資本鼓動建議政府,試圖說服英國政府將加丹加併入英屬中非聯邦,或者讓加丹加從剛果獨立出來。美國則在剛果中央政府找到了代理人,不同意分裂剛果。

除了剛果之外,當時澳大利亞還沒有開發,整個世界的優質銅礦都在美洲,美國還想要百分之九十不夠,我要百分之百。

因爲在資本上英國和美國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英國已經在澳大利亞投入巨大,他才下狠心把剛果金甩給蘇聯,美國敢搶英國那就看看敢不敢搶蘇聯,後來又把印尼出賣給蘇聯,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剛果金落入蘇聯手中,反而穩固了英屬非洲英國的利益,因爲當時蘇聯還沒有全球進攻的實力,得了便宜肯定要穩固一段時間。

印尼落入蘇聯的手中,也促成了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靠近,澳大利亞可以和英國一南一北遏制住印尼的擴張心態。

還沒完呢,他現在都準備出賣智利了,出賣殖民地讓出場地讓美蘇對抗,就是他認爲殖民地除了變現之外的第二個價值。

自始至終,艾倫威爾遜都沒有忘記,能夠讓英國還有餘力的根源,在於英屬印度最後兩年的發光發熱,甚至還造成了大饑荒。

所以這一次印度國有化讓一小撮英國公司損失慘重,這又算得了什麼呢?當然是原諒印度,又沒有損失到女首富和她的貴族朋友們身上。

辦法就是發出外交公文,給受損的英國公司一個心裡安慰,剩下的事他也做不到,現在又不是炮艦外交的時代了。

對印度這一輪的國有化浪潮,艾倫威爾遜也不認爲全部都是壞事,就印度的水平,市場經濟都沒玩明白,計劃經濟?那要求比市場經濟都高。

如果印度發展受到阻礙,孟加拉國反而可以快速走出泥潭,不就是黃麻產業麼?

印度的重要產業,同樣也是孟加拉的重要產業,兩國本來就是把原來的加爾各答工業區一分爲二,完全是競爭對手。

帕梅拉蒙巴頓結束了在珀斯的候鳥居住,在春天到來之後回到了倫敦,在聽聞印度開啓了國有化浪潮之後,也詢問了英國公司的損失。

“你能關注上議院就行了,那纔是你的基本盤。上議院面對下議院的步步潰敗,本質上是貴族掌控的資本,無法和新興資本家相提並論。想要擺脫橡皮圖章,至少不在繼續匍匐後退,扭轉經濟實力是最要緊的。當然了,如果上議院都是曼徹斯特公爵那樣,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國家繼續種地,我看上議院還是遲早要完。”

無上權威又趁機埋汰了一把曼徹斯特公爵,在澳大利亞幹農場的舉動,都不如去羅德西亞,實在不行去阿根廷也行,就怕以後會被沒收全部資產。

西力卡法官在公佈了水門事件的供詞之後,這一次事件纔算是到達了真正的發酵階段,西力卡法官隨機裁定了三個替罪羊之一的利迪有罪,當庭重判二十年,這個重判帶來的影響,讓水門事件的參與者感到害怕,畢竟搭進去二十年的時間,一般人是無法承受的。

水門事件影響力越發不可收拾,尼克松選擇推出更高一點的替罪羊,白宮法律顧問迪安。

但在前一個重刑判決的例子在前,迪安並不相信尼克松的承諾,尤其是得知可能面臨四十年的刑期之後,當庭認罪希望輕判。

到了這個時候,尼克松作爲在任總統的信任,已經被消耗一空,民主黨組織的調查委員會,已經喊出了讓尼克松下臺的口號。

“尼克松還是太注意臉面,可能幹的壞事不多。”拿着《華盛頓郵報》報道的最新進展,艾倫威爾遜對這個年代美國總統的操作真是不夠欣賞。

這要是拉鍊頓夫婦,不得來個畏罪自殺,背後中八槍結論爲自殺?或者抑鬱症承受不住工作壓力上吊?

顯然,美國總統的手段也是在不斷進化,尼克松和二十一世紀的政治人物相比,還是有點太糙了,竟然沒有一系列的預案。

“就好像你面臨現在尼克松的處境,能比他表現的更好一樣。”帕梅拉蒙巴頓白了一眼丈夫,嘴裡面碎碎念着,“你能怎麼辦?”

