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

艾倫威爾遜還抽空問了一下現在美國的政治環境,作爲上流社會的一份子,至少和美國鋼鐵公司董事德雷克差不多同一階層的史密斯·哈默,應該會有自己的看法。

史密斯·哈默沉吟一下,倒也不認爲,在一個英國人面前說一些話有什麼不對,思考了一下開口道,“戰爭時期已經過去,其實我們都迫切的希望,杜威先生能夠領導我們的國家,國家長久處在一個黨派的控制之下總是不好的,而且民主黨的理念,大多數人並不太喜歡。”

大多數人並不太喜歡?艾倫威爾遜嘴角抽動一下,這個大多數人應該是美國的中高收入階層吧?大選結果明顯是打着延續羅斯福政策的杜魯門,取得了本次大選的勝利。

因爲南北戰爭的關係,民主黨在美國屬於是有歷史負擔的政黨,想要贏個共和黨一次那是非常困難的,除非國際形勢緊張,不然正常年份選舉,共和黨只要完成了黨內角逐,基本上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獲勝。

刨除一戰二戰時期的兩個民主黨總統威爾遜和羅斯福,其他選舉年民主黨能贏共和黨的次數屈指可數,那勝率不是一般的低。

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而且大部分的金主也支持共和黨捲土重來,如果被這麼看好的杜威要是選輸了,這隻能說明時代變了,羅斯福已經徹底帶着民主黨從南北戰爭民主黨失敗者的歷史負擔中走出來。

顯然共和黨對本次重奪政權也信心滿滿,這要是輸了,肯定會對共和黨的理念造成非常大的衝擊,難怪在杜魯門勝利之後,共和黨那樣支持麥卡錫,和之前共和黨塑造的成功者形象背道而馳,完全是輸急眼了。

波士頓應該也是支持共和黨的地方吧,艾倫威爾遜覺得,年底要是有時間的話,應該抽空去看看共和黨到底是什麼狀態,對首次在和平時期連普選票都輸掉的結果,總有一些看法吧,尤其是選前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

略盡地主之誼的艾倫威爾遜,親自恭送史密斯·哈默上船,對方還帶着驚愕的表情,臨上船保證回去之後問問,那些沒人要的垃圾……精緻的豬手和內臟,是怎麼處理的。

作爲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美國的也在進行着一場食品的變革,一場名爲“明日之雞”的比賽在一九四六年拉開了帷幕,全美各地的農民和養雞場場長都來參加了比賽,他們各自挑選最爲滿意的雞蛋,送往專門建造的設施進行孵化,雛雞們以標準飲食孵化和飼養,有專門的人員密切跟蹤小雞,並監測其外觀、體重和健康狀況。

而今年則是決賽年,不出意外的話,白羽雞也會成爲藉由這次比賽登上神壇,從現在的五十六天出欄一公斤重,一步一步的走到四十五天出欄四公斤重。

明日之雞爭霸賽,在美國非常有熱度,主辦者邀請明星和電視臺進行直播。

這一點倒是和艾倫威爾遜的初衷非常一致,他也是這麼幹的,邀請好萊塢女星爲紐芬蘭拍攝宣傳片,其中包括紐芬蘭代言人,還有代表林業、漁業和避稅旅遊的代言人,就等着人到。

剛回到首府聖約翰斯幾天,艾倫威爾遜就接連收到電報,帕梅拉蒙巴頓詢問到底去哪勘探,艾倫威爾遜在回電當中表示這件事不能着急。

以自己進入深山老林做伐木工的經歷,對未婚妻的急切心態進行勸導,如果要是前腳簽了合同,後腳就把鐵礦找出來,那不是明擺着是說,英國早就知道這件事,對澳大利亞人隱瞞麼?

明明是一件好事,有助於英國本土和澳大利亞關係親密,忘記新加坡戰役的不愉快。萬一搞砸了那不是不美,艾倫威爾遜在電報當中認爲,以一年爲期限更加合適。

艾倫威爾遜推算了一下時間,如果明年的現在發現鐵礦,在用一年時間進行必要的投入。

那麼在朝鮮戰爭鐵礦石漲價的時候,差不多正好進入市場。他還是覺得朝鮮戰爭會爆發,因爲在北海道被蘇聯佔據之後,美國人還是把半個朝鮮半島要了回來。

東北亞的局勢和歷史相比,除了北海道之外,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與之相比的是轟轟烈烈的紅海軍建設計劃,其實斯大林和赫魯曉夫不同的一點,那就是斯大林其實對戰後紅海軍的建設極爲熱心,熱心的程度甚至超越了當前蘇聯的實際需要。