“我需要一場空難。然後哀嘆英國又少了幾個棟樑之材。最好是距離遠一點動手,我看就在印尼上空比較好。蘇聯的防空導彈基地,我們也知道部署在哪。”

艾倫威爾遜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尼克松曾經說,他不會爲了總統的位置幹掉肯尼迪,我想這絕對是實話,從這一次水門事件就能看出來,他絕對不是那種人。”

水門事件都做的這麼糙了,還想玩刺殺肯尼迪的高端操作?但凡是稍微注意刺殺肯尼迪兄弟的過程,就應該知道怎麼殺人滅口。

“鄧肯那種事,最好不要再做了。”帕梅拉蒙巴頓靠過來和丈夫耳鬢廝磨,“一次是意外,做多了遲早會被查出來。”

蘇聯首都莫斯科,福爾採娃拿着好大兒帶來的情報,包括了美國的水門事件最新進展,阿拉伯聯盟即將在兩個月後召開會議。還有一個就是阿列克謝耶夫這個顧問部部長調查的智利情報。

眼巴巴等着母親反應的阿列克謝耶夫,就一直看着文化沙皇不斷翻閱,不由得開口,“怎麼樣,母親。”

“這幾個事情如果在短時間內相繼爆發,美國也是顧不過來的。”福爾採娃放下了情報,臉上帶着思索之色判斷道,“尤其是現在尼克松還陷入到了麻煩當中,現在美國實質上的出賣了南越政權,勃列日涅夫同志最近正在表達出來,要乘勝追擊的意思。”

“那必然是一場全面對抗。”阿列克謝耶夫嘀咕,說是這麼說,他現在的職位還無法理解,蘇聯和美國的全面對抗到底意味着什麼。

“是的,全面對抗,說不定還有一個對抗地點是在美洲,美國人的後院。”福爾採娃臉上帶着思索之色,吩咐道,“你把關於智利的情報交給安德羅波夫,我到時候會在克里姆林宮,發起談論智利的問題。”

現在文化沙皇就要做功課了,也是爲了自己的祖國,她當然明白,那個英國官僚多年來甩賣殖民地,是爲了讓美蘇因爲權力真空進行爭奪。

可蘇聯能不接受麼?尤其是現在,勃列日涅夫想要壓倒美國。

智利的情況出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討論之時,標誌着這一次的討論進入了國際局勢的主場,什麼東西都怕討論,越是討論越能發現阿連德的處境危險。從去年開始,智利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

而政府採取的限量供應,凍結物價等方法使黑市上的大米、大豆、糖、麪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飛漲,在土地改革方面,農民和地主的矛盾加深,衝突日益激烈。

國際銅價此時也在下跌,一九七零年高峰時銅價在六十六美元每噸,而到了一九七二年銅價每噸不足五十美元。智利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罷工和遊行次數不斷增加。

年初婦女們便組織了遊行,以喚起人們對商品奇缺的關注,八月,零售商們舉行罷商活動,十月,爆發了席捲全國的大罷工,今年開始,智利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反而越發動盪。

“以美國的能力,在拉美短時間針對一個國家制造經濟問題是可以做到的,美元佔據美洲貿易結算的百分之九十多,英鎊還不到百分之五。”

做完功課的文化沙皇,指出智利的社會危機不全是改革的衍生問題,“美國在阿連德上臺之前,就控制着智利的大部分銅礦,在貿易上動一點手腳太容易了。”

柯西金作爲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實際上的經濟舵手,點頭認可了福爾採娃的判斷,勃列日涅夫拿着盧比揚卡提供的情報,“中東的局勢也很緊張,現在阿連德的處境也很危險,真不知道陷入水門事件的尼克松竟然還有這麼大的精力,似乎已經忘記了在東南亞的失敗。同志們有什麼看法?”

“支持北越繼續向南進攻。”烏斯季諾夫元帥開口道,“牽扯美國的注意力。”

“不足以讓美國手忙腳亂,我有一個想法。不過需要卡斯特羅承擔責任。”福爾採娃緩緩開口,“在古巴還有二十多萬的犯人,古巴距離佛羅里達很近,古巴也深受美國爲古巴反對者開綠燈的困擾,不如從這方面下手。”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十章 漢堡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十章 漢堡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