斯大林在柏林戰役之前指示海軍重新開始“大艦隊”的建設,包括恢復建造“蘇聯”號戰列艦。

蘇聯海軍科技委員會還在一九四五年春天考察了“喀琅施塔得”號的艦體,但是這艘軍艦的結構和防護都很均衡,可以改造爲全新的大型航母。

按照這個計劃,戰爭結束的十年之後,紅海軍應當擁有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十艘、重型巡洋艦三十艘、輕型巡洋艦五十四艘、航空母艦六艘、小型航空母艦六艘、大型驅逐艦一百三十二艘、驅逐艦二二六艘的艦隊。

在紐芬蘭島這個苦寒之地的艾倫威爾遜,同樣沒有忘記他尊敬的岳父,正在主持印巴分治的蒙巴頓將軍。

最近蒙巴頓的日程很緊湊,已經定下了要在兩天之間奔波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參加兩場獨立日慶祝。

還有一個遠在紐芬蘭的女婿,在電報裡面比比叨鍵政皇家海軍的未來。問題是,從來沒忘記自己夢想,要做未來第一海軍軍務大臣的蒙巴頓還對這個話題沒有免疫力。

艾倫威爾遜的電報當中表示,額外增加軍費建設皇家海軍,以工黨的主張來說是夠嗆了。能夠完成正常的更新換代還比較現實,財政上還可以想想辦法。

關於海軍如何哭窮的辦法,艾倫威爾遜提及了紅海軍的建設,這又不是什麼秘密,蘇聯各種層面的五年計劃當中有寫着,全都是公開的消息。

能不能成功塑造蘇聯紅海軍威脅論,說不定對皇家海軍正常的更新換代不受打擾有作用,如果蒙巴頓願意就此展現人脈,和軍方的大佬進行溝通,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岳父大人的回電來臨之前,艾倫威爾遜在史密斯·哈默離開紐芬蘭之後,又進行了一次爐邊談話,解釋和史密斯·哈默關於紐芬蘭漁業發展的討論。

同時更主要的目的是偷偷塞私貨,從側面表明目前紐芬蘭的狀態,對未來的發展是最有利的,在這一次的廣播當中,艾倫威爾遜提及了具體的紐芬蘭發展計劃,包括漁業、林業和貿易自由港三個方向的發展。

“我雖然年輕,但是也去了不少大英帝國治下的地方,但只有紐芬蘭給了我這樣一個印象,沒有人見過天堂是什麼樣子,但紐芬蘭就符合我對天堂的定義。”

以一個上有天堂下有紐島的模式爲開場白,艾倫威爾遜談及了紐芬蘭的地理位置,簡直就是兼顧歐洲和美洲大陸,完全可以藉由在歐洲和美洲中間的地理位置做好很多事。

就差直說紐芬蘭版的兩翼齊飛了,廣播當中,艾倫威爾遜對貿易自由港的期待,對林業資源的樂觀都溢於言表,但唯獨在照常誇獎了一番漁業資源的得天獨厚之後,提出了一種擔憂。

“現代社會獲取資源的效率已經越來越高,這不知道是還是還是壞事。從食物的角度上來說,當我們以爲上天的恩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候,大自然總是提醒我們,對此不要過於樂觀。”

“在毛里求斯,人類發現了渡渡鳥,這種鳥類在兩百年的時間當中就宣告滅絕……”

“白令海峽的斯特拉海牛,是除了鯨魚之外最大動物,從它們被發現到滅絕只有二十七年。”

“曾經的北美天空上,旅鴿遮天蔽日,一旦起飛太陽都被遮擋住。有五十億隻的規模的旅鴿也只不過堅持了一百年。”

“現在社會的科技發展的天翻地覆,拖網船越造越大,航行的越來越遠。紐芬蘭漁場在各種不明國家的拖網船眼中,都是一個令人垂涎欲滴的目標,阻止偷捕都來不及。如果我同意增加產量的建議,就等於把紐芬蘭漁場開放給拖網船,紐芬蘭的公民們短期可以得到金錢,但也許二十年後,漁場就會被捕撈殆盡。”

艾倫威爾遜在廣播當中表示,自己絕不會自私的把紐芬蘭的天然寶藏,就這麼拱手讓出去,變成一個一次性買賣。

而潛臺詞是,只要紐芬蘭人能夠自己做主,就對紐芬蘭漁場有着無可爭議的控制。

其他國家的拖網船隻敢偷偷摸摸的來偷捕,如果紐芬蘭要是成爲其他國家的一部分,那麼命運就不在自己的手裡了。

正式廣播當中他沒法說的太明顯,但是當然,對於他本次廣播的解讀,又不出意外的泄露了出去,在紐芬蘭的居民中形成了討論。

第1665章 首相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
第1665章 首相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